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世界的中心,历史的焦点
世界的中心,历史的焦点
王人义(《真理报》加西版2009年2月号)
以色列对于全世界来说,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以色列对迦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每一次的军事行动之后,以色列只会更多地吸引人对其作为的观注,更加引起人们对未来世界局势的担忧。
对于世界人民来说,以色列这个民族像一个迷一样难以评说。本来,它是一个特别被神拣选的民族,神也带他们回到神自己应许给他们的迦南(今巴勒期坦地区),可神又允许他们两次被外邦人掳到他国异地,最后一次是在公元七十年左右,罗马军队再次血洗迦南,把他们赶散到世界各地,直到四八年的回归。可早在他们这次被赶出之前约一千五百年前,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的路上(参申三十4-5),圣经就预言了以色列人最终的回归。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五日以色列果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复国,圣经预言的应验,带来了以色列人的欢喜,但也带来了世人的隐忧,因为以色列人回归的预言是与另外一个预言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对世人的审判(参珥三),这审判也必然地与圣经对末世与末日审判的预言联系在一起。
无怪乎,这就是为甚么以色列作为一个领土和人口上的小国,却像是世界的神经中枢一样,引起人们巨大的不安与关注。
一、神的拣选,使以色列成为世界的中心
以色列民族的溯源应该从这个民族的祖先亚伯拉罕开始。亚伯拉罕在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生长在迦勒底的吾珥。吾珥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座古城,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接底河的入海口。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地区的肥沃与富裕,更何况当时的吾珥已经是北迦勒底最大的城市,商业与政治的中心。然而,神在拣选亚伯拉罕的一刻,却要他离开吾珥,远道移民到地处地中海西岸的迦南地。现在的巴勒期坦地区就是古迦南地的一部份。这样的移民真的让人大惑不解,神除了让亚伯拉罕离开他的本乡本族,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民族团体,是否还有别的心意?
如果我们翻开的是亚伯拉罕时代的地图,迦南地正处在当时当地周边所有已知世界的中心,它的西北边是后来强大的希腊与罗马,它的西部和西北地区,是广大开阔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先后孕育着亚述﹑巴比伦和玛代帝国;它的西南边是古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王国,而小小的巴勒期坦地区则像一根狭长的纽带,把这三个不同的地域联系在一起。这个地理上的中心地位,也因人口的集散,文化的交流,商品的流通,使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宗教﹑文化和商业的中心,并从一开始便成为世界的焦点,甚至沟通中国与西方的丝绸之路,也以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为终点,从古时开始,它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整个世界。
从圣经中我们不难看到,以色列对周边帝国与文化的辐射作用,以色列完整的律法制度对当时的世界,乃致当今的世界,都有着极其深远影响。以色列鼎盛时期的大卫王和所罗门王,他们的威武远及欧﹑亚﹑非周边的每一个地区,就是现代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之中,亦都留有他们的英名;而欧﹑亚﹑非这三地的强权政体彼此间发生武装侵略的时候,以色列也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以色列特殊的地理位置,已使它不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二、神的拣选,使以色列成为世人观注的中心
神以以色列人作为自己的选民,使祂的救恩之光通过这个民族射入这个罪恶的世界,也带来这个世界巨大的排斥,反抗和恐惧。
神透过以色列人带给这个世界的是祂的圣洁之光,光照在黑暗里必然带来震撼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回迦南,以色列人走过红海,这个似乎从天而降的外来群体的壮举所震动的也是当时的整个世界。
是的,对于这个世界,它是一个外来的群体,作为一个民族的团体,它不属于任何族群,因为它的根已从原本的吾珥连根拔除;而作为一个文化团体,它所有的与其它民族绝对不一样的一神信仰,使所有的民族都感到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受到排斥而恐惧。
独一的真神是绝对排他性的,因为祂自己的信实,使祂没有办法去包容虚假;独一真神的信仰是扩张性的,因为她像一道真光照在黑暗里,不可避免地要使黑暗变为光明。以色列人重回迦南产生的震撼不仅仅是一个所谓“鹊巢鸠占”震撼,更深刻的是全然排它的信仰,使他从所有的民族与信仰之中被孤立起来。
这种孤立本来可以促进独一真神信仰的广传与普及,因为让全世界人都领受神的真光,回归神的真道本来就是神自己的心意,这也是为甚么神把自己拣选的民族安置到迦南地的另一个原因。因为这个如同世界走廊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有利于以色列人分散到世界各地,把真理传布到世界每个角落;也有利于从各地来到本地或路过经商的客人,领受真道,把神的真理带到他们的本乡本土。自古以来,以色列人不仅没有利用神赐给的这一优势,将独一神的真道向周边广传,相反,他们把神的恩典作为民族的财富占为己有,并因此以“高人一等”的感觉作茧自缚,及致耶稣基督的降临,天父的真道才得以以福音的形式向四周辐射,从当时的世界各地传递到现今的世界各地。
