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有奖征答题之我的答案(2)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6.

很多人都答对了,我就不一一抄袭了:)

编辑删掉这一部分,可能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怕因此被人揪住辫子.但这也太胆小了,如果这段话是关于现领导人的,顾虑一下还情有可原.而对于毛主席他老人家,批评老早就满天飞了,哪里会引起麻烦?

我这个小说放在网上这么久,转载的不计其数,政府要是对这句有意见,老早就封了我了.我在新浪贴一个跟某潮有点关系的故事,马上就被封了,哪里还用等到编辑来删改?

"宁左勿右"是我们国家这些年来的传统,"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

皇帝老儿说一句"向左十度",到了大臣们那里就要变成"向左十五度",因为大臣门惟恐对皇帝老儿的意思领会得不深,贯彻得不力,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当然得下大力气执行.

再往下一级,就变成"向左二十度"了,因为下面的臣子也怕自己贯彻得不力,也要表达忠心.

这样七一贯彻,八一贯彻,到了最底层的百姓那里,就成了"向左九十度"了.

编辑"宁左勿右""明哲保身",他们知道不删这一段,也--许--不会惹麻烦,但删了这一段,就肯--定--不会惹麻烦了:)

另一种可能,编辑认为静秋的想法太"现代",那时的人,尤其是静秋这么胆小的人,不敢这样说.

问题是静秋并没这样说,她只是想了一下.那时象老三这么大胆说出来的人是不多,但象他那么想的人还是很多的,不敢说而已.而老三也不是个傻子,他也只对静秋说说,因为他能看出静秋不会去出卖他.

文革中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又尤其是那些被批斗的知识分子,有点本事的人,谁个心里不是牢骚满腹?不说不等于不懂.

"打棍子""戴帽子",正是文革的用语,我们现在还在说,只是沿用而已,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发明."御用文人",也是文革用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既往不咎,下不为例"等,都是文革用语.连"对您的敬仰如滔滔的江水"也是文革用语,不过因为周星星用了下,变得好象是他创造的了.

7.

可以说都答对了.静秋的答网友,很多都是76年老三逝世之后的事,根本没法"揉合"进故事里去.我看到编辑的这个提议,就知道我的书落入一个"老外"(老半?)手中了:)

当时就想,他爷爷的,共和联动干脆雇我做编辑算了:),我水平不高,但胜在够懒,断不至于提出这么荒唐的建议,如果搞不懂原著,又不想仔细看,我就说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得了:)/>



大多数都答对了. 

wanwan'er 帮忙找了关于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省略号: 
1、 表示沉默: 
2、 表语言中断: 
3、表语言断断续续。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5、表明语意未尽。 

破折号: 
1. 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2. 表示话题的转变。 
3. 表示话语的中断。 
4. 表示声音的延长。 
5. 表示引出下文。 
6. 表示总结上文。 
7. 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 
8. 用在副标题的前面。 
9. 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我用的破折号(或者说短横线,因为我的汉字输入系统没有破折号,也可能是因为我不会输入),大多表示声音的延长,或者是在想问题,或者哽咽,或者思路拐弯,都没违反标点符号的用法,很多情况下不是省略号可以代替的,完全没必要修改. 

编辑曾说标点符号的使用应该规范化,有的读者也这样说,但如果他们看看这上面所转载的这两个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就知道我标点的用法是规范化的. 

我写东西其实是很老派的,连"的地得"都尽可能规范化,引号分号都使用得很规范.编辑挑我这方面的毛病,纯属"吹毛求屁":) 

很多作家并不这样规范,有的根本不用引号.我觉得对小说类作品,编辑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有些不规范的用法,正好是某作者的风格因素之一.如果编辑把人家的作品当学生的作文来批改,那就是吃力不讨好了./>

1.

