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禅,平常心

最近看过的一本书《平常禅》介绍了一种与传统禅宗不同的平常心禅,创始人是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 Joko Beck),书作者是艾兹.贝达(Ezra Bayda)。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平实真切,对人的心理描写也很透彻。平常禅帮助人以平常心,勘破自我信念,学会接受身体上的情绪能量,不再抗拒负面的感受,心量就会因此而拓宽,进而领会痛苦的真谛,发现我们与生俱来的慈爱与悲心,得到心灵的平和满足。

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越来越不安,不知道什么是祥和和满足,我们想挣脱这种困境,改变和控制人生。传统宗教和其它思想固然对不少人有很大的启迪和帮助,但不一定能够对所有人起作用,比如禅宗,很多人都觉得很神秘很遥远,因为禅定与日常意识相比,属于超常状态,不够真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算景仰,那种境界也是可望不可即。

本书中的平常禅从普通人的心理层面上帮助人进行心理分析,然后采取和心理学迥乎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修持,或者说把禅宗修持完全具体实用化了,实用到你找不到禅宗里的深奥专有名词。从我的个人感受中,认为平常禅里介绍的修持方法很真实。

我们的烦恼到底是什么?

我们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如履薄冰之感,就算目前生活基本顺利,也伴随着不安,和隐约的不满足感,如果人生境遇突然恶化,我们通常是选择逃避,看看以下是不是我们经常的反应:有人将混乱感强迫阻隔在外;有人企图超越或内心里不可抗拒的冲动,来证实我们的能耐;有人选择臣服及配合环境,寻求一些想像出来的慰藉;有人企图从别人身上寻找安全感,让自己感觉被需要和被赞赏;有人展现出虚弱无助、急需被人拯救;有人不断追求娱乐消遣来填补因盼望和孤独而形成的空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共同点就是没有真正面对痛苦并去解决它,除非我们遭遇无法逃避的疾病、经济、人际关系上的剧变。

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是依照我们的幻觉来塑造世界,一旦聚焦于自我中心的梦想上,或企图支撑住自己的舒适感及安全感,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狭小而隔绝。而且,不管掌控多么牢靠,仍然随时可能失控。人生其实是中性的,不带有任何偏见,也不可能符合我们所设定的理想,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认为人生应该照着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每当事与愿违,不同形式的愤怒便产生了:不耐烦,懊恼,自以为是,挫折,被忽略时的义愤填膺,等等。我们自以为是地建立了某种公平标准,事实上,人生为什么就应该是公平的?世界为什么不该是混乱的?

有个故事:有位农夫曾经到佛陀面前倾述烦恼,说无论怎么样对生活都无法满意。佛陀回答:“对不起,我无法帮助你。”
农夫很惊讶问为什么。
佛陀说:“所有人类都有八十三种烦恼,不同的烦恼此起彼伏,但始终有八十三种。”
农夫很愤怒:“那你又有什么用?”
佛陀答道:“我的法虽然无法解决这八十三种烦恼,不过也许能舒解第八十四种烦恼。”
农夫问道:“第八十四个烦恼是什么?”
佛陀答曰:“第八十四个烦恼就是我们根本不想有任何烦恼。”

事实上,期待烦恼能消失才是我们真正的问题。我们不愿意如实面对人生。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在逃避最深的恐惧---害怕无依无靠,害怕孤独,怕自己不被尊重,怕存在的那份焦虑感。这些逃避其实最终带来了更深重的痛苦,内心很难得到圆满安宁。逃避带来了一个很基本的大问题:我们生活在替代式的人生里。“替代式人生”用来描述异于真实人生的状态,源于我们的基本需求:保障、安全感和慰藉。我们虚构了自我感,自我概念,我们的期待和要求,然后从这些深信不疑的信念中又发展出了惯性行为反应,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人生的真相,其结果便是与我们的真实本性分离,从而失去了人生与生俱来的开放性。

替代式人生也源于我们不知不觉间早就做出的一些决定:决定了自己是谁,人生是为了什么。下这些决定是为了应付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世俗的痛苦,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脱离了圆满的自性。比如,小孩如果太久缺乏来自外界的关注和爱,便缺乏安全感,为了自保的本能,便会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偏执的对策。成人也一样,我们为了追求安全和舒适,我们竭力掩盖痛苦的本质,有人退缩自保,有人奋力掩饰,有人刻意遗忘或向外寻爱,有人试图掌控,发展侵略性或装出兴高采烈的样子。逐渐地,我们将这些决定和策略编织成一些看似坚实的概念,并进而形成了替代式人生,更加远离了我们真实的生命本质。

