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人物的真实故事

三国小人物的真实故事

      1、韩浩

      韩浩在三国演义里是个倒霉蛋儿,每次打仗都跟错了主儿。你比如火烧博望坡,小伙儿跟着夏侯惇混,被烧了个狼狈逃窜。后来又追随夏侯尚,督军对抗黄忠,罗贯中顺手就安排严颜把他给砍了。小伙儿在三国演义里出场不过两次,台词不过三句,窝囊的一塌糊涂。
  
  在史书上,其实也差不多,但是韩浩兄的面目确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猥琐。《三国志。夏侯惇传》中写道:曹操早年跟吕布打的时候,有一次,吕布好像打败了,退回濮阳城,派了几个人到夏侯惇那里诈降,夏侯惇大大咧咧就同意了。结果吕布派来这几个家伙胆儿还不小,趁着老哥儿不注意把夏侯惇给擒了。跟曹操要挟要用人质换钱(吕布吗的也就这点儿出息)。结果韩浩带着兵把这伙人给堵营里了,几个人把刀架夏侯惇脖子上嚷嚷着让韩浩退兵,夏侯惇此时估计也可怜巴巴的瞅着韩浩。
  
  没想到韩浩脑袋一卜愣,瞪着冲着那几个劫匪大喊:“你们这帮王八蛋,劫持了大将军,还想活着吗?我受命讨贼,怎么能为了个草包将军就放了你们。”然后一抹脸,忽然变成了悲天悯人状,冲着夏侯惇还掉了两滴答眼泪:“没办法,将军,跟你一条命比起来,还是国法大。”然后大手一挥:“弟兄们,给我杀,谁他妈手软我剁了谁。”,几个劫匪吓得立马尿了裤子,当时就把夏侯惇放了,跪下求饶。
  
  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情,非常赞赏韩浩:“你这个办法好啊,值得推广,以后再有人劫持人质,管他娘的连人带狗全给我剁了。”你别说,还真管用,打这以后,再没有人敢到曹操这里来玩儿绑票儿了。
  
  说到这里可能你还是觉得没什么,不就是一个比流氓更流氓一点儿的流氓嘛。错了,裴松之注里有这么一句:说后来汉中的张鲁投降了,要派一个人总督汉中兵马,你猜曹操手下人推荐的是谁?不是夏侯渊,也不是张合,是韩浩,说这小子“智略足以绥边”,我靠,这就不得了。结果曹操慌忙说:“不行不行不行,我可少不了他,没了他我到哪里找这么好的护军(类似于当时的元帅助理之类的吧——姜维也干过诸葛亮的护军,也就是现在的参谋长)?”

      2、杨洪

      我写完这个名字可能有些朋友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本来是刘璋手下的,后来刘备图川后,稀里糊涂的随大流就投降了刘备。这个家伙原来在刘璋手下当过几年地方官,有那么点儿行政管理经验。刘备也就大大咧咧的聘用了他,估计是被划入到一般人才里的。
  
  小伙儿确实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在三国演义里,提到过他的名字,两次,刘备图川之后,收编的官员花名册里,他排的好像比较靠后(罗贯中连台词都懒得给他安排),后来刘备登基当皇帝,他好像又出现了一次,还是花名册,官儿好像不怎么显眼。
  
  可是就是这么个人,确不声不响的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彰武二年冬十二月,刘备在夷陵战败后逃到白帝,半死不活的苟延残喘,诸葛亮赶紧颠儿过去听遗嘱。就在这个蜀汉举国不安,局势动荡的时候,后院起火了。汉嘉(估计在成都东边儿不远)太守黄元举郡造反,进攻临邛,逼近成都。当时成都相当空虚,诸葛亮不在,连个拿主意的都没有,大臣全都慌了神。杨洪赶紧跑到太子府,对刘禅说:“事情紧急,如果我们迟疑慌乱,就会壮了敌人的胆。太子你必须马上用自己的名义起兵讨伐他们,口气不妨大一点儿,让敌人不知道我们的虚实。”于是刘禅就拼凑了一支亲兵队(估计两千人都凑不齐活,当时魏蜀吴对宗室控制特别严。个人拥有的亲兵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额,亲王一般几百人——比如曹植是东阿王,只有900人亲兵。吴国太子的属兵也很少,比如孙权的俩儿子后来想造反都没气力。可能刘禅是独生子,老爹宠着,估计有两千了不的了。),派了两个不入流的将军——陈笏和郑绰,战战兢兢的去进攻下游黄元的精锐郡兵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当时有个大臣对杨洪说:“唉,黄元就算不敢进攻成都,跑到南中去当山大王,将来也是个大麻烦。”杨洪嘴一瞥:“就黄元那点儿水儿?拉倒吧,他本来就不服众,靠着残暴压制手下。谁心甘情愿的给他卖命?人多顶个屁用,这边吓唬他一下,准得散了。哦,对了,派个人告诉陈笏,对付黄元根本不用打仗,就是一路敲锣打鼓造势,然后派点儿兵到他背后得南安峡口埋伏,准备抓俘虏吧。这小子一着急也想不出什么好着儿,投东吴呗。”果然,黄元本来跟他手下说成都没兵,虚,结果真浩浩荡荡杀出一支兵来。手下这伙人本来就对造反这事儿有点犯嘀咕,有个别投机分子现在也倒了戈,结果仗还没打,就散了。黄元果然顺江东下,被陈笏给捕了。一场危机就这样被杨洪给轻松化解了,设想如果杨洪不出这主意,黄元越往西打越高兴,越打越自信,部署越打越团结越觉得有盼头有意思,那蜀国可就完蛋了。
  
  顺便说一句,陈笏将军真的很不入流,三国里没传就不说了,裴松之连个注都不给他加,现在我们看三国确躲不过这个名字,他真得好好谢谢杨洪。


      3、霍峻

  霍峻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也没有台词,只是在刘备转战四川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就是跟孟达守卫葭萌关,好像没干什么事儿,如果说干了点儿事儿,那就是求救。马超打葭萌关,他求救,张合进攻葭萌关,他还是求救。看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刘备派了这么个肉喇叭来守葭萌要地,除了报警,似乎没别的本事。
  
  错啦,霍峻干的事儿远比求救要来的伟大。比如刘备刚刚跟刘璋掰交的时候,帅兵急速进攻涪水,就是派霍峻在葭萌断后。霍峻呢?干得相当不错,张鲁派杨柏带兵去进攻葭萌,进攻不说进攻,假惺惺的说:“你看你兵少,我来帮你守城吧。”有点儿义务劳动的意思。霍峻一听就恼了——吗的不是把我当白痴吗,来我这里卖拐!冲上城楼就喊:“滚回去吧,小子,你想进城,除非先拿掉我的脑袋!”杨柏一看霍峻警惕性太高,就算了。
  
  后来刘备在洛城受困,刘璋使出了一个绝招儿——派将军向存帅兵一万多人去偷袭葭萌,因为葭萌链接巴西和汉沔。是刘备重要的后援中转站,如果一旦被攻克,刘备的大军就会彻底陷入绝境。而这个时候,葭萌的兵马已经被刘备给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几百人。实力相差如此之悬殊,即使这样,向存进攻葭萌,整整进攻了一年!也没打下来,最后霍峻抽了个冷子,集中手里的兵,居然杀了出去,来了个反击,把向存的脑袋给砍了。就是这一年,刘备在洛城下的处境出现了转机,终于等到了诸葛亮的援兵。攻克了成都后,刘备赞赏霍峻,把益州分成了几个郡,让他做梓潼的太守。
  
  可惜霍峻比较短命,建安二十二年,病死在任上,死的时候只有40岁。刘备听了,伤心的对诸葛亮说:“霍峻是个好男儿,他有功啊,我要亲自去拜他。”于是带领大臣们去霍峻墓前祭奠,到了晚上,居然就在灵棚里休息,为霍峻守灵,当时大臣都惊呆了,霍家的人也觉得非常有面子。
  
  我想如果他活到建兴七年,也就五十岁,派他去守街亭,效果一定比马谡要好。
      潘睿字承明,在三国演义里也出现了一次,说孙权占据了荆州,潘睿就随大流投降了。然后人就不见了踪影,给人印象似乎是个不想样的小人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其实刘备错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潘睿,到了吴国之后,受到了孙权的重视。潘睿一旦得志,立刻亮出了锋利的牙爪,他可不是一个窝囊的角色。孙权特别喜欢出去射猎,潘睿劝说道:“天下没有安定,打猎这种事情不是当务之急,您干这个,手下人容易效仿。”孙权随口答道:“你在外面呆的时间太久了,我现在很少出去,早不玩儿这个了。”潘睿瞪着眼睛说:“真的吗?”看到旁边的墙壁上挂着射猎用的弓箭,冲上去拿下来就折断了,然后扬长而去,孙权看得目瞪口呆。。。
  
  孙权是个明主,但是他少年得志,受父兄荫庇,没有受过什么挫折。性格刚愎自用,容易受小人蒙蔽。后来出了一个叫吕壹的小人,曲意侍奉孙权,非常受宠。这个家伙就开始排斥元老,甚至老丞相顾雍都被他逼的差点想辞职。吕壹还得意洋洋的跟手下说:“如果顾雍走了,我看可以叫潘睿代替他。”手下一个人忙提醒他:“哎呀,你真够糊涂的,潘睿恨你恨的咬牙切齿,你还妄想拉拢他!”吕壹大惊。
  
