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办事吃饭是常事,但这样的饭局往往是不好应付的,诸多的潜规则等待你去体味。为了不出丑,还是提早学习下为好。这样也有利于你把这顿饭吃好,但最关键的是你把这顿饭的最主要人物照顾好,那才是要点。下面来学学中国式饭局里六大学问吧。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一、座次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 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若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为首席居前居 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二、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需要担心预算的问题,若要控制预算,则需要多做饭前 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老板 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是赴宴者,点菜时则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并且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一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二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小家子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三、吃菜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 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 人会反复给你让菜。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夹菜,就只能饿肚子。
夹菜后,细嚼慢 咽,这样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如果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就餐时不要挑食,或是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是急 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 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 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或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粗俗的表现。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 天。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四、喝酒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小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后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敬酒时,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四: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不要瞎给领导代酒,除非领导或客户明确表示想找人代,并且代酒时要表现出是自己想喝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如果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
细节五: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如果是领导,则不要放太低,给别人留点空间。
细节六: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七:碰杯、敬酒、需要有说词。这样有举杯的理由。
细节八: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
细节九: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自拿自添。
细节十:关于敬酒的礼节:一是主人敬主宾;二是陪客敬主宾;三是主宾回敬;四是陪客互敬。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五、倒茶
倒茶的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会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 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 托,以免水热烫手。
其次,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量要适当。茶叶过多,茶味 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淡而无味。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则按客人的口胃放置。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 了容易溢出,一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尴尬。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让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 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中国倒茶的传统是双手奉茶。双手端茶时也要注 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 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最后说到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亲自来添则更好。