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SMI TEA

No one else defines your life. Only you do.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外公、外婆很喜欢喝茶,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喜欢喝茶,不过他们只偏爱绿茶,我却好像什么样的茶都喜欢,每次从国内回来我都会带一些茶叶。此外,我也很喜欢国外五花八门的茶,KUSMI 茶就是其中之一。

在很久以前的俄国,有一个生长在贫苦农民家的孩子,他的名字叫 Pavel Michailovitch Kousmichoff,14岁时他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圣彼得堡,在茶叶店做小工。店主发现 Pavel 不识字,就教他,同时还传授茶叶经营之道。当 Pavel 结婚时,作为礼物,店主送给他一个小茶叶店,这就是 KUSMI 茶的起源,尽管当时还不是这个名字,那一年是 1867年。

Pavel 把茶叶店生意经营得有模有样,到1901年他已经拥有了 10 家连锁店,随后他的长子 Viatcheslav 接管了这份家业,Viatcheslav 再接再厉,不仅在本土扩大了经营规模,还把KUSMI 茶叶店开到了英国,直至 1917年,他们在俄国已经扩展到 51个店。

接下来俄国革命爆发, Viatcheslav 将生意转到英国和法国,并将公司总部设在了巴黎的 75 Avenue Niel(至今还在),就是从那时起,他们茶叶的品牌名字才缩短成了 KUSMI。

1939 年“二战”爆发了,KUSMI 也传到了第三代人手中,战争使这一产业遭到了重创,经过了极度困难的时期,这个运行了约一个世纪的家族产业终于易主。今天的 KUSMI 茶品牌,是由 Orebi 家族经营的,从诞生到现在,KUSMI 的历史已经超过了140年。


不同口味的小包装KUSMI 茶,方便品尝比较


KUSMI 茶的原材料取自世界各地,很多来自中国,在其丰富的品种中,我很喜欢 Jasmine Green Tea,口感就是中国的花茶,茉莉芳香纯正浓郁。前两天 V-day,KUSMI 推出了一种Sweet Love tea,茶叶选用的是中国红茶,配上人参、甘草、Guarana seed 等,闻着沁人心脾,喝起来甜美怡人,还带着些姜汁饼干的味道。刚好这几天都在下雪,一杯香浓可口的KUSMI茶,香飘室内,更暖在心里。

KUSMI 中的 Jasmine Green Tea 和 Sweet Love tea

这是盛开的蝴蝶兰和含苞待放的水仙,既然提到茶,顺便附上一篇从前的帖子:

《鸳鸯茶》TEA FOR TWO


不同风格的音乐带给人的享受和感觉往往会不一样,而同一音乐如果出现在不同场景也会带来奇妙的联想效果,就像一个小品演员忽然出现在正剧中,观众们可能先选择“笑场”,然后才渐渐去接受他的新角色。不过,这种脑海中下意识出现的画面重叠带来的感觉往往也很有意思,比如今天的这首歌《鸳鸯茶》(TEA FOR TWO)。

还记得法国喜剧电影《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 吗?里面那两个可爱的法国小老头,一个指挥、一个油漆匠,在土耳其浴室里为了帮助盟军飞行员接头对暗号,围着一个大胡子小心哼着: “鸳鸯茶,鸳鸯茶,我爱你,你爱我...”,大胡子瞪着眼睛,一脸的莫名其妙,写到这里就抑制不住要笑了,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口哨、钢琴...而每一次都令人忍俊不止。

提到《鸳鸯茶》,许多人都记得这是作曲家文森特尤曼斯 (Vincent Youmans) 在1925年为美国百老汇写的一部音乐剧《NO,NO,NANETTE》中的一首歌,而这一JAZZ 味道十足的歌曲音乐其实是出自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 (Dmitry Shostakovich)之手。当时,肖斯塔科维奇迷上了 JAZZ 这一西方音乐风格,虽然在斯大林统治下这类音乐被贴上“格调低下”、“颓废不堪”的资产阶级文化等标签,他还是大胆创作写了一些JAZZ风格的音乐组曲,《鸳鸯茶》就是其中之一。《鸳鸯茶》在苏联受到人们欢迎,肖斯塔科维奇却为此做出了公开检讨,不过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对音乐稍微做了一些改动,巧妙地融入了他的芭蕾舞剧《黄金时代》(THE GOLD AGE) 中,并再一次在苏联公演。

1950年,此曲又随美国同名喜剧电影《鸳鸯茶》及女主角Doris Day在片中的演唱再一次风靡一时。至今,《鸳鸯茶》的版本已经数不胜数,轻快的旋律也频频穿插在各种音乐之中。

让我们一边品味着Doris Day巧克力一般香浓的演唱,一边重温《虎口脱险》的开心瞬间,纵然各种感觉交错重叠,心中却尽是美好记忆投影...


Tea For Two – by Doris Day
/>


Tea For Two – 梅纽因演奏的小提琴版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