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痛:明朝灭亡的原因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要不是我自己为自己建立纪念碑,这纪念碑,它从何而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心中的痛:明朝灭亡的原因

转自:当年明月



明朝的那些事儿



崇祯死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诸臣误我!



对于这句话,大多数人认为,是在推卸责任。



但考证完崇祯年间的朝政,我认为,这句话比较正确。确切地说,给崇祯打工的这帮大臣,除部分人外,大多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混蛋,一种叫混帐。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痛苦,第一种是身居高位者,第二种是身居底层者,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很多。第一种人叫崇祯,第二种人叫百姓。



而最幸福的,就是中间那拨人,主要工作,叫做欺上瞒下,具体特点是,除了好事,什么都办,除了脸,什么都要。



崇祯每天打交道的,就是这拨人,比如崇祯三年(1630)西北灾荒,派下去十万石粮食赈灾,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只剩下五万,到地方,还剩两万,分到下面,只剩一万,实际领到的,是五千。



这事估计是办得太恶心了,崇祯也知道了,极为愤怒,亲自查办。



案情查明:先动手的,是户部官员,东西领下来,不管好坏,先拦腰切一刀,然后到了地方,巡抚先来一下,知府后来一下,剩下的都发到乡绅手里,美其名曰代发,代着代着就代没了。



结合该案,综合明代史料,崇祯时期的官员,比较符合如下规律:脸皮的厚度,跟级别职务,大致成反比例增长。



这是比较合理的,位高权重的,几十年下来,有身份,也要面子,具体办事的就不同了,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好欺负的,就往死了欺负,能捞钱的,就往死了捞,啥名节、脸面,都顾不上,捞点实惠才是最实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积累,那是血淋淋的。



而且这拨人,还有个特点,什么青史留名、国家社稷,那都太遥远了,跟他们讲道理,促膝谈心都是没用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吃硬不吃软。教育没有用的,骂也没有用,往脸上吐唾沫都没用,相对而言,比较合适的方式是,把唾沫吐到眼里,再说上一句:孙子,我能治你!



比如当年追查阉党,就那么几个人,研究来研究去,连亲手干掉杨涟的许显纯,都研究成过失杀人,撤职了事,还是崇祯亲自上阵,才把这人干掉。



再比如这事,案发后,崇祯非常生气,下令严查,查到户部,户部研究半天,拉出来几个人,说是失职,给撤了,准备结案。



崇祯生气了,重装上阵,找出来几个主犯,杀了,剩下的,充军。



总之,崇祯年间的朝廷,是比较混账的,而带头混账的,是温体仁。



温体仁这个人,历史上的评价不高:奸臣,彻头彻尾的奸臣。



我之前说过,温体仁是个很有能力的人,精明强干,博闻强记,善于处理政务。



所以综合起来,温体仁先生的最终评价应该是,一个很有能力、精明强干、博闻强记、善于处理政务的彻头彻尾的奸臣。
温体仁,是个很复杂的坏人,复杂在无论你怎么看,都会发现,这是个真正的好人。



在工作中,温体仁是个很勤劳的人。据史料记载,他兢兢业业,每天从早干到晚,很能工作,别人几年干不了的事,他几天就能搞定。



在生活中,他是廉政典范。据说他当首辅时,给他送礼的人从门口排到街上,等几天,他一个都不见,所有的礼品都退,退不了的就扔,比海瑞还海瑞。



在处理与同事间的关系上,他非常谦虚,从不说别人坏话,而且很能听取他人意见。比如有个叫文震孟的人,是他的晚辈,刚入内阁,他却非常尊敬,遇事都要找来商量,一点架子没有。



综上所诉,温体仁同志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评定应为优秀。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温体仁同志的评定问题,进行鉴定:



在工作中,他反映敏捷,很有能力,但历史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坏人,没有能力,是不行的。



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不受贿赂,是因为他的仇人太多,要被人抓住把柄,是很麻烦的。