添茶时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给自己添。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六、离席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就需要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直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人一一告别,只需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和主人打过招呼后,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聊个没完。占用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
有些人参加酒会、茶会,当中途准备离去时,会一一问所认识的人要不要一块走。结果本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他这么一鼓动,一下子便提前散场了。这种闹场的事,最难被宴会主人谅解。因此,一个有风度的人,可千万不要犯下这钟错误。
饭局是识人用人最佳场所
有的人不喜欢坐在领导身边,老是挑离领导最远的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里有鬼……
每一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识人方法,虽各有妙招,但不外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饭局”,作为平时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当然是企业家识人用人最佳场所。
李嘉诚选座位、王石看食物、董明珠看吃相
李嘉诚喜欢从选座位识人。如果吃饭时,有哪位喜欢选领导身边的位置坐,他觉得此人过于积极,心术可能不正;而有的人却偏偏不喜欢坐在领导身边,老是挑离领导最远的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里有鬼,他也不看好。而王石却很注意吃什么。早年,一位想和他合作的老板请他吃饭,那人介绍说猴子非常聪明,人若吃了它的脑汁大补。于是,老板让人牵来一只猴子,抡起铁锤向猴子脑袋砸去。一声惨叫,猴子死了,脑袋被砸开,只见那老板拿起勺子掏猴子脑汁便吃。王石被此人的残忍震惊,看着这个没有善心的人,认定与他合作肯定是极其危险的,便没有与他合作。后来,这位老板果然在与别人合作时卷款而逃。
格力集团的董明珠很在乎吃相。她不喜欢女孩子吃东西不注意形象,比如在路上看到有烤红薯,买了就吃。还有的人吃东西,咬得碎碎的,再吐到桌上,她看见就会摇头。对于不注意形象的人,她是不会重用的。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怎样喝酒可以放心重用
潘石屹有一次想挑一名财务人员,本来看中了一个小伙子。可是一次吃饭时,他发现那小伙看到桌上有名牌香烟,便很主动地拿着烟来给大家发。不过由于很多人不抽烟,于是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直到吃饭结束后,还剩下不少,他就把剩下的烟放进自己口袋带走了。就这样,潘石屹否定了此人。
玻璃大王曹德旺喜欢吃饭时非常清醒的人。早年有一次他招人,四个年轻人都很优秀,让他难以定夺,于是他便请四个人去吃饺子。吃的时候,他与大家谈笑风生,饭后他问四个人吃了几个饺子,其中三个人都说不知道,只有一个人说自己吃了32个。于是,这个人被录用了。
马云却喜欢看人在饭桌上喝酒的表现:“自己不会喝酒,但好强硬撑,结果三杯未下肚,就面红耳赤,开始手舞足蹈,之后又是烂醉如泥,丑态百出,这类人我不会重用;自己很能喝,但装着不会喝,并一边想方设法唆使别人喝,不看到别人烂醉倒地不罢休,这类人阴险狡诈,我也不会重用;那种自己会喝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对别人不劝酒、不唆使,悉听尊便,则可以放心重用。”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饭局里的人情世故,潜藏在菜单下的“尔虞我诈”
从点菜开始就埋伏着尔虞我诈,这话通常用来形容商场中的饭局,其实生活中的饭局同样不可小觑。当男男女女开始交往,饭馆酒楼就成了他们的第一战场。乱中取静,静中有埋伏,便于观察又便于隐藏观察。一顿饭工夫,足够让他和她暴露1/3的价值观。点菜通常从女方开始。既然是战场,点菜就好比火力探查:女方看着菜单,男方看着窗外----—实际上也在看着菜单。这一刻,女方千万不要点便宜菜,点便宜菜不等于她贤惠善良,只能说明她不懂他的世界。当然也不能点昂贵的菜。最忌讳点“随便”,他从这句话里听不出随和却发现了她的无主见。
她必须选择价格中庸的、貌似清秀的、有点儿诗意的、造型纤美的。男人都渴望对面坐着的是个婉约派。点菜,真的能命名一个或完美或闪失的开局,也能预示或开花结果或中途夭折的后续,所以请务必慎重之。
饭局里的潜规则:吃饭事小,出局事大
据说,“饭局”一词是宋代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把“饭”与“局”连成一体,玄妙尽显。对于商人来说,吃饭是个严肃的社交游戏。王中军说起华谊兄弟和马云、江南春的合作,总是轻描淡写:“就是一块吃顿饭喝喝茶,也不用多说,事情就谈成了。”
饭局向来在社交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圈人有机会团坐席间,要办的事先不说,先吃,这样就没有势利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让彼此顿时比平时亲近三分,事不成就喝酒,也不伤面子。在推杯换盏中,许多在办公室里无法搞定的事情,在酒酣耳热之际就会轻松搞定。饭局的意义在哪里?吃饭事小,出局事大。一个人的饭局很多,意味着几个潜台词:他是有很多朋友的人;他是重要的人;他是受欢迎的人;他是事业有成的人。没人带你玩,是一种比失业、失恋和失明更令人恐惧的事,这意味着你成了社会的弃儿,圈子外边的人。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男人的饭局江湖,人生如饭局坐首席频率有限
在中国,有一件事能让两个陌生男子很快熟络起来,那就是喝酒。
不成熟的男人会在任何人面前酗酒,包括老婆,一不小心就酒后吐真言,其结局悲惨不堪;成熟的男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太太面前喝太多的酒,这样可以守口如瓶,心中的秘密永远也不会见光。上海男人精致而不拘谨。和许多人一起用餐,和他坐在一起的有他的领导、朋友,还有陌生人。不小心,他把酒杯碰倒了,酒流出来酒在腿上。他从容地拿面巾纸去擦,轻声招呼小姐更换酒杯,并不感觉狼狈。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观众。领导、朋友、陌生人都在喝酒,都在高谈阔论,没有人会注意这个偶发的小事,他根本不必觉得丢了面子而自寻烦恼。
