五胡录: 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传奇 (9)



作者:jk1019 回复日期:2007-9-22 3:47:40 
  十六国的缩影——慕容垂
  
   
  
    让我们继续前面的内容,回过头来再看看鲜卑慕容家族。
  
    毫无疑问,慕容恪属于“天才级”的管理者,他治理下的前燕帝国曾是当时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候选人,即使是汉族百姓也渐渐忘记了偏安江南的华夏正统东晋帝国,转而把生机勃勃的前燕帝国当作和平的希望,这里就拿在同东晋军队作战中英勇战死的前燕帝国将领贾坚来做个例子。
  
    贾坚是山东渤海人,《资治通鉴》说他从小就崇尚气节,他的父亲和祖上都是魏晋大臣(可能他自己年轻时也当过短时间的晋朝官员)。后赵统一北方后贾坚担任过后赵帝国的一名普通官员,后赵灭亡后,贾坚辞官回乡组织武装力量自卫。慕容评听说贾坚是个人才,便派人前去招募他,开始贾坚死活都不愿意为前燕做事,慕容评就以武力迫使其就范。但后来贾坚自己确实对活力无限的前燕产生了好感,开始踏踏实实地工作。慕容俊和慕容恪都很欣赏贾坚的才干,尽管贾坚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前燕帝国仍指派其担任泰山太守。
  
    贾坚是个能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慕容恪听说后不服气(因为慕容氏家传的箭法也很厉害),就将一头牛置于百步外来测试贾坚的箭法,引得很多人来围观。贾坚就说:“我年轻的时候可以保证射不中它,而现在年纪大了,就不一定射不中了。”围观者都不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贾坚就取出两支箭来,挽弓搭箭,只见弓弦响处,贾坚射出的一支箭擦着牛背飞过去,另一支箭擦着牛腹飞过去,都射下一撮同样大小的牛毛来。于是“观者咸服其妙。”
  
    后来东晋派兵偷袭前燕山茌(今山东茌平),镇守官贾坚已经七十余岁,手下仅有七百余人,而晋军却来了上万人。贾坚知道难以把守,就对手下说:“今危困,计无所设,卿等可去,吾与其屈辱而生,不若守节而死。”手下将士都不忍离去,劝说他一块逃走。贾坚就说:“我如欲逃,必不相遣。今当为卿曹决斗,若势不能支,卿等可趣去,勿复顾我也!”于是他单人独骑站在吊桥下“左右射之,(晋兵)皆应弦而倒。”,东晋指挥官见难以进城,就派士兵偷偷跳进护城河将吊桥砍断,才把贾坚生擒。
  
    贾坚被活捉后,东晋官员就质问他:“君父、祖世为晋臣,奈何背本不降?”贾坚回答说:“晋自弃中华,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节!吾束脩自立,涉赵历燕,未尝易志,君何匆匆相谓降乎!”始终没有投降东晋。“数日愤惋而卒。”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非常推崇名节正统的司马光也没有把贾坚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写,相反,他对东晋的表现却颇有不忿。同时司马光在这里也对东晋的南迁给了个大概的定性,那就是这个政权是“自弃中华”,并不是被别人赶走的,是自己毁灭了自己。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民既无主,强则托命,”平民百姓没义务为政权的垮台承担责任。按照《资治通鉴》的意思,第一,不能简单地把贾坚看作“”,相反,“自弃中华”还要大言不惭地责问别人“奈何背本”的东晋才是最丑恶的。第二,慕容恪的治国方针确实厉害,能够让汉族百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放弃对东晋的期望而转向前燕。我们注意到:当桓温攻入关中时,“百姓持牛酒迎于路者十八九,”当地老人都痛哭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而离那时候才几年功夫,晋军再进攻前燕的时候,贾坚老人的回答竟然变成“自弃中华者何匆匆谓降?”,这种反差之大让人惊讶。
  
    那么,前燕的社会制度真的就完美无缺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反的是,前燕慕容恪所推行的天才政治之路,实质上却是一条死亡之路。慕容恪死后仅仅三年,前秦王猛就率军攻陷前燕帝国的首都邺城,前燕帝国灭亡了。
  
    慕容恪推行的治国方针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的:即前燕帝国必须由一个既睿智又强势并且威望极高的天才人物来统治,否则慕容恪搞的这一套放羊式的管理模式就会变成一场荒诞的闹剧(看来宽松的管理模式必须依靠被管理者的较高个人素质来做支撑)。慕容恪生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采取的对策不是改变现行政策,而是换汤不换药地向幼主慕容昧推荐了同样是天才人物的慕容垂来接替他的位置。慕容恪就没有仔细想想,他的这种制度设计,把君主放到哪里去了?此外,正是由于慕容恪的出色工作,使他手下的那帮幕僚们几乎全都无事可干,只能依仗着他混饭吃。
  
    前燕皇帝慕容昧个人资质平平,在他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两个“天才级”的叔叔(慕容恪和慕容垂)恐怕是畏惧多于尊敬。慕容昧活在慕容恪的阴影里实在是太久了,慕容恪的死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如遇大赦,好不容易才获得解放,他怎么情愿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呢?所以慕容垂就注定只能赋闲在家了。
  
    慕容恪的第一位继任者是悦绾。悦绾也是个既能打仗又能治国的人才,他一上任就发现慕容恪创建的制度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任何一个继任者都根本无法将它推行下去。因为慕容恪这个完美的人创建的制度也是极为外美的,完美到如果继任者不能和他一样完美,那么这种完美的制度就根本无法实行下去。悦绾一上台便请求皇帝慕容昧下令废止慕容恪制定的所有政策,转而实行严明的新政策。
  
    悦绾这回可捅了大漏子,他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果以邻国的眼光来看算是比较宽松的,但是在前燕百姓眼里可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前燕帝国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在慕容恪的臂弯的保护下过惯了松松垮垮的生活,你叫他们马上去除懒散的习气抖擞精神改变形象,哪能这么容易呢?所以悦绾的新政策一出台,全国上下是骂声一片,邺城的百姓忍受不了严格的新制度,几天之内就有二十多万户居民迁出了邺城,邺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前燕帝国的官员们也自发地起来抵触新法,要求悦绾下台,呼吁朝廷让同样是威望甚高而又秉性和善的慕容评出来掌权。众望所归之下,慕容评接替了悦绾的职位。他果然不负众望,一举便恢复了慕容恪过去所实行的全套政策。惟一不同于慕容恪的是,慕容评对小皇帝慕容昧也采取放羊式的宽松化管理,不再像慕容恪那样严格要求他了。
  
    因实行严明的规章制度而“臭名昭著”的悦绾一下台就被处决(仆射悦绾言于昧曰:“太宰政尚宽和,百姓多有隐附。《传》曰,唯有德者可以宽临众,其次莫如猛。今诸军营户,三分共贯,风教陵弊,威纲不举,宜悉罢军封,以实天府之饶,肃明法令,以清四海。”昧纳之。绾既定制,朝野震惊,出户二十余万。慕容评大不平,寻贼绾,杀之。),这似乎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它却预示着前燕帝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天才政治”的破产。一个国家不以制度立国,而是把命运寄托在某几个天才人物上,对国家来说其实是一种悲剧。
  
    慕容评搞出来的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小动作跟鸵鸟受惊时把头钻进沙丘里的行为没什么两样,很快东晋大权臣桓温就向前燕发动了东晋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攻势。前燕帝国能征善战的将才悦绾已被杀害,而原本骁勇无比的慕容评经过多年的养尊处优,已经彻底蜕变成一条愚蠢的肥蛆。在这关键时刻,一直被昏君慕容昧和庸才慕容评排挤的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自告奋勇要求担纲抗敌。
  
    慕容垂自从哥哥慕容俊当皇帝以来就一直赋闲在家,这种状况一直到慕容恪掌握大权后才得以改善。
  
    这里顺便提一下前燕皇帝慕容俊,他在位的十年间,风头一直被自己的几个天才弟弟所掩盖,其实慕容俊这个人也是很有本事和权术的(俊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性严重,慎威仪,未曾以慢服临朝,虽闲居宴处亦无懈怠之色云。),这从他托孤给慕容恪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来。当皇帝并不需要打仗多厉害,会管人就足够了。慕容俊并不是一个草包皇帝,但他一直竭力欺负挖苦弟弟慕容垂就让人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了,也许有一个天才弟弟就够了,多了反而是累赘吧。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他可是奉旨改名的),从小他就“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父亲慕容皝对他格外看重,特别起名为霸,“恩遇逾于世子俊,故俊不能平之。”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说慕容家族的特征。或许是因为祖先出自西伯利亚的原因,慕容家族的遗传特征就是相貌俊美,皮肤白皙。这一点从金庸先生对慕容复的描述上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再来调查调查慕容家族的上下五代的皇帝和重臣。
  
    慕容廆,幼而魁岸,美姿貌,身长八尺,雄杰有大度。
  
    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
  
    慕容皝,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
  
    慕容俊,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
  
    慕容恪,年十五,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
  
    慕容垂,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
  
    慕容德,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慕容冲姊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慕容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慕容宝,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慕容盛,少沈敏,多谋略。骁勇刚毅,有伯父全(指慕容令,晋书叫慕容全)之风烈。
  
    慕容策,年十一,美姿貌,而蠢弱不慧。
  
    慕容熙,雄果英壮,有世祖之风。
  
    慕容超,身长八尺,腰带九围,(古人以大腹为美)精彩秀发,容止可观。
  
    年轻的慕容垂从小在战马背上长大,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十三岁慕容垂就担任先锋官,和十七岁的大元帅慕容恪配合作战,讨伐宇文部落。《资治通鉴》上说:“霸年十三,勇冠三军。”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慕容霸当年只有十三岁,但他的武勇已经是全军排名第一。
  
    十三岁的儿童,武勇全军第一,按周岁算也就是十二岁。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十二岁的时候大都还在上小学……
  
    一声叹息……
  
    新生的前燕帝国如同草原上的烈火一般熊熊燃烧着,很快吞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成为逐鹿中原的大赌局中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慕容垂少年得志,亲身经历了慕容家族统一东北地区的全过程。
  
    青春年少的慕容垂和辽东大族出身的才女段氏成亲,少年英雄得配佳人,可谓万千光环集于一身。可惜好景不长,慕容垂二十三岁那年格外宠爱他的父亲慕容皝去世了,二哥慕容俊当了皇帝。慕容俊和他的老婆可足浑氏(一看名字就知道她是个浑人)俩人都对慕容垂这个弟弟没有好感,经常无缘无故就找他的茬。
  
    可足浑氏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她为人却非常尖酸刻薄,凡事总要占大头,在妯娌当中一向口碑不好。而慕容垂的妻子段氏则性格刚烈,对可足浑氏这一套是软硬不吃,也从不去逢迎她这个皇后。可足浑氏心里恨死了段氏,就诬陷段氏在宫廷里放蛊,把段氏押入大牢里日夜拷打,逼迫她招认,段氏也很犟,宁死不招。慕容垂心疼妻子,就派人去劝她说:“人的一生难免要死,何苦受这种苦楚!你赶快招认了他们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段氏叹了口气,回答说:“我并不是不怕死的人。但如果承认的话,就辱没了祖宗,同时也连累了你。这怎么能承认呢?”第二天,段氏就被拷打致死。
  
    慕容垂一直赋闲在家,干看着他哥哥慕容恪建功立业,这一闲就是二十年。等慕容恪和慕容俊都死了,国家遭到桓温的进攻却无人可派的时候朝廷仍然没有要起用他的意思。还是他自告奋勇地在别人的一片白眼之下上了战场。这时候的慕容垂已经由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十三岁少年,变成了满头华发的垂垂老人。
  
    以慕容评为首的这帮尸位素餐的家伙根本就不是桓温的对手。在东晋桓温的强大攻势之下,邺城上下一片忙乱,大家都在收拾东西准备逃亡到东北去(闯关东?)。谁也没想到慕容垂竟以区区八千骑兵就大破桓温的五万军队,并斩首三万余。此役顿时让慕容垂成为前燕帝国的大英雄,同时也引发了慕容评对慕容垂的强烈不满。慕容评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联合太后可足浑氏一起对付慕容垂。正巧可足浑氏因为害死段氏一事和慕容垂结下了梁子,两人一拍即合,谋划如何除掉慕容垂。
  
    慕容评在政治上极其精明,在行动上却极其愚蠢。再加上他为人尖酸刻薄,除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家伙以外的大部分皇族都不买他的账,因此,慕容评和可足浑氏的阴谋还没付诸实施就泄露了。
  
