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解的两性情结 ZT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难解的两性情结    第一节恋母情结   罗中玺    世上有两种感情最真挚,即亲情和爱情。几乎在每一个男孩子的心底,这两种感情同时在自己的生命底层或多或少地缠绕着、碰撞着,最后升华成一种割舍不断的生命脐带,那就是恋母的本能性情感。西方现代潜意识理论的创立者弗洛伊德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也称俄狄浦斯情结,它是弗洛伊德有关幼儿性欲理论的概念之一。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悲剧性人物,他是底比司王莱乌士之子,由于神谕,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抛弃荒野,长大成人后又在命运的捉弄下先杀父后娶母,最后真相大白,落得双目失明背井离乡的悲惨结局。在这一故事中,人力的渺小和神力的无边无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弗洛伊德更天才地揭示了悲剧的根源在于俄狄浦斯王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通过杀父娶母的外在行为以达成童年时潜意识里性冲动所形成的内在愿望。俄狄浦斯后来便渐渐成了恋母情结的代名词。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某些精神异常或性异常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摆脱恋母情结。  一、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说起  在第一章第四节中,我们曾提到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近五百年来,这个编号为779的旷世之作成为法国卢浮宫里面的镇宫之宝,可以说,它是人类艺术品中最响亮最辉煌的杰作。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身着华丽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贵族发型,一绺绺卷发散在双肩,体态丰满,两颊绯红,纤指曼妙,玉手如兰,其表情端庄而又性感、安详而又傲慢、天真而又狡黠、高贵而又妩媚的女人,在她那隐隐约约的微笑里,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讥讽与挑衅的意味。它微妙地捉弄着人类的智性,令其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她到底是谁?向谁微笑?为何如此微笑?那微笑的背后,究竟隐含着怎样的人类学深意?  在我看来,《蒙娜丽莎》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的女性形象,是因为她主宰了我们的眼睛和灵魂。与其说是男人们在观看她的肖像,还不如说是她在俯察男人的命运,并且为之发出无言的笑声。这笑声回旋在卢浮宫四周,在整个欧洲发出了经久不息的回响。  据说蒙娜丽莎的原型在作为模特被画时已经怀孕,这可从《蒙娜丽莎》这幅画本身获得证据。有人认为,画中女人肿胀的手臂和微胖的脸颊,都表明她是个孕妇,她双手交替放在腹部,正是要掩饰怀孕的事实。耐人寻味的是,她的手上没有戒指,而在当时的佛罗伦萨,一个富姐不戴指环是不可思议的,惟一的解释是怀孕导致手指变粗,以致她不得不摘下戒指。对这个密码的破译,验证了蒙娜丽莎是作为母亲的文化身份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  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蒙娜丽莎的形象,勾起了他对生母的彻骨的记忆,他把这种记忆化着所有的感情倾注在他的整个作画过程中,用艺术的语言,向这位酷似其生母的女性倾诉着自己孤独而又凄凉的身世。这幅画整整花去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或者更长。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画家自己对模特儿的迷恋,画面上的每一个笔触,每一块色彩无不反映出画家心底隐秘的激情。弗洛伊德发现了达芬奇的秘密,并用恋母情结解码了微笑的含义。他宣称,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对母爱的渴望。他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用品,蒙娜丽莎之所以成为伟大女性,是因为她就是人类母亲的最高形象。  不仅仅是达芬奇有着刻骨铭心的恋母情结,它凸现了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到但丁等所有文化巨匠的思想。比如,但丁所迷恋的早夭少女贝阿特丽克丝,在《神曲》中她的灵魂导引但丁升入天堂,成为一个慰藉灵魂的母亲。她一方面如此年幼,一方面又如此成熟,洋溢出母性的温情,不倦地引领着诗人的形而上梦想。