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个经验:想买什麽东西要瞧准父母高兴的时候提出,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大。长大了,进入了社会,到了工作岗位,再也没想到过这个,也就没用过这一招。
近一年来,因工作转移,每天要乘城际火车上班。由于汽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乘火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每天绝大多数人都上一个自己固定的车厢。 这样一来,使本来每天冷冷清清的车厢,逐渐变得热闹起来。车上人少时,乘客们都坐的离得远远的,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式;人多了,每个座位都坐上了人,大家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反到打招呼,聊天说笑,亲热了起来。有了言谈话语,心绪也就很容易溢于外表,我就能看到,能感到了大家情绪是在变化中。
很明显,这种情绪变化是周期性的。星期一是低潮,刚刚从两天假日中回来,想到上班,情绪自然不高,但车厢里还是有低声地话语,可能是讲述假期中的趣事;星期二,星期三是谷底, 车厢里静静地,偶尔听到点儿翻报纸的哗哗声,大概是周假中的事儿也抖落完了,工作中又堆上来一脑袋的官司,每个人的面目都较严肃,更多人是闭眼养神,或干脆睡觉;星期四,车厢里的气氛较前有所好转,一个星期已熬过半;星期五来啦,大家的情绪就大不一样啰,各个的脸上见到微微的笑容, 一上车,有的熟人们就会用cheer 的语气打招呼“morning, we have one day to go”, 接下来,有的聊自已的周末计划,有的虽不张口,但看上去也像是在琢磨着,怎样度过这盼了一周的歇脚日?打盹迷糊的人数显然下降。尤其是下车时你会听到平日里没有的,轻松的, 各种音调的“bye--, have a good weekend” 从车里缓缓飘到车外。
同样,到了班上,我也看到每到星期五,大家就都活跃了许多,态度也和蔼了些,好像每个人都怀着,放松,喜悦的心情!
我核计着,虽然在美国,求人的事儿的确不多,但总还是有吧,要是敢在“星期五“去面试,找老扳长工资,去移民局办点事儿,趁着人高兴,这成功的机率是不是也会大大增加呢?
不妨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