    大家都劝说慕容垂先发制人,慕容垂却宁愿逃亡也不愿和当权者翻脸(不知道该说他是懦弱无能还是有情有义),于是慕容垂和他的仰慕者一齐逃亡到了前秦。
  
    当年桓温曾把前秦帝国整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所以大破桓温的慕容垂也被前秦当作了大英雄,慕容垂没想到自己这一回又遭到了前秦丞相王猛的猜疑。王猛并不是单纯地嫉妒慕容垂抢走了他的风头,而是属于周瑜算计诸葛亮的那种对将来国家的假想敌的担忧。他敏锐地感觉到“慕容垂父子人中龙虎,非可驯之物,若借以风云,将不可复制,不如早除之。”等前秦总攻前燕的时候,王猛借机狠狠地整了慕容垂一把,将慕容垂逼得再次逃亡并被俘。而苻坚真可算是历史上最宽宏大量的帝王了,他不但宽恕了慕容垂的罪过,而且更加信任他。(王猛这人是何等的厉害,他的计谋虽然没害死慕容垂,却把慕容垂最精明能干的那个儿子慕容令给逼回前燕进而被处死。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苻坚听从了王猛的建议杀了慕容垂,那么只要慕容令还在慕容家族就不一定会灭亡。慕容令的死让慕容家族真正地断了根,联想十五年后因慕容宝的昏庸无能而导致后燕帝国的参合陂惨败,真让人感慨万千。)
  
    前燕帝国统帅慕容评的贪婪古今罕闻。打仗前他竟然把战场上的水源和森林全部封存,宣布凡是前来饮水和砍柴的人一律要纳税,于是慕容评很快就致富了。而吃不上饭的士兵联想起前段日子打赢了桓温后慕容评故意克扣赏金的劣行,自然怨声载道,这样一来,前燕军队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等到前秦军队打过来的时候,四国中最有能耐的前燕第一个亡国。
  
    前燕灭亡后,慕容垂长期担任长安市长,在前秦的历次对外作战中均没有太大的作为,这样一直到了十三年后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全国上下一片大乱,继承鲜卑遗族复国重任的慕容垂义不容辞地必须起兵造反。而这个时候苻坚战败跑到了慕容垂的军队里,怎么办?对苻坚杀还是不杀?
  
    即使是慕容宝这样的笨蛋都看出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对慕容垂说:“家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复燕祚,且夫立大功者不顾小节,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此时不可失也(好个立大功者不顾小节,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慕容宝能说出这样的真理,也不能说是绝对草包)。”慕容德也向慕容垂进言说:“邻国相吞,有自来矣。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耻,非负宿心也。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兄无疑。”
  
    慕容垂当时的回答可谓侃侃烈烈、君子之风。他先是历数了自己落难时苻坚对他的种种恩德“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国士遇我,恩礼备至。后复为王猛所卖,无以自明,秦主独能明之。国士之礼每深,报德之分未一。此恩何可忘也!”然后他又宣布为了报答苻坚的恩义他绝不染指前秦一分土地“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关西会非吾有也。君子不怙乱,不为祸先,且可观之。”并进而拱手把自己的兵权交给苻坚,一道撤回了长安。
  
    (下面选自《参合陂慕容垂》:慕容垂这一番慷慨陈词,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公私分明,君子之风。其实,慕容垂一直就有窝里反的心思, 按照中国的传统忠义观念,他也不能算是个完全的君子。从当时的形势上看,前秦虽然兵败,但其国内的襄阳、许昌、邺城等地,还驻有毛当、苻丕等人的重兵,慕容垂如果立即杀掉苻坚起事必将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通盘考虑,杀掉苻坚也未必是上策。但是如果将慕容垂的行为同苻坚麾下其他叛徒的所作所为相比较,慕容垂的侠义之气已经值得人们脱帽鞠躬向他致敬了。毕竟苻坚在此前此后,对慕容垂也是仁至义尽的。)
  
    大部队撤退的途中传来了东北鲜卑遗族造反的消息,慕容垂趁机逃跑,召集旧部围攻前燕故都邺城,正式宣布造反,建立了后燕。以后的日子里后燕和前秦虽然一直是敌对关系,但直至前秦灭亡慕容垂都信守自己的诺言从没染指前秦一分旧土(慕容垂乃真名士也)。  
  
    其时东晋爆发桓玄之乱,国家四分五裂,后燕在年逾花甲的慕容垂的指挥下数年内先后消灭前秦主力、击败东晋、收复东北、攻灭丁零和西燕,让人闻风丧胆的慕容家骑兵横行中原无敌手,排名天下第一,成为中国北方的霸主。乱世的枭雄能混到这份儿上,是否应该满意了?
  
    慕容垂经历了整个慕容家族的成长、崛起、鼎盛、衰落、灭亡、再复兴、再鼎盛、再衰落、再灭亡,并成为五胡十六国中最长寿的帝王。
  
    但是,慕容垂一生中过得却并不快乐,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中国人常说的人生几大悲他都尝过了)。他的两位红颜知己,段氏姐妹,一个为他而死,一个因他而死。最能干的儿子慕容令也因他而死。等到天下无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垂垂老矣,不知道慕容垂在临死前怎样回顾自己的一生?
  
    天才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灭,慕容垂就是一生从没打过败仗的战争天才。但是像慕容垂这样的天才人物却屡次被慕容俊的老婆、掌握政权的昏庸老太后可足浑氏耍得团团转,这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就连慕容评、可足浑氏这样的人渣都能耍弄慕容垂,可见慕容垂在为人处世方面实在太差)。
  
    段氏为什么会被杀,不过是因为“才高性烈,”有才华而又性格耿直的人在那种环境是活不长的,而慕容令为什么会被逼死?不过是因为慕容父子“乃人中龙虎,不除必为后患。”慕容垂先后失去了妻子和儿子,空有一身的本领,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活活整死。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悲剧都让他赶上了,就算是成为了天下的霸主又如何?也不能换回妻儿老小的生命。他心里有什么话都没有人可以倾诉,只能闷在肚子里默默地承受。
  
    回顾慕容垂七十一年的传奇人生,也许真正快乐的只有小时候和哥哥慕容恪一起纵马驰骋在白山黑水上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所以说做人千万不要学慕容垂。
  
    慕容垂晚期所犯的错误和慕容恪几乎一样,都是对自己太过信任,管的事情太多。慕容垂死的时候连后事都没安排妥当,在这一点上就比慕容恪差远了。
  
    慕容垂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通人情世故和不会识人。他的夫人小段氏曾多次对他说过慕容宝不宜继位可慕容垂就是不信(小段氏不偏袒姐姐的儿子,确实难得)。而慕容垂一死,慕容宝竟然逼迫小段氏“宜早自裁,以全段宗”,更可恨的是当身为儿子的慕容宝宣布逼迫小段氏自杀的时候众大臣竟“群臣咸以为然。”可见慕容垂都养了一帮什么东西。后燕在不成器的慕容宝手里只维持了年把就彻底垮台,似乎是报应,慕容宝后来也是众叛亲离,先后遭到儿子的刺杀、重臣的反叛,像一条丧家之犬四处流窜,最后被大臣杀死。后燕分裂为南燕和北燕两部分,先后亡于东晋和高句丽。
  
    慕容一家,顿做烟消云散。
  
    后燕垮台后,慕容家的遗族先后遭到北魏、东晋、北燕的联合绞杀,刘裕消灭南燕时就一次性“斩王公以下三千人,没入家口万馀,”很难说有正统的后代幸存下来(南北朝后姓慕容的都是非慕容垂这一系的,比如高欢手下大将慕容绍宗,就是慕容恪的后代,不过仍保留着慕容家族都是美男子的面相“容貌恢毅,少言语,深沉有胆略。”)。所以不大可能有金庸先生小说里北宋慕容复的“大燕世谱遗表”和“大燕传国玉玺”存留后世。尤其是将慕容麟也记入这个家谱,就有些搞笑了。
  
    鲜卑慕容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后,接着登场的是北魏拓跋氏。
  
  
  


作者:jk1019 回复日期:2007-9-22 3:48:48 
  萧峰的原形:慕容翰
  
   
  
    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里的契丹英雄萧峰,为人慷慨重义,光明磊落,却一生孤苦零丁,历尽坎坷,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最后竟以自尽来谢幕,经历之悲惨令人扼腕。呜呼,其实芸芸众生,生老病死,多少英雄豪杰,隐士大侠,最终不都是一个结局么?
  
    当然,金庸先生笔下的大英雄萧峰毕竟只是小说家言,但在历史上却真的出现过这样一位和萧峰经历极其相似的人物,他就是鲜卑慕容家族的英雄慕容翰。
  
    慕容翰是鲜卑慕容部落大单于慕容廆的长子。西晋“永嘉之变”时,全国各地一片大乱,当时西晋辽东太守趁乱杀死和自己有私仇的鲜卑族大将,导致辽东鲜卑人纷纷造反。当时作为鲜卑首领的慕容廆在随众造反还是响应西晋朝廷镇压叛乱这两种选择之间举棋不定。这时慕容翰劝说慕容廆依附中央消灭反叛势力,结果一战而胜,为慕容部落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也得到了很多物资和人口,由此鲜卑族作为辽东强大的政治势力登上了华夏历史的舞台。
  
    后来慕容翰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将原本不为人知的慕容部落慢慢发展成为让世人敬畏的大燕国。慕容翰手下的武将人人能征善战,谋臣个个精于谋划,而且慕容翰本人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胆识过人,又坦诚豁达,慕容部落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各级文武官员都对他十分敬重。
  
    作为慕容廆的长子,慕容翰子最大的缺憾就是他的母亲出身微贱,只是慕容廆的一个普通小妾。等慕容廆去世的时候,继承权落到了其正妻所生的功勋平平的三儿子慕容皝身上。慕容翰和他的弟弟,也是他手下大将的慕容仁、慕容昭都很得慕容廆的信任。慕容廆死后,尽管慕容翰对自己的这些弟弟都推心置腹地关心和爱护,慕容皝还是对慕容翰这位大哥既嫉恨又畏惧,总是想尽办法要除掉他而后快。
  
    慕容仁和慕容昭弟兄俩由于受到慕容皝的迫害,便跑到慕容翰的部将高诩和刘佩那里去诉苦,表示想废掉慕容皝,另立慕容翰为主。慕容皝听说后,先下手为强,杀死了慕容昭,然后派人追捕慕容仁,慕容仁赶紧逃到长白山纠集兵力准备攻打慕容皝。
  
    刘佩和高诩劝慕容翰说:“如今燕王要加害我等,主公为什么不顺应上天去争取继承燕国的权力呢?”
  
    慕容翰却不忍心同室操戈,他对大家说:“我受父亲的重托,不敢不尽力,建立这些微不足道的功劳,辅佐我的弟弟本来就是我的本分,现在即使他对我有想法,我也不能去害他啊!”然后决定不准自己的下属参与反叛国家的阴谋,再然后就独自逃跑,投奔了慕容家族的世仇幽州段氏的首领段辽(这个段氏就是大理段氏的前身,段誉的祖先)。
  
    段辽也是一条血性汉子,和慕容翰真正是英雄相惜,虽然段氏和慕容族人是仇家,但是段辽对慕容翰却十分赞赏,和他推心置腹,结为生死之交。
  
    后来燕国发生内乱,慕容皝和东方的慕容仁内讧,处于西部的段辽准备趁机联合慕容仁夹击慕容皝,就派遣弟弟段兰和慕容翰一齐进攻慕容皝。
  
    段兰连战连捷,正准备挟连胜之威消灭燕国,这时候,对祖国仍十分挂念的慕容翰不忍心让异族消灭自己的部落,就以“穷寇勿追”为由反复劝说段兰让他停止追击,收兵回国。段兰耳朵一软,听从了慕容翰的劝告,从而也让段氏丧失了灭掉慕容燕国的最佳时机。
  
    慕容皝最终击败了慕容仁的叛军并将慕容仁逮捕法办,然后联合后赵帝国进攻剿灭段辽,这下子慕容翰的心中无论是对段辽还是对慕容皝都怀有愧疚。在段辽形势危急的时候,他的手下纷纷叛变,只有慕容翰一人因为感于段辽的知遇之恩,坚贞不屈,拒绝慕容皝的劝降,死守孤城掩护段辽突围。慕容翰始终不降慕容皝,最后又投奔了慕容族人的另一个死敌宇文部落。
  
    宇文部落的首领宇文归非常嫉妒慕容翰的才能,准备除掉慕容翰。慕容翰就把头发打乱了装疯,在闹市靠乞讨度日。宇文归以为慕容翰真的疯了,就没再管他。慕容翰趁机四处游历,把宇文部落的地理形势都记录下来。
  
    这时候燕国皇帝慕容皝已经把国内的异己势力剪除干净,便开始寻找哥哥慕容翰的下落。打听到慕容翰正在宇文部落装疯卖傻,就派了个人到宇文部落去寻找装扮成乞丐的慕容翰。慕容翰看到了穿着自己民族服饰的人,什么也不说,就用手捂住胸口直点头。慕容皝听说后,就命令使者把慕容翰擅长用的弓箭送给慕容翰,慕容翰趁机偷出宇文归的宝马逃回祖国。宇文归派出的一百名追兵半途赶上了慕容翰,准备活捉慕容翰。慕容翰就说:“我在贵国发疯是装的,而且原来的武功还在,你们不要硬逼我,否则就是自己找死。不过我今天不想杀人。要不这样,你们找个人在一百步外举着刀环,我来射箭,如果我一箭能射穿刀环,你们就放过我,否则我保证束手就擒。”追兵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人手举着刀环,慕容翰一箭射过去,正好射穿刀环,敌人一看顿时吓得四处逃散。慕容翰就这样回到了祖国。
  
    慕容皝在慕容翰的帮助下灭掉了高句丽,开始从侧面进攻宇文部落,并让慕容翰原来的部将刘佩和高诩继续为慕容翰效力。
  
    高诩对慕容翰说:“燕王虽然现在很器重主公,但是心里对主公还是很讨厌,而且主公的行为并不为我国百姓所接受,不知道主公还有没有别的打算?”
  
