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



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停课,学生都不用上学了,我们几个同学经常聚在一起到处去玩。 冬天,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玩了。 同学金xx建议去滑冰,她家有好几双冰鞋。有一双我试了试,正好合适。 我们几个人就一起去了离她家不远的什刹海。什刹海冰场白天不开, 很多人都在冰场外面滑野冰。 这是我第一次滑冰,我穿好了冰鞋,站也站不直, 没走两步就摔一个屁蹲。 金xx滑的很好,她拉着我的双手教我滑。 那一天可没少摔跤, 每摔一次,都是手先着地,摔的手掌生疼。 到晚上,我的胳膊疼得厉害,都睡不着觉。

妈妈很支持我和哥哥学滑冰,带我们去买了花样刀冰鞋。 北京那时对外开放的冰场有北海和什刹海。 冰场星期天开日晚两场, 平时只开晚场。 晚场灯火通明,大喇叭里放着音乐, 很吸引人。 北海冰场在北海公园里漪澜堂前面的湖面,进了公园南大门绕着琼华岛走半圈才能走到。 什刹海冰场门前就有汽车和电车站,比较方便。两个冰场相比,北海冰场更大一些,但是散场的时候天很黑,要走那么长的一段路,所以我还是去什刹海冰场更多。 冰场的一圈有席子围着,每天晚场结束之后,冰场的人会把冰面上刮下来的冰渣清扫干净, 隔几天还会在冰面上浇水, 填平冰沟,冻上新的一层冰。

冰场上有租冰车的,冰车像个椅子,钉在一个平的架子上面,架子下面有两个竖着的铁片, 像很长的冰刀,可以在冰上推着走, 不会滑的人可以推着冰车学滑冰。 我推过一次冰车,觉得学着不得劲,就像带救生圈学游泳一样,学不好,后来就没有用过。我在冰上摔了不少次以后,基本上学会滑了。 滑冰最怕冰面上的深沟, 一不小心冰刀卡到沟里就会摔跤。 后面的人如果跟的太近会被绊倒。 冰场人多,经常能看到一摔摔倒好几个人, 滑冰时躲人也是个技术。

我们去什刹海冰场滑晚场时,经常能见到一个二十几岁,瘦瘦的男的在练习滑花样, 滑8字, 跳起来转圈。 他滑了很久还是那个样子,没见什么长进。 我觉得他那些动作女里女气的,怎么看都别扭。 所以我自己很快也不喜欢穿花样鞋了。 冰场上有个穿军装,戴红围巾的女的,滑的特别好。 她穿着跑刀,弯着腰,滑的飞快。压弯道时,动作熟练,潇洒,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 后来我工作以后,买了一双跑刀鞋,以后再也不穿花样鞋了。 跑刀的刀刃又窄又长,滑起来快多了,很快我也学会了用外刃压弯道,越滑越熟练。

那时候去什刹海冰场滑冰的人多数是男的,很大部分是中学生,当兵的和刚工作的年轻人。 这些男的不少是成群结伙的,不是穿绿军装,就是穿蓝衣服,大概是军队和地方大院的子弟。 他们有时看到哪个女的滑的好,就会滑到前面拦住路,找话搭茬。有时这些人故意在擦着别人身边滑过去,几乎要撞上了, 很招人讨厌。 我遇到这种情况都不理这些人。如果几次不搭理,他们通常就不来找麻烦了。女的一个人晚上滑冰不安全,所以我都是和同学和朋友一起去。 有一次我的同伴被一个男的纠缠不休,她有些害怕,我们两人就提前退场了。

我曾在后海北沿卫生部院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冬天后海上结了很厚的冰,我把冰鞋带到办公室,中午午休时经常在后海滑野冰。 冰上没有几个人,不用担心撞上别人或被别人撞。 我和朋友在紫竹院也滑过野冰。 滑野冰没有照明,天一黑看不见,就不能滑了。冬天天黑的早,公园晚上人少,不太安全, 所以去的不多。野冰没有人管,除了别人已经滑开的小圈以外,冰面上都是尘土,很涩还有冰缝,不好滑,容易摔跤。另外滑野冰不如冰场热闹有音乐,有灯光,所以我还是更喜欢到冰场滑冰。 现在回想起来,经常留恋的还是当年那种无忧无虑的日子。




什刹海
xxq2001 发表评论于
回复群思的评论:
那时一双冰鞋连鞋带刀30几块,冰刀是齐齐哈尔冰刀厂生产的黑龙牌。 买鞋虽然贵一点,但是自己的还是方便。 我喜欢滑,经常去,滑的多就合算了。
在冰场上,拍婆子的我碰上过,也看见过拍别人。 那些人都是小玩闹,不理他们就是了。 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就讲到那个年代什刹海冰场的事。
群思 发表评论于
哈,赶上拍婆子啦!哈哈。
群思 发表评论于
你妈很明事理,俺家就不行了,虽然是高工资,但只要花钱上10元,就不行。俺记的一双黑龙的冰刀加鞋是20-30元。 俺每次去是租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