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的泪》
1879年阿志大婚
公元1879年,清光绪5年,农历新年前的广东台山赤溪黑沙湾小小的集镇上比往日繁忙很多,各种货摊陈列路旁。乡下人挑着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匆匆忙忙摸黑赶来,抢占好地盘,含着露水的菜叶精神饱满地向人们炫耀。摊主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分不清到底是卖什么。买菜的依次看过去,寻找自己心中盘算好的菜肴食材。各类海鱼摊子依然是主力,靠海吃海,人们平时过日子就是靠着大米、咸鱼、青菜。猪肉铺子最热闹,那儿拥着很多人,过年上供的供桌上必备猪头,再割上一绺工整的好猪肉,提在手里,人的腰杆似乎就比平时挺得直,脸上的喜悦也很真诚,他的好心情暴露无遗。是的,贫民一年到头以咸鱼下饭,难得过节才有肉吃,自然金贵。再往前,红色门帘黑墨大字吸引着行人,对联每年一换图个喜庆,无联不成春,对联春更浓。美好的愿望是五谷丰登,喜有余庆,家人出海安全归来。只见全县闻名,梳着流光大辫子的林先生挥毫疾书“出海求天赐平安,上岸归家喜团圆”,横批“出入福佑”。赢得众人一片喝好。整个黑沙湾家家户户的厨房炉膛红火,炊烟渺渺,人们开始制备年夜饭。
随着父亲出海打渔的阿志已经十八岁,身材瘦削,浑身晒得黢黑,两眼炯炯有神,健康结实,常年跟船,颇有力气。站在船尾眺望岸上繁忙景象,比往日不同,欣喜无比,因为出完这趟船回来,家里就给他成亲。
人生三喜,洞房花烛夜是阿志渴盼而可及的事情,其他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与他没有什么关联。这一喜让阿志热血沸腾,情不自禁。他的新娘是二姨家的女儿,青梅竹马的同岁表妹阿蓉。
今天的船儿不知道为什么比平时慢很多,大概是心情焦急的缘故吧,脑海里闪现着母亲已经布置好新房,大红的灯笼,大红的被褥,烈烈腾腾,披着红盖头的表妹美丽如花,他的心如同怀揣活蹦乱跳的兔子突突跳,那是青春激情在燃烧。
太阳即将沉入晚霞浸透的大海,众多的渔船射箭一般争相驶入港湾。岸边站立着下海人家的女人,孩子,她们蜂拥在一起,嘁嘁喳喳,兴高采烈地迎接着出海归来的亲人。
阿志很快发现站在金光灿灿妈祖祭台旁边向他们翘首相望,脸上洋溢着快乐笑意的母亲。阿志与父亲一起把早已装在竹篓的鱼儿肩挑手提地来到祭台前,然后双双点燃香烛,双手捧着,双膝下跪,朝着佛龛恭恭敬敬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感谢妈祖保佑,让他们爷俩平安归来。再回头去船上点燃香烛,贴上对联,磕头感谢上天保佑一年的平安,再祈求明年依然保佑他们出海安全。
婚庆的日子定在大年初一。
阿志一大早骑着枣红大马,斜挎红色绶带,穿着长袍,戴着礼帽,喜气洋洋,在众人的簇拥下,领着接亲的队伍来到临近的庄子接新娘。姑娘这边也早早准备好,红布头盖,绸缎衣袍,母亲交代不多,因为嫁入姐姐家,就像阿蓉的亲妈,而且阿志是个好孩子,让老两口放心。
阿志与表妹非常亲近,小时候几乎只要有空就会跑过来带着她出去玩,从来没有表妹是女孩子的概念,因为他没有姐妹,所以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哄她玩,保护她不被人家欺负。长大下海以后,闲下来就会想她,心里总是异样的甜蜜蜜,说不出来到底为什么,直到有一天妈妈试探他把阿蓉娶到家里来给他做老婆,他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地喜欢阿蓉,他甚至不能想象阿蓉会嫁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男人。当然,从那时起,他去阿蓉家的次数明显减少,内心仿佛有只小鼓在敲,过年节的,去姨家拜亲居然踌躇不定,腼腆不好意思。真怪,想她,可是又不太敢见她。这里面就含有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意思,妈妈和姨妈在一起的时候,从她们谈话的只言片语中有时候能听出戏弄他的爽朗笑声。他高兴,为着将来能与阿蓉厮守一辈子。
就阿蓉本人来讲,与阿志结成连理是她的心愿,也是唯一的心愿。从小就喜欢这个每次来玩都会给她带来惊奇的小礼物,例如春天的蚕蛹,小雀儿。除了帮助她孵化蚕宝宝,还经常爬树摘桑叶,看着蚕宝宝长大,结茧自缚,羽化成蛾,整个过程让她惊奇,开心不已。夏天来了,他会带来一只小鸟,两人捉虫子喂它,大了就远走高飞。秋天又给她带来蚂蚱,蹦蹦跳跳真有趣,她的童年在与阿志两小无猜的相互陪伴下愉快度过。这两年,阿志个头长高,跟着爸爸出海捕鱼,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总是悬着,记挂着他,悄悄虔诚祷告妈祖保佑他们爷俩平安归来。她们之间的来往明显少了,但是自觉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怀,她想念阿志。他出海回来经常会送给她们家一些鱼,特别是可以做成鱼酱的小鱼。阿蓉憧憬着将来做他的老婆,给他烧饭,生孩子,一辈子服侍他。
