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 其介如石:全面认识蒋中正

学习历史,学习哲学,学习宗教,认清时事,感悟真理,与时俱进,定位人生,追求健康,净化心灵,高尚道德,养生长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中至正 其介如石:全面认识蒋中正


 


杨天石:




各位女士、先生,各位同学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到燕山大讲堂来讲蒋介石其人。我用一个半小时时间讲解,剩下时间留给大家提问、质疑,共同讨论。




我今天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正确评价蒋介石的重要意义;第二个问题讲我对蒋介石的基本看法




蒋介石生于戊戌变法前10年,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前一年(1975年)。他活了88岁,应该说是一个长寿老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蒋介石曾经是中国的第一把手,他有一个职务叫总裁,是国民党的领袖,所以叫蒋总裁;又有一个职务叫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是当时中华民国军事上的最高统帅。还有两个职务:开始是叫蒋主席,他曾是国民政府的主席,后改为总统制,他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所以这四个头衔(总裁、委员长、主席、总统)加起来,说明蒋介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集中了中国党、政、军三个方面的最高权力。可以说,近代中国从辛亥革命一直到国民党退守台湾,许多重要的大事他都是参加者、决策者、领导者,但是对这么一个人,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评价悬殊,高的高在天上,低的是在十八层地狱下。

我在演讲之前,有一个听众问我,说现在是不是没有人用一批老红军、老八路军、老新四军、老解放军的名义来控告我了?我跟这位听众讲,现在告状的人、控告我的人好像没有了,但在网上骂我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2003年我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叫《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这批秘密档案是蒋介石在上世纪30年代交给他的秘书,也是他的老师——毛思诚的。1949年以后,毛思诚的后人将这批档案秘密的藏在墙壁里,文化大革命时全国各地抄家,宁波的红小兵到毛思诚家里,将墙壁凿开,发现了蒋介石交给他秘书保存的大量档案。我的书就是根据这些秘密档案写的,所以书名的上一半叫蒋氏秘档,下半段叫蒋介石真相,这是经过新闻出版总署、中共中央统战部审查同意出版的,介绍蒋介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03
年,我不知道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用一批老红军、老八路军、老新四军、老解放军战士的名义给中共中央领导人写信,说社会科学院有一个研究员叫杨天石,居然吹捧蒋介石是民族英雄。蒋介石什么人?在我们看来,蒋介石是头号战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杨天石把这么一个人吹捧为民族英雄,是严重的问题。写信的人很会写,说如果蒋介石是民族英雄,那么我们这批老革命是什么?(因为他们用的老红军、老八路军的名义)我们成了反动派?如果蒋介石是民族英雄,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英雄纪念碑岂不是应该推倒吗?然后他们在一个网站上长达两个半月批判我、攻击我。这种现象最近几年没有了,但上网的朋友注意看的话,认为蒋介石是卖国贼、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的言论还是存在的。

正确评价蒋介石关系到中国近代史的书写前一段时期一些网站出现了攻击我的许多贴子,不瞒大家讲,这些贴子大部分并不讲道理,而是骂,骂我是混帐、混蛋、卑鄙、可耻、人渣、叫兽。对蒋介石的评价到现在为止还是两极分化。过去国民党吹捧蒋介石是民族救星世界救星千古完人(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吹捧);另外一种评价是头号战犯民族败类千古罪人人民公敌人民公敌是源于陈伯达写的一本书《人民公敌蒋介石》。台湾方面本来意见一致,但自从民进党上台以后,台湾方面也出现了对蒋介石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评价,民进党认为蒋介石元凶首恶。对这么一个人物应该怎样正确评价?这不是一个小事,是一个大事。这是关涉到中国近现代史应该怎么写的问题,如果不给蒋介石一个实事求是、科学的评价,那么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国共关系史、抗日战争史、台湾史都没法写,甚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没有办法写。比如说讲到抗日战争,过去我们对蒋介石的评价通常是八个字: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假定我们今天还用这个调子来写抗争史,那这部抗战史显然是不真实的。大家可以到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去看,展牌上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换成了正面战场,积极抗战,完全颠倒过来了。

所以能不能正确评价蒋介石,能不能给他一个科学的定位,牵涉到能不能给我们的民族、子孙后代留下一部真实的、科学的中国近代史来。




正确评价蒋介石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




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关涉到海峡两岸和平关系的建立和发展。2005年大陆举办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中共方面做了一个很勇敢、人性化的举动:邀请台湾和海外的抗日有功人士、将领或者其后人到大陆来参加纪念活动。受邀人之一是张灵甫的夫人,张灵甫是在解放战争之孟良崮战役中被解放军打死。为什么要把他的夫人请来呢?熟悉历史的网友可能了解,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是一位英雄。

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作了评价抗战的报告,其中有一段话: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分别承担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共同构成了对日斗争的战略态势。胡锦涛同志这一段话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胡锦涛同志讲了两个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国民党放在前面,这个次序不一样;第二,承认这两个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分工合作,一个是正面战场,一个是敌后战场,共同构成了对日斗争的战略态势,既肯定了国民党,也肯定了共产党。胡锦涛同志这个评价在中共领导人里面是第一个,代表了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对抗战史的新评价。我看了这个报道以后很高兴。

