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友:静秋现在的生活与山楂树之恋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是"此情若是久长时"在百度那边的贴子, 是她的"百度告别演说", 今天就是在等她的这个贴,所以现在在发贴)

这是我在这个吧的最后一贴。最近我的两个贴子被删,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希望这个不要被删。

221.217.11.* 说:

“其实 , 刚看完书的时候 , 非常喜欢书和老三 , 也是喜欢静秋和作者的 . 来了此吧 , 看了静秋的答网友问和作者的反评 . 对静秋 , 我的感觉是她为什么她不能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现在的生活 ( 尤其是感情 ) 并不是很如意 , 就是在追忆自己的美好年华,这样反而会增加大家对她的尊敬 . 世上的名著名家大都由于作者(或讲述者)本身的不幸 , 作品深刻感人 , 流芳百世 . 当时有一个很俗的想法 ( 我就是凡人一个 ) :如果后来静秋嫁的是类似万科的王石这样的老公,而老公也很爱她,一者自己的生活超越了过去,二者她要考虑现老公的感受。她心里依旧会铭记老三的深情,肯定会感谢命运对她的再度恩赐。但我们肯定错失这本美好的书了。而静秋和作者对此问题的回避,显得比较假,不如什么问题都不答,索性留一份彻头彻尾的神秘给读者。解惑了,又回避了,给我的感觉就不够美好了。

对作者,看了她的一些反评,说好听点,是坦率、真性,说婉转点,是牙齿伶俐得可以,说 ~~~ ,还是不说了。不然不是小说的背景是文革,坛子上的气氛也让人想起了文革。不反评,比如像最近,不是更好吗?公道自在人心阿 ~~~ ”

我想就以上这段话说几句。

山楂树之恋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静秋现在的生活不能改变三十年前的那段故事,更不能改变老三这个人。如果你看了故事,是真的为故事感动,是真的为老三的爱法活法感动,那么,不论静秋现在的生活幸福不幸福,不论作者说什么, 都不会改变你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也不会改变你对老三的看法。

但“ 221.217.11.* ”显然不是单纯喜欢老三的爱法, 而是喜欢老三的出身地位和金钱再加上他的爱,所以她用地产富豪“万科的王石”做例子,来说明静秋只有嫁了万科王石这样的人、并得到了王石的爱才算过得如意。而一旦静秋过得如意,就不用追忆跟老三一起度过的美好年华了,也就该考虑一下她那富豪丈夫的感受了。

按“ 221.217.11.* ”的思维方式,老三就是三十年前的“万科王石”,一个高干子弟,又有钱,而他竟然那么深地爱静秋,那是多么难能可贵令人感动啊,如果老三是个穷光蛋,平民百姓,那他对静秋的爱就没什么值得感动的了。

不可否认,持“ 221.217.11.* ”这种观点的不只她一个,媒体的“男人都想娶静秋,女人都想嫁老三”就是针对这类人的。这类人爱老三,是因为他符合她们的择偶条件,这类人爱静秋,是因为她符合他们的择偶条件。对这类人来说,喜欢一个故事,就是喜欢故事人物,而喜欢故事人物,就是要把TA据为己有。如果自己的配偶已经比静秋老三强了,就不用为故事感动了,只有自己的配偶比不上老三静秋的时候,或者根本还没配偶的时候,才会喜欢这个故事,才会“掩面而泣” --- 不是为故事,而是为自己。

为什么说媒体的这两句宣传恶俗呢?就是因为它是把读者都当成这类人的。但是很明显,这只是一类读者,还有很多自己过得幸福仍然被故事感动的人,因为他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只要有爱,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同样是美好动人的,而老三生命的短暂,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健康和幸福。

按“ 221.217.11.* ”的观点,静秋只有在嫁了万科王石的情况下,才需要注意自己丈夫的感受,如果丈夫不是万科王石,就用不着注意丈夫的感受了。为什么呢?因为穷丈夫得罪就得罪了,反正也没几个钱。而富豪丈夫得罪不起,如果你还在怀念从前的恋人,富豪丈夫就要嫉妒了;一嫉妒,就不爱你了;一不爱你,就要离婚了;而一离婚,你就失去金钱和地位了。

但静秋显然不是这样的人,静秋的丈夫在这一点上显然比“ 221.217.11.* ”的境界要高。艾米已经说过,静秋对那些追求她的人,都会坦诚相告自己跟老三的这段恋爱史,有的说要“超过老三”,有的说“要把老三从你心里赶出去”,只有静秋的丈夫说要“延续老三的爱”,这是静秋爱上丈夫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我们从静秋把这个故事拿出来写这一点上,就可以推断出她的丈夫是理解她支持她的,因为故事贴在网上,并且出了书,不可能瞒着她丈夫。如果她丈夫嫉妒老三,静秋就不可能把故事公之于众了。