在跟同事相处时,他确实很和善,比如对文震孟,相当地客气,但原因在于,文震孟是崇祯的老师,后台很硬,而且当时他正在挖坑,等着文老师跳下去。



如果纵观温体仁的经历,可以发现,他有个历史悠久的习惯——整人。



崇祯二年(1629),他跟周延儒合谋,整垮了钱龙锡,进了内阁,过了几年,他又整垮了周延儒,当了首辅,又过了两年,他整垮了前途远大的文震孟,维护了自己的地位。



而且他整人的方式相当地高明。比如文震孟有个亲信,因为犯了事,要受处分。顺便说句,这人的事比较大,按情节,至少也是撤职。



文震孟和皇帝关系好,名声很好,势力很大,且刚进内阁,对温体仁而言,是头号眼中钉,但面对如此难得的整人机会,他毅然放弃了,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帮忙找了人,只给了个降职处分,很够意思,文震孟很感激。



大坑就是这样挖成的。




温体仁很清楚,崇祯是个眼睛不揉沙子的人,处分官员,是只有更重,没有最重,如果从轻处理,皇帝大人是不会答应的,肯定会加重,而文震孟同志比较正直,脾气也大,肯定要跟皇帝死磕,下场是比较明显的。



事情如他所料,皇帝大人听说后,非常震怒,把那人直接撤职,赶回家种田了,而文震孟不愧硬汉本色,跟皇帝吵了好几天,加上温体仁煽风点火,竟然也被免了。



其实这些倒无所谓,在道上混的,整个把人,搞点阴谋,也没什么,这种事,当年张居正也没少办,之所以是奸臣,是因为他不办事。



崇祯登基以来,干过很多事,平乱、抗金、整顿,忙完这边又忙那边,而温体仁上台以来,就只干一件事——个人进步。



为了个人进步,他很精明,坑了钱龙锡,坑了周延儒,坑了文震孟,坑了所有的挡路或可能挡路的人。



为了个人进步,他除了精明外,有时还很傻——装傻。



有一次,崇祯把他找来,有件事情要问他的看法,温体仁当即回答:不知道。



崇祯随即追问,为何不知道。



温体仁回答:臣本愚笨(原话),只望皇上圣裁。



为了个人进步,他很团结同志,很合群,为了整倒钱龙锡,他拉拢了周延儒,两人齐心合力,还把钱谦益同志送回了家。



当然,为了个人进步,他有时也不合群,很孤独,比如他对老朋友周延儒下手时,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整人太多,多年家里鬼都不上门,还经常跟崇祯说,我不结党,所以孤独。



明明很阴险,很狡猾,很恶心人,还动不动就说我很耿直,我很愚蠢,很能促进食欲。



能人,兼职奸人,最奸的能人,是奸人,最能的奸人,还是奸人。



鉴定完毕。



在当时朝廷里,只是混过几年的,大致都知道温体仁同志的本性,换句话说,都知道他是个奸人。



可是知道没用,因为温体仁先生是个能干的奸人,而且深得皇帝信任,谁都告不倒,时人有云:崇祯遭瘟(温)。而且他本人心黑手狠兼皮厚,在朝廷混了多年,就快修炼成妖了,实在无人可比。



俗语有云,占着茅坑,不拉屎。客观地说,在内阁大臣的位置上,温体仁的行为并不符合这句话,确切地说,他占着茅坑,只拉屎。



外敌入侵,内乱不止,诚此危急存亡之秋,温体仁同志孜孜不倦,为了自己而奋斗,整人、挖坑,忙得不亦乐乎,如果让他继续折腾,大明可以提前关门



但不知是气数未尽,还是坟里的朱重八发威,天下无敌的权奸温体仁,终究还是等来了敌人——一个他曾战胜过的敌人。
---钱谦益
。。。。。

消停了。



民变基本平息,朝廷基本安定,要走的走了,要杀的杀了,要招安的也招安了,经过长达十年的混乱,大明终于等来了曙光。



对目前的情况,崇祯很高兴,他忙活了十年,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他曾对大臣说,再用十年,必将社稷兴盛,天下太平。



十年?