  后来潘睿从外地赶回建业,听说太子孙登都好久没有机会跟父亲见面了。大怒,于是谋划宴请吕壹,自己佩戴刀剑,想亲自在筵席上杀死他。吕壹听说了这件事,吓得连府门都不敢出。潘睿怒气冲冲的直奔孙权的寝宫,跪在地上罗里吧索的开始骂吕壹,孙权气得让他滚蛋;潘睿不罢休,每次跟孙权见面都要骂,孙权渐渐醒过味儿来了。于是开始派人调查吕壹,后来终于把这个家伙给杀了。
  
  吕壹乱政,是东吴建朝后的一件大事,孙权非常懊悔,为了这个事自我反省了很久,并且亲自作主让儿子娶了潘睿的闺女,跟潘睿做了亲家。孙权曾经对儿子说:“潘太常是个至诚君子,她的女儿一定是个好姑娘。”


      5、张嶷

      张嶷和张翼在三国演义里是并称的大将,在演义里,诸葛亮遗嘱中提到过,大意是:王平、马岱、廖化、张翼、张嶷忠贞勇猛,且多年带兵打仗,经验丰富,是可以依靠的武将,隐然一个小“五虎”。对于前四个,事迹比较多,王平贡献比较大,后来作为汉中主将,抵挡了曹爽的进攻;马岱在演义里很出彩,虽然实际不怎么样;廖化张翼在蜀汉后期分别坐到了左右车骑将军,是很高级的武将了,惟独张嶷,演义里描述的少,唯一能回忆起来的台词是两次,第一次是和王平带领一千人守阳平关,跪地求饶,让诸葛亮奚落了一顿,还有就是最后死节的时候,高喊了一句革命口号,然后被乱刀砍死。
  
  其实历史上的张嶷远非如此简单,按照陈寿和裴松之的注解,在小“五虎”中,张嶷大哥的综合能力甚至可以排到第一名!甚至超过了大哥“王平”。所以陈寿并没有把他和武将列在一起,而是单独拿出来,和一般谋士一类的人列在一起:黄权、李灰这样的谋勇双全之士并垂不朽。
  
  张嶷是武功起家的,当刘备定蜀之后,他只有二十岁,在南充县当功曹,当时四川政权更迭,各地都不安定。山贼下来攻克了南充,县太爷跑了,张嶷冒着危险冲入县衙,把夫人给背了出来,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他很讲义气。后来被刘备聘为巴州从事。这个人非常讲义气,朋友有难他都会义不容辞的帮忙,所以当他有困难的时候,朋友也会两肋插刀,甚至陪上身家帮助他,人们觉得他象西汉初期的季布、栾布(都是慷慨重信义的豪杰)一样。
  
  后来跟随马忠四处作战,需要注明的是,他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羌族、南中(其实诸葛亮平南并没有一劳永逸,后来这里经常出事儿)等少数民族。张嶷谋勇兼备,经常以少胜多,而且用兵非常有霸气,经常事先就给敌人报信,大意类似于此——“我劝你不要抵抗,不要轻易尝试天兵的锋芒。”“你没有看到某某的下场吗?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别说我事先没有警告你,抵抗的后果很严重。”多数情况下,敌人都会被他这种堂堂正正的恐吓给镇住,不投降的下场一般都很惨,然后张嶷拿着新的战功继续去恐吓敌人。后来,南中一带的少数民族被张嶷这种气势给震惊了,把它尊奉为神!甚至张嶷死了以后,这个地方的人纷纷给他立庙祭祀,试问三国众将里边,有几个有这种待遇?
  
  张嶷这个人料事如神,非常了不得。比如后来的当权者费衣,是个非常潇洒漂亮的人物,有点“雅量高致”的意思,大大咧咧,交朋友很杂,对投降的敌人采取不加警惕就接纳的态度。对于这个缺心眼儿,张嶷很头疼,多次给他写信“你现在担负这么重要的责任,怎么这么不自爱啊,要是万一被坏人行刺,可怎么得了?”费衣不听话,估计还在暗暗嘲笑张嶷小气,结果果然在某个下雪的夜晚,被魏国刺客给暗算了。
  
  诸葛恪在孙权死后声望很高,气焰比较嚣张。张嶷马上给诸葛瞻写信,苦口婆心的说道:“你堂兄刚刚掌握大权,在吴国的根基远远没有稳固。这个时候确急躁冒进,离开皇帝,轻易的率领大军进攻魏国。如果失败了,那国内那些嫉妒他的人能放过他吗?”不知道诸葛瞻有没有把这个重要的忠告转述给诸葛恪,反正诸葛恪后来果然被灭了族。
  
  后来张嶷死了,战死的,原因很简单——寡不敌众,这个演义和历史大概吻合。这是非常可惜的,也许蜀汉的舞台太小了,没有让这样一个光华灿烂的政治军事明星大放异彩。要让我说,如果放在魏国,他的贡献不会比满宠和贾逵低。


      6、张既      

      为什么要特别谈谈这个人呢?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比较大的事儿,凉州(甘肃大部,河西走廊一带)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北边有北地(大约是今天的宁夏和内蒙河套地区)的胡人,南边紧邻蜀国,纵深不足五百公里。而且北地的羌人和蜀汉关系相当不错,比如建安十八年,已经被打成光棍的马超一举旗,没半个月,凉州就全部反水,再比如诸葛亮和姜维出兵北伐,多次得到羌人的配合。这个地方的战略条件对于魏国来说是相当恶劣的,魏国必须分兵把手,因为蜀国攻克了一点,就等于拿到了从这一点往西的全部魏国疆土(在蜀汉后期的奏章里,蒋费姜多次提到要——割断凉州道),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和姜维终其一生没有迈出秦岭一步呢?就是因为某个人,在黄初四年(大概是蜀汉彰武三年)之前,在凉州,干了那么一点儿事儿,把这个地方的不安定因素给消除了。等到诸葛亮南征回来再讨伐凉州的时候,凉州早已不是当年的凉州,它变成了魏国重要的兵源输出地、肥沃的河西走廊为魏国提供了大批的军粮、西域剽悍的战马经过畅通无阻的商道直接进入了司马懿和邓艾的大营。
  
  干这个事儿的人就是张既。张既字德容,是雍州(陕西西部+甘肃东部)人。这辈子干的那点儿事儿都是围绕家乡一带打转转。当年跟随钟繇镇守长安,官渡战后,曹操跟袁尚在河北打的不可开交,袁尚派高干、郭援分兵从侧翼进攻长安。这是很毒辣的一招,我们知道袁绍大哥没别的本事,就是人多,虽然官渡败了,手里的兵还是比曹操阔绰。长安基本是个空城,全城人都慌了。钟繇没办法,只好四处吹牛逼鼓舞士气:“老子不走!要不是害怕我的威名,关西早就乱套了!”心里其实直打鼓,这个时候张既出来了,跟钟繇说:“光靠吹牛逼吓不走敌人,我看还是派个人找马腾借点儿兵吧。”钟繇说:“河北战事未定,关西的诸侯现在都处于观望状态,要是派使者去,一旦前线有坏消息传来,弄不好马腾就把使者杀了,向袁尚献媚,所以我手下都不敢去。。。”说完挑逗似的看张既。。。
  
  估计张既也后悔出了这个馊主意,四下拨楞脑袋装傻,钟繇一脸坏笑:“要我说,你出的主意,那就你去。”
  
  张既&^%*&%)
  
  没办法,张既只好上路了,不知道这小子用了什么样的甜言蜜语,竟然把马腾给说服了,派遣马超带领一万关西铁骑,在河东一带大破高干、郭援,齐根儿剪断了袁尚的右臂,弄得袁尚最后一点儿盼头也没了。这个事儿的影响比较大,如果郭援攻克了长安,联合西部的马腾等人向洛阳进发,不知道曹操还怎么玩儿。
  
  通过这件事儿,张既和马腾搭上了关系。后来多次出使关西,也不知道这小子给马腾灌了什么米汤,说的马腾居然抛弃了儿子马超和关右二十多万大军,带领一家三百多口进了关,屁颠屁颠儿的给曹操当卫尉(屁个实权都没有的法官)去了。后来发生了一连串的事儿:马超反、曹操灭马腾一家、关右大乱。。。总之估计马超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把他害的家破人亡的张既。
  
  后来这小子也没在别的地方做官,就是在雍凉地区使劲,魏国建立后,曹丕跟张既说:“你回雍州当刺史去吧,那边儿你比较熟,郭淮他们在西边胆儿突突的,你把凉州给我扫荡干净了。”张既就去了,这小子是本事也好,运气也好,正赶上刘备忙着当皇帝和打孙权,于是花了几年得功夫,从眉县一直打到接近青海的武威,把整个凉州给犁了一遍,从此以后,河西一带基本没有大股的土匪和部落。干完了这个事儿,张既就死了,死于黄初四年。
  
  他留下的一屁股战功可让后来的诸葛亮吃了大苦头儿,原来乱七八糟的凉州变成了一条常山之蛇,打脑袋,尾巴到,打尾巴,脑袋到,打肚子,脑袋尾巴一块儿到。原本动荡不安的大好局面一去不返,司马懿优哉游哉的在大营天天抽水烟,睡醒了就骂:“妈个逼的,陇右的军粮怎么还没有运到!”


