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为习皇帝准备新朝代发展大纲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现在的年轻人办婚礼,一筹备就是半年;老美选总统,宣传车一开,口水战就是一载;大中国皇帝要登基,提前三两月造势很正常 --- 不过一百天,习皇储就要龙袍加身,皇冠戴顶,正式转正。目前国臣家臣食客各路精英一干人,正筹划“顶层设计”,为习搞新朝代社会发展大纲。

从目前看到的奏折,数本朝翰林夏斌的计策全面,格局乾坤,很有纲领性文件的骨架。其人能否习朝官升一阶,就要看当局的风尚、皇帝的爱好、个人的造化。
 
其实,下一朝的宗旨就一条:继续革命(改革),让既得利益团体让点小利,让贫苦百姓的粥别那么稀。至于什么司法独立,公平公正,那再说了。先五年别想那么多,后五年也得看看发展的大火候 --- 当然有没后五年谁也没说过什么,啊。

习皇帝的行事风格,从福建浙江上海一路到皇城,你总结总结。所以啊,顶层设计就个规划,就个大纲。你如何办,那个优先发展,掂量着点。唯上为纲(和上面保持一致),纲举目张。这一条不会变。切记。


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的顶层设计 (夏斌 国务院参事、发展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各种矛盾和风险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顶层设计,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中抓住主要的、重大的矛盾,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意义十分重大。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引起了社会各界(精英们)的广泛关注。

顶层设计的主要原则

顶层设计应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点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一些突出矛盾摆在我们面前,严重影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因此,今天讲改革顶层设计不是进行一般的理论讨论,而是要解决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体制机制矛盾,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需求减弱、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后有可能暴露的风险问题,解决收入差距拉大及其导致的经济社会问题。顶层设计应从这些重大问题切入,列出若干个关键问题,拿出对策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顶层设计应抓住核心重大问题。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既然是顶层设计,就必须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重大问题出发,抓住现象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不回避、敢碰硬、求突破。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具有“顶层”的意义。有些问题属于日常的改革工作,属于短期问题,不具有全局意义上的“关键性”,对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不必列入顶层设计的内容。顶层设计主要是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抓长期以来导致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核心问题,抓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纲举目张,为解决其他问题铺平道路。

顶层设计不应设思想框框。在改革开放30多年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需要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不能就经济谈经济。特别是搞顶层设计,就应从国家稳定发展的顶层和最高利益出发,实事求是,不设思想框框,碰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顶层设计应有全球视野。中国现在是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顶层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密切关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问题,是会影响世界投资、消费与贸易的问题。同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策略,也须考虑国际利益、国际博弈以及国际环境的可能变化。

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

从顶层设计应坚持的原则出发,目前有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亟需加强研究、着力推进。

关于土地制度改革。农用地转非农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问题,各地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试点实践,但由于长期方向性的制度还有待明晰,农村征地成为近几年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多发的领域,成为城乡经济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需要下决心解决。同时这个问题又涉及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统一规划、建设用地供应、地方土地财政问题。进一步分析,让土地流转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又提倡农业用地改成房产地!)还是培育我国几亿农民消费大市场的重要问题。

关于经济结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众多经济结构问题中到底什么是当前我国最大、最急需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通常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等,很大程度上谈的都是投资中的资金分配问题,都是投资结构问题。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面对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房地产风险与地方融资风险积聚因而投资难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形势,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扩大消费问题,是平衡投资、消费、出口之间关系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最大的结构问题。可以说,内外需失衡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增长方式问题、外汇储备问题、国际贸易摩擦和汇率问题等,都与这个问题有关。扩大消费、改善经济总量结构,还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因此,顶层设计中最急需设计的结构问题是如何扩大消费问题。切分GDP蛋糕必须向普通居民倾斜,改变企业利润侵蚀劳动工资和居民收入的状况。否则,要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解决由收入差距而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就难以找到财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实现。