我把这个问题放到最后来答,是因为真正答对这个问题的不多,但大多数人的思路都是向着正确方向的,只有少数人认为编辑改过之后明白易懂了:)

其实我在百度和新浪的题目就叫"为什么我不让编辑改动我的文字",说明我不认为编辑改动得有道理,这等于是漏了题:)但有的人可能是没看见这个题目,有的可能是"坚持真理",不为奖项而动,所以才会说编辑改得好:)

我父亲好歹也算个搞文学的,对中国文坛之现状及原状乃至未来状都知道一些皮毛,所以他开的那个玩笑是有其独特的含义的.

我父亲认为进入文学史的作品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有绝对价值的,一类是有相对价值的.所谓有"绝对价值",就是说不论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度,都会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欣赏.他说的这个"读者",不是指任何一个拿起书来读的人,而是指那些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称为"者"的人,大概相当于REASONABLE READER.

所谓有"相对价值",就是说只在某个年代某种场合有价值,过了那个年代,过了那个场合,可能就没人喜爱没人欣赏了.这样的作品也能进入文学史,主要是因为有些这类作品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中国文学史上的"伤痕文学",就属于这样一种有相对价值,因而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品.在1978-1980年代,有很多人被"伤痕文学"打动,震动,激发了很多文学青年的写作热情,但过了那个时代,就没什么人爱看了,今天我们来看那些伤痕文学,就觉得惨不忍睹,不论是文字,还是结构,或者人物,都是很幼稚的.

但我认为"伤痕文学"有一百个理由被写进中国文学史,因为这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后面的那些"反思文学","大墙文学",以至现在的种种文学,都是跟在其后出现的."伤痕文学"的出现,告诉人们"现在可以写这些东西了,不用再写高大全式的英雄了,说说文革的坏话不要紧了,可以谈谈人性了"等等.

所以说"伤痕文学"传达的有关中国文坛政策和方向方面的信息,比它传达的文学信息重要得多.

这是中国文坛独有的现象,就是作者必须揣摩政府的意图,必须写政府允许写的东西,不然的话,写了也是白写,不会发表的,即使发表了,也只能给自己带来祸事.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肯定有很多人象静秋那样,写了各种各样的小说,但都遭到了退稿,于是销声匿迹,有的可能永远都没再写小说,因为写了没地发,何必要写呢?专为字纸篓写作的人,只能是疯子,而中国人里据说疯子是最少的,远不如欧美的多.

所以在当时的中国,与其说是一个作者发表了作品,还不如说是一个编辑发表了某人的作品,因为发表权完全是掌握在编辑手里的.当然我这可能是外行话,发表权也可能不是在编辑手里,而是在总编手里的.更准确地说,也不是在总编手里,而是在政府手里的.有时总编就是政府指派的,那就又当别论了.

办刊物的人都得揣摩政府的意图,才能避免飞来横祸.政府还有专门的代表驻扎在各刊物,比如党支部书记之类的,别的不干,就专门搞思想政治工作,在那把关呢.

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就很好懂我父亲开的那个玩笑了,他不是在说静秋的小说应该被写进伤痕文学,而是在说如果L省文艺的编辑胆子不小的话,中国文学史或许就没有"伤痕文学",而变成了"山楂树文学"了:).

我父亲并不是在吹捧静秋的"山楂树之恋",他根本没有评价静秋的"山楂树之恋"文学水平的高低,他只是指出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当时的中国文坛还称不上"文坛",只是一个"党坛".哪个编辑的胆子大,揣摩政府意图比较准,又能在政府意图和个人意志之间钻个空子,哪个编辑就有可能改写中国文学史./>

PS:

既然第一题大多数人都没完全答对,这题就不计算在内了,答对其余七题的我都会赠送一本签名书.

不过我每本书只能得到十五本样本,我自己会留五本左右,这样每本书还剩十本,六本书就是六十本,足够赠送给大家了.问题是很多人都想要"十年忽悠",可能不够赠,我到时候会想办法.

谢谢大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