      7、李通

  李通在三国演义里是个比较怪的人物,在讨伐张绣的时候,他似乎有个比较光彩的出场,但是后来由于要写的人物太多,无法一一祥述,罗贯中大哥对李通逐渐失去了耐心。终于,一个让人喷饭的场景出现了。在讨伐马超的第一场战斗中,曹操的大将纷纷上场跟马超单挑,为了表现锦马超的勇猛,总要杀一个。于禁不行,于是打十来回合下去了,张颌更不能死,不知怎么搞的,老罗终于想起李通来,干了一会儿,李通稀里糊涂的被马超给弄死了。
  
  其实这是桩冤案,我想如果李通在阴间看了老罗的三国演义,说不定会气得把棺材给拱开。因为真实的李通本来是这样的——
  
  李通,字文达。是江夏人,早年就崇拜西汉初年的那些大侠,练就了一身的武艺。黄巾造乱之后,他有个好朋友陈恭拉了一支队伍,邀请李通加入,李通于是跟随陈恭占山为王。后来陈恭的小舅子不知道为了什么把陈恭给杀了,还兼并了他的队伍。李通带领少数人潜入小舅子的大营,把他给杀了,拿他的脑袋给陈恭当祭品。因为这件事,李通的名号威震江淮,很多人来投奔他,黄巾军听说他的名字,都不敢进犯他的家乡。
  
  后来曹操起兵,李通属于最早那拨来投奔他的人,被曹操看作嫡系。曹操讨伐张绣,由于刘表的救援,曹操吃了败仗。在逃跑的路上,李通来了。曹操说:“我的兵累了,你来打。”李通二话不说,迎着张绣刘表的追兵就冲了过去,一阵砍杀,把敌人杀的大败。曹操之前多次被张绣击败,就是这一次后,曹操的士气才逐渐复原。
  
  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非常担心刘表和孙策,他派了两个最信任的大将镇守南方。一个是宛城的曹仁、另一个就是淮南的李通。当时刘表和袁绍都听说过李通的威名,分别派使者招降他。李通的兵很少,他的亲戚部属都很害怕,纷纷劝说:“你只有征南将军的名号,却没有与名号相匹配的实力,现在的形式你就像夹在两块石头中间的鸡蛋一样脆弱,投降袁绍吧,你现在把守这么要害的地方,一旦投降,还怕袁绍不重重的封赏你?”李通气的跳脚大骂:“袁绍那点儿能耐怎么能跟曹公相比?我早年就追随曹公转战四方,曹公待我不薄,我决不背信弃义!”于是亲自杀死了袁绍的使者,割下脑袋让人带给袁绍。由于当时曹操抽调了领地几乎所有的精兵,加上孙策的勾引,江淮的叛乱此起彼伏,李通就率领着部下四处救火,让曹操专心致志的评定了河北。
  
  建安十四年,刘备和周瑜围攻江陵的曹仁,派关羽带兵在西北阻挡曹操的援兵,在道路上设立了鹿角,曹操的骑兵不能前进。李通率领步兵,一边搬开鹿角,一边与关羽交战,在所有的援兵中,他的推进速度是最快的!——“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三国志·魏书·李通传》曹仁弃城逃走,幸亏李通接应他,才没有当俘虏。不过在撤军的途中,李通病死了,时值建安十四年。
  
  十年之后,曹丕继位,仍旧没有忘记李通,他曾经说:“当年讨伐袁绍的时候,淮南那个地方是最不安定的,幸亏李通在哪里,才没有出大乱子,如果让地方的盗贼和孙策勾结起来,那后果就严重啦。”



      8、臧洪

  这个人其实跟陈登是齐名的豪杰,陈寿在《三国志》、范烨在《后汉书》里都用大篇幅描写了这个人的事迹和才华,有的词用的还相当过分,你比如陈寿说他“雄气壮节”、范烨说他是“天下奇士”,这样的一个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三国演义》里一个字儿都没有提到他。我想了半天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作为关公的铁杆儿,老罗有私心,因为如果真要是比起一个“义”字来,关二哥照臧洪差的就太多了。
  
  臧洪字子源,扬州人,长了副北方人的骨架。早年当县长,汉灵帝的时候,觉得当官没意思,就回家了。好朋友张超来找他,聘他做功曹,他就过去张超帐下,混点儿俸禄养家。本来就这样也没什么,可是建安初年,臧洪却干了一件影响了整个三国历史的大事,什么事儿呢?——纠集群雄,讨伐董卓!
  
  董卓废弃皇帝之后,整的太不象话,关东的诸侯都很气愤,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敢第一个站出来跟董哥叫板。这事儿可是要冒风险的,不是说在家里嗑完瓜子儿然后尿急了上厕所那么简单。所以诸侯有私下联络的,但是没人敢站出来喊这头一嗓子。这个时候,臧洪开始玩命的鼓动张超,当然说的都是一些忠君报国的屁话,张超当时名气非常大,但是胆子很小,不敢作主,就去找他那个名气更大的哥哥陈留太守张邈。张邈跟他边喝酒边聊天:“听说你这个官儿当的挺窝囊,不管事儿,让一个叫臧洪的小子给架空了,有这事儿吗?”张超说:“有,不过你不要小看这家伙,他可以算上当今海内的一个高人啊。”张邈琢磨我什么高人没见过啊,就让张超把臧洪叫过来。结果谈了一晚上,也不知道臧洪跟张邈说了什么,第二天张邈打开帐篷门就嚷嚷着要造反,跟中了魔症似的,还纠集了韩馥、刘岱、孔伷这么几个人,在酸枣盟誓,共同讨伐董卓。这其实就是著名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关东大臣对董卓开的第一炮。什么袁绍、孙坚、曹操这些后来的大人物都是后来加入的。
  
  这伙儿人凑是凑一块儿了,可是没人敢当头。当时张超还跟哥哥私下商量说:“当年楚地的陈婴(当年楚地的名人,江东人推选他当盟主反抗秦朝,他不敢。)都不敢挑头,抬出个项梁项羽来,我们兄弟大概不是盟主的料。强出头,如果事情败了,那灭族的祸害是怎么也躲不掉的。”他这样想,大家都这样想,最后挑来挑去,大家怂恿臧洪率领大家盟誓,其实就是当所谓的盟主。臧洪义不容辞的答应了,第一个把臭烘烘鸡血抹在了嘴唇上。
  
  后来的事儿不说了,反正大家弄到最后都散了。后来臧洪就在袁绍那里安身,臧洪虽然抢了袁绍盟主的彩头,但是袁绍很看重他,让他统领青州的军马,驻扎在东郡。臧洪在东郡2年,郡里的土匪听到他的名字后全部搬家了,袁绍很佩服臧洪。
  
  曹操围攻张超,张超说:“不怕,别人我不知道,臧洪一定会来救我。”果然,臧洪听说张超出事儿,光着脚哭哭咧咧的来求袁绍,袁绍当时跟曹操没掰交,关系挺好,不答应,拖着臧洪不让他回青州调军。由于没有等到援兵,张超被曹操杀死了,臧洪大怒,只身返回青州,宣布脱离袁绍独立。还写了檄文把袁绍大骂了一顿。袁绍怒了,带兵围攻东郡,东郡是大郡,老百姓多,粮食很快就消耗完了。臧洪开城门让他们去逃生,百姓官吏没有一个想走的,哭着喊着要根臧洪死在一起。臧洪也跟着哭:“为了义气,我是一定要死的,你们何必陪上自己的妻儿跟我受罪呢?”,于是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煮肉汤给守城的将士们喝。这样守城肯定不行,结果袁绍大军攻克了东郡,城里的八千人全部战死,据说没有一个投降的。
  
  袁绍还是可惜臧洪这个人才,把他绑来,劝他投降。臧洪冲袁绍啐口吐沫就开骂:“当年讨伐董卓的时候,我看着你跟张超称兄道弟的亲热的不得了,当时老子还挺感动。没想到人家有难了,你却袖手旁观,真不知道你哪张脸是真的。赶快杀了我,我看着你恶心。”袁绍一听话说得这么绝,也死心了,让人把臧洪推出去杀了。
  
  这事儿到这儿本来拉倒了,没想到袁绍请来的宾客里,有一个叫陈容的小孩儿看不过去了,站起来就数落袁绍:“连臧洪这样的义士都杀,就你这样儿还想平定天下?”袁绍万没想到半路杀出这么个愣头青,惊愕之余怒斥道:“你个小屁孩儿懂什么?你跟臧洪又不是一伙儿的。”陈容哼了一下:“仁义这两个字可不是说着玩儿的,遵循仁义就是君子,背离仁义就是小人。我并不管你是袁绍还是臧洪,我只跟仁义一伙儿。”袁绍又羞又气,喝令手下把陈容也推出去杀掉。
  
  这事儿干得就有点儿过分了,当时在座不少袁绍的手下都偷偷的互相耳语:“一天之内居然杀掉两个义士,人心都让主公给糟蹋光了。”


      9、夏侯尚

  夏侯尚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相当典型的蠢货,老罗把他写得呵呵的,要啥没啥,主要用来衬托敌人大将的智慧和勇猛。你比如汉中之战中比较典型,开始是率领张合韩浩进攻葭萌,好像每一次决策都是错误的,把张合给窝屈的差点儿没投降刘备!最后跟随他的蠢货叔叔夏侯渊,被黄忠生擒,还中了一箭!后来跟随徐晃和孟达进攻上庸,总算胜了一把,不过估计没人把功劳记在他身上。
  
  那么让我们看看夏侯家这个最不成器的家伙,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夏侯尚字伯仁,曹操活着的时候基本没什么表现,出场过一次,跟随曹彰平定北地,立了那么点儿功劳,主要是参谋作用,通过战争学习战争,获得了不少实战经验。曹丕继位后,不知道为什么,把这个没啥表现的人物提拔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征南将军+荆州刺史,驻扎在刘备和孙权的接合部。这个时候夏侯尚给曹丕上了奏折,大意是:“上庸这个地方很特别,在沔水的下游,深入我们的国境,刘备从这里进攻中原是非常方便,可以用船来运输粮食。但是一旦失败,撤退也不容易。所以刘备不敢把主力驻扎在这里,这正是我们收复上庸的好机会。”曹丕回信道:“那就你来办这事儿吧。”于是夏侯尚跟徐晃率领宛城一带的兵马进攻上庸(注意这里主次关系,当时是夏侯尚官儿大,是主将),夏侯尚诱降了孟达,命令他为先锋去进攻刘封,没有浪费自己的兵力就收复了上庸三郡。
  
