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而优则“仕”(1)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闹而优则“仕” -- 先生涨工资的经历 

先生Wei酷爱读书,且兴趣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能讲出个头头道道来。他在国内是大学老师,有闲有钱(虽不富裕,但中等工资,三口之家,普通生活,还是有结余的),所以买书读书就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大爱好,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时我们的半壁家产,就是那满满堂堂的五大柜子书籍。 

到了美国后,生活拘拮,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学电脑, 披星带月,省吃俭用了两年,总算拿到了电脑硕士学位,并在一家大的IT公司(CA)找到了工作。有了一点点钱,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买了几本当时正走红的NT网络管理的书,全力以赴,如痴如迷地读了起来,而且学一门考一门,连过六关,拿到了微软公司网络工程师的执照。1998年春,我们移民来到温哥华,Wei信心满满,自以为有硕士文凭,有工作经验,又有炙手可得的NT执照,一定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事与愿违,他每天查报纸,发简历,甚至敲门上访,毛遂自荐,结果发出去的求职信如同石沉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我们都纳闷,全球一片电脑热,为什么偏偏遗忘了温哥华这个大角落? 

两个多月后,总算有一个面试机会,Wei百倍珍惜,全力以赴,终于连过三关(三次面试),斩将无数,得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令人不满的是,工资给得太低,年薪只有四万,离Wei心中的数目相差甚远。但顾虑到,两个多月才这么一次机会,下次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再者,我们这次移民搬家,租房置办家具等,坐吃山空,使本来就不多的储蓄所剩无几,所以Wei只得委屈求全,屈尊受聘。 

这是一家电脑软件公司,有50多名员工,当时已经有一名网络管理员--彭。彭生于香港,5-6岁时随父母来到温哥华,高中毕业,自学成才,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他就进来了,对公司的情况非常熟悉。Wei功底扎实,勤学好问,知识面广泛,没过多久,他的技术就超过了前者,成为公司这方面的大拿。当时公司正在扩张,工作非常繁忙,彭英文好,一切对外抛头露面,向上汇报的是事都由他管,Wei则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只顾埋头苦干,上至彭解决不了的复杂疑难问题,下到搬运安装电脑,都由他来处理,每天从早忙到晚,还经常加班加点。我常常取笑他在给资本家卖命。年底涨工资时,只给Wei加了2000加币,他虽然心里不满意,但想一想只工作了半年,前两个月是合同工,九月份才正式雇用,加的少也情有可原,就没有计较。

辛辛苦苦又干了一年,99年底涨工资的时候,给他加了3000加币,年薪才达到45000/年。Wei再也忍不下去了,便找到主管副总裁理论。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管理人士,很有处事不惊的大将风范。听完Wei的牢骚后,他平心静气地说到:“你说的不是没道理,但工资的高低不完全决定于你工作的多辛苦,贡献有多大,主要是看市场情况。如果我能用少一点的钱,雇到和你一样有技术的人,为什么要给你高工资呢?”但随后又安慰说,需要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两周内给予答复。 

从这位领导的办公室出来,Wei感慨不端,茅塞顿开。虽然是化学本科,但研究生却学的是哲学,读了那么多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没少下功夫,直到今天才真正领悟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真谛。什么是市场经济?这不就是吗!不在乎你工作多辛苦,技术有多高,一切都由市场来决定。像温哥华这样以木材和旅游服务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城市,高科技公司麟毛凤角,但有技术的专业人士却大有人在,随便在街上拉出一个新移民来,都是博士硕士,都可能是某方面的尖端人才。资本家的本性是唯利是图,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给你涨高工资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Wei真的很感激这位副总裁给他讲的这番话。思想虽然通了,怨气云消雾散,但还是不甘心忍受低工资,于是他开始在网上寻找工作,发简历,如有机会,便可以跳槽。 

两周后,公司又给Wei涨了2500元的工资,两次加起来一共5500加币,比他心中想的还多了500Wei那个高兴呀,走路都哼着小调,干起活来也就更卖力了。他通过自己的抗争,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也初步尝到了“闹尔优则仕”的甜头,这个“仕”不是指升官,而是什级发财,比升官还直接实惠。

 《待续》

注:这是多年前写的文章,整理了一下,发表出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