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三十一日电)中国拥有梦幻般的经济成长,却有着梦魇般的环境生态。国际媒体指出,中国高度经济成长的代价是河流遭污染、城市弥漫烟雾、温室气体排放高,最近又发生百年来仅见大规模暴风雪,“跟十年前的大水灾一样,也许是环境的一种报复。”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天细数中国高速经济成长下对生态环境的不重视,并藉一九九八年的大水灾、今年初罕见雪灾,强调在相当程度上是大自然的一种报复。
报导指出,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很快向已开发国家看齐,每年每人平均三点九吨的排放量,已让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只能望“中”兴叹。
中国的水质污染程度同样令人咋舌,约每两条河流中就有一条水质无法再用于灌溉,工业废水几乎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在广东省人口密集的工业区,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污染程度,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报导引数据指出,自二零零五年以来,中国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癌症病患人数成长了百分之二十,畸形新生儿也成长约百分之四十。 正如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经过几百年的砍伐,中国天然森林也所剩无几,土地沙漠化也在日益加重,这已波及四亿人口生活,沙漠面积已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八以上,全球暖化将使情况持续恶化。
报导指出,这次雪灾已经初步显示,自然灾害不仅给人带来灾难,也会给经济带来恶劣影响。
除直接经济损失外,运输停顿、缺乏能源和原料导致停产,物价进一步上涨,“甚至股市这几天的剧跌也未必与此无关,因为自然灾害既然能影响经济,也会影响人们对相关企业和经济领域的信心。”
德国环境部部长嘉布瑞尔一月底即将出访中国,这是中、德关系陷入僵局以来,第一位造访北京的德国部长级官员。他在行前告诉“德国之声”,由于环境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等于零。
报导评论,此话或许耸人听闻,但其中确实含有一种哲理,因为这并非仅仅是环境投资额和经济成长率都保持百分之十的问题,而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