一年都没有。



看到光明的崇祯并不知道,他看到的,并不是曙光,而是回光,回光返照。



其实问题很简单



几乎就在李自成全军覆没的同时,一件事情的发生,再次改变了大明帝国的命运。



崇祯十一年(1638),皇太极决定,进攻明朝,清军兵分两路,多尔衮率左翼军,岳托率右翼军,越过长城,发动猛攻。



应该说,为了这次进攻,皇太极是很费心思的,他不去打关宁防线(也是实在打不过来),居然绕了个大圈,跑到了密云。



密云的守军很少,但几乎没人认为,清军会从这里进攻,因为这里山多,且险,要从这里过来,要爬很多山,而且很难爬,要爬很久。从这里打进来,那是绝无可能。



据说经常卖假古董的人,最喜欢听到的话,就是某位很懂行的顾客,很自信地表示,古董的某某特征,是绝对仿不出来的。



皇太极有没有卖过古董,那是无从考证,但他选择的地方,就是这里,他的战术非常简单,就是爬山。




清军到这里后,开始爬山,确实很多山,很难爬,足足爬了三天。



但终究是爬过来了。



清军爬过来的时候,蓟辽总督吴阿衡正在喝酒,且喝大了,脑袋比较晕,清军都到密云了,他才明白过来。



人喝醉之后,有两个后果,一、头疼,二、胆子大。



这两个后果,吴总督都有,最终后果是,头疼的吴总督,胆大无比,带着几千人,就奔着清军去了。



喝醉的人,要是一打一,仗着抗击打能力,还有点胜算,但要是群殴,也就只能被殴,没过多长时间,吴总督就被殴死了,清军突破长城防线,全线入侵,形势万分危急。



密云距离北京,今天坐车,如果没堵车,大致是两个钟头,当年骑马,如果没堵马,估计也就一两天。



离京城一两天,也就是离崇祯一两天,所以消息传到京城,大家都很恐慌,只有几个人不慌,其中之一,就是崇祯。



崇祯之所以不慌,是因为六个月前,他就知道清军会入侵,而且连入侵的时间,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六个月前,有一个人将攻击的时间,方式都告诉了他,这个人并非间谍,也不是卧底,他的名字,叫皇太极。



半年前的一天,杨嗣昌曾在私下场合对崇祯说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比较长,所以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



在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跟匈奴议和了。



这个故事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崇祯去跟清朝和谈。



客观地讲,这是唯一的方法。



就军事实力而言,当时的清朝虽然军队人数不多(最大兵力二十万),但战斗力相当强(某些西方军事学家跟着凑热闹,说是十七世纪最强的骑兵),明朝的军队人数,大致在六十万到八十万左右,但能打仗的(辽东系、洪兵、秦兵),也就是二十多万,要真拉开了打,估计也不太行。



好在地形靠谱,守着几个山口,清军也打不过来,所以按照常理,是能够维持的。



但要命的是后院起火,出了李自成等一干猛人,只能整天拆东墙补西墙,所以杨嗣昌建议,跟清朝和谈,先解决内部矛盾。



其实杨嗣昌的故事,还有下半段:刘秀跟匈奴和谈,搞定内部后,没过多少年,就派汉军出塞,把匈奴打得落荒而逃。



所谓秋后算账,虽然杨嗣昌没讲,但崇祯明白,所以他决定,先忍一口气,跟清朝和谈,搞定国内问题先。



当时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有三个人,包括崇祯、杨嗣昌、太监高起潜。




为保证万无一失,和谈使者是不能派的,杨嗣昌不知去哪里寻摸来个算命的,跑到皇太极那边,说要谈判。



皇太极的态度相当好,说愿意和谈,而且表示,如果和谈成功,就马上率军撤回原地。



当然,这位老兄一向不白给,末了还说了一句,如果和谈不成功,我就打过去,具体时间,是在今年的秋天。



崇祯愿意和谈,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过了几个月,在他的暗中指使下,杨嗣昌正式提出,建议与清朝和谈。



