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 2149 : 风能泡沫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风能泡沫 
作者:本刊记者 袭祥德 信息类别:商业万花筒 发布时间:2009-5-22 10:27:23 
中国新能源革命的又一场非理性狂欢,并发症:疯狂追捧的虚高股价、渐成摆设的政绩工程和即将被毁掉的产业投资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向东北160公里,穿越跌宕起伏的山峦,穿越荒漠无人区,穿越低矮贫瘠的村庄集镇,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几乎就像是大漠中的一片海市蜃楼般的绿洲。在过去的300年间,这个边陲小镇曾经吸引着无数的淘金客和边贸商人;而今,几乎是一夜之间,风力发电则成为这里最热门的生意,与此有关的各色人等填满了大街小巷和宾馆饭店,中国乃至全球最知名的风电设备供应商、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制造商,以及香港、加拿大和美国的投资者操着不同的语言和口音汇集于此。整个百灵庙镇就像是1840年代美国西进运动中那些挤满牛仔和冒险家的“酒吧”。 

在其西北30公里外,接近10个风力发电场已规划完毕,有的刚进入建设状态,有的已实现并网发电。在达茂旗适合建风场的2800平方公里土地上,已建、在建或筹划中的风电场已占据超过1000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达数百亿元人民币,而这一切仅仅是用四年时间完成的。

这个风力可达10级以上的漠北边城,被认为是发展风电的绝佳之地。根据规划,今年,达茂旗实现并网的风电场将达140万千瓦,去年这一数字还不到30万千瓦。这还不够,达茂旗政府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建立600万千瓦的风电场,是三峡水电站总发电量的1/3。最终,这里的发电量将相当于新建一座三峡工程。

如此鼓噪而起的雄心正演化为中国希望创造的另一个“绿色奇迹”。中国风能协会统计称,中国去年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增长一倍以上,达到1221万千瓦,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风力涡轮机市场,增速是世界其它地区的3倍以上。而内蒙古的涡轮装机容量已达373.5万千瓦,接近中国总容量的1/3。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现在,这一目标很可能在明年就提前实现。热情似火的制造商、开发商还在推动政府设立2020年的新目标:1亿千瓦。

不过,过热的风险已经在困扰这个尚不成熟的行业。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披露的数据,去年中国拥有的1221万千瓦风电装机中,实现并网发电的只有894万千瓦,这意味着至少28%的已建风电设备因各种原因而闲置。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分会的初步调查显示,由于中国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普遍不足,盲目追求速度,全国70%80%的风电场发电量都远低于可行性研究时的预测水平。甚至一些匆忙上马的风电项目原本就缺乏严谨的可行性研究,大部分风电运营商将长期在亏损和微利中挣扎。

过快的发展速度已经让风能泡沫逐渐积累并暴露,在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题材的同时,其投资模式和产业演进进程却仍在重复着如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糟糕故事(详情请登录Gemag.com.cn查阅4月下《施正荣反思》一文)供过于求正成为这个新兴行业无法回避的宿命。除此之外,质量隐患、数据造假、缺乏规划、重复投资、回报率低等,也成为笼罩在中国这场绿色能源革命之上的阴影。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将成为风能产业的临界点,一批数年前大规模上马的应用国产风机设备的发电站很可能在今年迎来故障高峰。“不能再讲故事了,要重视回报和实际发电量。”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风能理事会副主席李俊峰告诉《环球企业家》。

在达茂旗
达茂旗是内蒙古乃至中国风电崛起的一个缩影,交织着野心与征服。东北人谷双陆是这里的“外来客”之一,作为风电设备供应商明阳风电的代表,谷双陆在达茂旗负责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巴音敖包风场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

418日下午,在荒漠中行驶47公里,穿越两个已经建成的风场后,谷双陆的金杯车在颠簸中到达了巴音敖包风场,该风场装机容量5万千瓦,由中电投投资5.3亿元建设。

谷双陆已经为这个项目忙碌了一年,33台风机全部竖立起来,正处于调试的收尾阶段。这里就像一个野战营地,一排排用彩钢和碎砖搭建的临时宿舍成为20多名技术人员的“指挥所”,旷野的风让堆积在房前的各种零部件、维修工具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土。

