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身份的同学 刘振墉
[ 苦难的年代系列之十]
我的这位同学,既是在籍学生,又是在编军人,身份特殊。
我于1947年考进江苏省立如皋师范学校。因为有公费,管饭吃(要交少量的钱),所以招生时,穷学生纷纷来报考,八百多人中录取了约一百二十人,分成三个班级。三个班名额本应有一百五十人,显然校方吃了空额。不久又合并成两个班上课,经费更节省了,这都是当时办学的窍门。开学后也进来两三个插班生,那得有背景,其中一个同学就坦承,是县党部书记介绍来的。因为每进来一个同学,校方得拿出一个公费名额,是吃亏的事。
第二学期新来了一位同学,外省口音,却是走读生。当时我们大部分人是寄宿,只有少数几个城里人走读。他还常常迟到,有时一两天都不来,每天一下课就急急忙忙离校,这样跟同学们也就没有交往,谁也不知道他的底细。时间长了后,有人见到他在军队里出操,也有人在路上遇到他全副武装的走在军队的队伍里,又听人说他的父亲是驻军的一个营长。
当时正是内战最为激烈的时期,县城里驻有一个整编师(军),满城都是军队,我们学校对面的定慧寺,就是最大的营房。不难想象,我们这位同学,就是这个师里面这位营长的儿子,也是他部下的士兵,也可以说是让儿子占着一个士兵名额。军队有时要点名,有时上级还要派人来检查,都得“应卯”,难怪这位同学经常迟到、早退和缺课了。不愿意与同学来往,可能还有些自卑吧!
自从知道这些情况后,我就对这位同学非常同情。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扮演这样的双重角色,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将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我更对这位同学的父亲十二分的敬佩,在那样的艰难环境中,不忘记给儿子创造一个学习机会,真可谓用心良苦。
同学,虽然我已忘记了你的名字,但还记得你的形象。你还好吗?祝你晚年幸福!
[中国的军人,自古至今,一直是地位低、生活苦、长官不珍惜士兵的生命。我们家乡有谚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军人不可能有自豪感。至于他们的生活状况,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记述最为详实。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只是鼓动士兵拚命,战死了的拉倒,连名字都难得留存下来;幸存者复员或遣散,即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我一向不喜欢看歌颂著名将领的电影、电视等文学作品。“一将成名万骨枯”,当你们和你们的子子孙孙享受着荣华富贵的时候,有谁想到那些长眠在地下的士兵,以及他们的父母和亲人的处境?----作者后记]
(本文已发表于的"上下古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