因此,可以说恋母情结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集体情结,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一场人类母亲的复活运动。  母性女人是文艺复兴时画家的主要题材,也是男人情感中的主宰,她们支配着欧洲男人长达数世纪之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轰轰烈烈的母性情感运动才被意外地终止。母亲偶像在战争中死去了,文学艺术作品也不再将她们作为最伟大的形象进行描绘,如卡夫卡的荒谬世界里就没有母亲,有的只是被遗弃的男人,他们是一些卑微的虫子和啮齿目动物,孤寂地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之中,他们的人伦标志就是没有母亲以及所有与此相关的事物。这种恋母情结的断裂,表现了欧洲男性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孩子已经长大,在人格上已经普遍成熟。但是,母亲偶像所引起的恋母情结并没有完全地消失,她历史地被推向了第三世界或中华大地的边缘,母亲或妈妈一词成了我们文学艺术作品中最亲切的语句。在我们中国,我们往往把自己所热爱的事物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她或母亲这些字眼来代替,如祖国啊,我的母亲,人民,我的母亲,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哺育大,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这从某一种侧面反映出我们的一种恋母倾向。  二、恋母情结的表现  严格意义上来说,情结是指情感上的一种包袱和疙瘩,是心理病态和一种表现。恋母情结是指男性的一种爱母嫌父的心理倾向。  如果我们把这种爱母嫌父的心理倾向即恋母情结现象进行顺序编码的话,那么,3-6岁出现的恋母情结为第一恋母情结,这时候的男孩异常地依赖于他的母亲,母爱就是一切,因此母亲无疑是男孩心目中的最高偶像。  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第二恋母情结。这个时候的男孩不再单纯地表现为精神上对母亲的迷恋,在生理上也表现为一种性的欲望和冲动。弗洛伊德在写给弗利斯的一封信中,曾有这样的表白:当我从自己的童年经历的回忆中,觉察到对母亲所抱有的非分之想,真是羞愧难当,更是难以启齿……但是,为了我的研究,我还是决定将其公布于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由于这种羞愧难当,难以启齿的压抑性伦理道德,使得男孩不得不将他迷恋的视线,从他亲生的母亲转移到一位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女性身上,而这女性则大致与他母亲的年龄相仿,这种现象叫做牛犊之恋。  随着年龄的增大,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最终被同龄人所取代。这就是第三恋母情结。为什么恋母情结的对象会越来越年轻呢?这是因为,恋母情结的对象虽然来源于母亲,但却不是现实的母亲,而是母亲的意象。心中的意象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老。  第三恋母情结还有两种特殊形式,这两种特殊形式或许与恋母并无多大关系,它只是恋母情结的变形,确切点说,是一种兄妹乱伦或同胞相残,我在这里提出来,只是让大家作为一种参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特殊形式一是安提戈涅情结。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深爱自己的哥哥波吕尼刻斯,哥哥死后,她不顾禁令埋葬了他的尸首,因此被活活地砌在陵墓中自杀而死。这种兄妹乱伦的主题常常见于许多神话故事中,如中国的伏羲和女娃、埃及的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希腊的宙斯和赫拉。据说,埃及和日本的王室为了维持血统的纯洁而实行兄弟姐妹通婚。二是该隐情结。该隐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因为嫉妒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这种同胞相残的主题也到处可见,除了希伯来的该隐和亚伯,还有中国的象和舜、埃及的塞特和奥西里斯等等。  许多人否认恋母情结的存在,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压抑的结果,没有发现不能作为不存在的依据。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诸岛上的原始人没有恋母情结。这个结论是他在深入调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后得出的。他发现,在某些母系部落中,儿子从来不会与父亲发生矛盾,他们永远是好朋友,杀父的念头决不会发生。同时,他还发现,男孩对舅舅却是既敬又恨。