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狮城之二:文化疏离

写自己所想,在茫茫的网海中,让思想散如灰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很长时间,心情就像赤道的天气一样郁闷,这种郁闷又象是一层湿重的雾,将你团团围住。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一望无际的水边,享受着大风的吹拂与雨水的激打,嘴里还念着:“呵,天风海雨。”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给自己做了个梦的解析,我觉得在我的心底里渴望着一个阔大无垠的境界,渴望着有一种精神的水源滋润我亦已干枯的身心,也渴望一种力量能让我从压抑、麻木中苏醒。

都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初到新加坡,觉得这个头衔应该给新加坡才对。香港毕竟有流行音乐、流行小说、武侠小说,有些流行音乐、小说堪称精品,反映着这个时代人的心理与精神状态。而在新加坡你看不到有多少高品味的文学艺术作品,听不到多少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言论。语言的乏味,表现的是思想的贫瘠,思维的单一,导致的是趣味的丧失。新加坡有世界一流的剧院,有世界一流的展馆,也经常会邀请海外的艺术团体来进行表演,但这种艺术之光,总觉得一直游离于新加坡社会之外,瞬息即逝。新加坡一直努力打造艺术、文化之都的形象,对文化艺术勉力支持,尤其注重支持本地艺术的发展。在中国已面临绝种的地方戏,不少在新加坡却得到了保存,比如潮州戏、粤剧什么的。每到七月中元节,各个社区都会搭台唱大戏,一为娱神,二为给那些乡音未改的老人一些文化享受。新加坡艺术理事会对这些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者都有资金支持。虽则如此,新加坡的中青年一代其实已无法欣赏这些“艺术”,我也不觉得那是“艺术”,只不过是一些草台班子罢了,实在不能代表新加坡的文化。

新加坡为普及艺术也常常让一些艺术团体在社区俱乐部、商场、组屋楼下特设的表演场地、植物园等公共场所演出,虽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但只能作为人们休闲、野餐、购物时的背景音乐,实在很难激起你内心的、能与之共鸣的某种东西。

新加坡有五个电视频道,其中两个是华文的,两个英文,而我看得最多的节目就是新闻,其他不足观也。电视剧也有一些反映本地人生活、本地社会问题的,如《小孩不笨》、《荷兰村》之类,有些搞笑、噱头可以让你咧一咧嘴,但毕竟缺少对人生的深刻洞察,难留余味。演员十年来就那几个老面孔,有一段时间没看电视剧,偶尔再看时,发现这两个人的关系怎么不对了,原来是夫妻,现在怎么成兄妹了,才发现又是另一部电视剧了。到了国外,才知道中国的全民普及教育是多么的彻底,电视台以其丰富的信息量丰富了全民的知识,而且,每种文化层次、不同的文化需求都可以找到相应的频道。不说“世纪大讲堂”、“百家讲坛”这些有较浓学术味的节目,“今日说法”、“ 消费主张”、“中华医药”也是潜移默化地为大众普及着知识,难怪中国人这么聪明。比起新加坡,“愚民”在中国电视普及的地方,比例还是很小的。新加坡的节目,除了新闻,就是娱乐,偶尔有一些国会辩论的直播,每个星期有一次新闻深度透析节目。也许是因为小国寡民,缺少节目制作人才,也许是因为过于严格的版权法,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哪怕是新闻节目,也是缺少新鲜度,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也会今天报道了,明天再报道。也难怪,这么小的国家,这么有序的秩序,哪有多少大事发生呵?更不会有中国出现的什么“我的爸爸是李刚”、“躲猫猫死”之类那么有趣、出人意料的新闻。新加坡文化之单调乏味可见一般。

新加坡是个双语国家,英文占着主导地位,但新加坡的官方指导思想又是想以英语作为一个工具,而以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内核。现代语言学已用充分的理论说明了这是很难做到的:文化规约着语言,语言构成文化本身。不是我说话,而是话说我。语言不是一个能与文化脱离的简单的工具,它会形成我们个人的意识与文化性格。使用不同的语言还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新加坡文化的贫弱也宣告了新加坡以西方语言为用,以中华文化为体的想法的破产。英语在教学、工作上的普及使得新一代的新加坡人越来越西化,很难再去接受传统的民族文化,更谈不上在民族文化上进行创新。缺少新鲜文化血液的华文变成了僵死并垂死的语言,被称为“巴刹(菜场)语言”。而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态势。新加坡的教育依托欧美,新加坡的精英阶层大多是从欧美留学回国的。但新加坡政府更为注重科学、经济的发展,而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传播则相对贫弱,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与新加坡强调的忠君、爱国思想不能融合,也不是新加坡政府所乐见的。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还是跟着语言进来了,但很浅,不能形成潜水深流。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呈现和新加坡文化有关的方面,呈现得最多的就是现在作为新加坡旅游景点的牛车水、甘榜格南、小印度等政府刻意保留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活标本,再就是新加坡的各种美食了。与来自美国、欧洲等国的同事聊天,都一致为新加坡学生的思维缺少文化深度而遗憾。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也有一些杰出的双语精英,在中西文化上都有很深的开掘,并且有很好的融通。