谷双陆的任务是,排除各种问题,实现每一台风机240小时连续无故障运行的记录,然后把这些达标的风机交给运营商中电投子公司漳泽电力。这真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作,电压不稳、发电机跳闸、轴承温度过高、齿轮箱漏油,几乎每一台风机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每个人都得扮演“救火队长”。由于零部件出现故障,供应商无法迅速将新的零部件送达,33台风机中现在仍有6台停转。

不过,作为风场运营商,漳泽电力负责人梁贵生的麻烦不止这个。尽管风场已经并网发电,但是大多数时间,这个5万千瓦的风场只允许发出10%的电,尤其在夜间风力最大的时候,整个风场的风机几乎全部停止运转。

可以肯定的说,这个风场将无法盈利。”梁贵生告诉《环球企业家》。中国已连续数月用电需求减少,电网已经完全不顾必须全额收购风电的硬性规定,拼命压缩负荷。巴音风场招标的上网电价是0.51/千瓦,略低于风力发电的成本价,如果风场无法持续运转,每发一度电都意味着亏损。 

不仅如此,电网与风场的结算也变得不及时,且只按照火电价格结算,其余的款项推迟结算,这对每个月都要向银行还本付息的风电场而言,造成非常大的经营压力。

按照最初的可行性研究,如果全部风机正常运转,巴音敖包风场十年以后才可以赚钱。不过,梁贵生承认,这个由国产风机装备而成的风场在10年后能否正常运转,他并不确信。

中电投巴音敖包风场的遭遇代表了内蒙古大部分风场的困境。经过前几年风驰电掣的发展,内蒙古已经实现风力装机373.5万千瓦,在建的风力装机300万千瓦。但是,这些匆忙建立起来的大规模风电场虽然有着极低的上网电价,但面对的却是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火电富余的现实。内蒙古电网作为一个独立电网,尚无法实现与西北电网、华北电网、东北电网的有效衔接,那么风力发电输向何处?收益又从哪里来?

比这个更突出的全局性问题,是遍地开花的风电项目与电网之间的深刻矛盾。在中国,适合建立风电场的地区多数位于电网末梢,要支持风电发展就必须在这些薄弱地区兴建大规模电网,而这并没有纳入电网规划。

从去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电网就已经无法满足每年100%增长的风电项目与规模,但很多风电项目仍不顾电网的承受力,在没有确保并网的情况下即提前动工,荒漠中投资数亿元建立的风电场很可能沦为一座孤岛和一堆废铁。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无论是在内蒙古还是其它地区,都有风机安装完毕却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无法并网的实例。若长时间不运转,风机的齿轮箱及叶片极易报废。

这样的苦涩现实无法阻挡投资者对风电的热情。2004年,中国自1980年代开始推广的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只有76万千瓦。而到去年,中国一年新增的风电装机容量就达到630万千瓦,超过过去几十年的装机总和,排在世界其它国家所有装机类型(火电、水电、核电)新增容量的第一位,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风电市场。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过去20年中,风机效率的提高速度只有IT行业可以比拟,在这个过程中风电的价格下降了五倍,风机需要的能源消耗下降了100%,这使得风电具备了与传统火电相竞争的条件。

但在中国,风电的突飞猛进和跨越发展更多来自巨量投资的直接拉动。在不到五年时间,国有、民营和外资开始疯狂进入风电,让这个行业以最快速度建立了包括零部件供应商、整机制造商、运营商在内的一整条产业链,每年发展速度超过100%

>
风车之战
如此非理性狂热的背后原因并不复杂。目前,中国60%以上的风电装机是由国有五大发电集团投资并运营。对其而言,公司盈利并非直接目的,抢占地盘,提前达到国家规定的新能源份额才至关重要。

