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鄙视中学会鄙视、被鄙视与包容淡定
缘起:看了《南方都市报》2012年4月7日刊登的一万七千字图文《鄙视食物链》,颇有感触。现特将该文做些摘要、编辑,还谈了些自己的看法与体会,请大家指正!
一,我赞同的观点:
与该文的看法相类似,我也觉得,鄙视或看不起他人他物已成为当代人那么公然、无畏、无所顾忌的常态心理。无论你如何貌似公允、笑纳百川,在心底的一角,总会多多少少存留一块或轻视不屑,或鄙夷他人的心地。似乎不鄙视无以证明自己的优秀、高端与成功。你鄙视我,我鄙视他,“鄙视食物链”重建了人类业已消弭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种族优劣的陈腐观念,竖中指、翻白眼、“哼”鼻音就是鄙视心态的具体体现。
中国鄙视文化的开山鼻祖当是“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的狂放达人嵇康,他用简单一句“文人相轻,先轻后重”戳穿了文人之间争风吃醋、践踏倾轧的秉习。如今,这场起源于文人的游戏扩撒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成为一条条人人相轻的“食物链”: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韩剧的,以及港台剧的、国产剧的;穿Topshop的鄙视穿ZARA、H&M的,穿ZARA、H&M的鄙视穿Verym oda、Only的,以及穿美特斯·邦威、以纯以及堡狮龙的。
鄙视心态于是成了社会心理学家鞭笞的对象。“完美的自恋,歹毒的投射,组成了彼此的意淫。焦虑的、不信任的人际关系中有大多数人,会用这样的方式和自己和别人相处。”向日葵心理创办人、心理学家胡慎之在看了一张空姐、飞机师以及机务相互鄙视的图片后这样说。正如他所言,中国人的生活是比较出来的,每个人从小都活在一个阴影之下,他就是长得高帅、成绩优秀以及无所不能的邻人小孩,自身则被剥夺得只剩自卑,生存的价值就在等着媳妇熬成婆,让邻家小孩也有一天被践踏在睥睨之下,这就是中国人的阿Q精神胜利法,是贬低别人顺势抬高自己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就像即便你是32A,也会与一帮36D的辣妹同行,于是鄙视她们的灵魂只有32A,“奴家亦有波涛汹涌,只是波涛在何处,”即便这是假设,也确能救赎自信。
二,我对以上观点有所保留,于是就有了补充的观点:
有所保留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该文没有立场鲜明地说出“鄙视”心态中蕴含的积极一面。不能鄙视低劣,哪有人类进化?只有鄙视,才会让你追求卓越,艳羡成功,讲究品味,区别真赝,提高判断,捏拿区别。当然我不反对众生平等,同情弱者,体恤残疾,乃至抹平阶级次第,勿视出身贵贱。
我以为,有关“鄙视”,这种直逼人心,涉及贬抑或褒扬人类赖以维系的自尊心的话题,并不能盲下断语。这可以从人们面对鄙视的多元态度选择中一见端倪:你可以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容淡定,不与他一般见识,例如一些高僧大德;你可以选择鄙视面对鄙视,跳将出来,指责对骂,例见香港地铁少儿吃零食事件中的港、陆成人们;你可以选择化鄙视为仇视,怒火中生,兵戎相见,例见美国近日被人讥讽英语不行而疯狂开枪杀人的韩裔青年,等等。
活到老学到老,考虑过“鄙视”中隐含的种种纠结,我认为应该建立有关“鄙视”的阳光或健康心态,它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是从“鄙视”中学会“鄙视”。“鄙视”起码是从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是一种人之为人,傲视群伦的情结,“鄙视”自有“鄙视”的道理,我们应该鄙视假道学与卑俗低劣,摒弃消极沉沦,追求功成名就,让我们牢记北岛的名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第二是从“鄙视”中学会“被鄙视”。当我们不了解当今欧美主流文化时,往往被“鄙视”,还常常拿起民粹主义的旗帜顽强捍卫自己的无知与低能,岂不知那时候学一学“被鄙视”,奋起了解欧美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而平起平坐,再论突破超越,该有多好!鄙视者无需得意,被鄙视者也毋庸沮丧,因为占据鄙视链顶尖的并不能永远君临天下,位于鄙视链低端的也不会长期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土得掉渣的红白蛇皮袋不也在去年成为LV的新欢了吗?德艺双馨的苍井空不也做了公众的偶像了吗?