怎么样转化情绪烦扰呢?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应该觉察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生气,其实它们经常是基于一些我们很久以前设置的一些论断。比如一个丈夫回家,发现妻子没有做饭就很生气,其实是基于“妻子应该照顾我”的论断。再比如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很多选择都是退让逃避,当他冷静地审视自己,发现其实有一个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卑感:“我很不完美,而且不可能改变”,因为这样个信念,即使她工作生活中没有问题,也被这个信念抹上了悲观消极的色彩。

我们选择的对策往往根植于自己的反应,我们的反应则根植于自己的期待。我们如果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心灵深处的期待,会发现我们其实早就有了一些虚妄的核心观念来影响自己的若干行为准则。为了挣脱这些障碍,活得更开放真实,就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自己。这个修行不是要达到寂静或其它的什么开悟境界---那离常人太远---而是仔细地观察自己,活在当下,这意味着和当下生起的任何现象和平相处。就从这里平常禅和传统的心理学分道扬镳,传统心理分析致力于发现问题并改变调整自己,而平常禅的修行是要体验一切,见到自我的真相,经验到更开阔的存在感。

转化愤怒,首先就要体验一切。逐步分解自我概念,打破这个自我概念带来的界限和疏离感,哪怕我们不得不和最原始的情绪共处:孤立无援、彻底绝望、充满着恐惧和担忧。让自己去审视内心深处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了愤怒。找到最真实的原因,我们才可能看透并体验到我们的痛苦其实只是一些信以为真的念头和深埋在体内的感觉罢了。透过这些盲目信念所造成的界限和疏离感,才能连接到我们的圆满自性,放弃那些自圆其说。要以近乎无情的毅力来做到这一点,打破对有些念头的强烈执着,真正看到那些信念。然后直接在身上体证到愤怒的能量,我们才可能触及到最深层的创伤感,悲哀和恐惧,并不再认同它们,看到真实的自己其实很宽广。如果不断地修持,就会在愤怒的周围拓展出一种强大的空寂感。愤怒不再是我,也就不那么容易深陷其中了。

比如有人对你说了批评的话,你生起了愤怒的反应,如果当时不能控制,过后了要问问自己“当时的客观情况是什么?”,很多时候所发生的事多半是别人的一些气话或无心之语,话语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是你将情绪反应移到了客观事件上的。不论我们觉得多么合理,发怒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行为。这并不是说哪怕我们遇到不公不义的事情,也不该采取行动,而是我们的行动可以不带有愤怒。愤怒只会让行为更封闭窄化低效。

愤怒后面往往是隐藏着的对失控和无助的恐惧,消解转化深处的恐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如果愿意面对,对它感好奇,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实接纳我们的人生。修行就要把恐惧当成妄念来看待,即使它们显得如此真实而具体。还有肉体的恐惧感,表现在各种不舒服的感受:胃部和胸部一带的躁动,身体的僵硬感,或是反胃及虚弱感。我们发现:恐惧的感觉只不过是一些强烈的肉体感受及某些深植于内心的自我信念所组成的。这些并不是问题所在,最重要是我们不愿意去经验它们。如果我们反过来体验它拥抱它,才能培养出勇气,跟自己的真心连接起来。勇气和恐惧绝不对立的,相反,勇气根植于对恐惧的接受,逃避绝不能产生真正的勇气。

转化恐惧并不意味着从此不再升起恐惧的反应,而是不再相信那些反应就是我们的真实面目,真正的我们应有巨大得多宽阔得多的存在感。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的修炼就是要聆听心中的思想,感觉那份焦虑,然后任由它去。感到昏沉时,就感觉身上那种昏沉的滋味,然后随它去。只要不抗拒,完整地接纳我们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们才能逐渐爬出那条恐惧隧道,将虚假的替代式的人生转化成最真实的充满宽阔感的生活方式。

彼岸的灯火 发表评论于
看了四遍,学术性太深,很有哲学与宗教的色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