显然,马林诺夫斯基误解了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中的父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上的父母。如果一个小孩一出生就被人领养了,他的恋母情结不可能指向亲生父母,只能指向养父母。在母系社会里,父亲是族外人,在家里没有任何地位,倒是舅舅在母亲的家里行使男主人的权力。家中的男主人就是心理上的父亲。男孩恋母仿舅、亲母疏舅或杀舅娶母,正是母系社会的恋母情结的表现。  在我国沉香救母的神话中,沉香抗舅救母其实就是杀舅娶母的一种变形。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恋母情结有哪些表现呢?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他异常依赖母亲,不论大事小情都要母亲拿主意;遇到婚姻、恋爱,他总是说:我妈看不上,我可不能娶她;他认为,母爱就是一切,因此总有一种回归幼年的强烈愿望。  对于有恋母情结的男性来说,妻子永远只是母亲的替代品。他对母亲言听计从,并要求自己的女友或妻子也要具有自己母亲的性格,他们对年龄近似母亲的女性怀有爱恋,常在无意之间感到妻子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母亲年轻时候的影子。男性有恋母情结的,听到妻子说母亲的坏话,会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甚至自己也有种莫明其妙的罪恶感。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很可能是一个没有主见,缺乏进取精神的男性,由于过于依附母亲,其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都容易女性化。  虽然,我们不能把这种恋母情结的心理倾向看作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认它的存在,特别是就我国目前的家教、幼教现状来看更是如此。可以这样说,恋母情结在我国当今的家庭中有蔓延的趋势。  由于特殊的生育政策,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加之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男孩子普遍被父母亲娇宠,特别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上存在着重大的问题,有的男孩子一直与父母同睡一床,甚至父母的性生活也不回避;有的男孩一直与母亲同睡一床,而父亲被冷落一边。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在十一二岁之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意识的萌动,一个男孩子会对母亲一位成熟女性的身体无动于衷吗?如果青春期朦胧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难道不是我们现代人的一种莫大的悲剧吗?  由此看来,我们今天家庭中的恋母情结是错误家教的产物,或者说是由于母亲对独生子的过分爱恋造成的,可以说是母亲的恋子情结诱发了儿子的恋母情结,我们不妨将这种现象叫做母子互恋情结。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几乎是女性,男幼教师少之又少,这种严重的阴阳比例失调,使得我国的男孩子从小就阴柔太重,缺乏阳刚之气。加之大部分女幼教师充其量只是扮演了一个代母亲的角色,甚至于比小男孩的亲生母亲还照顾得周到,所有这些,显然对孩子的性格发育非常有害。这种有害的直接结果便是每个小男孩,都会依赖甚至于暗恋自己的母亲。  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存在于部分家庭中的母子互恋情结以及幼儿教育中的阴盛阳衰状况。作为母亲,一定要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儿子逐渐长大后,要与其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作为幼教学校,应加大男教师的比例,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地成长。    第二节恋父情结    除了俄底浦斯情结之外,弗洛伊德还发现,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有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只不过男孩更爱母亲,而排斥和嫉恨父亲;女孩除爱母亲外,还把爱转向父亲,甚至要与母亲竞争而独占父亲,对母亲的爱又加进了恨的成分,这就是埃勒克特拉情结。  俄底浦斯情结和埃勒克特拉情结这两个名字均源于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两部著名悲剧,前者主人公杀父娶母,后者主人公诱使其弟杀死了母亲,为父报仇。自己则终身未嫁。  一张爱玲与她充满恋父情结的《心经》  张爱玲(1920——1995)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的这种悲剧感主要来自于她那刻骨铬心的恋父情结。