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南社 (五)丁氏兄弟与“聚珍仿宋体” - 金建陵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百年南社今将介绍南社研究者金建陵先生的文章:

南京籍的月份牌大王胡伯翔;

丁氏兄弟与“聚珍仿宋体”

现请看柳光辽先生为此做的的引言:

观景台上

        要是作社会分析的话,南社成员属于士绅阶层,“士农工商”里的士,说白了,一群旧文人,“孔乙己”的哥们儿。清末,取消了通行千年的科举制度,传统文人的“学而优则仕”之路,真的成了一枕黄粱,被封死了。读书人只能转向社会的各行各业,去寻找出路。冯友兰认为,周朝末年的礼崩乐坏,私学兴盛,文化下放,造就出诸子百家。清末废除科举,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又一次的文化下行,也为南社人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民国初年社会各业的佼佼者中,不乏南社成员的身影,多姿多彩的南社人群像,构成了南社的又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有一些南社人,如通俗小说名家包天笑、《小说月报》创办人王蕴章、戏剧通才欧阳予倩、国画大师黄宾虹、报业常青树成舍我等,在近代的文学史、戏剧史、艺术史、新闻史中,能够见到他们的名字;有一些南社人,如胡伯翔,如丁三在、丁辅之,如黄慕松,如许半龙等等,或许还没有听说过;可你一旦了解了他们的事迹,就能掂出这些名字的含金量不轻。

        追踪南社社员的人生旅程,发现其中的闪光点,为他们的奉献立传,是南社研究者金建陵的研究方向之一。让我们登上观景台,在他的指点下,去参观风景线中两个景点:月份牌大王胡伯翔和丁氏兄弟的“仿宋体”。

        你或许要问,唠叨这些陈年旧事,有意思吗?回答是肯定的。当前有个热议话题:文化产业。据报导,出版社要办成文化产业,江苏的凤凰集团,年产值几个亿;文艺团体也要办成文化产业,辽宁歌舞团正在摸石头过河呢。胡伯翔可是办文化产业的老前辈哟。丁氏兄弟提供的是文化产品,工程制图、印刷业,哪个离得开仿宋体?都列入国标了。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喝水不忘掘井人”,让我们把这些前辈记在心里吧。

丁氏弟兄与“聚珍仿宋体”

金建陵

 

现今的中文文字处理软件中,都在“字体”中设置了“仿宋体”。仿宋体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一种新字体,它是以宋版书中的瘦细体为基础而设计的,其特色是横竖笔画等粗,整体笔画略细,起笔处有斜势棱角,弯部有棱角分明的字肩,字形挺拔清秀,给人以悦目之感。当时有不少印刷厂都竞相刻制仿宋体活字来印书,并形成了一种风气。开风气之先的,便是创制“聚珍仿宋体”的丁三在、丁辅之弟兄。

丁三在(18801917),一名三厄,字善之,号不识,浙江杭州人。其兄丁辅之(18791949)原名丁仁,号鹤庐。丁氏弟兄的先祖始为商贾,经商致富而成为晚清时著名的慈善家和藏书家。在太平天国战争中,位于西湖孤山南麓文澜阁所藏的《四库全书》曾遭到劫掠。幸赖丁氏弟兄的祖父丁申与其弟丁丙收集散帙达9000多册(全书共36300册)。随后,丁申、丁丙又出资雇抄胥陆续抄配了若干卷。丁氏一门富而乐施,富而好学,酷好藏书,丁氏祖先传承下来的“八千卷楼”享誉天下。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丁氏后人所开官银号亏空倒闭,经商失败,亏欠公款,要出卖家产来偿还。时两江总督端方正命缪荃孙创办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的前身),当缪荃孙获悉丁氏欲将“八千卷楼”善本书出手时,便即刻禀报端方,急筹七万三千银圆亲赴杭州与丁氏商议,随即将其藏书全部购运到南京,并在清凉山附近前任两江总督陶澍所建的惜阳书院旧址建造大楼,将“八千卷楼”的图书贮藏其中。

缪荃孙不仅钟爱丁氏的藏书,而且对丁氏后人中“濡染家风,精于版本目录之学”的丁三在尤为赏识,特“力荐三在,方以管理图书之职任之。”(《钱塘丁氏家谱大系表》)缪荃孙对丁三在曾有如是评价:“典籍数十万卷,不劳而理。余益知其能。同客江宁数年,过从甚密。余观其志,不屑屑于当世之富,若贵顾闇然,不自表暴。”(缪荃孙《丁子居剩草>序》)工作之余,他仍热衷于著书、刻书。19104月至10月,江宁举办“南洋劝业会”,征集全国文物展览。丁氏家族刊刻的善本书籍亦陈列其中,并获得高奖。1911年,两江总督端方被委任为渝汉铁路督办,因欲强行将四川当地民办铁路收归国有,激起保路运动,端方率新军入川镇压时遭哗变军官所杀。丁三在也就离开江南图书馆,回到杭州。这一时期,丁三在经常到丁辅之等创办的“西泠印社”,精研善本、金石和书画,展卷摩挲,从中获得极大乐趣。19155月,柳亚子、高吹万、姚石子等“南社”挚友同游杭州,丁三在、丁上左、丁以布昆仲等“殷勤招待,流连了二十多天。曾在西泠印社举行过南社杭州临时雅集,又在孤山冯小青墓畔为春航勒碑纪念……”(柳亚子《南社纪略》)丁氏弟兄还独资设立杭州图书局,经营刻书刊印业务。