通过喝酒这件事,可以有些领悟:许多人都高估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会有许多的观众,其实你只是自己的观众。人生就是饭局,你能坐在酒席上首位的频率有限,多数时间只是个配角,你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饮自乐,这方为人生上策。
会敬酒的靠语言艺术,善斗酒的靠游击技术,装酒醉的善于玩骗术,灌不醉的肯定防身有术。
提前一天预约是真请你,提前半天你是作陪,上菜了才请你是凑数的。
常与领导吃饭,升官是迟早的事;
常跟大款吃饭,发财是迟早的事;
常跟老婆吃饭,厌倦是迟早的事;
常跟情人吃饭,花钱是迟早的事;
常跟小秘吃饭,犯错是迟早的事
一周一饭局是正常人,一天一饭局是大红人,一天三饭局是交际花,一天N饭局是端盘子的。
一请就来叫爽快,三请才来叫摆谱,怎么请都不来叫原则,不请自来叫蹭饭。
饭局三大悲:想请的没来,来的都是作陪,结账时就你一人清醒。
一顿饭,你看透了别人,别人也看透了你。在高人眼中,饭局中人已经一丝不挂了......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饭局中的新“三陪”艺术
新公司入职,要办个饭局请领导同事“照顾”一二;孩子考上好学校,要办个饭局以表庆贺;入院看病,要办个饭局犒劳医生……在中国,饭局不是简简单单的填饱肚子,它常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关联在一起,滋味勾人心魄,让国人欲罢不能。
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中说,“政治即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其实布设一个好的饭局,不用花费多少钱,不需要你有多大权,有一张嘴即可。据说,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一些人在饭局里做起了“陪吃”、“陪喝”、“陪聊”的职业“新三陪”,靠耍嘴皮子也过的风生水起,煞是热闹。
俗称“新三陪”的他们,不同于我们惯常意义上理解的所谓“三陪”,饭局“三陪”在他那个圈子里是“有学问”的人。他们一般都善饮健谈,见多识广,反应快 情商高,且风趣幽默,能霎那间活跃气氛,逗得局上君子淑女开怀大笑,忘乎所以。他们的出现,挑起了饭局中那一抹“文化”的意味。
有饭局 美女表示:作为女人,饭局“新三陪”,灵气很重要。就“陪吃”、“陪喝”来说,不是只顾自己就OK了,你还要注意饭桌上的菜符不符合客人胃口,每个人喝的 酒什么时候该添了;“陪聊”的人,一般文化程度不能太低,得懂点幽默,得有眼色,所侃内容,三五回合就要正中下怀,叫客人心甘情愿把敬酒喝下去。机会是给 有准备的人的,得得空就得钻,你干等,机会是不会来的。饭局就是一个平台,一般饭局上不会说我们今天单就签下来了,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你们之间的了解更进 了一步。另外,男人大都喜欢聪明的小女人,很多事情要一点就透,但永远不要试图表现得比客户还聪明,表现出我愿意吃亏的样子才是窍门所在。
饭局是一门学问,掌握技巧不容易。当饭局渗透城市之间,便沾染了城市的习气。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小贴士:透视城市里的饭局
北京
饭局中的都市异乡情。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的饭局最容易招集,这跟这座城市中异乡人的飘摇状态不无关系。在北京的异乡人,深知夜深人静时的寂寞冷清,下 班后,常三五人一起组个饭局,开几瓶酒,一边说“来,走一个”,一边盖住懒得细数的伤痕。在那春风沉醉的夜晚,思乡变得不那么深切了。
上海
饭局仅仅是场前戏。在上海,每个人都扮成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状,所以整天无所事事组织饭局的人是可耻的。但受邀饭局的人是光荣的,同时你要精心设计一场迟 到,它会让你成为饭局上引人注目的焦点。在这个城市里,饭局不重要,精彩的高潮应该在饭桌之外。大家唱K、桑拿、足浴……才是真正的各得其所。
广州
24小时不歇业。中国历来是无酒不成席,但广州即便是商务饭局,人们也很少参与到对酒的“你争我夺”中。如此做派,可以说广州人的主人翁意识非常强,他 们推崇的是不仅吃以我为主,甚至局也以我为主,饭局吃到哪里都要一派的人声鼎沸。除了传统三餐,广东人也会约喝早茶或下午茶的时间谈生意,那不仅是饭局, 而且是级别很高的局,其中的奥妙,却是非个中人不能体会也。
香港
唯有饭没有局。诚然香港饭市成熟、多元且讲究,但作 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香港衍生出另一路它城不可替代的都市文化----香港少闲人。有网友爆料,香港大学毕业,进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周牲口似的工作80小 时,工资还不够付房租,不找男女朋友合租,就得吃父母。何来饭之局?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文人的各种局
饭局饭局,主题无非是吃,但到了文人这里,吃往往退居其次,但凡是个局,都必须有个名目,最多则是新作问世局、生日局、年终局、答谢局、迎送局……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总之,每一次攒局,总有个或大或小的由头。
新书局:由头一般均因新书出版,七八好友庆祝,赠书、评论,或者答谢出版单位,时常邀请媒体出席,顺带做了新闻发布会;
迎送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西安著名的诗歌局----长安诗歌节,诗会前后总有一饭局,诗人伊沙负责攒局,每有诗友来陕,必出此局,先后迎送国内外诗人百余人,已经是西安独具品牌的文人饭局;
生日局:不仅为自己庆祝,更为师长、前辈,及博客诞生、专栏开设周年庆贺。前段时间画家马河声,为自己开博一周年邀请各界文友同贺,场面甚是热闹;还有节日局、年终局等,自不必多说。饭局的效力
不入中国的饭局,你就是走遍三山五岳大江南北,也只能算是中国的局外人。
编后语:
中国人的身心自由,只有在家庭空间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所以饭局上几乎没有社会公共层面的禁忌,可以性情流露,卸下心理防范。所以公司之间谈合同项目之类的,吃了一顿饭就搞定了,所以饭局是中国最有效力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