此后的事情,打死他都想不到。



建议提出后,按史料的说法,赞成的人很少,反对的人很多,事实上,是只有人反对,没有人赞成。



最先蹦出来的,是六部的几个官员,骂了杨嗣昌,然后是一拨言官,说杨嗣昌卖国,应该拉出去千刀万剐,全家死光光。



但把这件事最终搅黄的,是最后出场的人,一个人——黄道周。



黄道周同志的简历,我就不多说了,这位仁兄后来有个外号,叫“黄圣人”,后来跟清军死战到底,堪称名副其实,



黄圣人当着皇帝的面,直接跟杨嗣昌搞辩论,一通天理人欲,先把杨嗣昌说晕,然后发挥特长(他的专业是理学),从理论角度证明,杨嗣昌主张议和,是天理难容,违背人伦等等。



说了半天,杨嗣昌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崇祯虽然气不过,但黄先生理论基础太扎实,也没办法,等辩论完了,也不宣布结果,当场就下了令,黄道周连降六级,到外地去搞地方建设。



皇帝大人虽然出了气,但和谈是绝不可能了,杨嗣昌再也没提,大家都能等,皇太极例外,他在关外等了几个月,眼看没了消息,认定是被忽悠,就又打了进来。



对当时的崇祯而言,和谈是最好的出路,其实问题很简单,当年汉高祖如此英雄,还得往匈奴送人和亲,皇太极从来没要过人,无非是要点钱,弄点干货,也就完事了。



但如此简单的问题,之所以搞得这么复杂,如此多人反对,其实只是因为一件东西——心态。



天朝上邦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实力。



谁有实力,谁就是大爷,没实力,就是孙子,美国有实力,其实也就一百多年,趁着英国老大爷跟德国老大爷干仗,奋发图强,终成超级大爷。



相比而言,中国当大爷的时间,实在是比较长,自打汉朝起,基本就是世界先进国家,虽然中途闹腾过,后来唐朝时又起来了,也是全世界人民羡慕,往死了派留学生,相对而言,欧洲除了罗马帝国挺得比较久,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帮封建社会的职业文盲砍来砍去,直到明朝中期,都是世界领先。



鉴于时间太久,心态难免有点问题,比如后来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当大爷了,就派使者到中国,见到乾隆。本意大致是要跟中国通商。



然后,乾隆同志对他们说,回去给你们乔治(当时的英国国王)带个信,就说你的孝心我知道了,你的贡品我收到了(战舰模型),我天朝应有尽有,你就不要再费心了,给我送这些东西,是比较耽误事的,你们那里是蛮荒之地,生活很困难,好好种地,我这里东西很多,赏点给你,回家好好用吧。



几十年后,在蛮荒之地种地的英国农民们,驾驶着战舰打了进来。



这种毛病由来已久,毕竟牛了太多年,近的朝鲜、越南、日本且不说,最远的,能打到中亚、西伯利亚,自古以来,就是天朝上邦,四方来拜,外国使臣来访,表面上好吃好喝招待着,临走还捎堆东西,说天朝物产丰富,什么都有,只管拿,背地里说人家是蛮夷,没文化,落后,看你可怜,给你几个赏钱。



牛的时候,怎么干都行,等到不牛了,还想怎么干都行,那就不行了。
明朝的官员思维,大致就是如此,就军事实力而言,谈判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没有人选择。



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叫坚持原则,说得不好听,叫不识时务,明朝最后妥协的机会,就这样被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拒绝了。



十年前,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曾经很讨厌黄道周,讨厌这个固执、不识时务的人,我始终认为,他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直到我知道了黄道周的结局

七年后,当清军入关时,在家赋闲的黄道周再次出山,辅佐唐王。
。。。。
这时黄道周站出来,他说,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坐而待毙,何如出关迎敌。



