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来美国留学时几乎人人都经历过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带来的震惊。带孩子常常回国,发现小孩子在中国也时不常地体会一下文化的差异。
儿子三岁多时,爸爸妈妈请我们在颐和园的听郦馆吃饭。儿子对小窝头、芸豆卷、豌豆黄爱极了,爬在铺着皇家杏黄桌布的饭桌上横扫。小人吃饱喝足,大事不妙,开始内急,由外公领着去上厕所。这一去,半天回不来。左等右等,又差先生去看看怎么啦。好容易回来了,小脸憋得通红。
原来,厕所还算干净,但是蹲坑。而且是那种高高的大坑上有水泥板刻出一排长方形的蹲坑,污物都在下边可见。儿子头一次见这样的厕所,先是对“洞”的深度颇有恐惧感,不敢靠前,再看到下边的内容,更是惊慌失措!但已是急得非上不可,外公没办法中想办法,拉着他的手教他蹲下。外公就站在他眼前,儿子还是害怕那种掉下去的感觉,两手紧紧抱住外公的腿。更要命的是这么一紧张折腾,小人蹲下去却一时半会上不出来了。加上多少有些异味,小人尽力憋着气,这趟厕所上的那叫一个空前(只是不会绝后)!
回北京,儿子对“东北虎”、“开封灌汤包子”等北方特色的餐馆都特别喜欢吃,只是一到上厕所就成了问题。在一次经历了更不好的遭遇后,儿子再不提去吃“东北虎”啦。我心想,这还是首都,要是去了乡下,那问题可就更大了。
不过,这些年回国,觉得厕所问题还是有所改善的。2008年全家回北京过年,去龙庆峡看冰灯,严寒中那儿的厕所又干净又暖和,一点儿异味都没有,这让那次的游玩没有任何遗憾。
儿子六、七岁时,亲戚请我们去一个设在王府的游泳池游泳。没承想,儿子和先生父子俩刚下水就被工作人员叫上来,众目睽睽下被训斥没有戴游泳帽,先生忙不迭地去买了才得以重新下水。对这,儿子觉得很奇怪,在美国游泳男的、女的很少戴游泳帽的,除非是比赛。我至今也不知道这非要戴泳帽的规定是因何而来?游完泳,更大的考验来了-洗公共浴!
美国是很讲究私人空间的,儿子从小到大哪里见识过众人一起赤身裸体挤在一起洗澡的?先生事前也完全没想到这个细节,到了那儿看儿子瞪大眼睛瞧周围的人,眼看着就要大声提问了,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先生赶紧把儿子拉到近前,小声告诉他千万别出声,也不要去盯着别人看,然后是急急忙忙,连遮带挡地给儿子在淋浴那儿涮涮就给拉出去换衣服了。儿子回来除了感觉很震惊倒没特别说什么,先生回来那叫一个心有余悸。
为了让孩子能体会一下在中国过春节的气氛和文化,去年的春节我硬是给孩子们请下了两个星期的假回国过年。3年前,在维也纳旅行时认识了琳一家。儿子和她的儿子晋玩得很开心,心心念念地回去要找晋一起玩。琳开车来接了儿子去她家住了两天,期间带他们去了温泉的水上游乐场。我们冬天回国没想到带游泳衣裤,儿子就用外婆临走时给他带的零用钱去买了一条。去接他时,问他玩得可开心,挺高兴他还能自己去买没有让阿姨破费。再问,那游泳裤呢?儿子答:“扔了。”我有些奇怪,怎么穿一次就给扔了,这也太浪费了!正想用“艰苦朴素”教育儿子,儿子却很有些害羞地说:“那游泳裤不能再穿了!”仔细一问,原来游泳裤是那种紧身三角式的。在美国除非比赛,男的大人、孩子都是穿宽宽松松的大裤衩。就是孩子的游泳队比赛,紧身的也是长到膝盖的。儿子说那儿只有这一种,迫不得已买了,玩完了就扔那儿不要了。他对穿那种游泳裤就如我们中国人当年看外国人穿“三点”式是一个感觉啊。
有了这些经历,体会到文化的交流和适应在我们这种移民家庭里是双向的,我们在适应美国的西方文化的同时孩子们也在适应中国的东方文化。
在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文化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隔阂,严重的还会引起冲突。而这也是我以为读书和旅行能给人带来益处的地方,阅读帮你理解、开阔视野,旅行帮你体验、沟通。希望我的孩子通过读书和旅行能从东西方文化中都汲取到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