  后来孙权跟曹丕结盟,夏侯尚给曹丕写信说:“孙权这个人怎么可能屈居人下呢?我看咱们还是应该早做防备。”黄初三年,曹丕南征荆州,命令夏侯尚率领主力和曹真分兵两路进攻江陵。诸葛瑾率领水军万人朔江而上救援江陵,夏侯尚命令骑兵偷渡到南岸,并在江面上摆了一串油船,顺水放火,诸葛瑾赶紧往南岸的船坞躲避,夏侯尚埋伏的骑兵又烧掉了船坞。诸葛瑾没有立足点,只好向下游逃跑。夏侯尚水陆追杀,弄得诸葛瑾非常狼狈。
  
  后来夏侯尚主要在上庸一带活动,歼灭了这个三国结合部位的多数土匪,肃清了地方,从此上庸房陵一带变的很稳固。
  
  夏侯尚的家事也很有意思,夏侯尚有个小老婆很受宠爱,有点儿得意忘形,居然来欺负大老婆。这本来没什么,可是小老婆忘记了大老婆的身份——这个大老婆姓曹!是曹丕的堂妹!于是去曹丕那里告状,曹丕一听就火儿了,派了几个人把夏侯尚的小老婆给勒死了。夏侯尚一听这个消息悲痛的病倒了,曹丕召见他他也不出来。曹丕气得跟大臣们发牢骚:“夏侯伯仁真没出息,难怪当年参军杜袭看不起他!”后来听说夏侯尚病得越来越重,曹丕才有点懊悔,跑到他家里拉着他手边哭边道歉。黄初六年,死了。
  
  夏侯尚这一生过得并不平庸,更难得的是,他生了一个好儿子夏侯玄,这个人非常的出名。到了魏国后期,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而且人长的相当的漂亮!当时很多人都很仰慕他,曹睿的小舅子(毛皇后的弟弟)老去跟他套近乎。有一次宴会,死皮赖脸的非要跟夏侯尚坐在一起。同席的几个大臣一点面子都不给这个国舅爷留,挖苦他道:“快来看哟,玉树旁边长了根破芦苇!!!”



      10、虞翻

  虞翻是三国演义里江东“群儒”中第二个出场的,当然他的任务就是让诸葛亮狠狠的奚落,然后老罗就把他丢一边儿去了。其实要我说真让诸葛亮和虞翻在一块儿辩论,还说不定谁说的过谁呢,还有就是虞翻这小子脾气特别躁,根本就不是那种一被驳倒就唯唯诺诺不说话的窝囊废,你跟他辩论,如果说急了,弄不好这小子都能动手!陈寿写的《虞翻传》没多少字,裴松之给他作注却罗里吧索的一大堆,比正文还多!从来没见老裴对哪个人付出这么多的热情。
  
  虞翻字仲翔,会藉余姚人(这个地方可不得了,出过好多大人物,比如后来的王阳明。),早年在太守王朗手下当个小官,后来孙策来讨伐王朗,抓住了他全家,没办法只好投降孙策。孙策是少年英雄,非常富有冒险精神,动不动就孤身一人去执行侦察任务。虞翻劝说道:“你能把一堆乌合之众给调教的这么厉害,汉高祖都比不上你。可是您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动不动就脱离大军擅自行动,这样容易出事。”孙策根本不把这种劝告放在心上,含含糊糊的说知道了。虞翻没有办法,果然,一次,孙策带领人马讨伐山越。山越败了,孙策带兵追赶,越追越觉得过瘾,直接冲入了皖南的深山老林。迷路了,找不到出口,早就盯上孙策的虞翻从后面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虞翻问:“主公,你的卫队呢?”孙策仍然大大咧咧的毫不在乎:“都让我派去追山贼了。”虞翻气得直翻白眼儿:“那您认识回去的路吗?”孙策傻了:“追山贼追得太高兴,现在不知道北在哪儿。”虞翻差点儿没气晕过去:“算了,主公,我知道依靠山里的大树来识别方向,你跟在我后面,我用长矛来寻找山路。你把弓箭上弦,准备射杀袭击我们的猛兽。”。就这样,两个人总算找到了大路,虞翻掏出孙策的号角,开始猛吹,附近的部署根据声音终于找到了孙策。
  
  后来孙策死了,虞翻跟随孙权。但是虞翻这个人有一点不好,太直,脾气不好。孙权从小被父兄给惯着,特别骄横跋扈,恰恰最看不上的就是虞翻的直脾气,一直不中用他。吕蒙知道虞翻是个能人,怕他被害,就跟孙权求情,说虞翻精通医书,自己身体不好,让虞翻跟随自己。后来吕蒙带领虞翻讨伐荆州,江陵守将糜芳投降过来,当时时间非常宝贵,吕蒙准备跨过江陵直接去进攻公安和夷陵。虞翻劝道:“你现在拿下了一座城池却不安抚这里的士兵和人民,其实就跟没拿下来一样,关羽在这里经营了很多年,就一个糜芳归降,其他人可不好说。”吕蒙于是去城里探访,果然查出关羽的部署早就勾结好了,等着偷袭糜芳,重新夺得江陵,幸亏采纳了虞翻的建议,否则吕蒙跨过江陵西上,万一后边反正,那可就前后受制了。后来关羽败了,孙权让虞翻算卦,算算关羽往哪里跑了。虞翻跳了半天大神,然后神秘西西的跟孙权说:“不知道关羽往哪个方向跑,反正跑不了,两天就能见分晓,关羽一定会被擒获。”孙权这个时候大概需要的是个心里安慰,高兴的夸奖虞翻:“你这本事快赶上圣王伏羲了,最损也是个东方朔。”
  
  后来孙权把于禁从荆州大牢里拉了出来,为了跟曹丕套近乎,对于禁很尊敬,出行的时候都跟他并排行走。虞翻看不过去,有一次,当着全部将军的面数落于禁:“你【请使用文明用语】一年之内被俘虏了两次,居然还有脸跟我的主公并辔齐驱,要脸不要啊!”于禁羞得说不出话来,孙权一看虞翻搅和了他得计划,更加讨厌虞翻。
  
  虞翻一次坐船出行,路上碰到了糜芳的船。糜芳是将军,船很气派很宽,卫兵也很牛逼,上去就超虞翻招手:“赶紧让开,将军来了!”虞翻大怒:“不忠不义的小人,也舔着个脸说自己是将军,不脸红吗?”糜芳听着难受,赶紧让路。
  
  后来有一次孙权请客喝酒,虞翻喝得特别多,当时就耍上了酒疯,说了很多疯疯癫癫的话,孙权也喝大了,情绪比较激动。拔出剑来就要杀虞翻,被张昭拉住了,孙权简直快气疯了:“你们让开,曹操都能杀孔融,我干嘛杀不了虞翻。”张昭苦口婆心的劝:“这又不是什么好事儿,您干嘛跟曹操学?虞翻名气太大,杀了他怎么向朝野交待?”后来孙权酒醒了很后怕,跟左右说:“昨天说错话了,以后我喝酒之后要杀人,你们都不要服从命令,等我酒醒了再说。”
  
  虞翻还是不接收教训,一次,跟孙权张昭三个人谈论神仙,孙权对神仙故事很敢兴趣,张昭就吐沫星子乱飞的给他讲。虞翻大概又喝了两盅酒,开始胡咧咧:“张昭你能不能不扯淡!哪儿来的神仙,你见过吗?”孙权实在是受不了这个二百五了,于是下令让虞翻去广西一带做官,自己落一个耳根清净。
  
  后来虞翻就死在了广西,听说他在那边儿开了讲堂,招收了不少学生。为交州的文教事业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

      袁涣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换上司的事,想必你也经历过好多次吧?那么,问你一个问题,假如新的上司特厌恶你原来的上司,你会怎么办?假如他让你写点东西骂原来的上司,如果拒绝就可能受处分,你又会如何处理呢?
  
  我想这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偏巧这头痛的事就让袁涣摊上了,当时的袁涣要比我们危险的多,因为一把钢刀正架的他的脖子上。
  
  话说那时是三国年代,那时汉帝失权,群雄混战。袁涣早先跟随过刘备,后来又跟随了袁术,现在则是吕布的手下。在三国时,经常换主子是经常的事,并不奇怪,就拿吕布来说,就换过好几个,最早是跟随丁原,又跟随董卓,后来又跟过袁绍,所以人称“三姓家奴”是也,但是吕布对上司是怎样的态度?他先是杀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又杀了董卓投靠袁绍,结果袁绍心里也开始不放心了,于是吕布就又离开了袁绍。所以尽管吕布武功盖世,英俊潇洒,当时就有一句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免”但是吕布的名声并不好。
  
  现在的问题是吕布这时正和刘备闹矛盾呢,袁涣这人学问不小,于是吕布就命令袁涣封信骂骂刘备。这在袁涣可是显难的事,刘备在怎么说也是老上司,自己写这样的信,实在在道义上说不过去,就推辞不写。于是吕布又让他写,他又推辞,又让写,又推辞,于是“三姓家奴”气急败坏,抽出腰刀,一道寒光掠过,于是袁涣只觉得脖子上好似担着一泓秋水。当时有诗为证:未知砍头快与钝,先觉汗毛倒两根!
  