唐王很高兴,说你去北伐吧,然后他说,我没有兵给你。

黄道周说,不用,我自己招兵。

然后他回到了家,找到了老乡、同学、学生,招来了一千多人,

大部分人都是百姓。

隆武元年(唐王年号,1645),黄道周出师北伐,他的军队没有经验,从未上过战场,甚至没有武器,他们拥有的最大杀伤力武器,叫做锄头、扁担。所以这支军队在历史上的名字,叫做“扁担军”。

黄道周的妻子随同出征,她召集了许多妇女,一同前往作战,这支部队连扁担都没有,史称“夫人军”。

就算是最白痴的白痴,也能明白,这是自寻死路。

然而黄道周坚定地向前进发,明知必死无疑。正如当年他拒绝和谈,绝不妥协。



三个月后,他在江西婺源遭遇清军,打了这支队伍的第一仗,也是最后一仗。



结果毫无悬念,武器的批判没能代替批判的武器,黄道周全军覆没。黄道周被俘,被送到了南京,无数人轮番出面劝他投降,他严辞拒绝。



三个月后,他在南京就义,死后衣中留有血书,内容共十六字: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落款:



大明孤臣黄道周



正如当年的他,不识时务,绝不妥协。


有人曾对我说,文明的灭绝是正常的,因为麻烦太多,天灾人祸、内斗外斗,所以四大文明灭了三个,只有中国文明流传至今,实在太不容易。



我想想,似乎确实如此,往近了说,从鸦片战争起,全世界强国(连不强的都来凑热闹)欺负我们,连打带抢带烧带杀,还摊上个“量中华之物力”配合人家乱搞的慈禧,打是打不过,搞发展搞不了(洋务),同化也同不了(人家也有文明),软不行,硬也不行,识时务的看法,是亡定了。



然而我们终究没有亡,挺过英法联军,挺过甲午战争,挺过八国联军,挺过抗日,终究没有亡。



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时局形势如何,无论敌人有多强大,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坚持,绝不妥协。



所以我想说的是,当年的这场辩论,或许决定了大明的未来,或许黄道周并不明智,或许妥协能够挽回危局,但不妥协的人,应该得到尊重。



面对冷酷的世间、无奈的场景,遇事妥协,不坚持到底,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的选择,因为妥协,退让很现实,很有好处。



但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么一两件事,应该不妥协,至少一两件。因为不妥协、坚持虽然不现实,很没好处,却是正确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至少有一点。

。。。。。


据说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同志经常做梦,梦见有一个人,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



这是个很奇怪的梦,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把这个梦告诉文武大臣,让他们帮忙解释。



大家听说,都说很好,说很吉利,我想了想,有道理,因为有,总比没有好。



然而有一个人却大惊失色,这个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散朝后,他找到了崇祯,对他说出了这个梦境的真实意义,可怕的寓意——大明将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释,这个有,实际上是两个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捺,下面,是明字少半边。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崇祯不信,不敢信,大明江山,自打朱重八起,二百多年,难道要毁在自己手上?



个人认为,崇祯同志过于忧虑了,因为毁不毁,这事不由他。



但这个梦实在比较准,我查了一下,他做梦的时间,大致就是那个毁他江山的人,出现的时间。



崇祯十二年(1639),一个人从深山中走出。



他的随从很少,很单薄,且很不起眼,无论是张献忠,还是皇太极,他都望尘莫及。但命中注定,他才是最终改变一切的人,五年之后。



这人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李自成。



李自成在山里蹲了一年多,干过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他出来之后,进步很快。



一年多时间,他又有了几千人,占了几个县城。



但就全国而言,他实在排不上,有时经济困难,还得找张献忠拉兄弟一把。



鉴于生计困难,崇祯十三年(1640)初,他率军进入河南,新年新气象,他准备到那里碰碰运气。



通常来讲,这个想法没啥搞头,因为之前他经常全国到处出差,河南也是出差地之一,跑老跑去,没什么意外惊喜。



但这次不一样。



崇祯十三年(1640),河南大旱。



这场大旱,史料上说,是两百多年未遇之大旱,河南的景象,借用古人的话: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大旱也好,没有鸡叫也罢,没有牛,没有猪都罢,有一样东西,是终究不会罢的——征税。