第三是从“鄙视”中学会包容谈定。经历了前面的冰火两重天,人生在世,连“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都不用怕,还怕你翻个小白眼的鄙视吗?在鄙视中学会包容尊重、从容淡定,充分理解种族、文化、性别、趣味、爱好等等的差异,就少了许多鄙视与被鄙视。都这把年纪了,既不要做闻鸡起舞、兔起鹘落的追风族、追星族,又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能补课的就补课,知足常乐,知新常乐,就不会做“装嫩”的老来疯,也不会反应迟钝早早得个中老年痴呆症,这就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了,赫赫!
三、看看在以下的“鄙视食物链”中你体会到了啥?(摘编自《鄙视食物链》一文)
足球联赛鄙视链:意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中超>中甲(一上来这个我就不懂了!)
快速时尚鄙视链:Topshop> Zara> H&M > For-ever21> Vera Moda>美特斯·邦威、以纯、堡狮龙(我又不懂啦!李平上次一眼看到潘同学包包的牌子,看来对名牌有研究!)
邮件鄙视链:gmail> 163 mail> QQmail(潘说她就用gmail,嘿嘿!)
社交网站鄙视链:脸书>开心网>人人网>腾讯朋友(咦,庆来约“驴友”用的是哪个网啊?)
杂志鄙视链:《时代周刊》、《纽约客》>《万象》、《天南》>《新周刊》、《城市画报》>《读者》>《故事会》《知音》(哈,我一段时间就喜欢《读者》!)
学科鄙视链:理科生>工科生>文科生(经济法律>外语>文史哲)>体育生艺术生(看来咱们当年念文科还算不错滴!)
微博鄙视链:twitter /饭否>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其他微博(真不知还有个“饭否”!荣平选的咱们“共同家园”所在网还算榜上有名呵!)
游戏鄙视链:主机单机>国外PC单机>国外网游>国内网游>网页游戏、QQ游戏(这个我不懂了!问我们的孩子们吧)
电视剧鄙视链: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这边朋友圈内有的太太一直看韩剧,看来就比我长看内地剧来得“高级”,哈哈!)
英剧确实比美剧更有文艺范儿:闷,英剧整体上比美剧催眠效果好些,你有耐心,进入状态才能体会到英国人的傲娇和蔫坏。比如豆瓣打分高达9.3分的英剧《黑镜》,首相为了救王室公主,必须当着全人类跟一头猪性交,多重口味,但人家拍得严肃、深刻、唯美、荡气回肠。《唐顿庄园》就是等着他们被真正的贵族羞辱,以及等待“我的孙女还没堕落到去纽约混的地步”这种霸气台词。《神探夏洛克》是以福尔摩斯和华生为主角的高智商纯爱片。英剧高明、耐看,但稍闷;美剧笑点密集,台词高杆,但剧情上缺乏新意,永远都是:骂政府骂资本家骂法官,发现特异功能A、B、C,还有就是A和B睡了,B和C睡了,C和D睡了。
专栏作者咪蒙说了一个英剧演员丑,立即受到英剧粉的海量围攻:“英剧你根本看不懂,滚回去看你的日剧韩剧吧,脑残!”但日、剧韩剧两个词排名必须分先后,他们的骄傲感来自至少日剧还有小清新或者黑色幽默的味道,不过日剧常无厘头,但什么冷门题材都敢拍。至于韩剧嘛,演员和衣服好看就行了。网上有不少“韩剧粉更脑残还是穿越剧粉更脑残”的比较帖,光是标题就能把韩剧粉气吐血:“珍惜生命远离韩剧,三大套路让你脑残”。最搞笑的是,男人常常看不起女人看言情剧,说太弱智太脑残,问题是,他们看A片、看流氓动画就崇高了伟大了聪明了?咪蒙说,言情剧就是女人的A片,玄彬、李敏镐、陈柏霖就是我们女人现阶段的苍井空,大家都贪心,只不过男人想要无限多元的性,女人想要无限多元的爱。难道性饥渴比爱饥渴还高级?大家都意淫,言情剧好歹还意思意思来点背景来点剧情,A片就纯粹是痴汉乱搞美少女,流氓动画更不要脸,主题就是无辜宅男被全球美女轮奸。
电影鄙视链:冷门国家文艺片(如: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我刚看过,不错哦!)>欧洲文艺片>日韩台小清新片>老港片>好莱坞大片>内地片
在他们眼里,你如果实在对黑泽明的《影子武士》、塔可夫斯基的《乡愁》欣赏无能,那至少应该看看希区柯克的《迷魂记》、昆汀的《低俗小说》吧。如果你非得看好莱坞商业片,能不能麻烦多看几部《肖申克救赎》和《盗梦空间》呢?至于《一一》、《颐和园》,你勉强算有认知能力。你要是喜欢看什么《碟中谍》、《骇客帝国》,你基本上就智力低下了。当然,他们是不会和你谈论《黄金甲》《赤壁》的。
音乐鄙视链:英伦摇滚、国内地下厂牌>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港台流行音乐>内地网络歌曲(啊,我现在还常听凤凰传奇!掉链子了!)
