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平地起 华章万古传——《温酒斩华雄》赏析

临时客,澳籍华人,职业工程师,曾任“澳洲日报社”社会新闻版记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几天,在网络上见一关于《三国》的贴子,标题记不确了,大意是将三国名将按武艺高低排座次。该文采用甲胜过乙,乙又平过丙,所以,甲比丙强之类可笑的推理类比,硬是将这个千百年来都说不清楚的话题,排了个一二三四五六七的顺序。且不说这种不分时间、地点、年龄就瞎比较、乱排名的做法本身有多么幼稚可笑,单说这结果,鼎鼎大名的关云长居然被排到了第八 (也许是第九) 的位置,这就不能不让我这个《三国》爱好者拍案而起了。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我起码看过有好几十遍了,自问不比那位上贴子的仁兄次数少。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作者罗贯中对他们都作了出神入化的描写,而其中着墨最多、份量最重的一位英雄,当数关羽关云长。应该说,作者的匠心没有白费,凡看过《三国》的人,无不对关公的英雄形象记忆深刻,他集忠诚仁义、正直勇敢于一身,成为古代名将之中的典型。千百年来,被国人尊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相提并论,被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说起关公,他一生中的闪光点可真是太多了!诛颜良、斩文丑,展现了他盖世超群的武艺;“千里走单骑”,显示了他义薄云天的赤胆忠心;“单刀赴会”,表现了他藐视敌手的大无畏气概;“水淹七军”,则体现了他智勇双全的大将韬略;而“华容道上释曹操”,又典型地反映出他知恩必报、同情弱者的仁者风范;即使是最后面临“败走麦城”的悲壮结局,关公仍大义凛然、泰然自若说出了他的生命绝唱:“玉可碎而不可毁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真正是视死如归,把自己的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悲哉关云长,壮哉关云长! 

这就是《三国》留给后人的关公,他是一个个性多么鲜明的英雄啊!如果有人问我:《三国》里面的哪一段有关关公的描述最精彩呢?还真是不好说,因为所有的描述都那么的精彩。于是,我换了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在《三国》里,关公这个英雄形象是什么时候开始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应该是不难找到答案的:肯定不是一开始“桃园三结义”的时候,也不是征伐黄巾那几次小仗。作为一名武功盖世的英雄,真正能体现他形象的第一个大场面应该是:汜水关前群雄会,临危受命斩华雄。《三国》中的《温酒斩华雄》这一节,无论是从内容的精彩程度,还是从文字描述的深厚功底,都可以称得上是传世之作。以下就是敝人对这一段描写的读后感。 

先说标题:《温酒斩华雄》,这个标题之中最为传神的一个字眼就是“温”字,但这个字的韵味,只有在最后读完全文之后才能领会得来。在此先一笔带过,表过再提。 

再说当时的形势:当时的基本形势是18镇诸侯云集汜水关前,共同讨伐残暴无道的董卓。讨董军的优势是:正义在手,人多势众;劣势是:各怀鬼胎,互不配合,且绝大部份军队都是些乌合之众。此外,讨董军是攻坚的一方,难度自然就比防守的一方大。而董军方面呢,虽然人数较少,但却是一旅精兵,据险关而防守,更重要的是:率领董军防守汜水关的大将华雄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在此之前,由孙坚率领的讨董军的先锋部队就先跟董军干了一仗。要知道:这老孙也不是等闲之辈,正是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孙权他爹。可那时的孙坚还不行,手下没什么像样的大将,率领又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华雄也并没有被动地坐在关内挨打,而是主动出击,一上来就将孙坚手下的大将砍倒好几个,挫动讨董军的锐气,加上董军训练有素,一仗下来,就将老孙的队伍冲出几十里地。后来,负责后勤供应的另一镇诸侯袁术又断了孙坚的粮草,搞得老孙的部队人心惶惶。而华雄则抓住这个机会,一个黑夜偷袭,就把孙坚的大营给端了,杀了他一个片甲不留,孙坚本人也仅以身免。这就是整个故事开始之前的铺垫,这个铺垫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用连战连捷、士气正旺的董军来衬托当时形势的严峻;用一镇诸侯孙坚的惨败来衬托华雄的骁勇善战。现在,大队人马已经赶到汜水关前,大战一触即发。按一般的常理判断,讨董军形势不妙。但任何形势都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古代打仗,不象现代这样主要靠士兵。反而是由将军对将军单打独斗干上一仗,将军打完了才轮到兵们。这就使战场上出现了很大的偶然因素,特别将军获胜那一方的兵们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胜利所激发斗志,战场上的士气很容易发生逆转。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 因为一个将军武艺的高低很可能会直接决定战场的胜负。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的形势,那就是:要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就必须乘华雄出关挑战这个大好机会,一举将这个“董军统帅”干掉。 

