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的旗袍和梁朝伟的领带----简评《花样年华》

知道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最初是因为据说张曼玉在这部电影里换了三十二身旗袍,可好像没听见谁注意到梁朝伟几乎从一出场到结尾都在脖子上整整齐齐地束了根领带-----只除了结尾处他从吴哥窑里走出来的那个镜头以外。

旗袍是亮丽的,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而领带对一个白领男人来说,是太普通的装饰,没人注意。

我宁愿相信梁脖子上的领带和张身上的旗袍一样,是王家卫表达情感的道具,是极具象征意义的。

梁从一出场就永远头发一丝不乱,白衬衫领口扎得死死的,就算领口松开了,领带也一定是端端正正的----------这是一个好男人,在外是个好员工,在家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永远只做对的事,就算有了些邪念也绝对不会去付诸实施的,这位周先生让我想起张爱玲的《红玫瑰白玫瑰》里的振保--------不,他比振保更正经,对自己更严酷,或者说,这种男人根本不懂得做“坏事”是怎么一回事,这“坏事”倒底该怎么去做。

一个是公司里的秘书,一个是报馆里的编辑,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正人君子,一个是罗敷有夫,一个是使君有妇,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是从注意到各自的另一半身上服饰的异常开始,还是从那个夜雨绵绵的晚上,街角边的那个婀娜娇美却又孤独的身影开始?无从知晓。

当他们对各自的另一半的背叛都已经了然于心之后,却又为何迟迟不愿迈出那一步?-------不论是为了报复还是为了。。。

也许,华美的旗袍只有束紧了领口才是美的,否则就完全丧失了它的诱惑力,同理,领带也只有整整齐齐地系在脖子上才是优雅的,一但松开了就没了风度,就会很难看。双方都很明了这一点,只为自身的美丽和优雅而活着,不愿也不会为了情欲放弃自己的美和优雅-------或许,他们是真正的智者,对后果早就一目了然,激情之后必然是沮丧,失望,失望,沮丧。。。还有,无边的空虚。。。不如就这样吧,在暧昧中生,也在暧昧中死,可总得有牺牲者啊,这牺牲的正是《花样的年华》。

在这段视频的开头,两个人背靠背,中间只隔了一堵墙,空气中悠悠荡荡地飘浮着这首周璇唱的《花样的年华》,寓意深刻而又含蓄。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跟我走?”-------没有回答,只有静静的泪水缓缓落下。

吴哥窑灰白色的残垣断壁上有一个小小的洞,他把他的秘密放了进去,再用枯草堵好,谁也不知道他在里头放的是什么,是怅悔,是悔恨,是自责,是思念,是祝福,还是祈祷,无人知晓,只见他从古老的庙宇中走出来的时候,衬衫的领口是解开着的,没有一条死板板的领带挂在胸前,他把秘密留给了永生的神,自己解脱了。

平沙落雁 发表评论于
虽然很喜欢这部电影,但仍旧感到看完给人以沉重感,原本应当是轻松的题材,却为何这般令人有种沉痛的感觉?

就我个人而言,仍然喜欢莫扎特歌剧的那种没心没肺天真烂漫的欢乐。然而,中国人的文化与西方人的是如此的不同,西方人大概很难理解这部电影里的那对男女。

除了道德-----其实我倒以为这个原因并不是阻止他们的关键性因素,因为他们各自的另一半已经为他们作出了榜样,更重要的大概还是不能舍弃自我------她害怕一旦解开了旗袍,她便不再是他眼中的他,同理,他也在担心若是扯掉了领带,他也不复她眼中的他。

他们一方面在接近,另一方面却在疏远,最后疏远的速度超过了接近,一边在肯定,同时又在否定,任何一种针对对方的行为都必然有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被放在舌尖之后以随时备用。

都没有勇气去做“坏人”,连坦然承认自己的另一半背叛的事实都不敢,又如何会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欲望呢,除了逃避还是逃避,虽然能逃避那个人,却如何能逃避自己?

永生的神他总在那儿倾听着秘密,却不能帮助你忘却,解脱只是一时,却不可能一世,不如坦然面对,不如归去,不如去生生死死热闹一场,将来躺棺材里也不至后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