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沙龙散記 (二)
新年伊始,今天,一月二十九日下午,我们这个文学沙龙又一次聚会了。
与会者有伊凡,黛丝,康妮,汉湘,鮑勃,和逸宽。今天鮑勃贡献出他家的客厅作为我们的会议室。在会间休息时我们大家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参观了鮑勃两间工作室兼书房里的藏书。只见几壁落地大书柜子里装满了书。他的藏书之丰盛和涉猎之广泛令大家惊叹和羨慕不已。
伊凡首先发言。她总结了我们这个小小的沙龙成立至今已经兩年了,还是感到頗有成效的。现在我们基本上形成了每年兩次讨论会的惯例。我们的读书分成双轨制:每年大家读一本诺贝尔文学得奖作品,那么便于大家讨论同一本书。同時每年各自再选读一本各自喜欢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在开会时与大家分享。我们的近期目标是每年写兩篇书评文章。今后有机会时我们可以将我们的书评汇集成一本书出版。
鮑勃今天介介绍的是德语获奖作家。他们一共有十三位:
- 1902 Theodor Mommsen , 特奥多尔·蒙森
- 1908 Rudolf Christoph Eucken , 倭铿(又译欧肯)
- 1910 Paul Heyse , 冯·海泽
- 1912 Gerhart Hauptmann , 罗伯特·霍普特曼
- 1919 Carl Spitteler , 格奥尔格·施皮特勒
- 1929 Thomas Mann , 托马斯·曼
- 1946 Hermann Hesse , 赫尔曼·黑塞(又译赫塞)
- 1966 Nelly Sachs , 内莉·萨克斯
- 1972 Heinrich Böll , 特奥多尔·伯尔
- 1981 Elias Canetti , 埃利亚斯·卡內蒂
- 1999 Günter Grass , 君特.威廉·格拉斯
- 2004 Elfriede Jelinek ,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 2009 Herta Müller , 赫塔·米勒
他的题目是“从《魔山》到《蟹行》看德国文学”。鮑勃重点介紹了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和君特·格拉斯。
他表示,在涉猎一些德国文学作品以后,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德国人在哲学
(康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文学(歌德、席勒、黑塞)和音乐(巴赫、贝多芬
、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方面对人类思想文化的贡献
是巨大的,但是德国画家则不多。其原因可能是原在德国的画家被迫离开了德国到
其他欧洲国家谋生去了。有人把《魔山》与《红楼梦》比较,并得出了《魔山》远比
《红楼梦》高大的结论。鲍勃则不以为然。他认为《魔山》几乎就没有像《红楼梦》
那样的家族结构。这兩本书如何比呢?黑塞的小說不受国界限制,可以放在任何其他
国家背景下。而《魔山》則是达沃斯那个地方所特有的。从《魔山》和《蟹行》都
反映出一个主题:西方文明没落了吗?
《西方的没落》是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年)的作品。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
伊凡的读书心得是关于《魔山》的。她读了中文译本,又找来英文译本读。她感到还是英文本更流畅,行云流水,沁人心脾。中文翻译有的地方似乎令人费解,但文字颇多讽刺意味。她认为最好呢是读两遍,中文一遍,英文一遍。
逸宽的题目是《关于赫尔曼。黑塞和他的《荒原狼》》。这是他读的第二本黑塞的作品。去年他读的是《悉达求道记》。《荒原狼》有三条主线:人性和狼性在作品主人公身上的体现。主人公哈利的自杀情结。哈利的中产阶级气质和他的心理行为矛盾。
康妮讨论的是黑塞的《在轮下》。早年就曾读过,印象很深。读这本小说使人联想到近兩年上演的电影《The Reader》所表达的一种平庸之罪。同时让读者感到作者在做這样的反思:西方文化堕落了吗?相形之下,东方文化中沒有这种反思和批判。
黛丝讲的题目是《生活是忍受》。她将福克纳的兩部小說《圣殿》(Sanctuary)(1931)和《闯入坟墓的人》(Intruder in the Dust)(1948)与余华的小说《活着》做比较。分析了中美兩国文化在哲学、意识形态、固定概念几方面不同特点。美国崇尚自由、个人主义、和白人至上。而中国则提倡孝道、家庭和集体、权威。
最后大家选择了索尔·贝娄的《雨王汉德逊》作為下一期的阅读小說。每人自己再选一本不同作家的作品。
- 逸宽于孑孓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