由于中国政府严格控制风电投资,中国风电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沉寂状态。直到2003年,国家发改委推行5万千瓦以上风电场的特许权招标,第一次带动了风场的大规模建设,随后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则用法律形式固化了几个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中国风电装机跃增了254%,整个风电产业欣喜若狂,迅速扩产。

20079月,《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颁布最终将风电投资推向高潮,其中不仅提出了2010500万千瓦、20203000万千瓦的风电发展目标,而且首次明确了配额概念,鼓励中国50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集团,在2010年除水电外,要拥有3%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2020年这一比例达到8%

配额制激发了五大发电集团投资新能源的决心,它们纷纷成立新能源公司,加大风力发电的投资。五大电力集团对风电的积极介入及获得的主导地位彻底打开了风电久闭的投资闸门。

2005年以来,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002202.SZ)的风机一直供不应求,其订单已经排到了2015年,谷双陆所在的明阳风电同样生意兴隆。

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丹麦科技大学毕业的薛一景是中国第一批风电专业硕士,回国后加入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维斯塔斯(VESTAS)担任技术支持部的产品经理,他在考察各地风电发展过程中,就遭遇了种种哭笑不得的经历。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与地方政府的座谈中,当地政府和电力部门在没有任何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直接提出希望在当地装50台风机。“实际上那里最多只能容纳15台。”薛一景说。

在国外,建设一个风电场首先要做前期风力资源评估,从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准备有一套严格执行的程序。但在中国,薛一景无数次目睹了“边设计、边施工”的中国特色式工程。

尤其在重要的测风方面,为了保证尽快开工和投产,许多运营商并未按照规定在项目地安装测风杆并进行长达一年的风力监测,许多项目仅仅是从当地政府与规划部门获得粗略的测风数据便提交项目申请,这最终导致风场效率与可研报告产生较大差距,可研报告注水更是屡见不鲜。

曾经对风电行业发展贡献巨大的特许权招标也逐渐改变了味道,国有风电运营商为了争抢主要风场,纷纷在招标中报出明显低于成本的风电价格,价格最低者中标,这几乎让每个运营商项目未动工即陷入亏损,或者根本无法启动项目。

在这种趋势下,受需求拉动最大、投资最为火爆的当属风电设备制造业。2007年,中国风电设备生产商只有30多家,占据28%市场份额,一年后这一数字迅速上升到70多家,占据了国内市场70%的份额。

这些刚刚进入风电设备制造的企业在获得足够经验和制造工艺前,都选择了拼命扩大生产规模。“行业内都对国产设备的质量可靠性非常担忧,这个产业发展太快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风能理事会副主席李俊峰说。

设备制造商和地方政府对大功率产品的偏好印证着风电的热度,也反映了这一行业投资的盲目。最初,国内企业生产的风机功率只有几百千瓦,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主流产品的功率逐渐从1兆瓦、1.5兆瓦,提高到3兆瓦甚至5兆瓦。部分地方官员和运营商逐渐陷入误区,偏爱功率更大、体积重量更大的风机,这进而演变为各地之间的相互攀比。

这种膨胀速度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不正常的,如果这个产业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好,规模越大问题就会越严重。”金风科技副总裁王相明告诉《环球企业家》。

王相明所指的核心问题是风机制造的核心技术。最初,风机制造企业是从国外购买技术许可证生产风机,而现在则是与国外企业的“共同开发”。但实际上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下,大部分中小企业只是把一堆图纸资料拿过来、照猫画虎地组装出产品,追求短期利益。即使是行业内实力最为强劲的金风科技也尚不具备自主设计能力。

谷双陆对国产风机的评价更为直白。在他看来,国外买来的产品图纸多数是淘汰的落后产品,中国公司几乎没有成规模的研发队伍,而消化吸收国外技术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这必然影响国产风机的质量和可靠性。

市场供求关系在今年的实质变化也影响着行业未来。目前,仅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这三家本土风电设备企业今年产能已超过700万千瓦,70多家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总产能远超过1000万千瓦,这一行业正从供求平衡转向供大于求。

