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阳:10万亿,取之于民,用之于谁?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9-20/104023185236.shtml

□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10万亿,多乎哉?不多也!中国不是“不差钱”,中国“很差钱”,中国很多方面都需要钱,都存在很大的缺口,教育、医疗、住房,这个“新三座大山”,都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有关系

  今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怎么看都是一个好消息,但却引来各方的忧虑。多位财税专家表示,财政收入增速过快将导致“国富民穷”。那么怎么办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减税”。

  说到“减税”,就不能不提到同日还有一条新闻——人民日报昨日发表文章称,“中国税负世界第二”的报道不实。此前有媒体报道说,美国福布斯杂志最近推出“税负痛苦指数”榜单,中国内地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但人民日报的澄清似乎效果不大,因为在人民日报澄清的同时,这个“全国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的消息也已传遍江湖。人们的判断很直接:都10万亿了,还说不是“税负第二”,难道是“税负第一”?

  其实不管从逻辑上讲,还是从财经常识上说,这个10万亿与税负第几,还真的没有必然联系,否则,岂不是说财政收入排名就是税负排名,美国是全球财政收入最高的国家,也就意味着美国全球“税负第一”,这样的说法岂不荒唐可笑?

  中国人的税负是重是轻,暂且不去说它;专家建议“减税”,当然也不失为有价值的主张,比如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但说财政收入增速过快将导致“国富民穷”,多少有些杞人忧天。财政源于税收,而税收并不仅仅是聚集财政收入的工具以及调节市场的杠杆,税收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收入分配”,通过税收来“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征税时向富人多征一些,在支出时让穷人多得到一些,这样就不至于让穷者更穷、富者更富。所以“减税”虽不失有价值的建议,但也有一个“减谁的税”的问题,富人的税减多了,绝非穷人之福。

  10万亿,多乎哉?不多也!中国不是“不差钱”,中国“很差钱”,中国很多方面都需要钱,都存在很大的缺口,教育、医疗、住房,这个“新三座大山”,都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有关系。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显得很不差钱,用赵本山小品里的话说:“美国牛成啥样了,不也向中国借钱来了吗?”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一买就是两万亿美元,于是有人开玩笑说,中国人自己看不起病,还借钱给奥巴马搞全民医保,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不差钱”还体现在庞大的三公支出,每年耗费数千亿。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曾当面调侃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说:“听说您是坐经济舱来的,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国欠中国钱?”骆家辉则回应说:“作为政府官员,不管是领事馆、大使馆还是总统的内阁成员,一般的规则就是坐飞机时坐经济舱。”想想看,我们公款吃喝的一瓶酒,也够骆家辉飞几个来回。

  网上看到一条微博,说茅台可能又要涨价了——中国财政年收入要破10万亿了,茅台焉能不涨?

  所以中国财政最迫切的问题,倒不是“税负痛苦指数”是否第二,而依然是那个“取之于民,用之于谁”的问题,而“用之于谁”的关键则在花钱的权力由谁掌握,又由谁监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