  于是袁涣笑了——这可能真的很反常,但是他真的笑了,而且笑得非常灿烂——中国第二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光以人格担保这是真的。袁涣就是笑着对吕布说的:我只听说只能道德才能羞辱别人,没听说过用骂可以羞辱人。你可以骂他,但是假如他是个君子,那他会更加瞧不起你,假如他真像你说的那样,是个无耻的小人,那你就算是骂他,他也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再说了,人家刘备曾经是我的上司,现在虽然你是我的上司,但那时我对刘备就像现在对你一样啊!假如有一天,我们也不是上下级关系了,那时要是我也骂你,你心里是不是也不好受呢?
  
  可能是袁涣笑的样子很可爱——但是司马光坚持说是”吕布不好意思了——自己对上司的做为,实在比袁涣差多了”,不管怎么说,反正吕布是收起了腰刀,这件事就做罢了。
  
  浩然居士读到这里,发现自己对明哲保身这话有了新的体会,袁涣真说是明哲保身了,既坚持了原则,又保全了自己,这才是智慧的体现,浩然居士由此可以推断,袁涣的头发一定很稀薄......
  
  即便是明哲保身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毕竟,当时谁也不知道吕布到底能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是即使袁涣屈服了,违心的写了那封信,对袁涣也未必就是好果子。一方面,自己良心将始终过不去,另一方面呢,吕布将来气消了,是不是也会想:这小子,原来还是跟刘备混的呢,我让他骂,他就骂,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将来有一天,他又跟了别人,谁知道他会不会骂我?这样一来,袁涣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况且世人又会怎样看待他?吕布不就是例子?坚持道义,反而赢得了天下人的敬重。
  
  生命重要,人格也重要。一般人都是把生命放到每一位。所以把人格放到生命前头的人就非常的难能可贵了——因为“难能”,所以“可贵”!这样的人,谁不敬重?
  
  后来袁涣果然离开了吕布,又跟随了曹操。
  
  那时曹操和刘备也是死敌,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消息,说是刘备死了,也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于是袁涣的同事们纷纷向曹操贺喜——管他是真是假,先贺了再说,反正曹操一定开心,将来就算是刘备没死,也没什么啊!但是就是袁涣没有去贺喜。你说曹操生气了吗?没有,曹操反而因此更加敬重袁涣了。
  
  袁涣后来死了,曹操这么刚强的人也哭了,赐给他家二千斛谷子,分成两份,一份上写着:“以太仓谷千斛赐郎中令之 家,”另一份上写着:“以垣下谷千斛与曜卿家”,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曹操解释道:“以太仓谷者,官法也。 以垣下谷者,亲旧也。”后来曹操又听说了当年袁涣拒绝吕布的事,就问袁涣的弟弟:袁涣这人怎么样?他弟弟这样说:“他平时非常老实,但是当他遇到道义的关头,特猛!”


        张任
  
   喜欢三国的朋友,大多是因为看了一个叫罗贯中的作家写的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在演义里,张任是个龙套人物,之所以不少读者还记得他,大概因为他杀了庞统。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每每看到落凤坡时都忘不了大骂张任,因为那小说里,大耳怪刘备才是正统。
  
   张任,男,蜀郡人(应该就是现在的成都)。三国时代,说到白马银枪的酷哥,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赵云,理解再深一点的,还会想到公孙瓒。其实,张任也是一位白马银枪的勇将,细细算来,他还是赵云的师兄,同为武术大师童源的徒弟,凭借那一条百鸟朝凤枪硬是坐稳了益州第一勇将的位子。顺便罗嗦一句,童源还有一个徒弟,就是把曹阿瞒玩爽了的宛城侯张绣。
  
   当年大耳怪带着他的人马来到益州时,张任是州从事,属于地方上的高级幕僚。张任作为益州的将领,是坚决反对大耳怪入蜀的,而且多次劝说他的老板刘璋,大耳怪不是个好东西,和那个在汉中搞邪教的张鲁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早晚要对我们下手。但刘璋哪里肯听,还是迎来了刘备。
  
   或许是益州进得太容易了,容易的有点让人不好意思,大耳怪居然下不了决心杀刘璋。庞统是个明白人,他当然知道刘璋是一定要杀的,于是准备搞个飞机,弄死刘璋。但大耳怪觉得人心还没有收复,坚决不同意。张松来劝,也被拒绝,两个姓刘的玩了一百多天,各自散了。
  
   《三国演义》在这里还描写了一段“鸿门宴”,说两个姓刘的吃饭,庞统提前准备了一百个刀手埋伏在门外,吃饭时他给魏延发了个暗号,意思就是你把刘璋做了,我的刀手马上就进来逼其他人投降。魏延也是明白人,立刻提了把剑跑到场子中央说:“大家吃饭多无聊啊,我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吧。”接着就开始刷刷刷的舞剑,朝刘璋而去。此时,刘璋一边的张任毫不畏惧,拔剑要与魏延对砍,说那才是好节目。这下好了,双方的武将纷纷拔剑,说对砍多单调啊,还是群砍好。眼看就要开砍了,大耳怪开始仁义了,说好好吃饭吧,都是哥们儿,别砍来砍去了,于是作罢。
  
   张任临危不惧,刘璋“鸿门”脱险。
  
   多说一句,这个故事我在诸多史料上都没有找到,不知道是不是罗大爷编的,姑且放在这里给大家玩味。
  
   大耳怪入蜀第二年,杀了益州水军头子杨怀,收编了他的部队,正式和刘章决裂了,率领大军朝成都而来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停下来说说当时的环境。大耳怪当时的军队倒也不是十分的多,而且很多部队要在荆州防御阿瞒,天神一般的诸葛亮和关二哥也都不在,亡命徒张飞赵云在陪弱智阿斗,也不在益州,所以军事优势也不是大到不可战胜。但是刘璋手下的文官,特别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张松啊,法正啊什么的,别看这些家伙在演义里是个人物,在三国志游戏里属性还不低,但用今天的话说,全是。早在刘备入蜀时就是一副买主求荣的嘴脸,吴书曰: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
  
   《三国演义》里也提到过,益州百官“思得明君”,直白点就是叫大耳怪发个话,然后大家就把刘璋做了,以后就拜你做大哥了。可见当时要想当一个忠于刘璋的人是多么危险和艰难。
  
   这个时候,西蜀大将张任就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
  
   作为即将出征的大将,先看看他所处的环境,内部,忠心为主的王累倒悬于城门上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然而不被听从,有心劝谏的黄权也被刘璋气得哇哇大哭,刘璋身边的那帮则异口同声的闹着“思得明君”。外部,魏延、黄忠、庞统是什么角色我就不罗嗦了。总之一句话,萧墙之内祸害颇多,萧墙之外强敌林立。
  
   首战于涪,告负。退守棉竹。这个时候的刘璋军还不算完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张任没能在棉竹有所建树,守卫棉竹的是益州的二号军事强人李严,这个家伙是刘璋派来的棉竹最高长官。结果李严也是个“思得明君”的角色,还没打就率部投降了,让大耳怪的军队进一步壮大。张任被迫退到雒。
  
   当时杨怀、高沛已死,李严投降。益州只剩下张任一员大将了。
  
   什么叫英雄?古人云: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
  
   张任退守雒城,大耳毛贼,怎么能欺我蜀中无人,硬是在雒城和刘章的儿子刘循一起,挡住了大耳怪(正史上,刘璋的儿子还是不错的)。演义对这段故事的描写得相当精彩,落凤坡一战射杀庞统,击溃魏延,重创了大耳怪集团。当然演义里这么写只是为了突显后来赶来的妖魔——诸葛亮。
  
   接下来的故事就有点残忍了,大耳怪招来了诸葛亮,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三个天神人物逆江而上,进攻雒城。
  
   首先是破了严颜,严颜本来很有骨气,“西蜀有无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但估计是岁数大了不清醒,被张飞几句话说得晕头转向,就降了。
  
   严颜投降后还当了个劝降官,就是类似于鬼子的翻译官,满嘴叫着“交出党,良民大大地”。于是整个西部战线统统投降,一时间大家相互问候:“今天你降了吗?”
  
   这个时候,张任已经是回天乏术了,刘备手下的精锐,除了关二哥和尚未入伙的马超,都齐集雒城(还包括挂了的庞统)。
  
   在雒城打了几场,大耳怪的精锐和张任玩车轮大战,不管演义里怎么个吹,总之大耳怪一时半会儿还就是进不了雒城。直到张任手下的将领降的降、死的死,基本拼完了。
  
   最后的故事发生在雒城外的金雁桥,用现在的话说,叫“由于叛徒的出卖”。投降的人太多了,诸葛亮通过这些人把天时、地利、人和算了个底朝天。张任获得了成都的援军,出城作战,结果中了埋伏。终于在金雁桥被诸葛亮俘获了,随后雒城也被那个天神解放了。
  
   《益部耆旧杂记》上写了张任的结局,“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惜焉。”
  
   纵观大耳怪取西川的战争,张任的处境可以用凶险二字来形容,内有逆臣投敌、主公软弱,外有刘备大军。用兵要面对魏延、黄忠、张飞、赵云。用计要提防诸葛亮、庞统、法正。这种环境下,张任射杀庞统,屡挫魏延,陪大耳怪在雒城玩了一年多,战败后“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长眠金雁桥边。英雄谢幕,倍感伤怀。
  
   后代戏剧里还有一出"金雁桥",张任的形象乃颇为雄壮,剧目中张任计诛庞统,斗智诸葛,力战黄,张,赵,魏,最后力竭被擒,宁死不降。
  
   后人诗评:烈士岂甘从二主,张君忠勇死犹生。高明正似天边月,夜夜流光照雒城。



  张杨

  后汉末年群雄逐鹿,形势非常混乱。这其中既出现了曹操、刘备、孙氏兄弟等天下豪杰,又有董卓、袁术这样的乱臣贼子,同时还有一些为人忽略和遗忘的“小人物”。本文所介绍的张杨就是其中之一。陈寿在《三国志·张杨传》中有了几百字来记述这位“小人物”的一生,最后给他的评语是:“张杨授首于臣下,皆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显然对张杨不屑一顾。但是通过对张杨一生的了解,却不但可以了解这个“小人物”的心态,更可以从他的身上也可以折射出东汉末年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和诸如张杨之类地方实力派们的处境。

