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付要夺江山的共产党人来说,手段残忍,两党互斗,互为死敌。古代有宁与外敌,勿与家奴的警训。外寇是抢夺财物,家奴是要夺江山的。于是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出台,于是被骂成汉奸和卖国。但蒋介石在抗战中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本来是个被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就要看看这书写历史的是什么人,本着什么目的。本文仅从蒋介石的为人处事角度来看蒋介石的人品和修养。
1. 蒋介石尊重知识和教育。
中国大学最好的时期是二三十年代,甚至是抗战时期。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张伯苓时期的南开、竺可桢时期的浙大、流离失所的西南联大是我认为最好的大学,是有精神的大学。而不像现在中国之大学,名利场而已,官场和妓院,知识分子或者沦为帮凶或者洁身自好,集体被迫沉默而已。更不是停办大学,或者把大学办成宣扬自己那点狭隘思想的场所。并没有把知识分子按阶级划分,然后拉出去改造成唯唯诺诺的跟班或任意蹂躏的妓女。
2. 蒋介石还是有雅量的。
这难免提到学潮的问题。中国历史上,最高领导与学生们面对面对话的有几人?蒋介石数次。1928年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因学潮,被蒋介石请去谈话。刘当面顶撞蒋,大骂蒋是大军阀,被蒋扇两耳光。刘飞猛揣蒋下身,其下场是以《治安条列》打架斗殴论处,被关7天,出来后去清华任国文系主任。蒋治下还是允许个人办报的,言论自由还是有的,国民政府允许民间办报。宽容对待学生情愿和游行示威。如果说那时是多和少问题,今天却是有没有的问题。
3. 蒋介石笃信宗教,诚心皈依基督教,而不是无法无天。他对政治对手刻毒,但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还是爱护有加,推崇中华文化,治国行仁政。为国宝文物的安全做了很多事。
4. 蒋介石意志坚定。
出身贫寒,能不断努力,提高个人教养,记日记数十载。一日三省吾身。在重庆遭日本飞机轰炸连续6年,天天在战火中生存,在这么长时间挺立不倒,这个英雄的城市和它的领导者的意志是密不可分的。下定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
5. 抗日战争中的积极作用。
抗战中蒋介石率领与日军周旋,空间换时间策略,国民革命军抵抗日伪军的正面战场,进行了23次抗日大会战,可歌可泣。我们都知道狼牙山五壮士,但很少人知道八百壮士,比狼牙山五壮士悲壮百倍!八百名国民革命军人,来自八百里秦川,为“秦军”,他们衣衫褴褛,被日军逼到悬崖边,弹尽粮绝。面朝陕西,跪天,再跪爹娘,唱着秦腔宁死不降,跳进滚滚黄河。与此同时,违抗命令而打的百团大战和平型关大捷,却成了抗日的主力,在数十年后,这两次战斗的指挥官还因此而受到株连。谁才是真的摘桃者?潮水退去,方知孰在裸泳。
6. 不折腾。
不搞运动,也不会为了个人脸面和一党之私搞运动,更不会对文物古籍进行破坏。如果蒋不是军事失利丢了江山,中国也不会有什么文革和破四旧,更不会有钓鱼岛,南海之争。中华文化也不至于断裂,还是有很厚根基的。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今天中华大地早已满目疮痍,被沦为文化沙漠。我们的历史只能从地下跟猖獗的盗墓贼去抢了。
8. 战火硝烟中的“黄金十年”。
在是指1927-1937年。特别是1930年1931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3%。社会经济状况也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较于其他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大萧条,中国工农业产值达到了清朝末期、民国肇建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最显著的工业成长分别为中国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及钢铁工业。除此,就农业方面,以乡村自治、合作社和平民教育为三大主体的乡村建设,提供广大的原物料与食物,并开始享受到市场整合的现代经济制度。法律、教育都逐步得到完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被迫中断。见维基百科中国1930年代。
9. 长征没啥了不起。
我们都知道两万五千里长征,却不知道从南京到重庆的五千里长征。前者是军事撤退,后者是全民转移。1937年,国民政府从南京象重庆迁都,从官员到百姓,从吃喝拉撒到教育医疗,拖家带口,辎重行囊。其中许多是靠徒步完成的。其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西南联大也是教育上的长征。但是战火纷飞下的教育竟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不能不让人唏嘘。不仅如此,国宝也历经数次长征。倾巢安有完卵?
10. 蒋介石夫人的正面影响。蒋介石选择夫人还是有眼光的,他是为第一夫人量身定做的夫人,而不仅为个人的情欲灭火。宋美龄的个人教养和修养。身为夫人,生活的伴侣,情感的依托。而不是政治上的打手,情感上的师生,实际上的主人和逮谁咬谁的一条狗。
人无全坏,人无完人。耍计谋玩阴损招数不大灵光的蒋,在军事失败是大陆失败的基石。但苍天有眼,给蒋介石一片证明自己的天地。老蒋不是革命家,在建设国家和发展经济,提高民生上做过一些事,值得肯定的是,他始终信奉一个中国,不搞国家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