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苏北抗战,血战刘老庄:82人血拼3000日军(组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刘老庄连: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军政在线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名官兵,在淮北刘老庄战斗中全部壮烈殉国。他们是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把它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刘老庄连是由游击队升格为正规军的。连长白思才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指导员李云鹏当过教员,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他们的带领下,第4连经受了刘老庄战斗最严峻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第4连奉命组织防御,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虽经数次突围,均未成功,乃决心固守。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日伪军集中炮火对第4连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并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畏严重伤亡,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苦战至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战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群众为第4连82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并选送82名优秀子弟补入该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纪念烈士,当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刘老庄烈士陵园。



血战刘老庄
中广网

1943年,日伪军对我淮海地区发动空前规模“大扫荡”。3月18日,我某四连(该师某团四连前身)为掩护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同日军川岛师团3000余人在刘老庄地区展开血战。全连苦战一昼夜,毙敌170余人,弹尽粮绝,八十二人全部壮烈牺牲。

血战刘老庄

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陈毅
  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朱德  
  
  战斗发生在1943年3月18日。

  日军在苏北进行的新一波“梳篦式大扫荡”已持续一个多月,参加战斗的4连属于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第3师正在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着游击战争。这一天,19团和苏北根据地淮海军分区、淮海地委行署机关都在淮阴北面六塘河一带驻守,2营的驻地叫刘老庄,距离六塘河一小时路程。
  
  边走边吃边战斗

  拂晓时分,枪声打响了,“只听见‘唧’一声响,树上的哨兵被敌人打下来了,那时候我们正在吃饭呢,”当时4连的兄弟连3连的连长霍继光回忆,“我们营长看形势不对,要战士们想办法突围。”于是,3连的战士们盛起饭,边走边吃边战斗,4连共82名战士留下掩护。

  19团的前身是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被称为“铁军”,4连是从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一支部队,配备的武器很精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朱宏佑对刘老庄战斗做过深入研究,他说,“连里都有重机枪,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而重机枪手就是连长白思才,他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七七事变”以后改编到115师,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现有的材料中只有他的一张画像,还有一句描述——“16岁就参军,牺牲时才20多岁,已成长为一个勇敢、善战、沉着、机智的年轻指挥员”。政治指导员李云鹏是82人中能找到照片的仅有的一人。

  3个排长尉庆忠、蒋员连、刘登甫也是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在今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纪念馆,记者看到了一份14人的名单,纪念馆副主任张承明说,其他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而惨烈的战斗,就是由这样一批“无名英雄”打下来的。

浴血刘老庄(油画)

  血战刘老庄

  当时的19团团长胡炳云在一篇《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里写下了战斗的惨烈经过。

  3月17日,19团接到陈毅的命令,迅速集结分散的部队,前往泗洪县的山子头,可是命令还没能执行,日军突然出现在刘老庄附近,4连和日军在庄外的“抗日沟”短兵相接了。此时,日军一千余人,而4连在炊事班随大部队撤退后,只剩82人。

  3月18日上午9时左右,日军发起第一次冲锋,前进30米便被4连击退。“日军军官川岛看到4连的火力后说,这不是土八路,是一支正规部队。”朱宏佑告诉记者。

  随后,川岛投入10多挺机枪,集中火力向4连阵地扫射。在火力掩护下,日本士兵向4连阵地爬来,距离阵地百米左右时,4连枪榴弹集中打向日军火力点,同时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枪榴弹是新四军军工部门的新产品,4连的枪榴弹压住了日军的火力。日军第二次冲锋失败,但4连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此时,李云鹏看到阵地前沿几十米内很多日军尸体都带有枪和子弹。他和白思才商量后,召集突击小组去取弹药。一排排长尉庆忠任小组长,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下,突击小组取回了阵地前沿日军尸体上的弹药,但尉庆忠却不幸阵亡了。

  此后日军又有多次进攻,都被打退了,日军改变战术,集中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向4连阵地轰击。一时弹如雨下,烟尘滚滚。

  炮击中,白思才被弹片炸伤,左手失去活动能力,昏迷了过去。苏醒后他挣扎着爬起来,来往于壕沟内,鼓舞士气、安慰伤员、指挥战斗。

  李云鹏也负了伤,他找到白思才,把自己在炮火中写的报告给白看,白在上面签了字。报告中叙述了战斗情况,并要求批准他们在火线上接纳的新党员。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天空中已经有了晚霞,白、李清点部队,4连的战士剩下不到一半了,而且有的身负重伤;没有负伤的,也是饥渴难耐体力不支。而抢回的弹药,也快用光了。白思才下命令,把余下的子弹,集中给重机枪使用,轻机枪全部拆散,步枪也拿下枪栓,装上刺刀,准备肉搏战。机密文件和报刊也全部销毁。

  日军围上来了,一点一点接近4连阵地。重机枪一阵扫射,日军倒下一部分。不久,4连子弹用光了,日军重新冲上来,肉搏战也开始了,因为寡不敌众,剩下的战士全部阵亡。
烈士精神常青

  战斗过后,霍继光的连队又回到了刘老庄,收敛埋葬战士遗体,“看到战士们因为肉搏战已经模糊的遗体,我流泪了,”霍继光说,“以后我回想起来的时候还是会落泪,连长白思才是我的老排长,指导员李云鹏是我的同班同学,我很怀念他们。”


  阵地上,硝烟还没散尽,四处散着被砸坏的枪,霍继光说:“很多战士是和日本人抱在一起死的,最后我们收葬的有84具尸体,有两具实在和日本人分不开了,就一起下葬。”是役,日军被击毙170多人,伤300多人。

  实际上,在收殓过程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位幸存的战士,马上把他抬到卫生所医治,他的身上,有两三处弹眼,十几处刺刀的伤痕,右臂也被炸断了,他断断续续地把战斗的一些零星片段讲述了出来,第二天拂晓,他也去世了。

  人们把烈士们一起下葬在刘老庄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这里成了八十二烈士陵园纪念馆,陵园内种了82棵青松,象征着烈士的精神常青。

  “刘老庄连”这支部队也一直都在传承着,建国后他们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1998年抗洪抢险,现在这支部队驻扎在河南洛阳,八十二烈士陵园纪念馆副主任张承明说,“每年冬天,部队首长都会到刘老庄来,凭吊烈士,同时征集新兵”。 

八十二烈士墓正门。

李云鹏的父亲李梦祥老人与“刘老庄”连指战员合影

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向烈士敬献花圈

黄克诚题词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题词缅怀

济南军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代表合影。后排左二为刘老庄连连长曾晓云

刘老庄纪念馆代表八十二烈士精神永存的八十二棵松

刘老庄纪念馆

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

刘老庄连长白思才

烈士词

指导员李云鹏烈士的父亲李梦祥老人到刘老庄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