    慕容翰并不很看重自己的名分,这位一心只盼着国家强大的英雄对老部下说:“我能以我的名誉,换来整个民族的统一,已经很知足了。个人的荣辱,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在和宇文部落的作战中,慕容翰的军队中了敌人的埋伏,刘佩和高诩为了掩护慕容翰突围,都被乱箭射死,慕容翰也被射成重伤,但在援军的帮助下,慕容翰终于全歼敌人,战胜了宇文部落。
  
    慕容皝平定了北方,又开始猜疑起慕容翰来。由于慕容翰一生三叛其主,先后投奔段氏和宇文氏,把他们都搞亡国了,而且从前跟随他的部将都先后战死或被杀,鲜有善终,因此朝中也就没有人愿意为他说话。更糟糕的是就连国内的平民百姓都看不起慕容翰,把慕容翰看作是叛徒和不吉利的人,纷纷诅咒他早死。慕容翰这个为燕国统一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功臣终日生活在别人的口水之中,甚至有很多无聊的百姓日夜监视着慕容翰家的大门,一旦有人进出就提醒周围的居民赶快躲开里面的人。
  
    整个世界都没人理解慕容翰,因此他的晚年过的十分凄惨。由于他在征讨宇文部落时受过重伤,经过长期休养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有一天,大概是由于心情不错吧,很久都没骑过马的慕容翰准备骑马锻炼锻炼。慕容翰万万没想到,那些在他家门口盯梢的无聊百姓就传言说慕容翰在家里骑马,八成是又要造反了,一下子就弄得满城风雨。皇帝慕容皝早就想收拾慕容翰,这回他终于找到借口了,就以慕容翰“在家中骑马意图谋反”的罪名赐慕容翰自尽。
  
    奉命去执行赐死慕容翰使命的使者是慕容翰从前的部下,这个人因为慕容翰的数次背叛行为而十分鄙视他。另外,这位使者为了洗刷自己蒙受的所谓“曾经在大叛徒手下当差”的耻辱,就主动请缨来给慕容翰送毒酒。
  
    慕容翰面对慕容皝派来的使者,禁不住老泪纵横。他悲凉地说:“我这个人里通外国,罪不容诛,没有战死沙场,今天死去,已经是活多了。但是现在中原未定,战火未熄,我经常扪心自问,立志要杀光敌人,以洗刷自己的耻辱,上对的起皇帝,下对的起社稷,可惜此心愿未遂,是我惟一的遗恨,实在是可惜啊!”说完后他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慕容翰死去的消息传出后,附近的老百姓敲锣打鼓庆贺慕容翰归天。一代英雄豪杰,就这样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走完了自己苦涩的一生。慕容翰虽有叛逆行为,但大都事出有因,而且他平生也没有做过多少对不起本族本邦的恶事。相反,他在鲜卑慕容崛起的过程中几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他经历相似的还有岳飞和袁崇焕,但是,这两位英雄虽然冤死,却还能得到后人的敬仰,慕容翰却在滚滚红尘中逐渐地被人遗忘了。
  
  
  


作者:jk1019 回复日期:2007-9-22 3:49:41 
  凉州后期战神赫连勃勃
  
   
  
    随着庞大的前秦帝国的解体,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凉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不可避免地成为各路诸侯起家的摇篮,同时也是无数英雄的埋骨之地。有七个国家先后在此成立,它们是乞伏国仁的西秦、姚苌的后秦、吕光的后凉、秃发乌孤的南凉、沮渠蒙逊的北凉、李暠的西凉、赫连勃勃的胡夏,再加上先后染指凉州的北魏、西蜀、仇池、吐谷浑、东晋,共有十二股大小势力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相互攻伐,争斗不息,演尽了人间无数悲欢,直至一一灭亡。
  
    淝水之战前秦苻坚战败后,陇西鲜卑人乞伏国仁在勇士堡自称大将军,成为凉州地区第一个独立国家。传说鲜卑乞伏部落的祖先也居住在漠北一带(若问漠北到底是哪里,这里可以告诉你,“漠”是指荒漠,就是戈壁滩,对照一下地图就明白了),后来他们向阴山一带迁徙,半路上碰到一条有小山般大的虫子拦住了去路。酋长就祈祷说:“若善神也,便开路;恶神也,遂塞不通。”酋长的祷告刚完,大虫子就变成了一个小娃娃(变化得可真快呀,^O^),老酋长便收他为养子。这孩子长到十岁就能拉开五百斤的强弓,被大家选为乞伏部落的可汗,称为乞伏可汗托铎莫何,鲜卑语就是乞伏部落的神。
  
    四世纪初,乞伏部落逐渐迁移到青海西部,后来前秦不断扩张,乞伏部落就向前秦投降,时任酋长乞伏国仁被前秦征召为前将军,参加了淝水之战这一盛事。淝水之战苻坚战败后,乞伏国仁也像慕容垂那样借口陇西鲜卑人不安分请求前去安抚,他到了陇西便就地造反,但不久病死,由弟弟乞伏乾归继任,并正式自称秦王,是为西秦。
  
    西秦建国不久,镇守西域的前秦安西将军吕光带领十万大军挥师凉州,自称凉州刺史,建立后凉。吕光是苻坚的同乡,从小生就异相,因和后赵残部作战时单挑活捉后赵猛将张蚝而名声大噪。
  
    吕光参与了前秦帝国的多次重要战争,深受苻坚的信任。苻坚统一北方后,任命吕光为大都督,带领十万军队征讨西域,先后招降焉耆、鄯善等国。龟兹王帛纯不愿意投降,吕光就把龟兹团团围住,四周插了许多大木棍,披上铠甲充当疑兵,吓得帛纯不敢出来迎战,派使者通知西域周边三十余国前来增援。要说这些国家还真同仇敌忾,竟然纠集了七十多万兵马来助战。援军里面最强大的是狯胡国的军队,有骑兵二十余万,以硬弓长矛为武器,人马都披挂着连锁重甲,前秦军的弓箭都无法射穿,还擅长使用皮索绳套,套人套马都是百发百中。前秦军无不害怕,纷纷向吕光建议据营死守。吕光就教士兵打造钩锁,专钩敌人骑兵的马腿,此招果然奏效,西域兵被打得大败。龟兹王帛纯只好收拾起金银财宝逃亡,其他三十余国尽降。
  
    龟兹国和平日久,市镇又繁荣,民风非常奢侈,又崇尚养生之道,家家都用蒲桃(就是葡萄)酿酒,富有者多至千斛(一百升是一斛,一千斛可就是百多吨啊),数十年前的陈年佳酿多的是。前秦兵初来乍到真是开了眼界,喝醉酒的士兵满大街都是。吕光治理西域恩威并施,很有成效,大家都不想回中原了。
  
    某一天,一位名叫鸠摩罗什的异域高僧突然造访吕光(苻坚推崇佛教,吕光进攻西域的一个目的就是动用军队“请”鸠摩罗什入中原。鸠摩罗什的故事后面还会提到),劝说他回中原会大吉。吕光就带着十万大军和两万头骆驼驮着的财宝浩浩荡荡地回国,赶走盘踞在凉州的前秦官员,建立后凉。
  
    后凉和西秦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再加上东面的羌族姚兴后秦灭掉了前秦,于是凉州被三家瓜分,其中就数后凉控制的地盘最大。不过这种局面没几年就被打破了。由于后凉国主吕逐渐变得昏庸,在几次对外战争中均惨遭败绩,又无力镇压境内的反叛活动,随着国力的衰弱,后凉也一分为三。
  
    鲜卑秃发部和拓跋部是一支(有人认为“秃发”就是“拓跋”的另一译法)。东汉末年,鲜卑秃发部由酋长匹孤带领从塞北迁移到河西走廊居住。匹孤死后,儿子寿阗继位。据说寿阗母亲分娩时正在睡觉,寿阗自己就从被子里钻出来了。鲜卑人把被子叫“秃发”,所以这个部落也就得名秃发部。这是“秃发”的另一来历。寿阗死后,由其孙子秃发树机能继位。秃发树机能继位时正逢邓艾灭蜀,因忌惮邓艾的威名,他宣布向魏国效忠,结果邓艾因内讧被杀,秃发树机能很快又宣布造反,并入侵魏国的秦州边境。秦州刺史胡烈是钟会手下的大将,有着长期对蜀国作战的经验,竟在万斛堆一战就全军覆没。接着秃发树机能攻陷金城,又歼灭了曾是邓艾手下大将、长期担任对姜维作战主力的凉州刺史牵弘。不久他又歼灭了牵弘的搭档,也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继任凉州刺史杨欣,占领了凉州全境。
  
    胡烈、牵弘、杨欣都是长期在西北边境作战的老将(不信翻翻《三国演义》),竟然都一战败死,秃发树机能遂成为晋国(已经改朝换代了)西部边境的劲敌,把晋武帝司马炎闹腾得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秃发树机能折腾了十几年之后,才被晋国的一个叫做马隆的不出名的武将所发明的秘密武器挂斗战车给灭了。
  
    秃发树机能这一闹腾,使得秃发部一直被晋朝当作重点防范对象看管,近百年的时间都藉藉无名。直到前秦帝国垮台,后凉独霸大半个凉州,四处压制其他部落,秃发部才重现于史册。
  
    秃发部酋长秃发乌孤的兄长曾在与后凉的作战中被杀。其时后凉四面起火,不得不对势力较大的秃发部加以安抚。秃发乌孤也趁着后凉向自己示好之机进攻其他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不久秃发乌孤就和后凉决裂,宣布:“帝王之起,岂有常哉!无道则灭,有德则昌,吾将顺天人之望,为天下主。”(这几句话说的好有野心,却也道出了诸路枭雄的共同心声,要不是因为秃发乌孤意外身亡,凉州大混战的局面将会更加精彩。)
  
    秃发乌孤继承了自己的祖先的勃勃野心,他率领本族人击败了后凉的讨伐军,不久他在乐都称帝,建立了南凉。不料有一天秃发乌孤骑马时不慎坠马摔成重伤,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便平静地任命弟弟秃发利鹿孤接替自己的位置,然后洒脱地对大家长笑一声道:“几使吕光父子大喜。”言罢而死。
  
    秃发利鹿孤和他哥哥秃发乌孤一样能干,后凉局势愈发不妙。但真正在后凉的版图中彻底挖去一大块的却是北凉的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所属的卢水胡人是匈奴的一支,祖先曾是匈奴的左沮渠(一种官职),于是子孙都姓沮渠。沮渠蒙逊从小就聪明过人,阴险狡诈,他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胡录》里他就多次依靠天气预报来取胜),吕光对他非常忌惮。沮渠蒙逊的伯父沮渠罗仇和沮渠麹粥都是吕光的部将,结果无故被杀。在他们的追悼会上,沮渠蒙逊乘势站出来鼓动同族的人造反。他联合兄长沮渠男成进攻后凉重镇酒泉,并共同拥立酒泉太守段业为领袖建立了北凉政权。
  
    段业为人非常猥琐,众将都不听他的指挥。不久,北凉的敦煌太守汉人李暠叛变独立,建立了西凉。这样一来,凉州同时出现了六个国家。
  
    李暠是汉将李广的后代。顺便说一句,在《晋书》中李暠的传记和十六国时期的其他人物都不在一块,而是放在了所谓的忠臣名单里,并被尊称为“凉武昭王”(在《晋书》列传第五十七,一开始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实际上李暠从头到尾都和晋朝没有一星半点的联系,而且李暠的西凉是五胡十六国里面最最弱小的国家。李暠的西凉国从建国到灭亡都只和北凉打仗,还屡战屡败最后李暠本人也被赶到西域流浪去了。李暠之所以能在《晋书》中享受如此的待遇,仅仅是由于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祖宗(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说李暠只是李渊名义上的祖宗,换句话说就是冒认的,因为北魏经过改革后也开始搞起了门阀世族制度,有个好祖宗就更容易加官晋爵)。《晋书》的作者们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戴的更高些罢了。
  