这种恋父情结以及这种情结本身的悲剧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她的《心经》这部作品中。  《心经》这部小说,是张爱玲在23岁时候写成的。《心经》描写的是一对父女的不伦之恋,即女孩子小寒爱上了自己的父亲。其实,女孩小寒只不过是张爱玲自身的影子。在《心经》这部小说里面,张爱玲利用主人公这个身份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她不断地去诱惑父亲,希望父亲能够大胆地接受她的爱,在遭到父亲的拒绝后,张爱玲仍旧不断编织着回忆的丝,作茧自缚,虽然在物质意义的空间上,她与父亲最终分离,但从精神的空间领域,她始终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从而导致她与母亲的关系日渐疏远,同时,跟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也造成了她心理的隔阂。比如在小说中,小寒曾怕她父亲的误会而拒绝了一直追求她的龚海立的追求,并且提醒父亲不要忘记她,她不知道正是自己的用情太深潜移默化地将她父母之间的爱一块一块地割碎,最终使家庭破裂。后来张爱玲把她的这种恋父情结和自恋情结交织在一起同样涂写在一部《茉莉香片》里,所以这两部作品非常集中地表现了张爱玲的这种恋父不成,而内心退缩,成为一个自恋的、自我疏离的创作心理机制。  正是张爱玲的这种恋父的情结使她婚姻充满了悲剧色彩。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文化汉奸胡兰成。当时张爱玲认识胡兰成的时候,胡兰成其实还是有婚约在身的,那个时候张爱玲是23岁,胡兰成是38岁,非常符合只能和中年男子、只能和成熟男子交往的这样一个恋父情结的女性特征。而张爱玲渴望在胡兰成身上得到父爱,而胡兰成这个人虽然是一个中年男子,但是他没有父爱的情怀,所以这两个人在一起那就注定了张爱玲悲剧人生,所以我们说悲凉、苍凉、残酷是张爱玲生命的底色,也是从头到尾她作品的底色。  因为无法和胡兰成好下去,张爱玲便离开了香港,去了美国。她到美国以后,因为穷途潦倒,只得进了一个文艺写作营。这个文艺写作营实际上是一个慈善机构,里面住的是一些穷作家,在这个文艺营里面她认识了赖雅。赖雅在认识张爱玲之前,在美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赖雅曾经被人预言,极有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惜这个预言并没有实现。当张爱玲认识赖雅的时候,赖雅在美国文坛上已被人们淡忘了。赖雅为什么也会住到文艺营里面去,是因为他没有收入,他要依靠文艺营免费的午餐来维持自己的肉身。张爱玲遇到赖雅的时候是36岁,但是赖雅已经是60多岁了。像这样永远走不出和解不开恋父情结的女人,她总是无可奈何地爱上中年男人,或者就是当她到中年的时候,她只能爱上老年男人。  由于张爱玲的这种没有办法摆脱的恋父情结,造就了她性情孤傲、疏离人群的性格缺陷。很多人说张爱玲很清高,经常有人形容张爱玲就会用一句话来形容:张爱玲不在。为什么?就是说如果有人要拜访张爱玲,张爱玲的姑姑要是不在,没有办法替她挡驾的时候,张爱玲就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说,张爱玲不在。所有的人都说张爱玲是一个很孤傲的人,派头大得不得了,是一个清末贵族的大小姐,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孤傲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张爱玲更多的自卑,因为自卑,所以她不敢见人。张爱玲自己也说,我成天是鬼鬼祟祟地躲着人。  所以,张爱玲的这种恋父的情结,对她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恋父情结的表现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女童在某一天发现自己没有阴茎的时候是十分沮丧并且会妒火中烧的。但这种因生理缺陷导致的沮丧和对拥有阴茎的男孩的嫉妒不久便要被另外一种情绪所替代,这就是对母亲的抱怨。其结果是,她放弃把母亲作为首要爱的对象,而转向爱父亲,女孩幻想从父亲那儿得到阴茎,并对母亲抱有反抗的敌意。这就是精神分析学意义上所谓的恋父情结。由于弗氏的理论结构主要基于临床观察,它从诞生那天起就成为争论的中心问题。可恋父情结给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一个女性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自己的父亲!关于这一点,每一个对弗洛伊德的意识与人格结构理论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所感悟。而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在分析有关女性恋爱和婚姻咨询中所遇到的种种案例时,我更是叹服于大师敏锐的洞察力和近乎振聋发聩的论断。  容易患上恋父情结的人多是一些情窦初开的少女。所谓恋父情结就是一个女孩长时期依恋父亲或父亲似的成年男人,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心理断乳。