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我的家乡 (相应斑竹号召,勇于参加活动)

生活什么最重要?身心健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活动:我的家乡 (相应斑竹号召,勇于参加活动)

妈妈是一个勤劳勇敢糊涂乐观的人,接到美国当了一阵子聋哑人,手脚嘴眼都闲不住的人着实给憋坏了,出门只要见到亚洲面孔,都热情地拿中文上去攀谈,在国内就没几个人能听懂她的大半老家话的普通话,更别说亚洲面孔的非中国人了,赶上会中文的,不论别人说的是听不听得明白的广东话台湾话或其他方言,也不论年龄大小,统统亲热地称呼“老乡”,我在一边哭笑不得地尴尬着。她糊涂,从来也弄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别人的家乡在哪,一律老乡,还振振有辞呢,同县城来的不用说是比亲人还亲的老乡,同省来的不是近亲也是远亲老乡,从自己或孩子们或亲戚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来的当然也是老乡,实在找不到的那也是中国老乡呀,最后连其它国家亚洲面孔的人也被她嘿嘿笑着定为亚洲人的老乡。不到半年,远近左右认识的中国人都成了她的老乡,“老乡老乡是有同一家乡的人,照你这么说,是地球人都是老乡了。”有时我也和她斗嘴,她还挺得意:“那是,到了太空,地球人可不都是老乡了。”“歪理!”噎了半天之后再一细想,歪理也是有道理呀,看是对什么来说了,读了很多书,想了很久之后,所谓的返璞归真,到最后不就是妈妈这样单纯的想法吗?妈妈的家乡可大可小,变化多端。

女儿是敏感无助纯真好奇的,姐姐有一外号“为什么”,就“家和老家”这个问题真是问得我无言以对,“为什么我们家是四口?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算我们家?那太太爷的家在哪里?” “为什么我的老家是中国不是美国?”“为什么爸爸老家和妈妈老家不一样?” ”“为什么牛牛哥哥的老家和我一样?” “为什么大舅舅小舅舅和妈妈不同地方生的怎么有同样的老家?”“为什么妮妮爸爸和爸爸是老乡?”“为什么妮妮不是我们大家的亲戚,和我还是老乡?”“为什么…”,绕半天把我自己也给饶糊涂了,只有高压解决问题:“爸妈在哪,哪就是你的家。爸妈老家在哪,哪就是你的老家。”见妈妈急了,姐姐仍然一头问号地不再言语,回头就会去爸爸那里接着再问几遍为什么。四岁的妹妹不大说话地关注着我们的问答,最后状似明白地叹口气说:“我想家了。”“啊?!!!我们就在家里,想什么家呀?”妈妈一头雾水。“我想奶奶家了。”我们回去过一次奶奶家,呆了5天而已。姐姐也托起腮帮子望着窗外的远方轻轻地说:“我也想家了。”我承认我有些抓狂,说不清楚了。可那时的心里有个小人的我也是这样在说“我也想家了。”在孩子眼里,父母的羽翼就是家,惦记的天空是家乡。

朋友是一个智慧正直善感清丽坚忍的人,从台湾留学来美,风风雨雨也有四十年了,写过想家思乡等的文章,一次在大会上被人问为什么不回去,台上一向温婉平和的她像被击中痛处,半天说不出话来,看着忧郁无奈袭过来,看着那样的痛涌上来,看着泪水一点点漫了出来,她泣不成声“回不去了”,会上什么人都有,自然有人认为她矫情作秀,而多年后第一次听她慢慢说起时竟也是心中大恸,一样泪流,无法解释,更无法解释现在写到这居然也掉眼泪不想多说。太阳底下,再光亮的东西都有阴影,越亮显得影子越黑,记忆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连影子都轻快得是种享受。能回到童年吗?能重温旧梦吗?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想念到“痛且快乐着”可又回不去的家乡,那是,回去了也是物是人非。

我呢,大部分时候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偶尔会去深思点什么,想不明白也就放弃了,据说生一个孩子智商下降1/4,感觉还真应在我身上了,幸好没按当年的想法生上一打孩子,现在两个正好,半糊涂着过日子,偶尔也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是挺明白的一个人有颗糊涂的心,这样子慢慢想想,随便说说,实在是懒得去把各项各点去弄个清楚明白,难道是遗传我妈的糊涂基因这时候才表达?罗嗦半天其实只是想说:我心安处是为家,我心念处是故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