    李暠的叛变使段业对朝中重臣都产生了疑心,搞得人人自危,段业的乖张促使沮渠蒙逊准备下手除掉他。沮渠蒙逊先和哥哥沮渠男成通了一下气,发现哥哥不愿造反,沮渠蒙逊干脆跑到段业面前诬告哥哥密谋造反,鼓动段业杀死沮渠男成,段业当真就把沮渠男成杀掉了。沮渠蒙逊见自己的计谋得逞,便对宗族宣布“男成忠于段公,枉见屠害,诸君能为报仇乎?”,捎带手地就把段业除掉了。
  
    在此之前,吕光病死,后凉经过多次激烈的政变,吕光的侄子吕隆被拥立登基,后凉进一步衰落。而与此对应的是东方羌族姚兴的后秦国力的增强。后秦拥有征战多年的精锐部队(想想看,连苻登那样的牛人都被姚兴给活活整死了),相比之下凉州诸国由部落民兵改编而成的军队简直近似原始人。后秦首先对乞伏乾归的西秦下手,乞伏乾归拼凑起了六万骑兵,这看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结果这帮人还没看见后秦军队就逃了个精光。乞伏乾归一看没辙,只好逃亡到了南凉。后来他觉得老这样逃来逃去的也不是办法,就跑到长安向姚兴请罪,姚兴宽恕了他,并将他安排回故都苑川镇守,西秦成为凉州诸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后秦不费吹灰之力就吞并了西秦,内乱不止的昔日大国后凉就成为了后秦的下一个猎物。后凉的吕隆地盘才巴掌大却整天忙着称帝,正好成为后秦讨伐他的理由(姚兴自己也称帝了,此所谓“天无二日、凉无二帝”也)。
  
    凉州的其他三国都看出后秦此次是来者不善,在吕隆的鼓动下,后凉吕隆、西凉李暠、北凉沮渠蒙逊和南凉秃发利鹿孤四方结成联盟来抵抗后秦的进攻(几乎是凉州诸国惟一的一次携手)。但大家都想让别人出头去当炮灰而自己渔利,谁也不愿当冤大头,这个松散的四方联盟很快就在后秦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解体了。
  
    吕隆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后秦军队的厉害,他手下那些所谓的精兵强将和后秦军一交手就被打得找不着北,只好据城固守。周围观战的三国也见风使舵,一齐向后秦称臣,然后调转枪口向后凉趁火打劫。长期的围困使后凉的姑臧城里饿死了数十万人,城里的鸟儿在数百里内都找不到吃的东西,也跟着饿死了数万。吕隆只好向后秦投降,后凉灭亡了。
  
    后秦先后灭亡了西秦和后凉,并征服了其他割据势力,下一步姚兴便打算向东发展,结果他遭到了新兴的强大帝国北魏的有力挑战。姚兴派出的四万东征先头部队在汾河谷一战全军覆没,姚兴的自信心也被一撸到底,这样一来后秦对凉州的控制就弱化了很多。不知道是因为心情太好还是一时发昏,姚兴竟然把凉州州城姑臧赠送给了南凉,代价是南凉向其进贡三千匹马和三万只羊(比美国人从俄罗斯手里买走阿拉斯加还便宜)。
  
    后凉灭亡前夕,坐镇后方的南凉王秃发利鹿孤病死,由弟弟秃发傉檀继位。秃发傉檀从小聪明过人,能断大事,整个国家都把他当作圣人转世,希望他将来能领导南凉出人头地。秃发傉檀果然不负众望,没费一兵一卒就从姚兴手里得到了姑臧,这是前秦解体后姑臧城的第二次易手。
  
    姚兴的以土地换和平的思想在崇尚强权的五胡十六国简直是痴人说梦,他先后主动割让土地给北魏、东晋和南凉,结果却并没有换来什么好处,倒是招来了个活灾星赫连勃勃。赫连勃勃的崛起促使后秦彻底衰落,同时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政权也取代后秦成为凉州最强大的国家。
  
    赫连勃勃本姓刘,是刘渊的亲戚(都还记得刘渊是谁吧?),他出身的铁弗族也是匈奴的一支。铁弗是对匈奴父亲与鲜卑母亲所生的混血后代的称呼。匈奴铁弗部与鲜卑拓跋部是世仇,刘勃勃(就是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是铁弗大酋长,前秦扩张时刘卫辰受到前秦的支持进攻鲜卑代国取得了胜利,结果前秦一解体,代国的后人十六岁的天才少年拓跋珪又统一了鲜卑拓跋部,进而打击铁弗刘卫辰,在黄河岸边将刘卫辰的宗族数千人全部斩首,然后将尸体推进黄河。刘勃勃只身逃脱,躲在叱干部落。叱干部酋长叱干他斗伏准备把刘勃勃送给北魏,但他的儿子叱干阿利很欣赏刘勃勃,两人一块逃亡到后秦,担任后秦戍边的士兵。
  
    刘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阔十围,性辩慧,美风仪。”后秦边关统帅没奕于很欣赏他,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并将刘勃勃推荐给姚兴。姚兴也很欣赏刘勃勃的才能,经常和他通宵达旦地讨论兵书战策。姚兴的弟弟姚邕对刘勃勃很不以为然,他劝姚兴说:“勃勃不可近也。”姚兴很奇怪,反驳姚邕说:“勃勃有济世之才,吾方与之平天下,奈何逆忌之!”姚邕回答道:“勃勃奉上慢,御众残,贪猾不仁,轻为去就,宠之逾分,恐终为边患(姚邕的分析这是一针见血啊)。”姚兴不但不听他的劝告,反而拨给刘勃勃重兵让他镇守朔方。
  
    刘勃勃原本就一门心思想造反,机会很快就来了。姚兴与北魏拓跋氏签署了停战协定,双方密切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北魏和刘勃勃的家族是百年的世仇,姚兴与北魏交好,这就给了刘勃勃一个造反的好借口(虽然刘勃勃以此为由而造反,但终其一生他都不敢进攻其所谓的世仇北魏,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对付他的大恩人后秦上)。于是他召集部下袭杀自己的岳父没奕于并招降了他的势力(招刘勃勃这样的女婿上门,可谓是引狼入室也),建立胡夏国,公开和后秦叫板。
  
    刘勃勃的战略战术都煞是厉害。当时刘勃勃占领了后秦的多个战略要地,部将建议说:“陛下将欲经营宇内,南取长安,宜先固根本,使人心有所凭系,然后大业可成。高平险固,山川沃饶,可以都也。”他们言下之意是希望刘勃勃早日确定都城。刘勃勃的回答足可以列为战争谋略的经典:“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且其诸镇用命,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待姚兴死后,徐取长安。姚泓凡弱小儿,擒之方略,已在吾计中矣。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
  
    刘勃勃把游击战和运动战都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典型的战略上的持久战,战术上的速决战。这种以速度的优势来打击敌人的战术是中国本土所没有的(比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等等”,与赫连勃勃的战术完全是两回事。慕容恪看起来倒是个典型的“孙子”式的武将)。由于中原军队主力是步兵,习惯用严谨的阵型配合多样的战术和计谋,军事理论讲究的是“稳重”,而北方游牧骑兵则擅长以速度优势突袭敌人,一旦成功就给敌人以“爆发式”的重大打击。即使不成功的话也可以利用速度优势快速逃跑,转瞬即逝。这种打法虽然战术相对单调些,但在中国历史上,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游牧民族的战术几千年不变,但崇尚《孙子兵法》战术的中原国家与崇尚赫连勃勃战术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仍然屡屡吃亏,就很能说明问题。记得小时候看《毛泽东选集》就觉得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最适合于快速机动部队运用,陕北一带也正是当年胡夏的故国(赫连勃勃的墓地在延安地区),以毛主席对历史研究的透彻程度,这个应该很容易联想到吧。
  
    在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下,刘勃勃的战果相当卓著。没多久后秦就“岭北诸城门不昼启。”姚兴这才后悔当初没听弟弟姚邕的话,但他醒悟得太晚了,后秦此时已无力对抗胡夏骑兵的袭击,只好采取关门闭户这种消极防御战术。不久,胡夏又出兵进攻南凉,大圣人秃发傉檀瞧不起刘勃勃的战术,认为是“勃勃以死亡之余,率乌合之众,犯顺结祸,幸有大功。”结果一战之下刘勃勃就让南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南凉军队被刘勃勃连续追击八十里,战死大将十余人,还沿途丢了大批的尸体被刘勃勃拿去堆成景观做留念。
  
    胡夏击败南凉,又掉过头来进攻后秦,后秦军也很配合地乖乖惨败,损失三万余人,实力进一步大减,基本丧失了对凉州诸附庸国的控制权。不久,后秦帝国的苑川守将、乞伏乾归的儿子乞伏炽磐叛变,拥立乞伏乾归复国,重建西秦。凉州境内六国争霸,全中国十一国并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时期的顶峰。
  
    胡夏踩着后秦和南凉军民的尸骨变的强大起来,而在西秦复国之后,曾是凉州地区最强大国家的后秦更是衰弱到了极点。为了节省点体力,姚兴就想方设法利用自己仅存的那点威望挑唆其他国家互相争斗,您别说还真有上当的。南凉秃发傉檀接到了姚兴的圣旨后就兴冲冲地进攻北凉沮渠蒙逊,结果三战皆败,被北凉赶出了姑臧。都这时候了秃发傉檀还有闲工夫去攻打吐谷浑,不知他脑子里是怎么想的。结果被等候一旁的西秦捡了个漏,西秦王乞伏乾归被一场未遂政变所杀,敢冒险的乞伏炽磐继位,趁秃发傉檀带兵走在半路上的时候出兵接管了南凉的地盘,南凉也灭亡了。
  
    北凉和西秦瓜分了南凉的土地,实力增强,又开始和胡夏鬼打鬼。而刘勃勃这会儿正忙着迁都统万城,他已经改名换姓叫做赫连勃勃了(坚固无比的统万城一直保存到今天,整理出来的那篇描写统万城的文章挺不错的)。西凉势力本来就弱,后秦则进一步衰弱,无力在凉州和这三位较量。又撑了年把时间后,姚兴病死,他的宝贝儿子们互相攻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后秦帝国被东晋刘裕轻松消灭。
  
    刘裕也没有笑到最后,他的军队很快又在赫连勃勃偷袭之下全军覆没,胡夏成了凉州最有实力的国家。而不声不响闷声发大财的北凉日子过得也不赖,西凉公李暠病死后,儿子李歆刚继位就发重兵进攻北凉的姑臧,结果中了沮渠蒙逊的埋伏兵败被杀,北凉大军一个大反扑,西凉李家也不得不放弃国土去西域流浪了。
  
    赫连勃勃晚年极其残忍好杀(其实他一直就是残忍好杀,只不过到了晚年更甚而已)。经常带着弓箭在城楼上看谁不顺眼就射谁。他的大臣们日子过得更惨,“忤视者毁其目,笑者决其唇,谏者截其舌。”不久赫连勃勃干脆把他的太子赫连璝也杀了,另立赫连昌为太子。他一心扑在寻欢作乐上,酒色财气样样都沾的赫连勃勃很快就病入膏肓而死。
  
    赫连勃勃死后,长期被胡夏打压的凉州诸国都松了一大口气。不久,北魏向胡夏发动了强大的攻势,赫连昌在作战中被俘,胡夏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带着胡夏残部西迁,顺路灭掉了西秦(西秦王乞伏炽磐也在赫连勃勃死后没多久去世,儿子乞伏暮末继位),屠杀了西秦全族。在赫连定抖擞精神准备进攻北凉沮渠蒙逊的路上,胡夏残部十万余人遭到吐谷浑部落的伏击而全军覆没。
  
    闷声大发财的北凉在老谋深算的沮渠蒙逊指挥下成为凉州大战最后的幸存者。但凉州全境的统一不是靠北凉一步步打出来的,而是靠许多个凑巧给凑出来的,再加上连年战乱凉州几乎全境都是废墟。所以尽管北凉的领土不少,国力仍然很虚弱。沮渠蒙逊死后不久,北魏就灭掉了北凉。北凉的灭亡标志着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与中国作战近千年的匈奴政权的彻底灭亡。
  
    凉州境内的七国大都只支撑了三代左右,他们遵循这样的规律,那就是第一代创业第二代挥霍第三代灭亡,这一点和五胡十六国中的其他国家差不多。凉州境内七国的君主们基本上都是以灭族而告终,但乞伏、秃发、沮渠、赫连等部族都有少数的后人生存下来。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南凉。据说秃发傉檀的弟弟秃发樊尼在南凉灭亡后投奔北凉,担任了北凉的临松太守。北凉灭亡后,秃发樊尼向西方逃亡,渡过黄河来到羌中地区重建故国。以姓为国名,故称为吐蕃。由于年代久远,逐渐和中原失去联系,直到唐朝时才重入史书。另外一个是胡夏,宁夏的名称就是因此而来。胡夏的故都统万城沉寂了五百年后又成为党项李元昊创建的西夏国的摇篮。
  
