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的打贏了韓戰嗎?(管仁健/著)
1979年2月1日,農曆春節才剛過五天,箭拔弩張的氣氛,已徽衷卩徑?侥线吘车膹V西境內。一位中央級的軍事首長,帶著記者來前線視察。
在一個野戰步兵營的動員月會裡,首長對著這群挑選出來的優秀黨員,發表了一篇康慷激昂的訓辭。訓話完畢後,他想到這群年輕的孩子,一旦出征後也不知幾人能回,就放鬆了口吻,隨口一提:「同志們還有什麼希望嗎?」
台下沒人講話,一個頑皮的戰士忽然喊了:「我想看看您身旁那位女記者的乳房。」
隊伍立刻一片喧鬧,大家開始起哄,首長氣得臉色發青,但還沒開口制止,大家忽然又安靜下來,靜的像剛才完全沒發生任何事一樣。
因為那個站在首長身邊,面對士兵們的女記者,已經默默地脫去了上衣,喧鬧的士兵們突然像是全都死了一樣。
首長回過神來,走到台下,對著那位年輕的女記者,舉手敬了軍禮,士兵們沒人發口令,也都舉起了右手,向她行了標準的軍禮。
這場戰爭在兩週後爆發,解放軍到底有多少傷亡,成了最高機密。雖然從任何角度來看,中國的傷亡絕對都大過於越南,但中國政府與大多數人民,卻相信自己是這場戰爭的贏家。
3月4日中國軍隊攻陷諒山,3月5日中國宣布達到「懲越」目的,開始撤軍。同時越南宣布全國動員令,誓言抵抗到底。3月7日起中國正式撤軍,越南也沒大規模追擊行動。3月16日中國宣布完成撤軍行動,懲越結束。可惜很多士兵永遠無法撤退回來,那些成年後只見過一次女人乳房的士兵,就犧牲在另外一個國家的土地上。
。。。。。。。。。。。。。。。。。。。。
戰爭不會有贏家,除了戰爭本身以外。
全世界都怕戰爭,尤其怕與中國發生戰爭。因為中國打起仗來什麼都怕,怕損耗武器、怕浪費糧食、怕折損戰略物資,但就是不怕死人,人死得愈多就愈來勁。在人類戰爭史上,中國絕對是個「可怕」對手。
中國花了這麼多錢,死了那麼多人,支持一個社會主義兄弟先抗法、再抗美;結果統一了不到四年,又要出兵「懲罰」。當然,戰爭本來就是一種缺乏理性思考後的暴動,為了一個殺人如麻的柬埔寨波帕政權,讓這麼多年輕的生命,葬送在異國的土地上,成就了更大規模的屠殺。波帕政權所屠戮的,還有很多是與你我一樣血緣的同胞,這場戰爭中國真的是贏家嗎?
1949年10月1日,很多人都真心相信,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然而一年不到,歷經八年抗戰與四年內戰的苦難人民,必須迎接另一場「境外戰爭」,一場「抗美援朝」的大戲揭開了序幕。
代表美方簽訂停戰協定的克拉克將軍,在簽字時說:「在執行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一項不值得羡慕的榮譽,我成了歷史上第一位簽訂『沒有勝利』停戰條約的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將軍和李奇微將軍一定也有同感。」而麥克阿瑟將軍被撤職後,在美國國會作證時乾脆說:「美國在朝鮮遭到慘敗。」
50年過去了,很多中國人依然相信自己打贏了這一仗。尤其是麥克阿瑟和克拉克的直言不諱,加上美國很多檢討韓戰的著作,更讓中國人相信,自己以「偉大勝利」來慶賀是正確的、是光榮的。
然而看到今日南北韓的發展,看到北京那些大使館前辛苦的衛兵,戒懼謹慎盯著那些看來是「朝鮮人」的男女老幼,防止他們衝進去「投奔自由」。那些衛兵的任務實在非常沉重,要攔住那麼多群眾,「人海戰術」被朝鮮人「出口轉內銷」的回流到中國,一場永無休止符的「韓戰」,又回到中國另起新局。
。。。。。。。。。。。。。。。。。。。。
我不懂軍事、不懂政治,也看不懂網路上兩邊網友,引經據典的討論韓戰的「成敗」。但我始終相信,戰爭不會有贏家,除了戰爭本身以外。相信自己是贏家的中國人,也許應該靜下心來,看看對手是怎樣「收拾」戰爭之後的殘局。
在美國的「韓戰紀念碑」上,刻著54,246個陣亡將士的名字,碑文上寫著:「我們的國家以她的兒為榮,他們回應召喚,去保衛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國家,去保衛他們素不相識的人民。」
這54,246個陣亡將士都是有名有姓的,無論假日還是平時,這裡永遠看得見鮮花,看得到哀悼的人。他們也許是烈士的親友,也許是素不相識的國人,甚至是國外來的觀光客。這裡不必靠美國高官來舉行儀式,不必靠美國政府來發動群眾,更不必用「主義」「領袖」「愛國」「民族」的空洞口號來鐫刻碑文。
回頭看美國的「越戰紀念碑」裡,牆面上篆刻著也是58,132名越戰陣亡將士的姓名。即使是被許多中國人所厭惡,恨不得一把火燒掉的日本「靖國神社」,那裡也供奉著明治維新以來,240多萬柱的「英靈」,而且每一柱都是有名有姓的。
看看美國人與日本人是怎樣對待陣亡將士,再看看中國的「人民英雄」、「無名英雄」,甚至神話般的「雷鋒」「張思德」。美國有沒有打輸這一仗,我是不敢說;但中國絕對沒打贏這一仗,我卻很有把握。
。。。。。。。。。。。。。。。。。。。。
2000年7月24日早晨,美國奧勒岡州的偏僻鄉村,一個94歲的老婦人霍特,因中風去世。
這個世居鄉下的平凡老太太,在她49歲那年,做了一個不平凡的決定,讓美國成為一個真正偉大的國家。
霍特和丈夫哈理都是虔盏幕?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