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当皇权无法伸到地方
------ 读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
作者:谢盛友
我在班贝格(Bamberg)大教堂广场一边漫步一边思考,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为什么在其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Götz von Berlichingen mit der eisernen Hand )(1773)中,把班贝格主教(Bischof von Bamberg)作为主要人物来描写。
葛兹时代的德意志民族,表面上统一在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1】之下,但是,当时的教廷、皇帝和各路英雄好汉都能施展自己的武力,控制自己的地盘。葛兹是那时候最出名的英雄豪杰,班贝格是最保守的天主教总教区,该教区成立于1007年,爱希施泰特教区和维尔茨堡教区分割一部分成立。1817年,班贝格教区升格为总教区。
歌德在《葛兹》中设定班贝格主教为主要人物,当然可以理解。
班贝格教区还曾经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
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幅员辽阔,在奥图一世和后代的不断使其有地区纳入、加盟下,从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罗的海,东达今天的波兰部份,并南抵今天的瑞士、波希米亚、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北部。但是,用法国文学家伏尔泰的话,那就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因为教廷与帝国的各种政治结构仍然令人绝望地纠缠在一起,皇帝没有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代表,在同教皇时而冲突时而勾结的过程中把自己降为一名诸侯,“德国”不仅成为罗马教皇的“乳牛”,而且也成为天主教会充当欧洲精神权威的最后支撑。打从一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即面临一个相同的难题,也就是如何保持对德意志和意大利这两个不同地区的控制,因为两地中间隔着阿尔卑斯山脉,统合上非常不容易。
帝国皇帝的军队由教会土地的佃户所担任,他们有义务为皇帝服军役,是皇帝在与教会决裂而失去权威前这些士兵是皇帝军队的多数。第二种重要的部队是由庄园农奴组成的兵团,虽然他们一部分会在接受最好的训练与装备后成为骑士,却不是自由人。第三由帝国分予土地的自由民、军户、农民、骑士也有义务服从号召。之外帝国内所有的部队皇帝理论上皆有权指挥,各公国在皇帝的请求下也会提供军役的号召。这些军队会被用来镇压由帝国内贵族和农民所参与的暴动或政争,也必须抵挡来自北方的维京人和东方的马札儿人所发动的入侵。
然而,皇帝和教皇之间的对抗,间接的形成了日耳曼的未来命运。这项对抗是关于皇帝对主教职位的授予,和日耳曼境内其他教堂神职人员的任命。教皇葛列格里七世反对这项措施,因为如此一来导致教堂神职人员的职位买卖,成为主要的贪污腐化来源。神职人员的职位常常落到出价最高的竞标者手里。在长期数位教皇和皇帝之间的竞争,教皇赢得选择主教的权利。在这场争执中,帝国就在日耳曼爆发了内战。
当皇帝被暂时逐出教会并且投注于对抗罗马的战争时,帝国的政权就已失去效力。在未受到皇帝的干预或帮助之下,地方上的日耳曼亲王团结自己的力量并与维京人作战。在意大利,兴起中的城邦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伦巴底联盟,并拒绝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地位。
马丁路德用《九十五条论纲》(Martin Luthers 95 Thesen)对赎罪券强烈抨击,1520年8月发表了《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An den christlichen Adel deutscher Nation von des christlichen Standes Besserung ),更是将问题凸显为民族利益的捍卫与否上,将罗马教皇推到了德意志民族公敌的位置上。
宗教改革不仅对德国,对整个欧洲乃至西方,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振聋发聩”之声。谁也不曾料到,路德这么个普通修士,竟然能以其一纸文字,而掀起划时代的革命浪潮。谁说书生无用?不也同样能当“雄兵十万”。
