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五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五

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

 

 

第三节   大乘佛学阶段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

一、大乘思想的兴起

二、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

(一)、初期大乘

(二)、中期大乘

(三)、后期大乘

下面就具体介绍。

 

大乘佛学阶段:也就是“大乘佛教时期”,大约从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大乘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初期大乘(约一世纪中叶至五世纪)、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后期大乘(约六世纪至七世纪)。

 

一、大乘思想的兴起

佛陀去世后五百年顷,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间,大乘思想兴起,大乘经典逐渐出现。

所谓大小乘的“乘”,是运载的意思。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如鹿车羊车,只能用以自载;大乘如牛车象车,自载兼载别人。

佛教小乘,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所加给以前佛教贬义性的名称,而不是部派佛教自居为小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乘思想的兴起,是从部派佛教发展出来的。当然并不是由部派佛教演变为大乘佛教,而是大乘佛教受到部派佛教的影响,这其间,受到大众部的影响最大。大乘思想的特征,在于其利他精神——即所谓菩萨乘的精神。照大乘学者看,小乘之所以为“小”,在于其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对经典的解释固定化,对戒律的条文一成不变。具有大乘思想的无名学者认为:“与其追求经典文字表面的意义,不如追求经典文字背后的精神”。在这种观念思想影响下,大乘经典逐渐出现,而最早出现的是般若一系的经典。

如此说来,大乘经典就不是佛陀所说的了?的确如此,“大乘非佛说”不是新课题,它在国际佛学研究界已讨论了数百年之久。不过,当初编纂经典,冠以“佛说”的那些无名天才学者,他们认为并没有伪造经典的意识,他们充满信心的认为:唯有这样说,才是佛陀的本意。在出现于四、五世纪间的《大乘庄严经论》卷二中称:“有人疑此大乘经典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论中列举出了八点理由,其中有一条大意说:如此深广的妙法,不是佛说,谁能说得出呢?

佛家的人认为:佛法不一定须由佛亲口所说,因为宇宙间本然的理则,是佛所证悟,而非佛所制定。佛陀曾说:“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法住,法界安住”。佛说的法,是宇宙真理,佛弟子与佛所证的真理,程度上虽有不同,而真理的本质无异。佛弟子以其所证悟的真理对众宣说,也可称之为佛法。因此,佛经中载有佛法是由五种人所说,即佛说、佛弟子说、天人说、神鬼说、化人说。

不过,编纂大乘经典的学问僧们,以婆罗门种姓出身的学者居多,他们自幼都受过婆罗门教育,以后才皈依佛教出家,所以,后世的佛经有明显的“梵化”倾向。并且对佛陀的圣化也逾趋明显,这就模糊了作为凡人佛陀的本来面目。

 

二、大乘佛教发展的几个阶段

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初期大乘

初期大乘,约一世纪中叶至五世纪。

1、初期大乘时期出现的典籍

首先是大乘经典次第出现,继般若一系的经典之后,《宝积经》、《华严经》、《法华经》、《维摩经》、及净土经典也先后出现了。

2、龙树及其中观学派(空宗)

在公元三、四世纪间,以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学派”成为大乘佛教的主流。

龙树、提婆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中观学派或中观宗”,也称“空宗”。后世称为“性宗”、“般若宗”。

印度一代大哲龙树,住世年代约在公元150250年之间,他是南印度婆罗门种姓,自幼受婆罗门传统教育,后来皈依佛教。当时南印度已有大乘经典流行,他读过之后不满足,传说他游行北印度时,自雪山地区一个老比丘处得到一部分大乘经典,又在大龙族聚居之地得到许多大乘经典,这样就更充实了他的大乘理论。他回到南印度,把早期的般若思想组织起来,完成了“缘起性空”的宗教哲学体系。

龙树住世的时代,印度思想界的潮流,一方面是外道的诸法或常或断思想,一方面是小乘有部的“我空法有”,且“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思想。他造诸论典,“破邪显正”,这种思想表现在《中观论》一书中。如“八不偈”所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八不:其实就是全盘否定——在诸法空性上,否定小乘、外道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诸戏论。诸法空性,也表现在“三是偈”上。即所谓:诸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龙树的著作很多,有千部论著之称,除《中观论》外,主要的还有《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继承龙树学说的,是他的弟子提婆。提婆所著的《百论》,与龙树的《中论》及《十二门论》,合称三论。是后来我国三论宗所依论典。

龙树、提婆的空观,是以“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只宣扬一切皆空。然而传至后世,则流为“顽空”——后学者执一切皆空,在世俗谛方面,不施设“有”;在胜义谛方面,真理也是“无”。这种情况称为“恶取空”,也称“沉空”。

(二)、中期大乘

中期大乘,约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二百之间。

1、中期大乘时期出现的典籍

在这一时期《涅槃经》、《胜鬟》、《菩萨藏经》、《解深密经》等经先后出现。

2、无著、世亲及其“瑜伽行学派”(有宗)

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二百之间,无著、世亲的“瑜伽行学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无著、世亲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瑜伽行学派”,也称“有宗”。后世称为“相宗”、“唯识宗”。

佛去世后九百年左右,无著、世亲两大论师出世。

无著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395470年之间。

世亲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420500年,他是无著的异母弟弟。

据说天宫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在中印度阿瑜遮那国,为无著说《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五部大论,无著承弥勒之说,与其弟世亲把五部大论做了一番综合整理工做,依此建立“瑜伽行学派”。但弥勒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也许世间另有一个名叫弥勒的人。或者,五部大论就是无著的著作,只不过是假托弥勒之名行世的。更可能的是,早在无著之前,就有许多无名的饱学的瑜伽师,而无著是继承他们的学说而加以发扬的。

无著、世亲为矫治当时“沉空”的弊端,而标示“有”义。此有,不是小乘外道的诸法实有,而是破我法二执后所显示的“真空妙有”。

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瑜伽二派为代表。

印度佛教,以世亲在世时为发展的最高点,此后就逐渐衰颓了。世亲以后,虽也出现许多论师,但并无独创性的学说,只是一些注释、训诘类的著作。

(三)、后期大乘

后期大乘,约在六世纪至七世纪。这一阶段的大乘佛教逐渐衰弱,已经不是佛教的主流了。

1、月称及其著作。

生活于公元600年至650年的月称论师,是印度中观学派的继承者,他著有《净名句论》、《入中论》等著作,重振中观学风。

2、法称及其著作。

与月称同时人的还有法称,著有“量评释”等论多种,称为“法称七论”。他是将经量与瑜伽综合,以经量部的理论应用于瑜伽,完成了“有相唯识心”理论。

公元5世纪末,笈多王朝衰微,最终崩溃,印度又处于各小国对立的状态。到了7世纪初,印度戒日王统一全印度,然而其统治前后仅有40年(公元606647年),之后,印度再度分裂。

3、玄奘。

在这一段时间中(公元606647年),中国的玄奘大师到了印度。玄奘是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长安出发,经西域到达印度,主要是在那烂陀寺戒贤论师座下,以唯识思想为学习重心。公元645年返国,带回“瑜伽行学派”的经典,依此建立了扬唯识理论的中国的法相唯识宗。并纂成《唯识论》。

4、义净。

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瑜伽二派为代表。

义净是唐高宗咸淳二年(公元671年),是由广州走海路到印度求法的,他也在那烂陀寺学习,公元695年返回长安,离国前后二十五年。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引用网址:http://zhenxishijian.spaces.live.com

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

 

 

第四节   密乘佛学阶段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