不征税,就没钱打张献忠,没钱防皇太极,必须征。



这么个环境,让人不造反,真的很难。



至于结局,不用想也知道,劳苦大众,固然劳苦,也是大众,劳苦久了,大众就要闹事,就要不交税,不纳粮,于是接下来,就是那句著名的口号: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之前我说什么来着?气数。

 其实气数这玩意,说穿了,就是个使用年限,好比饼干,只能保质三天,你偏三年后吃,就只能拉肚子。

    又好比房子,只能住三十年,你偏要住四十年,就只能住危房,没准哪天上厕所的时候,被埋进去。

    什么东西,都有使用年限,比如大米,比如王朝,比如帝国。

    不同的是,大米的年限看得见,王朝的年限看不见。

    看不见,却依然存在。

    对于气数,崇祯是不信的,开始不信。

    等到崇祯十四年,怕什么来什么,后院起火,前院也起火,卢象升死了,辽东败了,中原乱了,信了。

    在一次检讨会上,他紧绷了十四年的神经,终于崩溃了。

    他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

    我登基十四年,饱经忧患,国家事情多,灾荒多,没有粮食,竟然人吃人,流寇四起,这都是我失德所致啊,这都是我的错啊。

    他不停地哭,不停地哭。

    我同情他。

    大臣们似乎也很同情,纷纷发言,说这不是您的错。

    但不是皇帝的错,是谁的错呢?

    气数。

    几乎所有的人,众口一词,说出了这两字。

    崇祯终于认了,他承认这是气数。但他终究是不甘心的:

    “就算是气数,人力也可补救,这么多年了,补救何用?”

    然后接着大哭。

    崇祯大哭的时候,李自成正在前进,在属于他的气数上,大踏步地前进。

    在河南,他毫不费力地招募了十几万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占领了河南全境,所向披靡,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以及我们的老熟人福王朱常洵。

    鉴于崇祯同志的倒霉史,已经太长,鉴于他受的苦,实在太多,鉴于不想有人说我拿崇祯同志混事,还鉴于我比较乐观,不太喜欢落井下石,所以,我决定简单点,至少保证你不至于看得太过郁闷。

    李自成同志依然在前进,一年后,他进入陕西,击败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猛人孙传庭,占领西安。明军就此再无还手之力。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准备向京城出发,他将终结这已延续二百七十多年的帝国。

    在出发前,他发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八个字: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嗟尔,明朝

    对于上述八个字,崇祯应该是认账的,因为不认账不行。

    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

    调兵,干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干掉,又出来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张献忠、李自成),再调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

    清军打进来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军,全部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进去的又跑出来。

    很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于是大家跟着一起造反。

    这种编剧思路,很类似于早些年的经典电视剧《渴望》,按当时编剧思路,就是找个弱女子,什么坏事、孬事、恶心人到死的事,都让她碰上,整体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过来,挺住,再一棍子打过来,继续挺住,挺到最后,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祯的故事就是这样,他挨棍子的数量,估计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击打能力更强,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因为他的故事,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东西,往往都很残酷。

    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

    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

    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

    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这工作,谁干?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

    知道结局(注: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同志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

    结局到来的具体过程,就没必要细说了,我说过,我是个有幽默感的人,很明显,至少对于崇祯而言,这段并不幽默。

    我还说过,我是个不喜欢写废话的人,同样,对崇祯而言,这段是废话。

    当然,对李自成同志而言,这段很幽默,也不是废话,他从陕西出发,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到了北京。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军队到达西直门(他从西边来),开始攻城。

    崇祯同志有句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三月十七日,事实证明,这两句话很正确。

    内阁大臣拿不出主意,连话都没几句,且不说了,守城的诸位亲信,什么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压根就没抵抗,全部打开城门投降。