   (一)
  张杨(?---198年),字稚叔,云中(今山西省原平西南)人。早年因为骁勇闻名并州,成为当时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任职从事一职。(《三国志·张杨传》中说是武猛从事,据卢弼《三国志集解》中考证:这个职务就向《三国志·张燕传》中的将兵从事一样属于汉末的临时所置)。虽然史料中没有关于张杨在并州期间的表现的记载,不过可以从吕布、张辽这时期的职务看出张杨的表现应该还是不错的。张辽的职务和张杨一样同是从事,勇冠三军的吕布比他们还要低一级,仅仅是个主薄。估计张杨在军事方面还是一点水平的,属于并州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了加强京城洛阳的军事力量,应付日益混乱的局势,组建了一支以宦官蹇硕为首的西园军,当时的袁绍和曹操分别在军中担任中军校尉和典军校尉。丁原派张杨带兵在西园军中担任代理司马,其目的大概有两个:一是显示对朝廷的忠诚,充实军队的力量;二来利用张杨了解朝廷的动向,加强自己和朝中各大势力的联系。从这一点来看,张杨在丁原的心目中的地位应该不低。

  蹇硕被杀后,大将军何进取得了对西园军的控制权。为进一步补充力量,何进派张杨回并州招兵。张杨招募了一千多人后,就奉命驻守上党,协助当地的官兵进攻在此活动的“白波军”。也正因为如此,张杨错过了后来在洛阳发生的何进遇刺、袁绍诛宦、董卓乱政等一系列汉末重大政治事件。也许就是这个阴差阳错,为张杨的悲剧埋下了一个伏笔:老首长丁原被杀了,好朋友吕布投靠董卓了。自己该何去何从呢?这时候的张杨成为了一个“政治孤儿”。这时候的他在干些什么呢?陈寿的交代也是含含糊糊的。《三国志·张杨传》中的记载是:“进败,董卓作乱。杨遂以所将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不下,略诸县,众至数千人。”究竟是张杨沦为盗匪去进攻官军还是政见不合而去平叛?从《三国志·张杨传》中难以分辨。以当初张杨是奉命在上党剿匪的记载分析,估计沦为盗匪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是和上党太守政见不合。不过,从张杨“略诸县”的行经的看出:张杨其实也干上了偷鸡摸狗的勾当,和做土匪也没有什么分别了。而且张杨还不仅仅是在上党做了一回土匪,在河内也是如此。《三国志·常林传》中记载过“张杨利其妇女,贪其资货。林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余日,卒全堡壁。” 张杨的并州同乡吕布后来也是“将士钞掠”(见《三国志·吕布传》),说明并州部队的纪律是很差的。虽然不能因此断定张杨变成了“贼”,但是也证明张杨这时候的日子过的的确不怎么样,已经是在到处流窜了。

  张杨在与上党太守的交战中没有讨得什么便宜,于是张杨又到河内投靠了袁绍,加入了关东联军,总算是名正言顺地归队了。官兵---土匪---官兵,张杨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完成了自身角色的三次转变。

   不过张杨归队后的日子没有好过对久。袁绍分配给他的任务实在是不怎么样。没过多久,张杨又由一名官兵变成了人质,而且是匈奴的人质。

  袁绍讨董之时,除了联合各大割据势力以外,还借用了匈奴的力量。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初,于扶罗和张杨一起投靠了袁绍,屯兵漳水。后来,于扶罗又叛离袁绍,劫持张杨出走,在邺城南被袁绍部将麴义击败,于扶罗打败黎阳的度辽将军耿祉。从时间上计算,张杨沦为人质的时间差不多有一年。这段经历对张杨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理由如下:

  第一,于扶罗并没有加害于他,说明他与于扶罗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也说明他对匈奴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第二,沦为人质而不投降,无形之中也成为一个英雄,对提升个人形象有好处。

  张杨的这一段经历似乎给他又带来了一个变化:当他回归后,接受了董卓的委任,当上了建义将军、河内太守。从河内的地理位置判断,张杨也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加上原并州集团的大部分人员都随吕布投靠了董卓,此时董卓提拔张杨,虽有些拉拢的意思,但是估计和张杨的旧交们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二)
  张杨接受董卓的委任担任河内太守,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立场有了一个微妙的转变。同时他的转变也随着时局的变幻而不断变化。这种政治立场的不断改变而伴随了张杨的一生。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自领兖州牧后,为表示自己对朝廷的效忠,派遣使者到长安上书。据《三国志·钟繇传》记载:“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兗州牧,始遣使上书。”但是当曹操的使者王必途经河内时却被张杨扣留。最终王必能够得以平安过境,全赖张杨的手下董昭的斡旋。董昭对张杨说:
  “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若事有成,永为深分。”(见《三国志·董昭传》,下同)

  张杨的举动实在有些令人费解。不过最终张杨还是接受了董昭的建议,不但给王必放行,还上表推荐曹操。同时,“杨亦遣使诣太祖。太祖遗杨犬马金帛,遂与西方往来。”这可以看出张杨对于时局的看法似乎又有了一些变化,这回,张杨又出人意料的和曹操拉上了关系。

  献帝在河东之时,张杨在安邑护驾有功,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这时候的张杨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迎取献帝返回故都洛阳。不过这个设想在部下的阻挠下最终未能实现。这回张杨又成为后汉王朝的忠臣孝子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献帝被杨奉、董承、韩暹劫持返回故都洛阳。途中出现粮食供应不济的情况,张杨主动带着粮食在路上迎接,并和献帝一起来到洛阳,而且还派人重新修缮了部分残败不堪的洛阳宫殿。正当人们以为张杨就此可以在朝中担任要职的时候,张杨却表示:
  “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见《三国志·张杨传》)。

   张杨放弃在朝中为官的机会,要回去继续去做自己的太守,朝廷无奈之下,也只好由的张杨了,授予了他一个大司马的虚职,算是对张杨的一种奖励。

  张杨为什么放着高官厚禄不要呢?显然张杨的举动有自己的打算。黎东方先生在《细说三国》中认为:“张杨与王邑这两位深明大义,具有实力的太守,却又爱避嫌疑,不愿意留在洛阳,蒙干预朝政之名,均回了他们职责所在的郡(河内郡与河东郡)。”笔者认为不尽然。其证据有二:
  《三国志·董昭传》中记载:“建安元年,太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诣河东。会天子还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
  《资治通鉴》第六十二卷亦云:“(曹操)既至,奏韩暹、张杨之罪。暹惧诛,单骑奔杨奉。帝以暹、杨有翼车驾之功,诏一切勿问。”

  从第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张杨同其他三人之间有矛盾,并且很可能发生过直接的冲突;从第二条资料中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出在到达洛阳以后,张杨和其他三人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曹操率部进京的一个借口,足见张杨的离去的原因和他自己所说的不太一样。因此黎东方先生所说的“爱避嫌疑,不愿意留在洛阳,蒙干预朝政之名”,未必站的住脚。笔者认为:或许避乱自保的成分更多一些。

  (三)
  张杨对待吕布,的确很够朋友。吕布先后投靠张杨两次,张杨都是没有二话。这里两种不同的记载:
  《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杨及部曲诸将,皆受傕、汜购募,共图布。布闻之,谓杨曰:“布,卿州里也。卿杀布,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杨于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颍川太守。
  《后汉书·吕布传》:乃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走出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术患之。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时李傕等购募求布急,杨下诸将皆欲图之。布惧,谓杨曰:“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傕等爵宠。”杨以为然。有顷,布得走投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
  《资治通鉴》:初平三年(壬申,公元一九二年)吕布自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布自恃有功于袁氏,恣兵钞掠。术患之,布不自安,去从张杨于河内。李傕等购求布急,布又逃归袁绍。

  哪一种更象张杨呢?这里笔者采信《英雄记》的说法。张杨和吕布原本就是旧交,张杨能够当上河内太守和吕布似乎有点关系。加上吕布说的话也有些道理,张杨应该会采纳。而且从后来吕布危难之时,张杨明知不敌曹操还要派兵策应吕布,都证明二人的交情的确不浅。吕布最终选择了离开张杨投奔袁绍,估计与“李傕等购募求布急,杨下诸将皆欲图之”有点关系。吕布似乎是主动离开的。

  吕布在袁绍处遭遇危险再次投靠张杨时,张杨又一次收留了吕布。这回张杨可真的成了一个扶危救难的朋友了。不过这一次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吕布接受了张邈和陈宫的邀请去兖州做上了州牧。最后吕布在徐州被曹操消灭。而张杨则是在吕布危难的时候,“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也算是尽了做朋友的一份义务。不过张杨很快又被打算投靠曹操的部下杨丑杀死。而杨丑也没有落的什么好下场,“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太祖遣史涣邀击,破之于犬城,斩固,尽收其众也”。张杨和他的河内地方势力从此从后汉的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了。