新加坡政府深知文化是能凝聚人心的,一心想打造新加坡品牌的文化,春节花大量的精力举办妆艺大游行,圣诞节,中秋节的灯彩,都是非常亮丽的风景。可总觉得,这种文化只是一件眩目的花衣裳,缺少沉着的内蕴,很难融进你的血液中。外部的光亮与热闹很难驱走内心的灰色与孤独。这是为什么新加坡的文化如此“多彩”,不少移民还觉得单调乏味的缘故吧。

南洋鱼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楼主的感受是很多从中国来的大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国,本来是就是文化大国,即使目前还称不上文化强国,对于一个个在中国长大,读书的中国人来看,新加坡的文化却是就是个不够,怎么说,给力?姑且说,不够给力吧,就算一个天天吃重庆火锅的人,吃内骨茶,就会决得口淡。。。。 楼上说用中国的标准来判断新加坡,有失公平,我倒觉得,这里,楼主讨论的就是对中国文化和新加坡文化的一个比较,而这个比较本来就不定非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新手园园 发表评论于
我把我给您的回复和您原文链接的帖子发到人在狮城上了,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感兴趣,一起讨论。希望您不介意。
新手园园 发表评论于
在狮城已生活刚满一年,您的某些观点让我深有同感,另一些确不敢苟同,愿意和您探讨。您认为新加坡缺乏有质量的文化,我认为,如果以包括电视电影和各种形式娱乐演出的本地节目来衡量的话,可能确实可以下这个结论。拿新加坡本土少得可怜的华语电影电视产出,和动辄数亿投入的国内大制作相比,前者的简陋和粗糙是显而易见的。可问题是,您只拿,为一个七百万人口的城市国家中80%的操着不流利中文的第二、三代华裔移民提供的华语节目,和为以中文为母语的14亿人口提供的主流娱乐相比较,似乎对前者太不公平了。毕竟除了第一代移民,我所认识的新加坡华人对华语频道的关注度要远低于英文频道。当然,无可否认,新加坡英文节目的制作质量也好不到那里去,因为美国和英国高质量的英文节目是现成的,本地节目很难竞争。所以,如果判断标准是本地制作的中文或英文节目,新加坡是“文化沙漠”。

但是,仅以此来作为评判标准,是否公正呢?您说,“新加坡是华语和英语双语国家,……,有5个中英文频道”,节目都很烂,因此没什么文化。这样的思维,恕我直言,是一个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来自母国文化的审批者姿态。新加坡的独特魅力,或者说“文化”是在于她的移民和交融文化。大概只有中国人会认为新加坡是双语国家,事实上,新加坡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以华语、马来语和印度语为通行语言,各种族人民之间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并用它互相交流沟通。(可能确切地说法不对,我忘了他们原话怎么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请注意,尽管华人占了人口的大多数,但华语也只限于部分华人圈子。真正的新加坡人是不会认可所谓“双语”的说法,他们公共频道并不只中英文,也包括马来语,印度语频道,只是您不看罢了。至于那些在中国大陆已经绝种了的地方戏“草台班子”在新加坡还得以生存,我觉得正是新加坡文化的某种体现,因为这是没有经过破四旧残害,金钱至上思想的荼毒,完全靠着民间力量生存下来的,换句话说,太有群众基础了!就像意大利歌剧不能诬蔑中国京剧是抹着油彩尖叫的小丑,有百老汇和好莱坞的美国人不能讥笑印地安人头插雀羚腰缠兽皮的祈雨舞一样,你不欣赏,并不代表不是艺术,因为对于艺术,乃至文化,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人的理解是不样的。是的,中国人,你得接受这个事实,新加坡人就是新加坡人,尽管她在历史上和现在都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她是个独立的国家,有自己的语言文化标准,拿中国的标准来衡量她,是不公正,也是不准确的。
至于新加坡学生的思维缺少文化深度,想必和欧美学生相比,可能确实如此,只是不知道和中国内地学生、甚至台湾香港等其他华人地区,又甚至日本韩国这些儒家文化国家相比又如何呢?其他地方我不了解,但我自己在中国和美国都上过学,这两种教育体系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天壤之别的。(对不起,我实在无法认同,叫年仅7岁的孩子对着一面号称是“鲜血染红的旗帜”宣誓为了某个主义“时刻准备着”“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是“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总有一种错觉,伊拉克的人体炸弹或是车臣的黑寡妇应该也有过类似的宣誓……)在强调自由思考和鼓励挑战权威的思路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更有文化深度,无可厚非。而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导向教育出来的孩子没有深刻的思考,也当然水到渠成,不论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亦或是像您所说的新加坡。

顺便说一句,您关于“我爸是李刚”、“躲猫猫死”这类事件的评价竟然是“有趣”,实在让我觉得匪夷所思!在我看来,透过这两件事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司法混乱,道德沦丧,践踏人权,人情冷漠只能用“悲哀”来形容。事实上,我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都很郁闷,实在不能理解您这“有趣”二字“趣”之何来?
愿意与您继续探讨狮城文化。

网友新手园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