耶稣基督的福音从以色列传到全世界大部份地区,这就又使它的存在与世界各地的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它是我们信仰的中心──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故乡,是福音传递的心脏。
世界的中心,历史的焦点(续)
王人义(《真理报》加西版2009年3月号)
编者按:在上期本栏文章中,作者追述了 神借着亚伯拉罕对以色列人的拣选,以及她在古代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本期继续讨论:
三、宗教的摇篮,使以色列成为四大宗教关注的中心
以色列的热点地位还在于,它亦是其它三大宗教的摇篮,即犹太教﹑天主教和伊斯籣教。
以圣经旧约为信仰核心的犹太教本来是为基督的国作准备的,当基督的来临,以新约为核心的信仰借着门徒的脚踪向全世界广传的时候,犹太人拒绝这位以神的儿子身份来到世界的受膏者,民族的传统和意识,继续把这个民族牢笼在律法的捆绑之中,以色列依然是全世界以色列人的故乡与圣土。
福音在广传过程之中与罗马政权的联合,必然改变了福音本来的特色,但借着罗马政权的影响,天主教已在世界各地广建教堂,以色列地同样成为天主教徒向往的地方。
本来已接受基督福音的阿拉伯商人穆哈默德,把新旧约的信仰与个人的感受与需要结合起来,其门徒以谈话录的形式把穆哈默德的思想结集成为可兰经,并向阿拉伯世界广传,并成为亚洲和非洲多个民族群体的民族信仰。伊斯籣教从信仰的角度,因为把自己个人与个人的感受作为信仰的核心与要点,本来与其它发源与以色列的宗教没有任何联系,但穆哈默德在自己的理念中,固执地把自己与旧约的历史和人物,以及信仰要素联系在一起,并使之成为可籣经中的一部份,因为这个原因,伊斯籣教信仰的人依然把以色列看为必争之地。
四、人类历史必然地把以色列放回到世界的焦点
神迹,以色列人经过了近二千年在世界上的漂流,这个民族不仅没有被其它民族同化或吞并,并重新建立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其中就包含着多项的神迹。人类学家研究,一个民族若被连根拔起,多半在二百年左右就会因与其它民族的融合而消亡;奇异的是,以色列这个民族不仅没有因此被消亡,而且因其在各个领域非常的活力,而引起纳粹德国的愤恨,并借口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妄图把以色列人斩尽杀竭。
人意总不能胜过天意,谁知,纳粹德国的这一野蛮行径,竟成为成就旧约先知在圣经中反复预言的前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胜的协约国共同协商,在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人原本居住的地方,为他们开劈一个长期居住与生活的家园,以免除他们再次被杀戮的恶运,这是继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回迦南之后的第三次回归,是唯一上帝在永恒计划中的回归,是旧约先知多次预言之下的回归。这次的回归不仅再次把以色列放回到世界的焦点,而且明白圣经的人一看就知道,以色列这一次的回归,与世界的末日有关。
1)以色列复国之后惊人的发展与壮大,使之成为世界的焦点
首先是以色列复国数小时之后,阿拉伯联军向以色列宣战,历经十个月苦战,以以色列以占领巴勒期坦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为告终;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以色列又发动震惊世界的六日战争,以色列已占领耶路撒冷旧城、西奈半岛、约但河西岸、戈兰高地,总面积相当于原有领土的三倍;一九七三年十月,由埃及与叙利亚在以色列历法的「赎罪日」,精心策划旨在夺回失去的土地的「赎罪日」战争,也以以色列转被动为主动,挥军直指埃及首都开罗而大获全胜。以色列复国之后尚未站稳脚根,就在军事上屡建奇功,使之迅速地成为军事强国。本次出兵迦沙,在全世界产生的震动,加剧了人们对以色列的担忧。
在经济和科学领域也是一样,以色列在全世界只是一千四百万犹太人,但犹太人却占有了全世界的三份之一财富,可以说,以色列的兴旺与发展,能够推动全世界的经济的发展;以色列虽然人口不多,但科学的发展也是世界瞩目,以色列科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人数,占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人数的百分之二十。这样一个超小型的超级大国,将来会怎样的左右和改变着世界局势,并非只是一种隐忧。
2)以色列的复国与末日审判之间的奥秘,不得不引起世人加陪的关注
以上我们谈到过,以色列国的复国与末世的到来与审判,因着圣经的预言而有着必然联系。启示录预言说,敌基督“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启十一2),我们不知道这四十二个月到底从甚么时候开始,到甚么时候结束,但末日的争战必然把以色列卷入到矛盾的核心。末日会有大灾难发生,启示录特别提到了以哈米吉多顿为标志的末世大战。哈米吉多顿这一地名来源于以色列的一座山──米吉多山,该遗址位于以色列的北部。圣经预言的这场末世大的争战所发生的地点,是指着实地的预言还是另有寓意?谁也不敢冒然断言,但不容质疑,圣经这一指名道姓式的预言,必然使以色列在末世的地位倍受关注。
3)以色列人末日前的回归将成为得胜的凯歌
以色列人在信仰上的回归,也必然成为一个末日到来之时非常的亮点。使徒保罗明 确预言:
“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罗十一25-27)
主耶稣基督升天之后两千年以来,以色列人仍然执迷于旧约律法的信念之中。但末日之时,救主的到来,使得以色列全家向主归回,将成为末日到来之时最显明的标志。