   (四)
  如何看待象张杨这样的小人物呢?笔者认为:象张杨这样的地方实力派本身并不具备争夺天下的雄心和实力,在后汉末年纷乱的政治格局下,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何去何从难以定夺,成为纷乱格局下的政治迷途者,所以其政治立场也随着时局的改变而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官兵---土匪---官兵,到后来一会儿成为董卓的帮凶,一会儿又变成了朝廷的忠实子民,就说明张杨在乱世之中的应变能力和政治眼光比较差。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张杨显得力不从心,四处化缘投机。对待正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的曹操,张杨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虽然在之前有过和曹操通好的经历,但是后来又因为自己的政治判断出现问题而与之为敌,招致杀身之祸;对待吕布,张杨虽然很够义气,但是却没有站在一个战略的角度加以分析,之前张杨的收留多少还显得有点眼光,但之后的策应实在是非常不理智:此时的吕布势力已经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而曹操却是如东升之日,迅速崛起,这也反衬出张杨拙劣的政治眼光,缺乏一个政治人物应有的敏锐。加上张杨性格上的懦弱(《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杨性仁和,无威刑。下人谋反,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对部下的管束水平低劣,部下对其多有不服,最终难逃“授首于臣下”的下场。象张杨这样的例子,在乱世之中显得比较多见,这种小人物的下场通常也和张杨一样不得善终。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笔者看来,英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却是象张杨这样的乱世迷途者,也许就是这些小人物们的迷茫和不知所措才成就了英雄们的辉煌吧。
  


 
  田畴
  
  后汉末年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名士,随着时局的变化,这批名士们也开始逐渐的分化。有的积极参与到群雄逐鹿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并成为后汉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纵横家,这其中以诸葛亮最为突出;有的则是抱啸山林、不问世事、潜心治学,彻底成为山野之士,这其中又以大名鼎鼎的庞德公为首;还有一种,虽然无心政治,但却时刻关注时局的发展,并偶露峥嵘,虽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在历史上却留下了重重的一笔。燕赵名士田畴就是这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田畴的一生,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思索。
   
   (一)
  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自幼好读书击剑,在当地的名声很大。《三国志·田畴传》中说“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幽州牧刘虞打算派遣使者到长安晋见汉献帝,以表达自己对东汉朝廷的忠诚,但由于当时路途遥远、盗匪横行,需要一位有胆有识而且又能随机应变的壮士来完成使命。刘虞的部下推荐了当时年仅二十二岁的田畴。刘虞便亲自向田畴发出了邀请。见面交谈之后刘虞对田畴非常赞赏,并任命田畴为从事,为他准备好车马。等到出使前,田畴对刘虞说:“目前道路阻隔,盗匪横行,若是公开打着官差的名义出使,反而会碍事。因此我想便装出发,抵达长安可能更容易些。得到刘虞的同意以后,田畴回到乡里,挑选门客等共二十多人共同赶赴长安。不过就连田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来一去竟然花了三年多的时间。
   
  田畴出发以后,历尽艰险,《三国志·田畴传》中说“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方,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可见一路的艰辛。到达长安以后,献帝非常欣赏田畴的仁义,诏拜骑都尉,三公官府也是同时召用田畴。但是田畴都是坚决辞让,不肯接受。在得到朝廷回复刘虞的诏书后,田畴立即赶回幽州复命。但还没到达幽州,刘虞已经在同公孙瓒的冲突中被杀害。田畴悲愤之下,回到幽州后立刻去拜谒刘虞之墓,在墓前宣读朝廷回给刘虞的诏书,然后哭泣而去。公孙瓒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即派人重金悬赏并抓住田畴,责问田畴为什么不把朝廷的诏书交给自己而是拿到了刘虞的墓前宣读。田畴说:
  “汉室衰落,人怀异心,只有州牧刘公不失忠臣气节。朝廷诏书上对将军没有什么好话,这恐怕是你不愿意听到的,所以也就不交给你。何况将军你现在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既杀害了无罪的君子,又敌视忠义的臣子,这样的行为,必将让燕赵有识之士皆投东海而死,谁还会愿意跟随将军!”
   
  田畴的义正词严,终于让一向以残暴著称的公孙瓒哑口无言,最后只能将田畴释放。公孙瓒还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田畴义士,君弗能礼,而又囚之,恐失众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轻的田畴在幽州的威望。
   
  如何看待这个时期的田畴呢?年轻有为,血气方刚,不畏强权,不怕死亡。书生意气跃然纸上!这时候的田畴大概和所有的青年学子一样满怀报国之志,故而有三年坎坷为一诺的壮举。刘虞治幽,政绩卓著(见拙作“《煮酒侃三国》之刘虞—三国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深受幽州士民爱戴,在田畴的心目中,刘虞是正义的象征,因此他对公孙瓒的暴行义愤填膺,冒险在其墓前哭泣,并在公孙瓒面前指责其劣行,体现出的是一种鲜明的书生正气。不过,从刘虞之死中,田畴已经对东汉末年混乱的形势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时候的他有点心灰意冷,对政治失去了信心。不过,田畴仍然有着自己的理想,接下来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二)
  田畴在公孙瓒手中侥幸逃过一死后,回到了家乡---无终。他没有消极避世,而是创造出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国度,并且获得了初步成功。
  田畴先是招集宗族“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田畴又通过选举的方式成为领袖。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
   
  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按照现在的说法,田畴制订了明确的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条例。从田畴开始招集说的“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於世!”,说明田畴事先就已经提出了一个政纲:为刘虞报仇。作为团结部属的口号。另外,从“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来分析,很可能田畴还成立了自己的军队。
   
  如何理解田畴的这番举动呢?笔者认为:这是田畴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一次实践。古今读书人都对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有个美好的憧憬,大都仅仅止步于空谈之中,而象田畴这样付诸于行动者寥寥无几。从“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的效果来看,虽然史料中没有具体的描述,看不出田畴是否有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体系,但很明显,田畴的尝试是成功的。在当时政局混乱的局面下,田畴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一个“世外桃源”,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这种作为不能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追求,它比庞德公之类的名士终日抱啸田间、不问世事最后老死山林更加令后世思索和仿效。
   
  这也给后世的读书人一个启示:如何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政局下去探索和实现自己的理想。著书立说固然可取,但是勇于实践进行探索则更加令人钦佩。如果仅仅止步于空谈之中,终将一事无成。
  (三)
  田畴的理想社会大概维持了十三年左右的时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为了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北征乌桓。由于田畴声名远播又熟悉当地情况,曹操事先便派人征召田畴。田畴立刻收拾行装赶赴曹营,并被曹操任命他为司空户曹掾。但是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曹操对田畴亦是赞赏有加,“即举茂才,拜为蓨令”。但是田畴推辞不就,跟随军队驻扎在无终。
   
  当曹军因气候及道路的影响,行军困难时,田畴向曹操提出:“沿海的这条道路在夏秋时节经常涨水,不利于行军。过去从卢龙口到达柳城有过一条路,虽然已经毁坏了有二百年,但是还是有小路可行。从卢龙越过白檀,出其不意,可以一举消灭蹋顿。”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曹操的采纳并立刻实施。也就是因为田畴的这个正确的意见,曹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北征乌桓的胜利,完成了同意中国北方的事业,从而结束了中原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田畴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大功,所以后来曹操论功行赏,决定封田畴为亭侯,邑五百户。但是田畴还是固让不受。曹操也只能作罢。
   
  如何理解这个时期田畴的心态呢?我们可以从两段史料进行分析。首先是在《三国志·邢颙传》中记载了一段对话:
   颙谓畴曰:“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田畴曰:“邢颙,民之先觉也。”
   
  由此不难发现:当年还在尝试自己理想的时候,田畴就已经对曹操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评价很高。这也是后来田畴帮助曹操的原因之一。
  二是《三国志·田畴传》中的记载。当得到曹操的邀请时,田畴显得毫不犹豫这种现象来进行初步的分析。当时有其门客问他:“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袁绍请了你五次,你都不去,怎么曹操的使者一来,你就迫不及待要走呢?田畴的回答很简单:“此非君所识也。”笔者认为:这是田畴内心思想的一次转变。乌桓入侵已有百年,这种矛盾使得田畴暂时放弃了自己继续完成实现理想社会的探索,加入到民族战争的行列之中。曹操北征乌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而田畴的加入,则完全是为了民族大义。(《三国志·田畴传》中说:“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在民族大义面前,田畴显示出一个读书人的民族气节。
   
  田畴此时的思想似乎也发生了转变。或许这个时期的田畴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建立一个“世外桃源”,仅仅能保全自己宗族和幽州部分百姓的安全,但是根本不能改变后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所以,田畴不但加入了曹操的阵营,还把自己的家属和同族三百余人全部迁居到鄴城。看来是把希望寄托到曹操的身上了。
   
  (四)
  田畴加入曹操阵营后, 跟随曹操参加了南征刘表的荆州之战和赤壁之战。战后曹操回忆起当年田畴在自己北征乌桓之战中的功勋,后悔当初答应了田畴的固让不受,所以又再次将以前赐封给田畴的爵位授予田畴。田畴依然是“上疏陈诚,以死自誓”,坚决不受,以至于曹操坝??葜??劣谑?模?詹皇堋薄:罄床懿俸懿桓咝耍?汕仔畔暮類?巴?八怠L锍胨党隽俗约盒闹械南敕ǎ?br />    
  我田畴只是一个负义逃窜之人,承蒙曹公的恩典得以安全地活到今天,已经是够幸运了。难道还要拿进军卢龙作为资本,来换取封赏和俸禄吗?纵使国家庇护我,我田畴还是感到非常惭愧。将军你是了解我的苦心的。如果你回去无法交代,那么我也就只有自刎在你的面前,以死明志了。
   
  夏侯惇后来把田畴的话转给了曹操,曹操长叹一声,知道无法强求田畴,最后给了田畴一个议郎的虚衔。田畴终于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一直生活到四十六岁病故。
   