风速”控制
如此不计成本的投资和竞争已经促使一些外资和民营企业被挤出局。达茂旗风电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李蘅证实,达茂旗招商的十几个风电项目中,加拿大风能公司、EW公司、壳牌公司等公司都已改变了最初的投资意向,撤出项目竞标。热度降温的另一个信号是,风机设备的售价已开始下降。

不过,对于像维斯塔斯这样的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而言,仍必须在这样一个狂热的泡沫将被挤出的市场上设法保持优势。去年,维斯塔斯占中国新增总容量的比重为9.6%,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国供应商。今年4月,维斯塔斯在内蒙古的一体化制造工厂宣布开业,其最新下线的V60风机,功率只有850千瓦,与中国本土企业普遍将1.5兆瓦甚至更高功率作为主打产品相比,维斯塔斯的产品似乎并不“讨巧”。

而这正是维斯塔斯希望与众不同、拓展新市场的一次尝试。维斯塔斯全球总裁、首席执行官迪特勒·英格(Ditlev Engel)告诉《环球企业家》,V60是维斯塔斯整合全球研发力量,经过一年时间研发的一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风机,它更加适宜中国的风力条件和路况,且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最终将实现100%零部件在中国采购与生产。

在维斯塔斯看来,依照中国大部分地区中低风速的特点,并不是风机越大就越好,最需要考虑的是每发一度电的成本是否有竞争力。V60不仅大小适宜,而且开发了专门的运输工具,可以被安全地运抵偏僻的施工现场。与之相比,1兆瓦以上的风机其机舱、叶片的重量在100吨以上,叶片长度在20米以上,中国边远地区落后的路况,桥梁对高度、宽度、汽车载重的严格要求都对风机的运输产生很多障碍,很多大型风机在路途上或者吊装过程中出现事故或损坏,从而给项目造成困难。

在度过最初的喧嚣和混乱后,风电行业也正在走向规范化,这势必会清洗掉一批不合质量规范的小型制造商。过去,风电设备制造商均是买来的技术、图纸,仅知道如何组装风机,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并不清楚,也没人关心。但是,中国低温、风沙等恶劣环境,对风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些按照欧洲标准设计、适应欧洲风况与环境的风机,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要求,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

中国的风是什么情况,中国的环境条件怎么样,这些情况对风机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如何影响某些参数与载荷的,这都是很复杂的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告诉《环球企业家》,在市场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组装产品。

秦海岩还在自己组织一支队伍,准备开展风电设备的认证工作。在国外,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第三方工作,以专业角度对某一风电项目的风机质量、数据可靠性、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认证,从而对银行的贷款风险提供保障。但是,在中国,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缺失,以及五大电力集团特殊的身份导致银行贷款并未考虑风场盈利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风电运营商、银行双方的风险。

在特许权项目的低价恶性竞争方面,新制度也在逐渐规范招投标行为,价格最低不再是中标的唯一条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可靠性等更多因素被考虑在内,这为风电项目前期谨慎科学的决策奠定了基础,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风电的过热投资。

长城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周涛表示,出于对风电配额的追求和可预期的风电发展目标,未来几年中国风电依然将保持高增长,但发展速度将会保持稳定。在这一过程中,风电与电网之间将仍然是一对最主要的矛盾,并网仍然是制约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

目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对风电仍未采取积极的支持态度,主要在于火电波频是稳定的,风电则不稳定,随机性非常大,大比例风电的存在将对电网稳定性、安全性造成很大风险,且无法有效调峰。

在外界看来,可再生能源是环保的,可是像风电这样不稳定的电力,对电网是一种‘污染’。”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表示。风力发电不稳定,对电网的安全供电经常造成冲击,而且,电网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是上了一个风电场项目,所有的风力发电就能被全部输送出去。

不过,这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困难,恰好可以让众多不顾电网条件大干快上的风电项目逐渐冷却,从而最终促成风电行业的良性发展。“风电要成为自给自足的行业,有赖于转变观念,重视发电量,形成真正的商业竞争。”李俊峰说。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