对静秋三十年前那段爱情的理解与尊重,是静秋丈夫身上的一个闪光点,这是很多男人办不到的,也是很多女人不理解的。在他们看来,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段爱情,如果静秋一直是爱老三的,那她对丈夫的爱就是假的,如果她对丈夫的爱是真的,那她对老三的爱就是假的。有的人甚至极端到认为静秋应该随老三而去,成就一个现代版 > ,还有的认为静秋应该终生不嫁,才对得起老三,所以她们为老三流泪,因为她们觉得静秋辜负了老三。

这是对爱情的误解,也是对老三的误解,老三最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静秋能活下去,能活得幸福。老三最感动人的,也正是这一点,如果抛开这一点,仅就前面的那些关心照顾而言,很多恋爱中的男人都能办到,但做到最后这一点,就需要一点彻底的人文主义精神了,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和珍惜,不仅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别人的生命。而正因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才更加希望生者的生命能够延续。

老三希望静秋活下去,并且结婚生女,他说“只要你活着,我就不会死”,他对今后那个会成为静秋丈夫的男人,是尊重的,羡慕的,爱护的,所以他要把静秋完整地留给她的丈夫。他对静秋将会跟别的男人生下的孩子,是象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的,这是很多男人做不到的。

对于老三的爱,可以说静秋是真正得其精髓的人,如果她跟老三去了,他们俩在三十年前就死了,我们谁也不会知道这世界上有过老三这样一个人。现在不是梁祝的年代,一个审美取向正常的人,不会为了一个为爱自杀的人而感动,只会遗憾轻生者对生命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如果静秋三十年来都沉浸在追悔之中,她早就成了一个祥林嫂,早就没人愿意听她的故事了。但她没有,她三十年来自强不息,乐观向上,成为一个幽默达观的智者强者。她事业上屡遭打击,但她没有气馁;婚姻上并不完美,但她细心经营。她奉献给老三的,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标记,而且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她没有嫁万科王石,她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丈夫,但她有乐观对待一切的心态,她有热爱生活的激情,这是她生活的财富,是金钱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生命是一种体验,爱情是一个过程。既然爱情是一个过程,那么人的一生就可以有不止一段的爱情过程,有的过程可以延续一生,有的过程只能转瞬即逝。但不管过程长短,只要是真心相爱的,就值得珍惜,值得纪念。从性的角度来讲,两段过程只能有时间上的继起,不能有空间上的并存,也就是说不能同时有两个性伴侣。但从感情上来讲,两个过程完全是可以并行的。珍惜一段过去的爱,并不等于忘记现在的爱;珍惜一段现在的爱,并不等于就得忘记过去的爱。

这是艾黄的爱情观,是静秋的爱情观,也是艾米那些知傻的爱情观。但“ 221.217.11.* ”显然不是这样的爱情观, 我不想说谁的爱情观更高明,我只想说不是我们一类人。

关于艾米对这里几个人的反评,你认为是伶牙俐齿也好,认为是率性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驳不倒她,而她能驳倒你。

艾米对“千年一叹一回眸”的反评,就是拿出事实来说明“千年”的说法不对。你要驳倒艾米,就拿出事实来证明艾米说得不对。

艾米对“ LINDA0703 ”的反评,就是说明爱情应该讲究平等,也就是要两人的确相爱,不能一个爱,一个不爱,也不能一个是爱人品,另一个是爱金钱。但爱情不应该讲究对等,也就是说,不能计较谁为谁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否则爱情就变味了。你要驳倒艾米,就证明爱情不用讲平等,或者要讲对等。

但是你能驳倒艾米吗?你驳不倒,因为她在这几个问题上掌握了真理,而你没有。可以这么说,这里没人能驳倒艾米,不是因为她伶牙俐齿,而是因为她说得有道理。

静秋把自己跟老三的故事拿出来艾米写,艾米写出 > ,是为了寻找同类,不是为了寻找版税,也不是为了寻找读者。你读了这个故事,你是这个故事的读者,但你不一定是同类。你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老三,为这个故事哭了,也不一定是同类。只有那些看了静秋的答网友就更加喜欢这个故事的人,看了艾米的反评就更加喜欢这个故事的人, 才是同类。

“不是同类,无所谓谁高谁低,不同而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