    当天,外城失陷,第二天,内城失陷。

    崇祯住在紫禁城,就是今天的故宫,故宫有多大,去过的地球人都知道。

    这里,就是他的最后归宿。

    三月十八日的夜晚

    在这个夜晚,发生了很多事,都是后事。

    其实后事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就几句话,后妃上吊,儿子跑掉(对于后患,大多数人都不留),料理完了,身边还有个女儿。

    这个女儿,叫做长平公主,关于她的前世今生,金庸同志已经说过了,虽然相关内容(包括后来跟韦小宝同志的际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胡扯,但有一点是正确的,他确实砍断了女儿的手臂。

    这个举动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实际情况,却比许多人想象中复杂得多,但无论如何,原因很简单,他不希望这个女儿落入敌人的手中,遭受更大的侮辱。

    不是残忍,而是慈爱。

    我知道,许多人永远无法理解,那是因为,他们永远无需去理解。

    处理完一切后,崇祯决定,去做最后一件事——自尽。

    自尽,是一件比较有勇气的事,按照某位哲学家的说法,你敢死,还不敢活吗?没种。

    但现实是残酷的,而今这个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但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负责任的态度。

    我说过,所谓王朝,跟公司单位差不多,单位出了事,领导要负责任,降级、扣工资、辞退,当然,也包括自尽。

    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

    一、绝不妥协。

    二、绝不当俘虏。

    三、尊严。

    于是,在那天夜里,崇祯登上了煤山(今天叫做景山),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

    就这样吗?

    就这样吧。

    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他走向了那颗树。

    应该结束了。

    按照惯例,每个人的讲述结束时,会有一句结束语,而当这个王朝结束的时候,也会有一句话,最后一句话。

    是的,这句话我已经写过了,不是昨天,也不是前天,而是几年以前,在我的第一本书里,朱元璋登基那一段的最后,有一句话,就是那句,几年前,我就写好了。

    还记得吗?

    所有的王朝,他的开始,正如他的结束,所以才有了这句结束语,没错,就是下面这句: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
梁山石燕:
1.作为一个政治新手,崇祯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天赋,几十年的老江湖魏公公被他耍得团团转。。。。

2.刚刚看到的报道: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我国最早的旱灾记载始于公元前206年。

