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峡谷”- 观后感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人们常说:境由心生。如果没有放飞的心灵,就不可能会有这些作品中的辽阔和壮美;如果没有心胸的博大,就无法对大自然的博大精深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今天刚看见这几幅照片的时候,正忙着上班,感动之余,匆忙写了几个字“大气磅礴”,记录自己当时的心情。现在回到家,意犹未尽,再接着涂鸦。

大自然的一切作品其实都可以称为完美。但是怎样把它变为艺术品,然后再对这种美作出一种纯粹个人的诠释、并且还要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同,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的艺术品,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如何,它都必定会透出作者鲜明的个人特点,就像一首同样的歌,让不同的人唱,味道会完全不同。一切艺术品的最大的不同往往表现在它的灵性的层面。灵性这种东西也许本来就属于上帝编制的密码,人们可以感受,但永远说不清楚它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

我记得许多年前曾经看过一幅摄影作品,叫做“愤怒的丘吉尔”。作者故意把丘吉尔的正在吸的烟斗给抢了下来,以此来激怒他,从而抓拍下了时为英国首相的他所展现出来的愤怒,而当时的时代背景正好是二次世界大战。其寓意十分深刻,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我之所以把quinster的这些照片称为震撼人心的艺术品,原因就在这。首先是这些作品带有他个人的鲜明特点,像构图,光线的运用,对比,等等。其次,它代表了一种超然的精神,它代表了一种希望从繁忙和喧嚣的尘世生活中解脱出来的不懈努力,一种对原始的回归,对宁静和空灵的向往,一种哲人般的沉思与冥想。一句话,就是在精神上返璞归真。这种超脱,就像诸葛亮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也有陶渊明的逍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从精神的层面,可以说这些作品中颇有魏晋之风。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读者认为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含着一些中国元素在里面。因为文化永远都是先入为主的,而且是存在于潜意识当中的。

这种超然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要不中国人天生就把人道和天道的统一看成是很自然的东西。这才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要不然孔夫子何以会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看得非常重要,并不强调征服。看看中国的的园林艺术就清楚了。亭台楼榭,假山假石,哪一样不是顺势而为?像央视大楼这样丑陋的东西只有在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今天才会出现。如果当初把它设计为一中国的行书“人” 字,那效果可能会好很多,而且那样的话,其寓意就该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了。

再回到正题。quinster的突出才能还表现在他对不同类型作品的熟练的驾驭。他的大题材有山水,小题材有花草。这些作品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美,蕴含的灵魂,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在此我就不再赘述。

以我个人的理解,艺术作品当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是最重要的事就是其中它所包含的灵魂。

从摇滚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酣畅淋漓的宣泄,它的内在语言其实是现实压榨下的躁动不安。为什么越是到现代,对物质的东西占有的越来越多,人们反倒越来越躁动不安呢?更不要说幸福和喜悦了。我个人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现代病,一种长期压抑之后的精神失衡。当现代文明对人的压力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时,人们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本能的抗争。可惜,这种抗争往往表现出某种疯狂,所以往往也带有一定的颓废倾向。酗酒,吸毒,不过是其中的几个典型的表现而已。看过毕加索《格爾尼卡》的人大概就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
See full size image

所以古典音乐和古典绘画的美只可能属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属于一个能够在森林中闲庭信步的时代。在一个人类注定要在忙碌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的时代,除了浮躁和喧嚣,再也难得看到一个人还能以如此纯净的眼睛来看太阳的东升西落;再也难得看到这种执著、这份宁静的心态;这份包容和喜悦、这份苦思冥想。

可是我想说,我在quinster这里看到了这些难能可贵的元素。故此,就写下了我今天的感悟。谢谢quinster的优美散文和他的摄影作品。也向同样喜欢这些作品的所有访客致意。

匆忙发言,想到那就写到哪,未作修改,所以词不达意。有不同意见的访客,请多多包含就是。俺的涂鸦,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1&postID=72005&page=9#mark
/>/>/>/>/>/>

/>/>/>/>/>/>/>/>/>/>/>/>/> />/>/>/>/>/>/>/>/>/>/>/>/>
sunshine814 发表评论于
大文豪啊! 一张照片洋洋洒洒写这么多。那谁谁谁让你捧一下,准大红大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