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安静在常青坛发了一张美照及一组才情并茂的诗(《秋原四首----邀朋友们一起来写》)。她邀请网友们看照片写文,体裁不限。看着这张飞行大雁的照片,我的脑海里跳出这样一首打油诗:
无可奈何飞向南
齐心协力摆雁阵
相互照顾来春还
不过,这张大雁飞行的照片真正拨动的是我的心弦,使我想起童年的玩伴之一:喜燕。喜燕不是一个小女孩,而是一只燕子,准确地说是一只燕妈妈。当然,我知道此“雁”(鹅类)非彼“燕”(雀类),尽管它们都是飞鸟,都有南来北往的迁徙习性。因为想到了喜燕,还是将它记录下来吧。
外婆家的住房是一栋前、后二进的百年老宅。房屋前部分的两侧是二个卧室,中间是一个五间梁的堂屋;房屋后部分的两侧是二个更大的卧室,中间是一个七间梁的的堂屋;前后房屋由两侧的各一个厢房连接;中间是一个露天小庭院,称之为“天井”。我童年的大部分是与外婆在这老屋度过,那是我人生最幸福时光之一。老屋的后堂屋间与天井之间有一大排木板屏风,白天卸下,晚上则装上。大概是为了保护木板屏风避免风吹雨淋,后堂屋间有一个宽敞的屋檐走廊。燕子们就是将它们的家安在屋檐的房梁上,真是应验了古诗描述的“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知道燕子们是哪一年开始到我外婆家筑巢。我只知道我的童年记忆中外婆家的屋檐房梁上一直都是有燕窝,通常是一个,最多的一年有三个。喜燕是外婆给其中的一只燕子起的名字,因为它在我们家房梁上的燕窝中孵出6个小燕子。所以,外婆就给那个燕妈妈起名“喜燕”。我对喜燕和它孩子们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小燕子们的生日与我的10岁生日很近,大约相差二周左右。我不记得是否有其它燕子在我们家孵卵。
我非常喜欢喜燕和它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后,我经常寻找它们。好像它们在晚上活动比较多,飞来飞去。燕子的鸣声不大,不像麻雀叫声那么吵闹。不过,屋檐燕窝下面的地上经常被弄得很脏,除了鸟粪,还有它们筑巢用的泥土、草茎、羽毛等。外婆总是及时清理,因此,也就没有难闻的鸟粪味。年少不懂事的我有一次出于好奇,顽皮地用竹竿将其中的一个燕窝捣了下来。燕窝很结实,摔到地上没有破。幸好里面没有燕蛋,也没有小燕子。外婆非常疼爱我、娇宠我。但是,那一次,她批评了我。而燕子们没有放弃我们家,好像原谅了我的不良行为,很快筑起了一个新的碗型的窝。
我深爱的外婆早已回到天家。不知道外婆离开后,燕子们每年春天是否还到外婆家屋檐房梁上筑巢。二年前,外婆家的老宅在闲置多年后因为城市规划与发展被拆毁。母亲告诉我,老宅前的一对被我骑过无数次的石狮被当地文物部门作为文物收购;百年老宅拆毁下来的砖、瓦也被当地文物部门收购。据说,这些百年砖、瓦将用于城市复古建筑。政府补偿给母亲的3套3居室公寓房被闲置着,无人居住。但是,那些公寓房是不适合燕子们筑巢的。儿时记忆中的故乡在如今的变化中与我渐行渐远;而燕子们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不理想。喜燕的子孙们,你们好吗?如今,何处是你们的安身之地?
音乐《秋日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