路德之所以敢如此公然与教皇为敌,不是因为他的一己诉求,而是因为骑士阶层的共同利益诉求使然。1522年,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分裂,一分而三:右翼保守力量包括皇帝、高级教士、部分诸侯、城市贵族等,他们希图维持旧有封建状态、取消已有的改革;左翼激进力量主要是骑士、农民和平民阶层,他们要求改变现存的制度;中间的调和力量则集中了有产阶层(低级贵族、市民阶层、部分高级贵族或诸侯),他们主要希望取消教会权力以获得自身独立地位。在原有的政治格局中,左翼激进力量显然无法达致他们的目标诉求,于是,暴力手段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作为低级贵族的骑士阶层,一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强烈不满诸侯专权、教会富有、帝国涣散的现状,希望建立起一种以皇帝为首、限制诸侯权力、以骑士为支柱的中央集权君主国。
铁手骑士葛兹在与班贝格主教的战斗中,逮捕了他原先的朋友魏斯林根(Weislingen),经过和解后,并承诺将他的妹妹嫁给魏斯林根。魏斯林根要回班贝格,向主教汇报这一“交易”,但是,情况非常复杂,其妹妹后来还是嫁给了骑士阶层领袖的济金根(Sickingen, Franz von, 1481-1523)。
葛兹所表现的,其实就是“骑士宗教改革”的失败。对于骑士阶层来说,根本就是“两头不着落”。往上所拥护的皇帝,根本就不领情,往下则又不能改变自己基本的价值观念,而与农民、平民合流。再加上自身的势力薄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个阶层的消亡命运。
歌德妙手细牵,将葛兹与济金根在本剧中联系起来,使后者成为玛丽亚的丈夫、葛兹的妹夫。魏斯林根与玛丽亚(葛兹之妹)、阿德海黛(Adelheid),发生三角情感关系,魏斯林根与葛兹有交情,但他却表现出与葛兹势不两立。为什么呢?关键是“立场正义”问题,正如葛兹理解自家的“造反有理”,他的所谓反叛行为是不得已而为之,大致该算是“官逼民反”;可魏斯林根也有道理啊,葛兹这样的行为已经属于“啸聚山林”,成为现有秩序的破坏者。魏斯林根认为,“秩序”必须得到遵守。可是不合理的秩序如何遵守?天子圣明,都是凶官恶吏作乱,可官吏毕竟是皇权面对民众的具体体现。
葛兹的诉求,其实很简单,他只想保住作为骑士的某些特权和基本荣誉。葛兹并无意与政治权力对抗。他走上与现有权力的对抗之路,纯属一种形势使然的无奈。在他的信念里,骑士乃是一种高贵的阶层,故此只能听命于“上帝、皇帝与自己”。所以,他的潜意识中,并非是想“造反”,与农民混在一起,那是迫不得已。可问题在于,皇帝并不领情,反而派兵讨伐他。这种悖论,始终困惑着葛兹,而且注定了葛兹的悲剧命运。
歌德一向崇拜英雄,敬仰强权,他试图在葛兹这个人物身上展现出一种“最高贵的德国人”的形象,在歌德的心目中,葛兹具有极为崇高的道德形象与理想光环。歌德自己说:“葛兹深深感动了我。在野蛮和混乱的时代的一个强悍而善良的自助英雄的形象,唤起我最深的同情。”
年轻的歌德是这样,中年的歌德也一样。拿破仑在1805年和l806年先后战胜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国组织受拿破仑保护的莱茵联盟,消灭了许多封建小邦,所谓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最后宣告消亡。拿破仑给德国带来一些法国革命后开明的思想和制度,对落后的德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德国一部分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等从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反抗拿破仑,进行斗争,最后于l813年10月继俄国的胜利之后在莱比锡击溃法军。歌德对于当时的反拿破仑战争不但没有支持,反而,拿破仑一世在埃尔富特(Erfurt)召开诸侯大会之际,接见了歌德,并给歌德授予荣誉军团勋章,这引起德国爱国人士的强烈不满。
那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与今日的中国,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注释:
【1】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到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1157 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