音乐的品位直接决定你是同类还是脑残。他们认为英伦摇滚无疑是高品位的体现:pinkfloyed、the beatles和滚石绝对是教父级人物。其次是齐柏林飞艇、性手枪,接下来就已经是有点大众化的oasis、radiohead和suede了。至于美国,顶多也就nirvana和枪炮玫瑰,像greenday、linkinpark和艾薇儿,他们是不会和你谈论的。国内有些人值得一听,像崔健、魔岩三杰,1994年香港红磡演唱会绝对是中国音乐的神坛。至于现今的新教父谢天笑,也可听听。痛仰、万青和重塑雕像的权利也不错。民谣圈这其中水也是很深的,左小祖咒、周云蓬和张悬,会不会太有名了?张玮玮、李志和万晓利,这个是可以有的。大乔小乔、邵夷贝,基本上也还能证明你有一定鉴赏力。但千万别跟他们谈许巍、陈绮贞,五月天更不行。如果你还不知羞耻地直言自己是王力宏、周杰伦和凤凰传奇的粉丝,他们会叫你直接去买块豆腐。他们无端鄙视流行乐,叫嚣“我希望在响起《最炫民族风》的时候瞬间失聪”。当然,他们在K TV的拿手歌还是beyond、张学友和王菲、陈奕迅,因为经典流行也是他们私下里偷偷的最爱呢!
搜索引擎鄙视链:谷歌>百度> BING、搜搜、搜狗>人民
电视台鄙视链:BBC>凤凰卫视> CCTV>湖南卫视(微博)
论坛歧视链:豆瓣>天涯>网络>贴吧
聊天工具鄙视链:Gtalk>MSN>QQ>飞信
浏览器鄙视链:谷歌Chrome、Firefox>苹果Safari、O pera>遨游> IE系列> 360等国产山寨货
四、鄙视链的心理分析(简摘自《鄙视食物链》一文)
1.智商优越感。看英剧的觉得自己智商高,看韩剧台剧内地剧的被认为脑残;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随便扔一个薛定谔定律出来就能把他们吓哭。
2.年龄优越感。85后就说我们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回忆童年,你们70后是回忆上辈子吧;成人歧视小屁孩,天涯社区的常客说,咦,怎么贴吧的小屁孩也来混天涯了。
3.时尚优越感。新潮歧视老派,这不是说年龄,而是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同龄人也分保守派和潮人。
4.原创优越感。这就是山寨台湖南卫视(微博)以及国内各种山寨产品被鄙视的终极原因。
5.品位优越感。自以为高雅的看不起庸俗的,所以号称喜欢《读书》杂志的没准天天晚上是抱着《知音》和《人之初》睡觉呢。
6.国际化优越感。基本上欧美最好,日韩次之,港台凑合,感谢朝鲜、印度、非洲等地的存在,让我们还能靠调侃他们赢得一点平衡感。
7.小众化优越感。人类总需要一些东西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富豪得靠花钱来突显和穷人有别,喜欢的东西越小众越拽,显出品味独特。
本文2012年4月7日登载于搜狐“共同家园”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