丁氏弟兄萌生创制“聚珍仿宋体”的动因,源于拟将其父丁立诚的《小槐簃吟稿》付印行世。因嫌当时流行的宋体铅字轮廓呆板,印成书刊不很雅观,就动脑筋广征宋版书籍,亲自仿写,刻制活字,命名为“聚珍仿宋”。起初,丁氏弟兄以黄杨木刻字,但工费太大,才决定易木为铅,并赴上海出资聘请当时的名刻工徐锡祥、朱义葆二人合刻铅质活字,精制铜模,范铸铅字。

创制“聚珍仿宋体”共经过八道手续,丁三在特吟成《考工八咏》“追维始事之艰”:

一辨体:

北宋刊书重书法,率更字体竞临摹。

元人尚解崇松雪,变到朱明更不如。

二写样:

敢将写韵比唐人,仿宋须求面目真。

莫笑葫芦依样画,尽多复古诩翻新。

三琢坯:

祸枣灾梨世所嗤,偏教雕琢不知疲。

黄杨丁厄非关闰,望重鸡林自有时。

四刻木:

刀笔昔闻黄鲁直,而今弄笔不如刀。

及锋一试昆吾利,非复儿童篆刻劳。

五模铜:

指挥列缺作模范,天地洪炉万物铜。

消息阴阳穷变化,始知人巧夺天工。

六铸铅:

一生二复二生三,生化源流此际探。

轧轧如闻弄机杼,不须食叶听春蚕。

七排字:

二王真迹集千文,故事萧梁耳熟闻。

今日聚珍传版本,个中甘苦判渊云。

八印书:

墨花楮叶作团飞,机事机心莫厚非。

比如法轮常转运,本来天地一璇玑。

1916年,“聚珍仿宋体”的铅字铸成,丁氏弟兄便在上海创设聚珍仿宋印书局,一面从事代客印简帖、名片业务,一面继续招股增资。1917年,丁氏弟兄又积极筹划以“聚珍仿宋体”制铜模印书。不意功未及半,丁三在忽然于同年六月病死,幸其长兄丁辅之承其未竟事业。其子珏(字阶平)及璿(字机平)也共同参与其事。“聚珍仿宋体”一面世便因其字体秀丽古雅、极似宋刻而受到出版界、印刷界的赞誉。起初,丁氏拟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并于1917年为该馆排印过《大观录》、《习苦斋诗集》、《居易堂集》等诗文集。因商务想取消“聚珍”二字,丁氏不肯。1919年起,中华书局确定盘并聚珍仿宋印书局。19206月,双方议定以正价二万六千元的盘并金额。1921年始议妥全部条件,正式订立合同。是年66日的《申报》刊登了聚珍仿宋印书局的启事:“本局已并入中华书局总厂,以后关于法律上权利义务完全由中华书局代表。”

中华书局正式收购了聚珍仿宋印书局已铸成的头号、二号、四号,三号、三号长体夹注各欧体宋字共五种铜模铅字和已摹写样本陆续刻铸的顶号、初号、三号、五号及头号、四号长体夹注及长短体字及西夏字体共八种铜模铅字。(据1920826内务部给聚珍仿宋印书局经理丁辅之的注册批件。)并允准丁氏享有“聚珍仿宋体”专利三十年。同时还与丁辅之订立十年的合同,由他担任新设的聚珍仿宋部主任。著名刻手徐锡祥、朱义葆二人继续刻铸未完成字模。后朱义葆另就他处,由徐锡祥刻铸完成。(何步云《中国活字小史》,《出版史料》1991年第4期。)

1921年,中华书局正式以“聚珍仿宋体”排印《四部备要》。时任中华书局总经理的陆费逵特地在《校印四部备要缘起》云:“……适杭州丁氏创制聚珍仿宋版,归诸本局,方形欧体,古雅动人,以之刊行古书,当可与宋椠元刊媲美。”陆费逵又在《四部备要》预约样本上撰有《增辑四部备要缘起》一文,亦云:“辛酉(1921),杭县丁氏创制之聚珍仿宋版归诸吾局,丁氏,即八千卷楼旧主人也,字体精雅,印行之书,直可与明清翻宋仿宋诸精椠媲美。”

丁辅之非常看重“聚珍仿宋体”的知识产权,乃至《四部备要》的版权上,都印有“丁辅之监造”的字样,其父丁立诚的《小槐簃吟稿》也得以于1919年春天刊印成书。1921年,丁善之的遗作《丁子居剩草》也刊印成书,缪荃孙、周庆云、徐珂、柳亚子、高燮、张焘、王毓岱等当时名流皆为之作序、作跋。

聚珍仿宋版排印的《四部备要》出版后因其字体古色古香而备受学人的倾慕,销路很畅。当时,用这套铅字印制的名片也倍受社会人士喜爱。为了应付如潮水般涌来的订单,中华书局于19219月特设“名片部”专门承揽此项业务,并委托各省分店代接业务。在中国近代印刷史上,这套铅字真是出足了风头。

原载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藏书》第六期(20084月)

汐汐 发表评论于
谢谢您,我偶然发现您博客里的“百年南社”栏目,非常兴奋。我也是南社发起人之一的后裔,现住在美国。 今年国内的纪念活动会回国参加。南社当年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可是目前的南社研究,史料整理以及社会影响,无论如何还是很“小众”的,毕竟是一帮知识分子精英的“舞文弄墨”,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呵呵。如果您愿意,请给我悄悄话, 我有一些想法,想联络海外南社后人,作些事情。
娓娓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复活节周末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