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6):大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德国教育(6):大学


作者:谢盛友


更正:我在《小学》里写:德国是十年制义务教育。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德国义务教育是指,小孩的年限到18岁。

职业学校。德国职业教育的类型,依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有不同新的发展,而德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到18岁,因此为了符合工作领域上的各项专业以及强制学习年龄的要求,有许多针对不同的情况所设立的学校,例如:职业学校Berufsschule、职业专门学校Berufsfachschule、专科学校Fachschule等...各种职业学校的类型。
除此之外,文理高中也因应社会工作需求,提供各种相关于职业的重点科目培养,如:以科技教育为主轴的高中Technisches Gymnasium、以经济领域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还有高级专业学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毕业的高中生具有领取高中毕业文凭Hochschulreife的资格。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大概含括了340所高等学校Hochschulen,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约有160所的大学、神学院、教育学院以及艺术学院,每年约有3/4的大学生都是集中在这里学习;其余的学生则分属于高专Fachhochschule、职业技术学校Berufsakademien,等相关领域。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人才,对于新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创造与发展,现今德国约有190万人在大学就读,预计到2011年将会成长至220至240万人。
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门槛主要是高中毕业考Abitur,而依据各学系的要求,所应具备的条件也有所差异;而攻读学位也必须依照学习的发展与考试制度来完成。

按照德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大学毕业时授予硕士学位,其中文科专业为文科硕士学位。如要成为教师、法律工作者、医生或药剂师则要通过国家考试。上大学通常至少要学习八个学期,但是实际上许多学科的学习时间要更长一些,因为在八个学期的时间内无法完成全部学业要求。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在六个学期之后获得FH硕士文凭。攻读博士学位以及为获取大学执教资格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只能在大学进行。

到2010年为止,模块式的学士/硕士专业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这一传统的一级制教育 — 这是欧洲国家1999年在波罗纳声明中达成的共识。波罗纳进程的目的,是在2010年前实现欧洲范围内高校的统一,以加大文凭质量的可比性,促进学术交流。

目前,德国高校已经开设了4600多个国际硕士学位专业和3000多个国际学士专业,其中很多使用英语授课。目前国际学士硕士专业已经超过了德国所有专业数量的60%。

这一国际承认的英美模式学位的引入在德国大学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革命,因为学生可以由此早日毕业尽快走向工作岗位。国际学士专业的常规求学时间为只有六学期,硕士专业二到四学期。不仅如此,德国毕业生在国际劳动市场上会享有更好的机会,而留学生也会垂青德国,因为这样的学位头衔在本国认证时不会出现任何麻烦。

学制的转换还一些障碍有待克服:新学制设置的非常精练紧凑,很多学生都感到要在很短的时间学习很多内容,他们普遍感到几乎没有课余时间打工,而德国很多州都提高了学费。并且很多新开设的专业却没有实习或外国学期的机会。然而新学位制度本应使这些变的更简单。

全世界有180万学生学者在祖国以外的大学中进行学习研究,其中十分之一选择了德国。无论对于初上大学的新生还是已经毕业的新一代科学工作者来说,德国这个学习科研地点都能为外国客人提供一些内容。

德国的大学多种多样,它把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德国有340多所大学,其中有受人尊敬的、拥有广泛传统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它们是锻造高级知识分子的场所。大学中也有许多学科互相交叉、教学与实际工作相接近的场地,即高等专科学校。德国的大学对所有符合入学条件的人敞开大门,因为“学术自由”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

综合性大学建立在“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基础上,它是开创性质的科研工作之地,在国际上享有杰出的声誉。德国的综合性大学是全世界学者和大学生的起步地点。

科研与教学并非在“科学的象牙塔”中进行。现代的大学在寻求接近实际,它除了进行教育外,也进行培训,除了从事基础研究,也从事应用研究。与多国康采恩或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学科交叉科研已非罕见,这些工作最终也加强了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今天,很多大学生不再追求纯学术的生涯,德国无数高等专科学校向他们提供可以比照大学的高质量职业培训。实践知识常常由地方企业进行传授,这对双方来说都有好处:德国企业有兴趣与高水平的大学毕业生建立联系,因为这些人回到自己的国家成为领导力量后,将成为德国经济界的联系人。
综合性大学主要传授做学问的方法和理论知识。综合性大学传统的专业是医学、法学、人文科学和文化学,但常常也有自然科学、经济学和师范等专业。按照威廉•洪堡的指导思想,综合性大学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其中科研应在不依附直接社会利益的情况下进行,这就是说,综合性大学不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的,不追求用途,只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学生有自行安排学习的广泛自由,他们自己决定,选修哪些课程,参加哪位教授主持的考试。然而,各大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这种自由学习的范围。综合性大学的学习不是职业培训,但是它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科学工作的技能。

如果想把学术性的学习与接近工作实际的教育结合起来,那么上高等专科学校是最好的选择。近160所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所提供的专业是相似的,都面向实际。教学内容是针对今后工作的需要而确定的。虽然高等专科学校现在也越来越重视科研,但是学校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教学。

将近三十年前,高等专科学校刚刚设立时,它只是综合性大学的“小妹妹”。经过发展,它现在成了综合性大学需要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高等专科学校本来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工程师、经济师和社会工作者时,加入理论教学的背景,而今天这类学校成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大学”。对于学生以及学生今后的工作单位来说,这类学校的优点是:针对今后的具体工作进行学习,目标明确,有规定的教学计划,比综合性大学学习时间短。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通常是职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也常有管理人员,他们了解企业对未来工作人员的需求,灵活地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培训。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从中受益匪浅,在自由经济中具有就业的良好机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