    附:统万城遗址、统万城铭、赫连勃勃之墓的情况介绍。
  
    被遗忘的废都——统万城
  
    寻访统万城的道路是艰难的。它位于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南靠无定河,北临毛乌素沙漠,这里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从靖边县城所在地张家畔向北行九十多公里路,其中一半路程是黄土沙路,两旁黄沙弥漫,植被稀疏,几乎看不见村庄。乡间客车到达统万城所属的红敦涧乡后,就没有车向前去了,必须沿一条沙土小路步行六七里,方可到达统万城遗址。
  
    有关统万城的历史与传说,因年代久远,史书记载有限,加之它地处偏僻,这个大约在东晋末年兴起的、曾经繁荣显赫了近五百年的古城几经废毁,最终沉寂于历史的长河,并鲜为人知。
  
    公元四世纪至五世纪间,随着晋王朝的日益衰落,中国进入史称“五胡十六国”的大分裂时代。
  
    匈奴末代单于赫连勃勃指挥他的“铁弗”骑兵,东征西杀,夺取大片土地,创立了大夏国。其疆域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太原、临汾西南及甘肃东南部,俨然北方强国。它的国都就是统万城。统万城意为:一统天下,君临万邦。《太平御览》记载,当年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山,面对这一片形胜之地,不禁失声赞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遂征数十万民夫,耗时五载,修筑了这座盛极一时的都城。
  
    在红敦润乡白城子村,当地人称统万城为白城子。一位文管所看守遗址的老人对我讲起有关统万城的种种传说。
  
    筑城用的土,事先都用米汤和羊血搅拌且用锅煮过。监造城池的大将军叱干阿利是赫连勃勃的亲信大臣。史称每筑一段城墙,必用铁钉锥之,若锥进一寸则杀死工匠,并当即拆除重筑且连人筑进城墙里。惟锥进不到一寸,验城者与筑城者的人头方幸免落地。据史料记载,当时“其城土色白而坚固”,“硬可砺斧”。
  
    《统万城铭》是这样描绘当时城池之胜景的:“崇台霄峙,秀阙云停,千榭连隅,万阁接屏……宫室嵯峨,层城参差,楹联雕兽,节镂龙璃……”足见其当时之豪奢。
  
    北魏时,太武帝拓跋焘率兵攻破统万城后曾试图毁废此城,却因其城池坚固无比,只好作罢,不久便改其名为统万镇,后称为夏州。
  
    唐朝末年,世居夏州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因为帮助唐朝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有功,受封赐姓,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以统万城为治所。至五代、宋初,党项李氏巨居夏州一百余年,后迁河西建立西夏王朝。
  
    史书记载,统万城曾是党项族的摇篮和西夏王朝的发祥地。北宋王朝为遏制党项,于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曾下诏废毁夏州城,迁民于绥、银二州(今陕西绥德、榆林)。但因夏州城地处大漠,自唐代起连连不断受到沙害侵袭,大概于宋、元以后就逐渐被漫漫黄沙所淹没了。清道光年间,著名的西北史学家徐松任榆林知府时,寻访到夏州统万城遗址。从那时起,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中沉寂了近千年、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夏国古都又被重新发现。
  
    统万城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虽历经风沙剥蚀,但其城郭仍清晰可辨,隆墩高耸。外城轮廓明析,断断续续的城坦高出地面2米~10米。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西城西南墩台高耸,高约31米。东南角有宫殿遗址,坐北朝南,城墙高20米,四墙外加筑马面若干,每个长18米左右,宽16米左右,里面可储粮亦可御敌。整个城墙远看呈现白色,因此俗称白城子。
  
    统万城四周的墙垣,多已被黄沙掩埋,只剩下西南颓废的城墙依然显现当年之神韵。踩着没踝的黄沙,沿着残破的城垣,我登上一座数十丈高的墩台,那是大夏国“崇基万仞”的宫殿遗址。伫立高耸的墩台,环顾四野,统万城东北和西北仅残留着两座已风化的角楼兀立于沙海。此刻,浩瀚无垠的毛乌素沙漠阒无人迹,过往的奢华、金戈铁马的杀伐早已如眼前的黄沙将一切湮灭在无边无际的寻常岁月中。然而万里长风拂来,仍使人体味到唐诗中描述的“寒声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栏怅惘中。万里山川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这历史的苍凉与悲壮。
  
    大夏世祖赫连勃勃嘉平陵
  
    赫连勃勃(?— 公元425年),本姓刘,字屈孑,属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胡夏国的创建者。公元407年—425年在位。赫连勃勃骁勇骠悍,善骑射,多智谋,称雄漠北,早年归附后秦姚兴,深得姚兴信任。历任骁骑将军,奉车都尉,持节、安北将军,并被封为五原公。
  
    勃勃于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出镇朔方。是年杀害岳父没亦干。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反叛后秦,起兵自立。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并改姓赫连氏。公元413年改元凤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同时重用后秦降将王买德为谋士,设置百官、衙署,建立健全国家制度,图谋发展。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箭,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灞上,改元昌武,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璝镇守,赫连璝为“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
  
    赫连勃勃葬地,史载不详,只有世传,仅供参考。清嘉庆《延安府志》载:“赫连勃勃疑冢,在延川县东南六十里白浮图寺前。有七冢,相传为夏王疑冢云”。《延川县志》载:“白浮图寺,在县城南六十里,寺前有七冢,前人以为夏王疑冢”。《延绥榄胜》也载:“白浮图寺,在(延川)城南七十里处,相传赫连勃勃葬地”。现仅存二冢,位于延川县稍道河乡古里村东1.5公里处。墓地北临交口河水,东西南三面环山塬,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二冢间距18米,冢呈椭园形,高10米,长径17米,短径9.6米,周长60米。冢北200米处为白浮图寺遗址,近年村民建起一座简易庙宇,内塑赫连勃勃像。1991年9月延川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妥善保护。
  
  
  
  


作者:jk1019 回复日期:2007-9-22 3:50:38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
  
   
  
    淝水之战东晋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并没有给它带来任何的好运,不久东晋在没有外患的干扰下自己就垮台了,这可能和国人的擅长内斗有关系(由于东晋王朝皇权旁落,事实上采取的是一种类似于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这种政体使得每一个能爬上权力金字塔顶端的权臣都特别精于内斗)。在大敌压境的时候东晋政权往往会非常团结,称其为“抛弃前嫌、上下一致、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也不为过。而一旦外界的压力消失或减轻,东晋的内乱马上就不期而至。北方由强大的前秦帝国完成统一再演变成一片混乱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而东晋王朝由安定团结演变成一锅稀粥所花的时间也不比这多多少。
  
    《五胡录》当中对于东晋的历史有所忽略,其实同期东晋发生的种种故事并不比五胡十六国逊色多少。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本文主人公刘裕的三个主子,他们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历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东晋诸帝当中他在皇帝宝座上呆的时间也最长。司马曜十一岁登基,从公元372年396年,共当了二十四年的太平天子。经历了桓温倒台、谢安执政、淝水之战、东晋衰落等重大历史事件,最后被他的宠妃活活闷死。
  
    晋孝武帝死后,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司马德宗的白痴程度可以排名为中国历史上白痴皇帝排行榜的第一位,就连那位以一句“何不食肉糜”而“名垂青史”的晋惠帝司马衷要是见了这位司马德宗也会自叹弗如的。据史书记载,晋安帝司马德宗“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完完全全是个木偶。司马德宗废物到了极点以致于公元403年桓玄起兵造反占领建康称帝后都懒得杀他(历朝历代的规矩,新王朝建立一般都会除掉旧皇帝,以绝后患。桓玄既然不杀他,说明桓玄压根儿就没把他当回事儿)。两年后刘裕击败桓玄,再一次把司马德宗扶上了皇位,于是,可怜的司马德宗又当了十三年的木偶然后被杀掉。随后上台的晋恭帝司马德文没当两年皇帝就被迫“禅让”给刘裕了(精明狡诈的司马懿如果泉下有知,准保会气得再死一回)。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公元372年晋孝武帝登基的时候,大权臣桓温被谢安给活活气死。由于桓温这个几乎使东晋王朝灭亡的家伙并非门阀世族出身,因此东晋朝廷更加确信自己的立国之本——门阀世族制度是绝对正确的。要想保证政权的延续就必须由具有纯粹的门阀世族血统的大权臣来执政。这种执政理念使得东晋任何一个出身不良的人即使才能再出众也无法接近至高无上的东晋皇权。于是血统最高贵的谢安成为新的大权臣(凑巧谢安这人还非常聪明,这使得“血统论”更加神圣不可侵犯)。我们可以看到,淝水之战时东晋军队的指挥官大都姓谢,刘牢之这样的人只能打打下手讨个先锋官当当。淝水之战的胜利更加坚定了门阀世族理论的正确性。于是那些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更加难以跨进权力的门槛。其实无论是门阀世族还是贫寒庶族掌握权力后都会更加拥护门阀世族制度(殷浩、桓温等人算是出身庶族而掌权的不多见的另类人物。他们意外地掌权之后,反而变本加厉地推行门阀世族制度,阻止其他寒门子弟步他们的后尘。他们的这种忘本行为起初或许让人难以理解,但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曾经上演过无数次这样的剧集)。
  
    绝对的权力就会孳生绝对的腐败,世袭的、没有竞争压力的权力就会孳生出递进的、无穷无尽的腐败。所以我们说士大夫阶层是东晋王朝最腐朽的顽固势力,而知识分子则是为虎作伥的人。那些贫寒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没当官之前对这个王朝的万般不满,可一旦主子发起善心来让他们得到重用的时候,他们变起脸来比谁都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实这些秀才们不过是想取代老一辈的士大夫坐上权力的宝座而已,如果上天开眼使得某几位幸运的知识分子当上了士大夫,那么他们绝对不会要求开放仕途使得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公平的做官机会(那样会会给自己的权力带来潜在地威胁),而是想方设法地压制那些没有挤上权力快车的知识分子,并给自己加上正统的士大夫身份,以隔绝剩下的大多数人接触权力的机会,从而确保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尽可能长久地把持国家的权力。所以说依靠知识分子本身是不可能推翻这种门阀世族制度的,只有等外来的力量改变或摧毁它,比如后面出现的孙恩、卢循之乱。
  
    淝水之战获胜后,谢安在大权臣的位置上并没有呆多久,门阀世族指挥下获胜使得东晋朝廷确信越是血统高贵的大臣就越有出众的才能。为了避免谢安像桓温一样对东晋政权产生不必要的威胁,晋孝武帝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被任命为司徒,准备剥夺谢安的权力。领扬江荆司豫徐兗青冀幽并梁益雍凉十五州大都督(好家伙,官名够长的)的谢安被迫离开建康到前线指挥收复故土的作战,不久就生病而死,司马道子成为了东晋的新任大权臣(看看司马道子排挤谢安所使的手段就知道此人愚蠢至极,手握重兵的谢安只要稍微有点异心他司马道子岂能活过一天?而谢安被排挤出建康正是因为害怕他有异心,由此悖论可见司马道子谋事之拙劣)。
  
    前秦帝国解体,谢安病死,东晋可谓内忧外患皆除。晋孝武帝和司马道子哥俩都沉溺于酒色之中,朝政自然开始走下坡路。司马道子权倾朝野,随口封官,连和尚道士戏子盗贼都被派往各地做官。这些官员一上任就竭尽所能地贪污,国家财政很快就供应不上了。几年之后,晋孝武帝因宠妃争风吃醋而被活活闷死,对外宣布为皇帝“暴崩”。司马道子立天下第一白痴皇帝司马德宗为帝,是为安帝。
  
    此时司马道子对治理国政已是彻底厌倦,他任命了两个弄臣王国宝和王绪总揽朝政大权。但这二王却不自量力地觉得军政合一指挥起来才够爽,就异想天开地准备剥夺全国各路外地镇守武将的兵权。东晋的朝政经过司马道子的几年荒废,早就丧失了对外镇武将的控制权,军队无疑是外镇武将的命根子,一听说朝廷要收回兵权他们当然不答应,镇守京口的平北将军王恭首先发兵进攻建康。京口离建康不过百来里一天之内就能到达,司马道子害怕极了,只好处死了王国宝和王绪,向王恭表示屈服。
  
    经历了这场风波后,司马道子认为外姓大臣都不足信,便任命自己十六岁的儿子司马元显为侍中代理自己的职务,这一举措更是授予一些野心家以口实。不久,兖州刺史王恭便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共同起兵讨伐司马元显。司马元显果然比他爹有能为的多,竟然派间谍说动王恭手下名将刘牢之叛变杀死王恭,并许诺事成之后委任刘牢之全权处理长江以北战区。王恭死后,殷仲堪独木难支,只好怏怏而回,这次叛乱不费一兵一卒就被平息了。
  