说古道今,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以色列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自然已经及必然成为世界的中心与焦点,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让我们更加地关注以色列这个地区所发生的一切,并提醒我们自己在末世时对全能神的敬畏与仰望,惊醒祷告,等候主来。
>>>>>>>>>>>>>>>>>>>>>>>>>>>>>>>>>>>>>>>>>>>>>>
据统计,95%的美国国会议员信仰上帝,其中绝大多数认为上帝的意志是不可改变的;80%相信人死后仍有生命;71%认为耶稣基督神
圣;80%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52%公开承认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相当重要”。而且,新教徒在议员中占绝对多数。
《圣经》预言
对于许多相信《圣经》是真理的美国基督徒来说,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包括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和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并不仅仅是从民主利益或反恐目的出发,而是上帝对这个世界的神圣计划的一部分。对《圣经》预言的信奉铸就了美国基督徒对未来和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由于有这些预言,大量的美国人在看国际新闻时带着基督教色彩的眼镜。不了解这些预言,就无法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宗教环境。在美国,多种全国性调查表明,相当多的美国人(超过40%)相信《圣经》所预言的世界末日的一系列征兆,包括战争、自然灾害、道德沦落、犹太人返回上帝对亚伯拉罕(以色列人的祖先)应许的土地等。在末日到来之时,所有真正信奉上帝的人都会被带到天堂。随后苦难将会降临,一个有超凡能力的恶魔会出现,攫取世界权力并在《圣经》“启示录”预示的“666”标示下施行暴政。7 年之后,耶稣基督和圣徒们将会返回地上,在以色列海法(Hifa)附近的哈美历多(Har Megiddo)这个《圣经》上所讲的善恶决战地击败魔鬼撒旦的势力。随后,在耶路撒冷圣殿上,耶稣基督将宣布一个和平与正义的新千年的开始。《圣经》的这些预言通过基督教媒体以及众多的传道人和牧师的解经宣讲,已经深入美国基督徒的信仰体系。以此为主题的各种书籍成为美国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其中包括赫尔·林德西(Hal Lindsey)的《来世的星球圣土》(The Late, Great Planet Earth)。该书是1970 年代非小说类最畅销书。蒂姆·拉哈耶(Tim LaHaye)和杰瑞·詹金斯(Jerry Jenkins)将这些预言改写成多卷本小说,自1995 年以来已经卖出5 千万册。对于中东事务,《圣经》专家们视以色列建国和1967 年占领耶路撒冷旧城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象征,视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定居点和在也是穆斯林圣地的地方重建耶路撒冷圣殿为上帝的未完成计划。对此,以色列鹰派当政者包括利库德集团由衷地感激。1998 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美国时,首先与宗教首领电话交谈,然后才会晤克林顿总统。基于这种信仰,他们提出了耶路撒冷分治计划。正如约翰·哈吉(John Hagee)在他的《耶路撒冷的最后曙光》中所说:“让我们基督教与犹太教精诚团结,我们在耶路撒冷问题上不能妥协,现在不能、今后也不能。我们正在走向现世的末日,以色列处在风暴中心。以色列是上帝主权造就的唯一民族,上帝发誓要保卫耶路撒冷—他的圣城。上帝造就并保卫以色列,挑战它就是挑战上帝”。这些持天定命运观的人反对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后退,因为这个地区是上帝在《圣经》“创世纪”中应许给亚伯拉罕的从尼罗河到幼发拉底河的一部分。《圣经》预言的信徒们还能从萨达姆1970 年代的重建巴比伦计划中看到世界末日和新千禧年的临近。古巴比伦城的废墟位于巴格达以南的幼发拉底河岸,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尼布贾尼撒(King Nebuchadnezzar)二世国王曾经造就了巴比伦的辉煌并在公元前586 年进攻以色列,占领并焚毁了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被基督教认为是恶魔。在《圣经》“启示录”中,巴比伦代表世上的邪恶和淫靡,耶路撒冷则代表正义和廉洁,但后者如“启示录”中的预言所示,毁于大火。巴比伦的重建预示着将很快被再次摧毁,而那一天就是耶稣重回世上,信徒得救赎的日子。查尔斯·戴尔(Charles Dyer)1991 年在其“巴比伦的重建:末日的标志”(The Rise of Babylon: Sign of the End Times)一文中说:“面对现代以色列和西方文明,巴比伦的重建证明了《圣经》预言的正确。当巴比伦最终被摧毁,以色列就迎来了持久的安宁与和平”。当然,对于不同的基督徒来说,《圣经》预言的现实操作性以及对预言的理解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保守派更愿意相信,而自由派较为灵活和注重现实可行性。不过,总起来看多数信徒会将这些预言看作上帝对人类未来的安排,而这种看法必然影响到处理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关系的思路和理念上,并最终在对外交往的态度和行为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