接下来是战争场景的选择,我认为:这是整个故事最为精彩、最不落俗套的一幕,堪称作者罗贯中的神来之笔。与普通人的想法完全不同,作者既没有选择杀气冲天的战场,也没有费笔墨去描述关公的武功。而是出人意料地将整个场景固定在讨董军的总指挥部 — 中军大帐里。关于大账内诸多人物座次的安排,也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讨董军统帅、出身于四门三公的袁绍自然是坐在首位,18镇起兵的诸侯也各有一席之地。而当时尚默默无闻的刘备,只能靠其中一镇诸侯公孙瓒的引见,勉强获得袁绍的认可,敬陪末席。袁绍还强调:“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意思很明显:就连这么个卑微的位子,还不是刘备凭本身挣来的。而故事的主角关羽,当时仅为一马弓手,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名普通的骑兵;而他的结义老弟、后来勇冠三国的猛将张飞则更惨,仅为步弓手 —— 普通步兵一个,连马都没混上一匹。看着这种安排,难免使人产生“英雄莫问出处”的感慨。 

故事的展开既自然又急促:不可一世的华雄率领董军气势汹汹而来,两军阵前再显威风,讨董军派出两员上将出战,都在阵前折戟,没走上几个回合就被武艺精湛的华雄斩于马下。败报传来,整个中军大帐弥漫一片悲凉气氛,敌势如泰山压顶、笼罩着整个大账。这时,主角关公出场了:“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账下!”相信读过《三国》、熟悉关羽的读者谁也不会在意这句话,因为这是典型的关氏语言风格。但如果考虑到当时的关羽并未成名、且地位也只是一名马弓手,这话就有点语出惊人的意思了。果然,极为讲究门第的统帅袁绍首先就关注关羽的出身,一听说他仅是一马弓手而已,袁“统帅”就犹豫了。此时,旁边跳出一个比袁绍更为迂腐的活宝 —— 他兄弟袁术,他厉声训斥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这时,另一位《三国》英雄曹操出场了,他首先据理力争、尽量平息袁术的怒火:“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又针对袁绍的“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的担心,巧语周旋:“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如果说,当时的关羽是一匹千里马的话,那么曹操就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通过这一番战前对话,作者对三国初期的一些人物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关公的英勇豪迈、袁氏兄弟的愚蠢守旧、曹操的能言善辩、众诸侯的庸庸碌碌,全都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三国》巨著里各位人物将来的命运发展埋下了伏笔。说服了袁氏兄弟之后,曹操又亲自端上一杯热酒,为出征的关公壮行。在此,关公再次显示了他一往无前的英雄本色,慨然说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随即提刀上马、奔赴疆场。 

对于接下来真正的疆场博杀,作者出人意料地作了一个极其精炼的描述:“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短短28个字,胜过千言万语,双雄格斗之惊心动魄,通过在中军大帐里的所见所闻,力透纸背,给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战场的声音嘎然而止,只听到一骑飞驰,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强烈的动静反差烘托出故事的最后结局: ——  “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个“温”字以一种极其巧妙而又鲜明地方式提醒读者: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来得是何其迅猛!一切都在瞬间,一切都已结束!但就在这英雄横空出世的这一瞬间,整个战局就已扭转!作者竟然在一句也没有描述关公绝伦武功的情况下,将一位盖世英雄的形象成功地嵌入每位读者的脑海里。结尾的点题使这一经典华章放射出最为绚丽夺目的光芒!

2006年8月 写于 悉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