    司马元显第一次做大事就取得了圆满成功,其野心顿时迸发出来,他乐观地认为天下诸事不过如此简单而已。一天,他趁老爸司马道子喝醉酒,私自颁发圣旨将司马道子的所有职务一并转到自己名下。司马道子酒醒之后才发现大事不妙。
  
    十六岁的少年司马元显有了兵权,便成了东晋事实上的皇帝。他任意抓捕流民来扩充自己的军队,百姓被他搞得苦不堪言,很快司马元显就聚集了能和荆州殷仲堪、徐州刘牢之相抗衡的兵力。接着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谋官桓玄又击败殷仲堪,桓玄和他老爹桓温一样的野心勃勃,击败殷仲堪后桓玄马上自立为荆州刺史,盘踞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再加上控制长江下游以北的刘牢之和江南的司马元显,东晋事实上已经分裂成为三块,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大战已是一触即发。
  
    由于东晋残酷的高压统治,百姓无法生存下去,很多人都靠信教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东晋琅琊人孙泰曾经习练过五斗米道(属道教的一支)。趁这个机会他自称得道,靠作法事和一些希奇古怪的仪式来谋取暴利,就连司马元显父子俩也曾沉湎于此。但不久就有人举报说孙泰意图谋反,于是东晋安全机关立即将孙泰逮捕并斩首示众。
  
    孙泰的侄子孙恩只身逃到舟山岛,他在逃亡的路上到处宣扬孙泰得道成仙,平日飞升,不少百姓都对此深信不疑,纷纷资助孙恩逃亡。孙恩逃到舟山岛后纠集了百余名亡命徒开始反攻大陆。由于他事先的宣传工作很有成效,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都来投靠,不出几天孙恩的部队就扩大到了数万人。孙恩就自称征东将军,以会稽为大本营,整个江南地区纷纷响应,乱民过处一片狼藉。司马元显吓得不知如何处理,只得向刘牢之示好,请他率精锐北府兵入吴作战。
  
    孙恩的暴乱活动意外地打破了剑拔弩张的东晋局势,使得司马元显被迫和刘牢之联合起来镇压民乱(虽然孙恩之乱重创了司马元显和刘牢之两方的实力,但也促使得刘牢之这棵墙头草倒向了东晋朝廷,也使得后来桓玄攻陷建康处死刘牢之和司马元显后还有刘裕给他们翻本。如果不是孙恩之乱,恐怕桓玄、刘牢之以及司马元显三方混战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本文的主人公刘裕可能就根本没出头之日)。
  
    刘裕的祖先是汉高祖刘邦的亲戚,因此被认为是江苏徐州人氏,但到了刘裕这一代已经是家贫如洗。年轻时的刘裕“尚豪侠,有大志”,但就是不学无术,靠给别人打零工过活,间或打架斗殴赌博,别人都瞧不起他。而且刘裕赌博时手气常常很差,经常因为输个精光被人捆起来痛打,这种局面直到他当兵后可能才稍有好转。但刘裕直到三十三岁前,都是草头兵一个。
  
    刘裕因为孙恩民变而发迹。公元398年,江南地区爆发孙恩之乱,在东晋朝廷野兽般的统治之下,苦难深重的百姓只能用暴动来应对国家的暴政,孙恩暴动只不过是东晋末年大规模暴动的导火索。孙恩在荒岛上宣布造反的时候手下只有一百来号亡命徒,但仅仅十来天东晋全境就有数十万活不下去的百姓自发响应孙恩之乱,效率比两百年前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还要高得多(和创立太平道的张角不同,孙恩不过是个有点名气的神汉而已,本来就没什么力量,而且也没有四下里去通知信徒们起事)。
  
    孙恩暴动不能算作是农民暴动,因为在当时的东晋帝国境内有人身自由的农民都快绝种了,绝大多数农民都被门阀世族们圈地圈成了农奴。尽管东晋政府屡次清查户口清退农奴,但都是前脚清退完后面接着又圈进去,而且越圈规模越大,到后来大贵族占的土地往往横跨数郡,绵延几百里,荫庇数万农奴(门阀贵族就靠农奴来攫取财富,门阀贵族的政府怎么可能自断生路呢)。在东晋国内不断积累的各种矛盾的催化之下,孙恩暴动终于成功地葬送了东晋王朝。
  
    孙恩是神汉出身,带兵打仗如同跳大神(神族部队?),称呼自己的部下叫“长生人”,就是刀枪不入的军队。就这么一群乌合之众收拾起腐败透顶的东晋朝廷直属部队还是挺管用的,孙恩大军所到之处官兵是望风即溃。孙恩每占一城就召集百姓加入他的部队,凡是不服从的一律灭族,连婴儿也不放过(真够狠的)。而服从他的百姓就命令他们把自己的房子都烧掉从军,但是不准带孩子走。凡是抱着孩子的妇女一律“囊簏盛婴儿投于水”,然后围观者纷纷向被杀死的孩子的母亲恭喜她的孩子先上了天堂。于是孙恩所至之地百姓十死七八。
  
    东晋朝廷不得不借刘牢之的北府兵来平乱,刘裕在平乱过程中因作战骁勇而崭露头角,刘裕曾经有过一个人击败一支部队的记录,他还经常带着几百人阻击孙恩的数万军队的攻势,后来他几乎独当一面地担任了平息孙恩之乱的主力军。孙恩乱军最盛的时候达到了二十余万,而刘裕只靠着几千人的部队就将孙恩打得晕头转向。东晋军队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终于迫使孙恩自杀。
  
    孙恩的死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孙恩死后其妹夫卢循(卢循的曾祖父卢谌是刘琨的部将,刘琨的那首慷慨悲愤的五言诗《赠别驾卢谌》就是写给他的)接过了孙恩的衣钵,他坐船杀到广州,盘踞在华南一带,这样一来乱军的规模就更为庞大。
  
    刘裕消灭孙恩的同时,盘踞在荆州的桓玄以讨伐司马元显为名发动叛乱,向东晋都城建康发动进攻。东晋的正规军在司马元显的指挥下被桓玄打得一败涂地,慌乱之下司马元显只好向盘踞在江北的大军阀刘牢之求援。刘牢之则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他本来就指望靠桓玄铲除司马元显,然后自己再想办法消灭桓玄,然后独揽东晋大权。所以刘牢之名义上向司马元显表示效忠,真正打起仗来却有意保存实力,等桓玄一到建康,刘牢之又马上宣布向桓玄效忠。司马元显大势已去,和他爹司马道子一起被杀。这时候桓玄又使出了一个狠招,成功地剥夺了意图谋反的刘牢之的兵权,刘牢之见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不得不自杀。桓玄成功地接管了东晋的政权。
  
    桓玄消灭了所有的敌对势力后,迫不及待地在建康称帝,改国号为楚,他的行为引起了刘牢之的嫡系部队——北府兵势力的不满。不久,在平定孙恩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刘裕在建康对岸的京口宣布造反,率领自己的一千七百常胜军大败桓玄的两万军队,进而消灭了桓玄的势力,接着又把晋安帝扶上了宝座。刘裕顺理成章地成为东晋历史上最后一任大权臣。
  
    饱经战乱的东晋变得一片狼藉,所以东晋在公元404年桓玄之乱被平息到公元408年东晋进攻西蜀这段时间里几乎没发生什么大事——一直在修养生息。
  
    公元409年开始,刘裕发动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他先后灭南燕、平徐道覆、平卢循、灭西蜀、败北魏、灭后秦,这一系列战役都是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刘裕这次出兵,一路上都是顺风顺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惟有他的长安留守军被赫连勃勃杀得只剩儿子刘义真一人逃脱这件事,给刘裕的全胜战绩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也是东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辉煌战果(当然,如果是谢安那种人领导东晋万幸地收复了北方失地的话,那么诞生的政权恐怕是五胡十六国中最让人倒胃的国家了)。即使在整个中国的南北战争史上,刘裕的北伐也是最有成就的胜利之一(可以比较一下后世的宋朝借辽金之战和金蒙之战的机会发动的两次愚蠢的北伐)。
  
    刘裕在北伐战争中,捎带手地铲除了异己,树立了不二的威望。公元420年刘裕正式称帝,国号为宋,东晋王朝从此寿终正寝。
  
    刘裕登基不久就杀掉了被他废黜的晋恭帝司马德文,此后中国历史上的君主大都喜欢把亡国的帝王赶尽杀绝。刘裕这么做,或许是平民出身的他在向那些士族豪门示威吧。
  
    作为南朝的第一个皇帝,刘裕的日常生活却十分简朴。他到地方上巡视时只带十几名随从,而且为了激励子孙后代继续保持这种优良传统,他还特地把当年自己打短工时留下的麻绳扁担和土炕灯笼等陈列起来,表示自己不忘本。但刘裕的儿孙们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成器的帝王,他们竟然认为“田舍公得此,以为过矣。”不知道刘裕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刘裕能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当上皇帝并且得到门第观念极强的江南社会的认可,确实是很不简单。
  
    东晋灭亡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惟一的一次民主政治尝试至此完全失败。刘宋建国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东晋王朝这种宰相执政重臣制约的局面。
  
    这种类似于君主立宪制的权臣政治制度仅仅出现在东晋。权臣政治和中国历史上实行过的其他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从政体上比较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与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最接近的朝代。
  
    权臣政治和中国历史上其他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权臣更替制度废除了权力的世袭。中国历史上的当权者无不希望自己的权力能够恩泽子孙,万年不朽,所以人们往往把主动将权力交还给皇帝的重臣看作圣人,比如伊尹、周公、霍光、诸葛亮等。而东晋的权臣制度则不成文地规定了权臣不能挑选自己的下一任(像袁世凯搞的总统制度是下任总统由现任总统推荐,这和皇帝也差不多了),而且在执政期间犯下错误的权臣必须引咎辞职(比较一下中国历史上其他著名的重臣,像曹操、诸葛亮、贾似道、严嵩等,鲜有几个是主动下台的)。
  
    二、权臣制度中,朝廷对拥有最高权力的大权臣有制约权,权臣在实际工作当中经常受到朝廷的掣肘,这有些类似于西方议会对首相权力的制约。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在中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像包公案里八贤王的鞭子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什么的,大家不觉得很滑稽么?)。
  
    三、社会伦理和哲学思想导致政治制度的差异。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它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按部就班地生活,需要营造尊卑有序的社会制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条条框框,都是为了维护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而设定的。而东晋的主导哲学思想是玄学,它和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不同。玄学思想希望人人都能张扬个性,个性解放有一种创新的推动力,比如光屁股裸奔在中国其他任何朝代都被看做是异端,而在东晋就被看做是名士之风。在这么一个尊卑无序的社会中,其他时代被看作是僭越的权臣制度在东晋出现就很自然了。
  
    四、民主制度的雏形,广泛的辩论。一说到辩论大家往往会想起古希腊的雄辩家,或者是西方议会中闹得不可开交的辩论活动等等,其实东晋时期人们对辩论的偏爱更是令人乍舌。当时的人们把辩论称为“清谈”,把擅长辩论的文人称为“清谈家”,而擅长辩论的官员就是“清官”,这样的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清官”自然人人都想做,一个擅长辩论的世家公子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政府的高级职位。所以辩论的艺术也日趋完美,擅长辩论的人收几个来学辩论的徒弟是常事,甚至有专门的私立辩论培训学校。这些现象在信奉“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行为规范的老儒生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五、对自由的推崇,认为个人的身心自由是最可贵的。名士们甚至以装疯卖傻来表示自己是自由的,而统治者对此也不以为忤,所以两晋十六国时期的这一类奇人出奇地多。这些奇人们不受哪个国家的管辖,在贵族阶层中交游广泛,见了皇帝也不磕头。而且他们发光发热的途径也很广泛,比如充当敌对国之间的调停人、外交合纵联盟的说客等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信条逐渐占了上风,名士们一不留神就掉脑袋的概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后来就没人再敢摆谱学做名士了。
  