半个月以前,订婚送大礼,阿志家制备得很周到。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尽管化繁为简是两家商量的结果装龙凤礼饼两盒;双喜八样生果篮寓意生生猛猛;椰子两对寓意有爷有子;特长精装龙凤烛两对,长长寓意广东新娘;烫金男女家对联各一对、精装茶叶、芝麻各两盒寓意女子坚贞、守信不移;装聘金用的双喜烫金大礼金封两个;百年好合三牲封两个,鸡、鱼、猪肉;双喜贴盒装着核桃、衣莲子、百合、红枣、有壳花生、荔枝干、龙眼干、红豆、绿豆、芝麻、茶叶、十一种吉祥京果;扁柏一包、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姨表成婚,亲上加亲,双方家里甚为满意。
今天,姨妈姨父安排好“命婆”给阿蓉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祝福的词儿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满。梳毕,把扁柏及红头绳系在新娘头上,这是完整的上头仪式。
阿蓉家的嫁妆中,除了珠宝金饰外,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东西。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贯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筷有丰衣足食之意。外加新娘用品:百年好合茶具;百年好合衣食碗;百年好合有盖杯;真丝刺绣同心筷子双人套、双喜全红子孙桶;双喜鸳鸯面盘、安床京果盘等等。
选定的前天吉日,阿蓉家派人来到阿志家在吉位(吉祥位置)安床,铺上龙凤被,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告诫阿志父母,所有人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当然,要让小男孩跳床,吃喜果,当地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
岳父岳母满面红光,静待新郎的到来。瞥见村口的人群,司仪马上举手示意放鞭炮,喇叭唢呐锣鼓齐鸣,孩子们欢快地迎了上去。接亲队伍前面早已准备好,大把,大把地撒糖。顿时,整个村落热烈地变成了欢快的天堂。阿志急急下马,直奔堂屋,叩拜岳丈,岳母。二老喜上眉梢,连忙回礼,快快起身。依照规矩,阿志来到侧门,也就是新娘的待嫁闺房,有礼有节地敲三下。里面的伴娘故作惊讶地问道,谁啊?新郎不好意思地回道,我!哈哈哈,屋内传出爽朗的大笑声。你,又是谁啊?阿志哪里经过这阵仗,顿时满面通红,竟然找不出合适的回答,两只手干搓着,好像有烫手的玩意儿。接亲队伍自然有过来人,不无揶揄地说,你说你是谁?你是她的夫婿啊。阿志脸上腾地一下泛上紫红,难以启齿,耳朵里充斥着嘈杂声。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傀儡般地按着耳边的提示,机械地回答着。
大多数家庭出阁的姑娘要哭泣,表示恋恋不舍娘家。可是,阿蓉哭不出来,甚至感觉可笑,我是到姨娘家又不是什么远地方,任何时候可以回家,为什么哭呢。
阿志终于进入新娘房间,给她穿上婚鞋,搀扶着出门。鞭炮大作,迎亲队伍离去。
来到阿志家,阿蓉见得姨妈,姨父,跪拜改口,新人对拜,入洞房,大婚婚礼告成。
三朝回门虽然并没列在三书六礼中,却是当地一个极重要的嫁娶礼仪。
婚后第三天,阿蓉由丈夫阿志陪同,回娘家探望父母。阿蓉依然新娘打扮,传统的裙褂式服装并挽上全新的红色新娘包,代表新娘冰清玉洁的身份,只有黄花闺女才可穿。作为男家,阿志带着一只金猪,以示新娘子的贞洁。其它还有糕点两盒、酒两瓶、生鸡一对、猪肚及猪肉各两斤、水果两篮(生生猛猛)、有头生菜(风生水起)、青葱(松松动动)、伊面两盒(代表恩爱缠绵)、有头尾甘蔗两根。
姨妈姨父身份转变成了岳父岳母。
接到金猪后即分予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儿不辱门楣。岳父岳母极其开心,安排上好的酒席留回门新娘和女婿用饭,祝福二人和和美美,携手到老。阿志从心眼里说高兴有表妹作妻,对姨妈姨父恭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