关于财税体制改革。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积累了一定风险,其中土地财政是成因之一。因此,必须整顿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传递机制是:房市量价均跌—土地需求和土地收入减少—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进一步暴露—银行体系风险加大。在我国2400多家上市公司中银行股只有十几只,但银行利润占整个股市利润约50%。如果银行体系风险加大,股票市场就难以“阴转晴”。由此看,由来已久的土地财政问题已到了不能不解决的时候。这个问题不仅扭曲了经济发展方式,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了人民群众的不满。而解决土地财政问题以及防范地方融资风险,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同时,解决扩大消费、发展生产、鼓励创新的问题,也需要进行预算支出结构调整,需要给企业减负。因此,财税体制改革是涉及顶层设计方方面面的重大问题。

关于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镇化,涉及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使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并享受相应权益(要多增加一块财政支出);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资金从哪里来);涉及数以亿计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后的长期就业问题(需要落实中央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等政策)。因此,城镇化问题涉及社会、财政、投资、城市规划等一系列制度问题,而其核心应是鼓励发展中小城市、鼓励民间投资创业、扩大农民进城就业,这样才能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进而为农民进城提供财力支撑。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只是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以上一系列制度的改变则需要相当多的部门放松管制、协同配合,涉及各部门间一环扣一环的政策衔接,因而需要加强部门协调的顶层设计。

关于资源价格改革。价格机制是市场体系中影响方方面面的基本机制。除了利率、汇率等价格机制需要加快改革,资源价格机制作为实体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机制,应该尽快出台改革规划,形成清晰的改革思路。这项改革滞后,已明显拖了整个改革的后腿。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领域具有顶层意义的改革主要有两项:一是金融体系如何配合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这不仅是指利率,而且包括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市场准入、金融市场架构的完善等方面的内容,需要通盘考虑,打破各种行政限制,实现较为充分的市场化,而绝不限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配合中国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在美元金融霸权条件下,如何在汇率、资本管理、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国际与区域合作等方面拿出渐进、有序配合的工作进程表。同时,国内与国际金融之间如何衔接、互相照应,这些都需要在顶层进行通盘考虑。

关于创新机制建设。创新直接关系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从短期看,可以靠多发票子刺激经济增长。但从长远看,唯有创新才是一国抓住战略机遇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发动机。创新问题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既涉及许多经济主管部门、企业,又涉及教育、科技、军工行业等,不能仅靠科技管理部门努力。所以,在顶层设计中应把创新机制建设作为一项专门内容予以格外重视,从多部门、多角度作出布局和制度安排,给予长期有力的支持。

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目前,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任务还未完成;另一方面,中央鼓励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许多民营企业还面对一些有形无形的市场壁垒。应当认识到,一个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有效治理应靠法制和间接调控,而不是靠政府手中直接掌握更多的资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政府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国防产品、社会保障以及一部分基础设施等,其余的产品由谁提供可以一视同仁。因为政府可以通过法制调控经济、治理社会,让不同属性的企业统一服务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纠结于国有经济比重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争论,就会更加积极地推进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

还应看到,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许多国家财政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可能唯独我国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国有资本和资源,这正是加快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缓解财政支出压力的有利条件。因此,在顶层设计中如果能就这个问题进行战略性规划,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改革调整,将大大有利于中国在未来一个时期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也会给以上各项顶层设计所需的财力安排和实际操作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

---

看完了,终于明白:改革顶层设计一个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调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遏制既得利益的膨胀。强调改革顶层设计,强调改革进入打“攻坚战”阶段,就是要“攻”调整利益格局、遏制既得利益膨胀这个“坚”。尽管调整权力和利益格局、触动既得利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尤其是来自体制内的阻力,但执政党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冲破这些障碍和阻力,改革才会有光明的前景。离开了这一点,无论谈改革,还是谈顶层设计,都没有实质意义。

mister986 发表评论于
很无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