女性比较典型的恋父情结的模式,往往是从朦胧的,暧昧的暗示到实际行动,从纯粹的倾慕依赖,到以性来颠覆父权。而这个期间,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非常复杂的微妙心理。  为什么会产生恋父情结?心理学是这样论述的:获得力量和安全是一个弱小的自我发展成熟所必须的条件,但在中国这样传统的男孩女孩不同的教育模式下,小女孩的自主行为是不会受到鼓励的,这使得她们能力发展受限,自信行为下降,无力承担独立自我,使她到了成年期缺乏一种独立的自我力量。这样的女性在心理上必然退回到一种幼年期的崇拜权威的心态,以便获得力量和安全。这一心态会在恋爱时明显地表现出来,她们非常渴望崇拜,并且为了自身心理上的安全又非常希望取悦权威,只有在这种渴望状态之下,她们才认为自己在爱着,她们像一叶风雨飘摇的小舟,希望找到一位权威做舵手,自己瞌上双眼,甜美地依偎。又有谁能比一个女童心中的父亲更像这位舵手呢!  人是下意识的理想主义者。其实,与其把对理想主义的完美追求说成是人的天性,不如说这是由后天经验学习造成的结果更准确一些。这种学习经验在一个女性从小到大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她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对婚姻的认可和自我安全感的追求无不打上这种经验的烙印。这正是恋父情结的延伸。  小女孩到了3岁左右,认识能力和独立性都有较大提高,达到一个转折点,意识里开始清晰地发现了父亲,就这样女儿打破了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关系。这种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尽管处于朦胧之中的潜意识状态,但却明显地作用于孩子的情感和行为。这时女孩变得会撒娇,愿意与父亲接近,让父亲抱,变得柔媚。  父亲是人们生活中的第二个重要人物,对女孩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表现为:  1、父亲给儿童更多新奇、刺激和超出常规的东西,带给儿童更多的激情。母亲的活动则常重复、单调而刻板。  2、父亲更富于身体上的魅力,令人兴奋。母亲则长于言辞,给人以安慰。  3、父亲花在婴儿身上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玩乐上,母亲则主要是偏于在生活上照顾婴儿。孩子更愿意与父亲一起玩乐,追求新奇的探索,而受到委屈时则愿意找母亲,以求得安慰。  4、孩子可以在父亲面前表现对母亲的愤怒和恨而不被谴责和遗弃,能表达丰富情感,又有安全感。  父亲作为儿童早期心理发展上起独特作用的角色,他是拆散母婴结合体的建设性分裂者,鼓励并支持了儿童的独立和自由,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他是儿子学习男子汉气质的楷模,也是女儿形成女性气质的导引者、支持者和认可者,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具有很大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对人的影响,如果发展不利,一生都可能受其影响  恋父情结同恋母情结一样都是难以启齿的,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只是程度深浅的问题,这是每个人人格成长必经的阶段,是无可排斥的事实,我们不应该否定它,而是要正视它的存在。  首先,有恋父情结的女孩在性格上表现为极端的内向,在人格上表现为极端的自恋。如从张爱玲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这两个极端,一个就是沉默不说话,按照当年看到张爱玲的那些在上海的老作家和她同学的回忆,张爱玲是一个安静得不得了的人,这种安静用文学语言来说就是埋金埋沙的安静,就是这样一个安静得不得了的一个女孩子,当她对父亲的爱被父亲背叛以后,她就恨不得自己死掉,恨不得把母亲杀死,这种人格便是那种极端自恋的人格表现。  除了张爱玲外,世界一些女作家也有这样的恋父情结。比如,美国有位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名字是安耐丝?宁,她的父亲是一个钢琴家,她从小就被父亲抛弃,然后慢慢地她长大了,她便不断写怀念父亲的文章。她为什么要不断地写父亲?其实就是通过书写来弥补父亲爱的缺失,来弥补父亲的缺席。她出版了一本书叫《日记》。这本书里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由于夸张而又极端的恋父情结,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具有乱伦倾向的情感。又如,有一部由英国导演拍摄的电影叫《枕边书》里面的日本女作家诺子,也是由于极端的恋父情结而不能得到父亲的爱,她对父亲一往情深的爱遭到了父亲的背叛,于是,她开始书写自己的父亲,并且不断地进行宣泄和报复。安耐丝?宁的《日记》和电影《枕边书》里面诺子的表现和张爱玲的《心经》其内容是非常相似的。张爱玲自己也承认:女孩子有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去诱惑自己的父亲。  