  从那时起至1949年的2155年中,发生过较大的旱灾1056次,平均两年一次。我国最严重的干旱首推明朝崇祯年间的大旱,连旱17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37213824 发表评论于
很有思想。
billzhh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alley的评论:
你这个文盲胡说八道什么哪?客家人不是汉人那谁还是汉人?哪个白痴教的你中国皇帝都不是汉人的?汉朝皇帝哪个不是汉人?明朝皇帝哪个是回民?谁教育你的有鲜卑混血的人就不能是汉人的?能不能麻烦你先读几本书再跑出来胡说八道?拜托
梁山石燕 发表评论于
回复X723的评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的忠告!历史从大到小,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你要选择忘记,你要觉得你的祖先曾经遭受过得苦难和曾将创造过的辉煌与你无关,那是你的自由.研读历史,揭清历史教科书迷雾后的真相,是我和我这样的人的喜好.太阳底下无新事,过去发生的,未来还会发生.“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
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lley 发表评论于
孙中山不是汉人, 是马来种客家人, 祖先是小黑人!
alley 发表评论于
明朝皇帝不是汉人,是回族。唐朝皇帝是鲜卑人(满洲人)。中国所有的皇帝都不是汉人。
X723 发表评论于
歷史就是過去,你再討諭也改變不了分亳.況且你座在他的位子上會比祟禎更好?省了這份心吧.
懒风 发表评论于
崇祯杀了明末的最后一根顶梁柱袁崇焕,这可真是绝对的自毁长城。崇祯太爱面子了。
Rachel5 发表评论于
现在的中国还是一样。等到气数尽了,就换几个人重来。重来就是跟以前一样。
locke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明亡标志着中国帝制的覆灭, 说明家天下已经不再能凝聚中国人.
梁山石燕 发表评论于
明朝的味道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茗。他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都远远超越了当时他所处的世界上其他国家。还记得我们历史教科书上说那个资本主义萌芽吗?还记得郑和下西洋时规模空前的无敌舰队吗?世界第一支火炮部队,神机营(火枪部队),地雷,集束火箭。。。但是,但是,明朝灭亡了。。。被来自落后文明的满清灭亡了,然后屠刀。。。“明末人口在2亿左右,而在满清控制全国后的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入关后第48年),全国人口也只有1,943.2753人。仅相当于明光宗泰昌元年人口的36%!”其中以对知识分子的屠戮尤甚!!!满清入关,实际上是中华文明的大倒退!!!今天的电影电视编导非常之无知又无耻,一二再再二三地美化清朝,罔顾当时的历史事实:整个清朝,汉人不过是满人的家奴而已!!!
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也简化了很多历史事实,使得我们一直以为崇祯皇帝真的昏庸无能。但是,当年明月这样的历史责任感的学者,还是殚精绝虑为我们尽可能复原了当时的历史真相。崇祯并不昏庸无能,他很聪明,他很勤政。无恶不作的魏忠贤居然是被他逼得上吊自杀,而当时的崇祯,仅仅16岁,距离他突然接替那个病逝的哥哥登基后仅仅4个月!那时不但朝政完全被阉党把持,而且他一直被边缘化,在朝中完全没有政治基础。但是他一步步,从打击魏忠贤的帮凶开始,赶走客氏,免了魏忠贤职务,赶他去南京,然后再派人去抓他,逼得魏忠贤在旅舍内畏罪上吊自杀。。。换一个36岁的人能做到吗???
算了吧,气数尽了,不是一处腐败,而是整体腐败,整天忙着拆东墙补西墙这样的修修补补。再碰上大旱断粮这样的天灾,外敌入侵这样的外患,极强极重的内忧外患一起来。。。。
还记得那位大清糊裱匠李鸿章吗?差不多吧?怎么努力,还是亡了。黑锅背了,还给人家一顶卖国贼的帽子戴着!
灾难啊,苦了天下百姓,苦了中华民族!
知识分子的那个心,痛啊。。。

文明,进步得真不容易,珍惜今天的生活吧!
shamrock100 发表评论于
我想贤臣奸臣什么时候都有,还是要有识人敢用的明君吧。像上面提到的温体仁,下面都知道他是奸臣,唯有崇祯不知,你说误国的是奸臣还是昏君呢。

都说刘邦是大老粗,什么都不懂,就是有识人之明和团结调动人的能力,这才是一把手最重要的能力。
ahhhh 发表评论于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崇祯自己志大才疏,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还不如什么什么都不管的木匠皇帝。他最大的问题是不懂帝王心术,用人就疑,疑人还用。
danielairy 发表评论于
崇尚自由兼愛的中華文明元朝就亡了,明朝貪蒙古人留下的疆土,成為中央集權的中國文明。中央集權制保了中國,也滅了中國。人忘了自由,良善,正義,諏崳??剑?萍杭叭撕屠硐氲膬r值。忘了命呤亲约焊淖兊摹<词褂腥颂崞穑?啻髶u其頭,不可能的,都騙人的。性格脾氣都很壞,唯有送錢討鄰居歡心。錢可以賣朋友嗎?明朝不行,天朝也不行。
非否 发表评论于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地祸国殃民。
USUCKIDONT 发表评论于
中国文明亡于清灭明......
真真国女儿 发表评论于
中国历代王朝的兴废,和吏治的关系密不可分。明君固然重要,但主要要有贤臣,太多的时候,官吏只顾自己捞好处,祸国殃民,把责任推给上司,灾难留给百姓,自己说两句大话,就能青史留名。敢去管官的皇上一般名声不好,比如朱元璋,比如雍正,比如......,因为写史的是官吏,他们经常不管朱元璋是否驱逐鞑虏,雍正的摊丁入亩是否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他们只管自己的利益阶层的是否受到了侵害。“食肉者鄙,”这句两千多年前的话已说出中国社会的真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