  如何看待田畴不愿为官呢?这个疑问在当时就引起了一番争论。有官员针对此事弹劾田畴,说田畴是想成全自己的小节而违背国家赏罚的标准。对此曹操也犹豫了很久,让太子曹丕和大臣们进行讨论。曹丕认为田畴此举与子文辞禄,申胥逃赏一样,都不应该强夺本人的志愿而要宽容其节义;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锺繇都非常赞同曹丕的看法。其实田畴不愿为官的理由很简单:田畴认为自己没有能够亲手为故主刘虞报仇,违背节义之气,属于“志义不立、负义逃窜”之士,不应该得到朝廷的封赏。(和田畴有同样遭遇的还有邢颙。邢颙也是因为老上级去世辞官而遭到弹劾。当时曹操的态度是:“颙笃於旧君,有一致之节”,最后并没有追究)。这里我们不去深究田畴不愿为官的具体原因,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田畴没有利用自己的功劳替自己捞好处,言行一致;也不会利用自己的节气换取政治资本,表里如一。这比起同样是名士的许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五)
  对于田畴一生,陶渊明在自己的《拟古九首》诗之二中做了一个准确的评价:“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陶渊明对田畴这样的高尚节义之士深表敬仰,对世间不顾节义而趋炎附势、争名逐利之人表示了自己的厌恶。陈寿在《三国志·田畴传》中对田畴的评价是:“田畴抗节,王脩忠贞,足以矫俗”,对田畴持守大节也是非常的赞赏。在笔者看来,田畴避世不消极,为人不虚伪,处世求心安,不愧为一代名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勇于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抵御外族的入侵,放弃“世外桃源”,投入到民族战争的洪流之中并取得胜利;重诺言三年坎坷;守节气不趋炎附势;立大功不求高官厚禄。如此风范世间几人可及?



   廖化

   三国时期的廖化,能被后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完全是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也就是说廖化的个人能力很是一般(后来也有人把这句话作为对诸葛亮独断专行,造成蜀汉后继无人的一种指责)。不过,翻阅史料和小说后会发现:这个廖化其实挺不简单的,值得好好介绍一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历史上和小说里廖化的了解,来看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成语到底对不对。
   
   廖化(?—公元264年),襄阳人,字元俭,本名淳,早年投靠刘备,曾经在关羽的手下作过主簿,一直跟随关羽镇守荆州。关羽被杀后,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廖化不得已投降了东吴。后来,廖化做出了一个同关羽一样千里走单骑的的精彩故事:廖化忠心于刘备,一心重回刘备身边,想出了诈死的计策,居然还计谋得逞,并骗过了所有的人,带上自己的母亲躲开吴兵的追捕,日夜兼程,赶往益州,终于在秭归遇上了东征伐吴的先主刘备。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立刻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
   
   以上的记载见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虽然非常的简略,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得出一个这样的印象:首先,廖化是一个文职官员出身,主簿这个职务,是专门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的官员,是州的属吏,高于功曹书佐,而低于别驾。在当时人才济济的荆州能得到刘备、诸葛亮的赏识担任主簿这个职位,应该说是要具备一定能力的(鼎鼎大名的“凤雏”庞统,在刚刚投靠刘备的时候,也只是个县令,经诸葛亮大力推荐后,才做了从事。这个从事的职务,比主簿也就高一级。);廖化的投降,应该是迫不得已,从史书上看,似乎与自己母亲的安危有关;另外,所做的千里走单骑的精彩故事,比关羽的难度更大:关羽是得到了曹操的关照,一路顺风顺水、大摇大摆回到刘备的身边,而廖化则是“昼夜西行”,还带着自己的母亲,风险可想而知。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被后人称之为“忠、义”,廖化的千里走单骑则是 “忠、义、孝”,有过之而无不及,境界超过了关羽,那个一听说母亲被抓就马上被主而去并且快快乐乐的在曹魏做上高官的徐庶,和廖化比起来更是连提鞋都不配。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容易所疏忽:关羽兵败的时间是公元219年,而刘备伐吴到达秭归则是在公元221年底至公元222年初,在这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廖化卧薪尝胆,矢志不渝,其忠义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刘备见到廖化喜出望外,给了廖化个宜都太守做。
   至于廖化在蜀汉政权建立后的表现,因为散见于陈寿的《三国志》中,我们不妨按照时间顺序来逐步进行了解。
   
   公元221年廖化回到刘备身边以后,正值刘备东征,刘备从巫峡、建平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同时任命将军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先锋,辅匡、赵融、廖化、傅彤等各为别督,并先遣吴班率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向以陆逊为首的东吴军队挑战,结果被陆逊火烧联营,打败蜀军。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不见廖化表现的记载,从刘备任命廖化别督这一武官职务来看,廖化在军事方面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潜质和能力的(见《三国志·陆逊传》)。
   
   公元223年,诸葛亮开建府署任命蒋琬为东曹掾。举荐茂才的时候,蒋琬一再谦让,并向诸葛亮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化等人(见《三国志·蒋琬传》)。这时候廖化的职务是参军(见《三国志·廖化传》),同诸葛亮的心腹爱将马谡等同。参军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属于幕僚性质,参与军事行动的组织和策划。从这两段记载看,诸葛亮对廖化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当时的朝野上下对廖化的评价也是不错的。
   
   《三国志·廖化传》中说廖化“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虽然因为交代没有具体的时间。但我们也可以从其它的史料中寻找到一些线索。
   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公元249年,魏将郭淮率兵攻打驻扎在成重山的廖化,结果大败姜维、廖化的部队。此时的廖化官居阴平太守。但在这之前,廖化还是打了个胜仗的。魏将王赟、游奕就被廖化杀的大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廖化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和作战才能的。
   
   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公元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等分兵进攻蜀国,当时蜀汉的主力部队及大部分将领都远在沓中,后主刘禅派张翼、廖化等抵御。结果防御失败,蜀国同年灭亡。这时候的廖化已经是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之类的职务也应该在这段时间。从廖化的官职升迁和史料记载的事件看,廖化在蜀汉后期也是得到后主刘禅的赏识的,官职比诸葛亮时代还要高。公元264年,蜀国亡国后,廖化在被迁往洛阳的途中病故。
   
   以上就是史料中对廖化的记载。从中我们看不出廖化有什么能力不足之处。陈寿的《三国志·廖化传》对廖化的评价是:果断刚烈。廖化,称得上是一位儒将,也是蜀汉政权从崛起、兴盛到最后灭亡的见证人。他有一定的能力。既有地方管理经验,又有率兵抗敌武将生涯,加上能得到蜀汉两代帝王及诸葛亮的重用,也算得上是个人才。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廖化的形象比史料记载的要丰满一些。廖化在第二十七回一出场,就帮了关羽一个大忙:杀了同伴杜远,救了刘备的二位夫人。后来又在刘备入川前夕率军投靠。关羽进攻曹操、威镇华夏之时,廖化随之冲锋陷阵;关羽被围,廖化又是自告奋勇前往上庸求救;刘封、孟达拒不派兵,廖化当即“遂上马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忠肝义胆,跃然纸上;后主登位以后,廖化一直随诸葛亮出现在北伐的第一线,真可谓是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还差一点杀掉了司马懿;诸葛亮去世后,廖化又同姜唯一起为完成诸葛亮的遗愿而继续征战在疆场上;蜀汉灭亡后,“。廖化、董厥皆托病不起,后皆忧死”。罗贯中特别在此处加上了“忧死”二字,足见对廖化的赞赏。从小说中我们也找不到作者贬低廖化的描述。
   
   
   从史料、小说看,似乎都找不到廖化能力不够的地方。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之前我们在史料介绍时说到:廖化后来被后主先后任命为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的高位。因此,有评论认为:廖化如此深受重用,必定是功勋卓著。但问题偏偏出在这里。因为忽略了一点:此时的廖化却已是年事已高、风烛残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又恰恰与此有关。
   
   《三国志·宗预传》中提到:诸葛瞻刚刚掌管朝中大事的时候,廖化曾经想和宗预一起到诸葛瞻家去拜访,宗预说:“你我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还凑这个热闹干什么?”这个时间根据《三国志·诸葛瞻传》记载,大概在公元261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公元249年的那场战斗中,廖化都差不多六十岁左右,已经是高龄了。之后所授予的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等职务有敬老之嫌。并不能说明其在对抗曹魏的战争中因为有多大的功勋而得到提拔。可能也就是《三国志·诸葛瞻传》的这段记载,被后人利用,从而创造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成语。但意思已经完全变了。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原来历史上的廖化作先锋和后世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蜀国亡国的前夕,就因为后主刘禅把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派上战场,能说明在蜀国没有什么人材吗?看来这个成语有点不妥。从廖化的年龄看,这还有点老骥伏枥的味道,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将廉颇有相似的地方,是值得称赞的一件事情,“廖化作先锋”和“蜀中无大将“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至于后世者常常以此来指责诸葛亮,看来是有点搞错方向了:如果说是因为廖化无能的话,从史料看,廖化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只不过没有姜维、夏侯霸那么出名;如果说是指廖化七十多岁还要被指派上阵杀敌,那和诸葛亮也没什么关系,这是刘禅的决定,这时候的诸葛亮已经死了29年了,而且这时候的廖化只是年老,却并非无能;如果说这是由于诸葛亮对蜀汉人才的培养不够,造成后来老廖化作先锋的话,更是有点牵强,又不是诸葛亮死后蜀汉就灭亡了,中间还隔着蒋琬、费祎等几代领导集体,单纯把责任都推到诸葛亮身上,有欠公允。以笔者看,象廖化这样的忠勇仁孝之士,又有领兵作战的经验,就算到了七十岁刘禅还会用他去作先锋,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也没准还是这个忠臣孝子自己自告奋勇、主动请战的呢。“廖化作先锋”只是个案,不用联想的太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