其次,有恋父情结的女孩性情漠然,懒散。如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中读书的时候,据她的老师回忆,张爱玲是一个萎靡不振,一个很懒惰的人。当时圣玛利亚女校是一个贵族女校,规矩是极严的,比如说你不穿的鞋子,你一定要放到鞋柜里,如果你不放进鞋柜,女舍监就会把你的鞋子拿出来放在走廊里示众,这对女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羞辱性的惩罚。但是张爱玲极为漠然,她的鞋子差不多每天都会被女舍监拿到走廊里示众。老师实在看不惯了,就问:张爱玲,你为什么总是这样啊?我忘了。除此之外,张爱玲的朋友很少,平日总是一脸的哀愁,对周围的人和事似乎冷淡。她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由于那种自恋的特殊人格而造成的一种自我疏离。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张爱玲这种漠然懒散性情的女孩子是大有人在的,而在她们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的有一种恋父情结。我在师范教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学生常常给我发短信,以表达她对我的敬仰与爱慕之意,要知道,当时,我与她的年龄悬殊近二十岁。我回信委婉的告诉她,我们之间只有师生的情谊,至于男女之间的那种情与爱是不可能的事,尽管现实生活中的师生恋以及老夫少妻现象并不新鲜,但你毕竟是我的学生,毕竟只有十六、七岁,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女孩子。后我又通过侧面的了解,这女生很有才气,文章写得好,但性情却很孤独,又不喜欢打扮和装束自己,身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女生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她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一直渴望得到父爱。  所以,在单亲家庭中,一个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她们会很自然地把对父亲的感情移嫁到某个陌生人的身上,而一个有着成功经济地位和声望的男人,会是很多少女的梦中情人,比如心理断乳期的女孩子爱上老师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从小就得不到父爱的女孩,她们对老师的容易萌发一种近似于崇拜和敬仰的爱慕心理,是一种父亲式的迷恋方式。作为老师来说,如果未能调节好这种不太正常的师生关系,它便会激化、演变和上升为师生恋(单向或是双向)。一般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会特别需要一个异性的精神寄托,如果在自己的生活中无法寻找,那么老师就是最接近的人选,只是这种师生恋会给双方带来麻烦,甚至会带来痛苦。  那么,我们怎样对待孩子的这种恋父情结,还是拿单亲家庭举例来说,作为单亲妈妈,除了对孩子日常饮食起居的照料外,还要让她多接触和结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异性朋友,让孩子从小培养一种健康正常的交往方式,最主要的是不要让她产生对成熟男性过于崇拜和依恋的心理。在孩子的青春期,要克服对孩子不管不问的倾向,一定要多抱孩子、多陪孩子玩耍,对孩子要平等相处,多了解她的需求,在引导中进行教育,帮她度过这段难关。  总的来说,有些爱情难成正果,除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私心和自我保护意识作怪外,就是它的恋情不正常,而一个名存实亡的婚姻家庭显然会给具有很深恋父情结的孩子带来一种畸型的恋爱观。对于不伦之恋,我们不要习惯用怀疑、焦虑的眼神去看待他(她)们,然后以苛刻的态度来惩罚他(她)们,使得事态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甚至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可以有意或无意地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不伦之恋毕竟有悖中国的伦理道德,因此,这种不伦之恋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必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土壤。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所谓“情结“是指情感上的一种包袱。其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渝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渝,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