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专家:嫦娥二号首次近月制动风险性极大zt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0年10月12日 08:42


来源:解放军报


 


10月1日18时59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嫦娥二号”直冲云霄,踏上漫漫奔月旅程。


同一时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大屏幕上飞行参数不断跳跃,报告声不时响起,随后,飞控中心宣布:“嫦娥二号”进入预定轨道!


沸腾了!雷鸣般掌声同时响彻国防部网站、中国军网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嘉宾访谈室,正在接受访谈的嘉宾和现场工作人员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10月1日、6日和9日,国防部网站、中国军网首次在相隔2500多公里的西昌和北京进行了5场嘉宾访谈,邀请6位航天专家为广大网友同步解读“嫦娥二号”卫星奔月实况。


多项技术创新彰显雄厚实力


“深空探测任务的开启,为我国测控事业和航天器的研制生产带来了很好的牵引作用。随着‘嫦娥’后续工程的展开,还将带动更多航天技术的发展。”当谈及探月工程的意义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剑踌躇满志。


自信源于实力。一系列技术创新是实力的最好证明。


“星箭分离后,卫星要经过多次控制调整。一旦入轨偏差比较大,地月转移轨道的重构技术将派上用场。”飞控中心总体室主任汪赛进介绍,“另外我们自主研发的加自控力补偿的高精度定轨技术,能保证准确定位卫星轨道。”


“近月制动就是给在地月转移轨道高速飞行的卫星减缓速度,完成‘太空刹车减速’,建立正常姿态,进行环月飞行。”寥寥数语,飞控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剑将陌生的专业术语解释得通俗形象。


“第一次近月制动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风险性,减速刹车既不能早也不能晚,制动量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否则就会飞离月球或撞击月球,导致整个任务失败。”李剑补充道,“非对称变轨技术和近月点的漂移补偿技术将确保卫星在15公里的虹湾区安全飞行并使相机高分辨率成像。”


108种应急预案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实现绕飞是整个大系统的协作,地面测控如何、定轨软件和预报精度如何、控制策略设计如何等等都是能否实现绕飞的关键。‘嫦娥二号’背后有一个 强大的‘父母帮’,他们兢兢业业,通力托举‘嫦娥’飞天,打造出闪亮的‘嫦娥精神’。”谈到这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主任汪赛进布满血丝的眼睛在 厚厚的镜片后熠熠发光。


人类探月史上100多次探月活动,成功率仅49%。面对困难和挑战,科技工作者们确立研发课题,成立攻关小组,细化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每个人都有一张细化到小时的计划表。


“我们撰写了《任务协同工作程序》,制定了108种应急预案,多次开动员会,举行决心书签名仪式,确保任务万无一失。”汪赛进介绍道。


针对网友普遍关心的月食是否会对“嫦娥二号”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的问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建亮形象地解释道,我们已预先准备了相应措施,使卫星那一时段处于“休眠”状态,只让它的“心脏”保持跳动,过了月食期,我们再唤醒“嫦娥”。


“探月工程就像一场接力赛,书写着人类和平探索太空的新篇章。”“通往月球的道路上险阻重重,需要积跬步以至千里。”众多网友在网上寄语留言。


“70后”“80后”成为科技攻关主力军


在“嫦娥二号”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一批年轻的航天人才成为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其中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工作人员成为技术带头人和骨 干,“80后”成为接班人。飞控中心飞管室主任刘俊泽告诉记者:“飞控中心承担‘嫦娥二号’任务的主任设计师都是年轻人,30岁这个年龄层的同志已经在测 控任务、航天任务中挑起了大梁。”


飞管室副主任徐红兵,今年仅32岁,工作时间也就10年,管理经验却非常丰富。“嫦娥二号”长管的主任设计师崔雁,今年不足30岁,在“嫦娥一 号”任务中锻炼成长起来,对“嫦娥二号”整个长管的飞控技术掌握娴熟……”这表明“70后”乃至“80后”一代新人正成为我国航天科研的生力军,我国航天 事业后继有人。


“年轻一代在老一辈的带领下进行科技攻关,自主研制生产了多个航天软硬件设备,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一代航天人将会在实战中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希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工程师马晓英对中国航天的未来充满信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