    提请列位看官注意,俺这里所说的东晋的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仅仅适用于门阀贵族和高级知识分子,平民百姓是根本没有份儿的(其实西方早期的民主制度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这和古希腊的民选制度只对公民有效的道理是一样的。东晋社会的大贵族、小贵族、平民、奴仆等各种门第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亚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等级歧视制度,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元朝人分四等的制度、纳粹德国的反犹制度、南非的种族歧视制度等等。其他等级制度的高等级阶层如果杀掉了低等级阶层的百姓,高等级阶层的肇事者总要受到或多或少的惩罚,只有东晋实行的门第制度是个例外,东晋的门阀贵族们可以随意杀掉属于自己的农奴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举一个很“风雅”的例子:东晋首席大权臣王导小时候和弟弟王敦一块儿去大臣王恺家吃饭。兄弟俩才十几岁脾气性格就有很大的不同,王导性格软弱,王敦性格刚强,惟一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不喝酒。王恺听说后感到很有趣,就找了数十名美女奏乐,又安排刀斧手在美女们的后面监督,凡是音律失调者马上处死,须臾连杀数名美女。王导被吓得脸色大变,而王敦则神色自若,继续和主人谈笑风生。王恺又命美女们向客人劝酒,凡劝说不动客人的也立即处死。当美女把酒端给王导时,王导急忙喝掉,而当美女把酒端给王敦时,王敦却连看都不看一眼,即使美女悲哭失声他也不搭理。王恺连杀数名劝酒的美女王敦都是如此,由此王恺对王敦非常器重(门阀制度实在太可怕了,现在一想还亏得它没有被延续下来)。
  
    鲜卑四人人喊打的“赛诸葛”崔浩
  
    鲜卑拓跋部落建立的北魏帝国统一了中国北方,这可以算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最让人感到意外的事件之一。这个自命为正宗嫡系鲜卑的民族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前面曾提到过在传说中鲜卑人的祖先就是黄帝的小儿子,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物来佐证,这里姑且暂以史书为据(《宋书》说拓跋部是李陵的后代,似乎没有多少依据)。
  
    这支部落不停地向北方迁徙,为了表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尊重,就给自己的部落取了个姓叫做“拓跋”。“拓”就是土的意思,“跋”就是后的意思。表示自己永远不忘记后土。拓跋部落靠放牧为生,没有文字,只能用刻木结绳的方式来记载历史。据说在尧舜时期拓跋部落和中原还有些联系,但到了后来随着匈奴的逐渐强大,拓跋部落只好被迫继续北迁,最后被人们遗忘了。
  
    拓跋部落在没人知道的地方繁衍壮大,历经了六十七代后,出了一位厉害的酋长,叫做拓跋毛。拓跋毛逐渐统一了三十六个小部落,并创造了九十九个姓,成为北方的一股强大势力。又过了五代,拓跋部落出了一位叫做拓跋推寅的酋长,推寅就是钻研的意思,拓跋推寅钻研了一下认为眼下他们生活的地方不适合居住,就领着部落南迁到方圆千余里的大泽(很有可能就是贝加尔湖),这个鬼地方“厥土昏冥沮洳(我也不晓得这是啥意思,呵呵)”,又过了七代(注意,他们开始进入了能估算出纪元时期的信史时代),应该是在东汉末年,部落的酋长拓跋邻接到神仙的指示说“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拓跋邻酋长考虑到自己年老体衰,已经无法完成神仙的指示了,就传位给儿子拓跋诘汾。
  
    拓跋诘汾继位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尊奉神仙和老爹的命令搬家。但南迁的道路崎岖艰险,而且没有人认识路。大家正在为是否继续南迁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一匹神兽从天而降,它长的像马,叫声像牛,指引着拓跋部落继续南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们终于走出了“山谷高深,九难八阻”的蒙古高原(或者是大兴安岭,如果拓跋诘汾不幸祖籍在嘎仙洞的话,那么拓跋部落就是由北向南地走过了整个大兴安岭),来到了昔日匈奴全盛时的故地(这样看起来拓跋部落的身世就很可疑,因为黄帝时由中原到西伯利亚的道路,并不比拓跋诘汾时大泽到匈奴故地的路好走多少。但“拓跋”、“推寅”这几个古字在汉语中的解释和鲜卑语又是相近的,可见拓跋部落也许和中原有一定的联系)。
  
    公元174年(注意已经有确切纪年),拓跋诘汾在种地的时候,看到了一辆华丽的大车从天上开到他面前,车上下来一位美丽的仙女,自称受天命来和他做那事(少儿不宜),完事之后仙女就和拓跋诘汾约定一年之后在这里再次见面。一年后仙女果然如约而至,并送给拓跋诘汾一个男孩,说:“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然后驾车而去。拓跋诘汾就立这个男孩为太子,并给他取名叫拓跋力微。
  
    拓跋诘汾十分思念那位仙女,于是他终身不娶(他倒是蛮痴情的,不知那位仙女姐姐是不是也终身不嫁?)。不久就传出来谣言说:“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这个谣言也有问题,因为那时候他们根本不懂得啥是皇帝)。”拓跋诘汾也不以为意。公元220年,拓跋诘汾病死,他和仙女所生的人神混血的儿子拓跋力微就成为拓跋部落的新首领。拓跋力微是个很有能力的酋长,他在位时继续拓展疆土,不久就拥有人口二十多万户,并开始和汉人发生接触。
  
    公元258年,拓跋力微迁都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并召集所属部落的酋长们召开部落代表大会,规定迟到者皆斩首,从而树立起了威信。在大会上,大家商量说应该和中原交好(在此前的南鲜卑酋长轲比能和中原的魏国交情很恶劣,后来魏国派刺客杀死轲比能,拓跋力微才得以吞并南鲜卑的领土)。于是在公元261年,中原从没听说过的鲜卑拓跋部落突然出现在今内蒙古一带,并向魏国进贡。魏国对这些人把头发编成辫子的风俗感到很好奇,就称呼他们为索头部。
  
    公元275年6月,拓跋力微派遣太子拓跋沙漠汗到晋国朝贡。拓跋沙漠汗聪明好学,老谋深算的卫瓘对此深为忧虑,就竭力挽留拓跋沙漠汗在洛阳当留学生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估计和刘渊、张轨、慕容廆等都在一个班),并买通了拓跋沙漠汗的随从叫他们在拓跋部落多捣乱。
  
    三年后,拓跋沙漠汗学成回国。这时候的拓跋力微已经是一位一百零四岁高龄的老人,他在位五十八年,早已经变得昏庸无比。部落的大臣们问拓跋沙漠汗在中原都学了些什么本领,拓跋沙漠汗就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弹弓,对着天空啪地一下,打下一只鸟来。
  
    拓跋部落的大臣们从来都没见过弹弓,于是大惊失色,皆认为太子在中原学了邪术,私下议论说:“太子才艺非常,引空弓而落飞鸟,似得晋人异法怪术,此乃乱国害民之兆。其若继国统,变易旧俗,吾等必不得志。”怂恿拓跋力微将拓跋沙漠汗处死,拓跋力微果真下令处死了儿子拓跋沙漠汗。
  
    这时候卫瓘当年花钱培训的那些卧底们纷纷跳出来造谣说“可汗恨汝曹谗杀太子,欲尽收汝曹长子杀之。”意思是说拓跋力微后悔杀死太子,要追究那些大臣的责任,于是那些大臣们只好四处逃亡。拓跋力微被活活气死,拓跋部落开始衰败,而卫瓘则因此功劳被封侯。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拓跋部落当时无论是观念还是文化都是相当落后的,它和鲜卑慕容部落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然拓跋部落是地下了)。拓跋力微之后的几任酋长一个比一个不成器,还个个都是短命鬼。在连续死了三个酋长后的公元292年,一个叫拓跋禄官的酋长把拓跋部落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邻接鲜卑宇文部落,自任酋长,另一部分在参合陂一带。还有一部分在盛乐故城,担任酋长的叫做拓跋猗卢。
  
    这时候天下大乱的势头已经不可避免。公元305年,拓跋猗卢又重新统一了拓跋部落。不久,匈奴汉国崛起,西晋政府无力抗拒,并州刺史刘琨向拓跋猗卢求援助战。拓跋猗卢在和匈奴汉国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西晋朝廷封为代王,但这时的西晋政权已经无可就药地迈向了崩溃之途。
  
    公元316年,拓跋代国发生连续内乱,在历经了六位短命国王后,第七任代王拓跋什翼犍又重新统一了漠北。公元339年,十九岁的拓跋什翼犍与下属诸酋长在参合陂会盟,宣布重组新代国。这时的代国西至乌孙、东到扶余、南接后赵、北无尽头,几乎拥有今天的内、外蒙古的全境外加西伯利亚地区。
  
    据说拓跋什翼犍天生异相,具体表现是他的乳房特别大,躺下来奶头可以够着地面(好家伙,他到底是男是女?)。此人性格和善,在位的近四十年里战乱不是很多,国家还算是比较稳定。
  
    后来的情况大家在《五胡录》中应该都看到了。公元371年,前秦大将苻洛领兵三十万征讨代王拓跋什翼犍,代军数战皆败,只好向阴山一带逃跑。这时候拓跋什翼犍的一个儿子起来造反杀死了拓跋什翼犍(另有一说是儿子把老子抓起来献给了苻坚),并向前秦投降,代国就此灭亡。
  
    拓跋部落的邻居铁弗部是拓跋部的世仇,但这两个部落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这两个部落的历代宗主国所制定的管理这两个部落的政策都很明智,那就是谁强就打压谁。所以百年来,无论是拓跋部落还是铁弗部落都无力向外侵攻,对中原国家来说河套地区还算比较稳定(后燕对它们的放任政策就非常愚蠢,坐视拓跋部落消灭了铁弗部落,结果使拓跋部落和铁弗部落都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而且后燕最终也被拓跋部落给灭掉了)。代国灭亡后,苻坚把代国的领土一分为二,由铁弗部落刘卫辰和拓跋什翼犍的外甥刘库仁分别统治,仍然保持了河套地区各派势力的均衡。
  
    拓跋什翼犍和几个儿子经过一番火并后同归于尽,只留下了刚满月的孙子拓跋珪。据说拓跋珪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正值半夜,却梦见太阳从房间里蹦出来,接着整个部落的族人都看到夜晚的天空中一片光明。更稀奇的是拓跋珪刚生下来就会说话,体重是正常婴儿的两倍(可能是巨婴症患者吧),大家都坚信这孩子会给整个拓跋部落带来好运气。
  
    年幼的拓跋珪被寄养在刘库仁家里。公元386年,拓跋珪十六岁,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杀死父亲自立为王。为绝后患,刘显还要杀死拓跋珪,拓跋珪的母亲就把他藏在马厩里躲避风头。到了半夜时分,拓跋珪偷了匹马逃出了刘显的领地,然后他召集旧部击败了刘显,得到周边的数百个部落的拥护,在盛乐重建代国。这个代国比五胡十六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寿命都要长,它在史书上有个新的名字:北魏。公元386年也通常被看作是北魏建国之年。
  
    刘显在被拓跋珪击败后逃到了西燕,他不甘心失败,就向西燕国主慕容永借兵攻打拓跋珪。拓跋珪赶紧跑到西燕的死敌后燕处寻求庇护。拓跋珪得到了实力强大的后燕撑腰,刘显被打得一败涂地。重建后的代国消除了刘显这个不稳定因素,开始飞速发展,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内忧一除,北魏的扩张野心马上显露出来。公元392年,拓跋珪出兵进攻铁弗部落的刘卫辰。按道理讲后燕应当对同属附庸的两个部落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不知道慕容垂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派军队帮助北魏对刘卫辰实行两面夹攻,于是拓跋珪出奇顺利地击败并杀死了刘卫辰,灭掉了铁弗部落。拓跋珪也够狠的,他把刘卫辰的数千亲属全部押到黄河岸边砍头,然后把尸体扔进黄河。刘卫辰的小儿子刘勃勃侥幸逃了出来,他后来创建了夏国,并改姓赫连,但是终其一生赫连勃勃也没敢去找北魏复仇。
  
    北魏消灭了铁弗部落,统一了河套地区。但下一步如何发展拓跋珪并没有明确的计划。这时北魏和其宗主国后燕之间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导致两国的关系开始日渐疏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拓跋珪为了感谢后燕帮助自己消灭刘显,派弟弟拓跋觚专程去向慕容垂道谢。但是后燕诸小将觊觎北魏盛产的良马,竟然唆使慕容垂把拓跋觚扣为人质向拓跋珪索要马匹,后燕帝国的这种做法把拓跋珪搞得大为光火。
  
    公元394年,后燕进攻西燕,北魏悄悄地派出援军打算支援西燕。但由于后燕军队实在太厉害,北魏的援兵还没赶到西燕就被消灭了。北魏的这次行动已经摆明了要跟后燕翻脸。于是,在消灭西燕之后的第二年,慕容垂派遣儿子慕容宝带领大军征讨北魏。
  
    后燕军队的战斗力排名天下第一,君主慕容垂纵横沙场六十年身经百战无一败绩,是天下无敌的名将,慕容宝带领的这支九万八千人的军队更是后燕精锐中的精锐。而北魏仅有处理部落纠纷的战斗经验。对于这次战争旁观者都认为后燕必胜无疑,只有慕容垂的参谋高湖(这个高湖就是南北朝时期大名鼎鼎的高欢的曾祖父)认为慕容宝必然会轻敌落败而坚决反对出兵,慕容垂不但不听,反而将高湖投进了监狱。
  
    面对强敌拓跋珪沉着应对,征集了全部落的成年男子二十三万人,并实行坚壁清野,将战场附近的所有人财物都迁至漠北,准备以举国之力和后燕决一死战。正是“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全体将士齐心协力,”得胜则可,如果战败的话拓跋部落就真的要灭族了。
  
    慕容宝比高湖所预料的还要无能十倍,他率领后燕军队一直追到五原,和北魏军隔着黄河相对。双方对峙了半年之久,慕容宝也没拿出什么像样的渡河方针,交通线又被拓跋珪的游骑所断。随着冬季的到来,为了避免使部队陷于困境,慕容宝只好连夜带军往后方撤退。
  
    北魏军没有渡船,只好干看着后燕军收拾东西逃跑。
  
    似乎是天要灭后燕。数天之后寒流来袭,黄河一夜封冻,拓跋珪带着追兵日夜兼程追击敌人,终于在一星期后于参合陂追上了后燕的军队。于是北魏军大开杀戒,几乎全歼慕容宝率领的军队。战斗结束之后,拓跋珪听从手下谋士的建议,将后燕的四万战俘全部就地活埋。后燕帝国从此一蹶不振。慕容垂也被活活气死。
  
    北魏出人意料地取得大胜,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拓跋珪打算再接再厉,扩大战果。参合陂之战的次年,他征兵四十万再攻后燕,由于后燕内部矛盾重重,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拓跋珪就占领了整个的河北,将后燕的地盘蚕食得只剩下南北两部分。不久拓跋珪又在滹沱河之战当中再次大败后燕。当时正是公元397年2月,却意外发生了倒春寒现象。后燕溃兵完全没有御寒的准备,十三万军队全部被冻死。经此一战后,后燕彻底丧失了同北魏作战的本钱。次年,北魏迁都平城,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这时的北魏还是非常落后的。通过汉人的介绍,拓跋珪仿照“九品中正制”设置了文武百官,但各级官员的名称仍然沿用鲜卑旧俗。比如将使者称作“凫鸭”,因为它飞的快;候补官员叫“白鹭”,因为他们都像白鹭一样伸长了脖子等空额(名字起得倒是满形象的)。
  
    公元402年,北魏在汾河河谷歼灭了后秦的四万军队,国力变得更加强大。拓跋珪也开始更加倚重汉族官员,其中最受拓跋珪重用的是一个名叫崔浩的汉人(本章的主人公开始粉墨登场了)。
  
    崔浩最初是拓跋珪手下的一名文书官员,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而受到了拓跋珪的高度评价。拓跋珪晚年迷信道术,经常吃寒食散之类的丹药,脾气也越来越很古怪(肯定是吃丹药吃的),往往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滥杀大臣。崔浩由于为人老成持重,拓跋珪对他格外信任。
  
    拓跋珪因服食丹药过量只活了39岁就“得道升仙”了。因为他戎马一生,肇造北魏帝国,所以被谥为道武皇帝。
  
    拓跋珪刚刚满月即遭遇到了人伦惨变,少年时代又历经坎坷,这些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心机深沉、敢于冒险的性格,一生面临无数惊涛骇浪都能够从容应对。虽然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同大臣们之间关系紧张,但大部分时间里他和武将们的关系都还是很不错的。他提拔过不少有才能的武将,这些人大都不识字,但作战勇猛,敢打敢拼,尤其是开国的诸武将更是厉害无比。比较典型的像《五胡录》最后一章里提到的黑槊将军于栗磾,当他守卫黄河的时候连刘裕这样的一个牛人都不敢轻易来犯。刘裕征伐后秦时经过他的防区还得给他送上买路钱。据说当年拓跋珪在白登山和当地秀容川酋长尔朱羽健打猎的时候,于栗磾在一旁护驾。拓跋珪有心炫耀自己的武力,正巧前方有一头大熊带着几只小熊从远处走过来。拓跋珪就问于栗磾:“能搏之乎?”于栗磾立刻翻身下马冲上前去抡起大拳头对着这几只熊劈里啪啦一阵暴打,少顷,就见他一个人牵着那几只熊过来复命。于栗磾瓮声瓮气地对拓跋珪说:“若搏之不胜,岂不虚毙一壮士!”拓跋珪非常惭愧,急忙“顾而谢之。”
  
    拓跋珪死后,太子拓跋嗣继位,崔浩因为担任过太子的老师被新皇帝所重用。拓跋嗣性格温和,知书达礼,曾有著作《说苑新集》三十篇流传于世,是个理想的守成君主。他在位十四年,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使国家得到了修养生息,经济也逐渐地繁荣起来,从而确保北魏帝国在拓跋嗣统治的后期有力量向刘宋发动一系列的南北大战。
  
    公元416年,刘裕发动北伐进攻后秦,一路上进展都很顺利,其先锋部队已经抵达潼关城下。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东晋的边关守将投降了北魏,并向拓跋嗣汇报说刘裕今在洛阳,如北魏出兵截断其后路便可一举吞并江南。拓跋嗣听了十分高兴,就征求崔浩的意见。崔浩回答说:“姚兴好养虚名,而无实用。子泓又病,众叛亲离。裕乘其危,兵精将勇,以臣观之,克之必矣。”拓跋嗣想起了让北魏人人闻风丧胆的慕容垂,便问崔浩:“刘裕何如慕容垂?”崔浩便回答:“慕容垂承父祖世君之资,生便尊贵,同类归之,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刘裕挺出寒微,不阶尺土之资,不因一卒之用,奋臂大呼而夷灭桓玄,北擒慕容超,南摧卢循等,僭晋陵迟,遂执国命,可见裕胜。”拓跋嗣对崔浩的回答大为赞赏,又进一步问崔浩当前时局如何,崔浩对整体局势做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辅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目前国家“兵众虽盛,而将无韩白(韩指的是汉将韩信,白指的是秦将白起),”满朝文武无一是刘裕的对手,必须等刘裕去世后才能动手。拓跋嗣对崔浩的这番分析深以为然,于是便打消了进攻刘裕的念头。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崔浩对时局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公元420年,刘裕去世,拓跋嗣就迫不及待地要发动南征,崔浩以邻国居丧不宜吊伐为由而加以反对,这一回拓跋嗣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从而发动了第一次南北大战。这次大战北魏顺利地夺取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和人口。拓跋嗣在胜利回师的路上突患急病而死,年仅三十二岁。他的儿子、年方十五岁的拓跋焘继承了皇位。
  
    拓跋焘和他爹拓跋嗣一样器重崔浩,这样一来崔浩就成为辅佐拓跋氏三代的北魏重臣。再加上他博学多才,能力出众,自然深为拓跋焘所信赖,拓跋焘做的许多大事都是在崔浩的谋划之下完成的。但崔浩在提建议的时候总喜欢排斥别人的意见。就是说,崔浩的提出的几乎所有的计谋,都是别人绝对想不到或极力反对的(当然主要是因为朝廷里的文盲大臣多的缘故)。而崔浩这个人又非常较真,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反对者进行辩论,而且不把对方搞的下不了台就不罢休。很多大臣连汉语都说不好,更不要说跟崔浩摆事实和讲道理了。而崔浩似乎有一种不把人整得很难看就不满足的嗜好,所以满朝大臣几乎个个都受过他的抢白,大家对他意见很大。偏偏皇帝还特别宠着崔浩,于是崔浩与其他大臣的关系都很紧张。
  
    北魏有着浓厚的尚武习俗,换句话说就是奶油小生在那里不吃香。刚毅勇武力大无比的英雄会受到人民的尊重,而崔浩“此人纤尪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很多人把他看作是皇帝身边的弄臣。偏偏崔浩出的主意又是非常有道理,这使得其他人对崔浩是既鄙视又嫉妒。
  
    如果崔浩仅仅是嘴里面缺把门的这么一个毛病,大臣们或许还能看在皇帝的面子上原谅他,但由崔浩所引发的拓跋焘灭佛事件却使双方彻底地陷入势同水火的境地。
  
    北魏有一位名叫寇谦之的道士,他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他可以看作是中国道教系统的创始人)。崔浩是个信仰道教的人,他虔诚地拜寇谦之道长为师,向他学艺,并把皇帝拓跋焘也拉拢过来信了道教。拓跋焘比崔浩还要迷信道教,他尊奉寇谦之为天师,并立下规矩以后新皇即位时必须拥有道士们献上的受命符箓才算有资格(佛教在中国从未取得过如此高的地位)。
  
    公元456年,拓跋焘征讨本国境内的盖吴之乱时曾发现和尚饮酒并私藏兵器,这让他极为震怒。偏偏这时候崔浩为了积累功德,又向他火上浇油,煽动皇帝禁止佛教在中国传播。拓跋焘听从了崔浩的建议,下了一道非常严厉的灭佛诏书,在国内大肆收缴、焚烧佛经,屠杀佛教徒。发生在北魏的这次“灭佛”事件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挫折。
  
    拓跋焘自己信道不信佛,这并不影响全北魏人民都信仰佛教。在经历了数百年战乱的中国,佛教的转世思想无疑是饱经苦难的百姓们少有的安慰。拓跋焘的“灭佛”令一下达,全国上下信仰佛教的官员就赶紧把和尚以及佛经、佛像等都保护起来(跟皇帝玩起了捉迷藏),只有那些不能搬运隐藏的庙宇宝塔等全部被烧光。冤有头债有主,这场浩劫是崔浩挑起来的,大家自然对崔浩这个“祸害精”恨之入骨。
  
    不久,崔浩接受了编修国史的任务。任务圆满完成后,为了标新立异,崔浩就把写好的史书镌刻在巨大的石碑上,树立在道路的两旁。由于崔浩一向喜欢较真,在编修国史的时候他对北魏早期的历史全部都毫不避讳地据实以载,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极不礼貌的忤逆行为。那些对“灭佛”事件一直耿耿于怀的人这回可算逮着了机会,于是“北人咸悉忿毒,相与构浩于帝”。拓跋焘架不住告状的人多,心里便也对崔浩产生了怀疑,于是下令将崔浩下狱治罪。
  
    本来凭着皇帝对他的礼遇,崔浩极可能会免于一死。但由于崔浩平时就树敌很多,再加上“灭佛”事件招惹了众怒,这一回他倒霉了人们就开始争先恐后地落井下石。结果,拓跋焘不光灭了崔浩全族,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北方大族,包括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也都被株连灭族。就连那些负责北魏史书编撰、抄写、刻字工作的数百人也全部被杀头。
  
    崔浩死时所受的待遇当然是所有人里面最悲惨的。史书记载七十岁的崔浩被“置之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遍览中国历史,没有一位大臣像崔浩这样遭受如此虐待而惨死。他死之后,全北魏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反而 “皆以为报应之验也”。崔浩的可悲结局与当年“世祖(拓跋焘的庙号)每幸浩第,(浩)仓卒不及束带,奉进疏食,不暇精美。世祖为举匕箸,或立尝而旋”的待遇真可算是天壤之别了。
  
    崔浩的个人际遇远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崔浩当时虽然“谋虽盖世”,但是“威未震主”。如此说来,他被杀的原因并非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并非是简单的异族文化融合时产生的反弹,更不是所谓奴才触怒了主子。比较客观地说,崔浩虽然年纪活了一大把,但却始终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他自忖才能当世无二,便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只有学问比他大的人(如寇谦之等)或级别比他高的人(拓跋氏三代皇帝)才配和他对等说话,一般的人和他共处一室崔浩都觉得自己有失身份。尤其是撺掇拓跋焘“灭佛”一案,可以说崔浩是以一人之力,企图和天下英雄一较高低。他从来不懂得宽容,从来不讲究调和,崔浩的被杀,不妨看作是一个才能出众的狂生(类似于孔融、弥衡之流),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之后的全盘皆输。
  
    崔浩死后,又过了数年,拓跋焘第三次进攻江南,他终于品尝到了失去汉族知识分子支持的苦头,取得了不知道该说是胜利还是失败的战果。在北魏所发生的这一系列的意外事件实在是既出人意料又不得不相信其中有着某种必然性。
  
    这时候突然想起了后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所搞的改革,他重建了北方世族制度。不知道是否能把这看作是他对当年祖宗所犯下的暴行的一种谢罪。不管怎样,北魏这个国家却因这次改革而灭国,和鲜卑民族一道退出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经过千秋百代的风霜,沧海桑田的巨变,鲜卑这个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的民族的主体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它已经溶入到了像你我他一样的无数个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的身体中。作为《五胡录》及其附录的结尾,写下这么几句让我感慨良久的话。这种感慨,和我第一次登上泰山、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跨过长江、第一次触摸黄河时的感慨是一样的。
  
    最后说一句,有人认为今天的锡伯族是鲜卑人的后代,这种说法尚缺乏考古学的支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