一个月之后,我去参加台湾方面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60年学术讨论会。会议中午,马英九到会议场看望学者,马英九走到主席到发表了一个15分钟的即席讲话,马英九讲,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连北京的胡锦涛总书记也肯定国民党领导抗战的功绩了。马英九批判民进党,因为民进党宣传台湾地位未定。马英九说,不对,台湾地位不是未定,而是已定,早在开罗会议上,国际上就肯定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应该归还中国。

从我刚才讲的这两个事例里,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如果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评价是科学的、正确的,那么台湾人民、包括领导就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评价有偏差,不正确,或者不完全正确,那么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就不高兴。我们常讲,要争取台湾的民心。争取台湾民心,争取两岸和平关系的建立,争取海峡两岸和解和谐,不仅仅是靠做生意。做生意确确实实让人感到大陆对台湾的友好,但还要让台湾人心里面感动。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评价蒋介石,评价国民党的历史功过,对争取台湾的民心,包括世界华人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胡锦涛同志一再讲,要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温总理也多次讲要捐弃前嫌。前一段时间,温总理引了一段古语: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我们和台湾之间虽然有矛盾,过去有冤仇在里面,但还是一家人,是好亲戚。这也让我想起多年以前廖承志在给蒋经国写信时曾经引用过鲁迅的一句诗: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今天用来评价蒋介石,评价国民党,对两岸和平关系,国家统一大业,促进中华民族和解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很遗憾,现在还有少数朋友的脑袋还停留在当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时期,始终把蒋介石看成敌人,把国民党看成敌人。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当然不可能真正认识和评价蒋介石。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正确评价蒋介石的重要性。




民族主义者蒋介石




蒋介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最主要部分。

第一、蒋介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蒋介石的一生,从主要方面看,还是热爱中华民族,希望中华民族振兴,尽可能维护中华民族领土主权的完整。不需要讲空洞的理论,我就讲一点具体的历史事实。

首先,蒋介石对列强的态度。

蒋介石对苏联的态度

先考察蒋介石对苏联的态度。1923年,孙中山把蒋介石派到苏联去访问,给蒋介石一个头衔,叫孙逸仙军事代表团团长。孙中山给当时已经病重的列宁写信介绍,说蒋介石是我的朋友,我是信任的人,希望列宁能够支持蒋介石。

蒋介石到苏联主要是完成一个任务:要求苏联方面同意在蒙古的库伦(今乌兰巴托)建立一所国民党的军官学堂,建立一个国民党的军事基地,然后在库伦训练一支国民党的部队。从库伦进攻当时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心——北京。当时北京被直系军阀统治,总统叫曹锟。大家听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孙中山的根据地是在广州,为什么放弃广州让蒋介石跑到莫斯科,要求莫斯科允许把库伦作为军事基地呢?当时的广东的确是孙中山的根据地,孙中山本来是想由广州北伐打到北京去,但利用广州作为根据地,有两大困难:

第一,广东的南面是香港,当时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国民党部队要北伐,英国人随时可以在广州旁边的香港捣乱,使其后院起火。

第二,从广州北伐要路经广东、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六、七个省份,要跨过长江、黄河两条大河,列强的军舰完全可以从上海开到武昌江面,把国民党的北伐军拦腰截断。如果选择库伦,出了库伦就是河北省,到了张家口就差不多到了北京。如果从库伦开展北伐的话,不需要走遥远的路程,没有高山峻岭,没有长江大河,没有帝国主义军舰。蒋介石在日本是学习军事的,懂得这一点。所以蒋介石受孙中山的委托,向苏联提出要在库伦建立军事基地。大家可能有一个问题,库伦当时是中国的领土,为何要征得苏联的同意?苏联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的红军一直驻扎在库伦,苏联一直把蒙古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蒋介石到苏联以后跟苏联的军事主席托洛斯基提出这个请求。但托洛斯基说,中国人如果要进攻北京的话,只能从蒙古的边境上出发,国民党人的脚步绝对不允许踏进蒙古的土地。当天晚上,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这么一段话:求人不如求己。有的人别看他口口声声讲是你的盟友、同志,但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第二天,蒋介石回到中国后,就给廖仲恺写了一封信,说苏联共产党的政策是好的,但跟实际行动有很大的差距。苏联共产党对中国的边疆,对蒙古、新疆有野心,蒋介石后来一辈子反苏,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反对苏联的民族扩张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蒋介石退到台湾以后,1968年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要反攻大陆。蒋介石反攻大陆靠谁?最初蒋介石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希望用美国的金钱、武器反攻大陆,可是经过几年的交涉,蒋介石最后发现一个道理:美国人实际上是把国民党看成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看门狗。蒋介石认为,靠美国人反攻大陆没有希望。大家知道,60年代正好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吵得最厉害时。开始时,中共批判苏共是修正主义和叛徒集团。1968年苏军出动了武力,镇压了捷克的改革运动,中共又批判苏联不仅是修正主义而且是社会帝国主义,两个党吵翻了,两个国家的关系也闹僵了。在这个情况下,苏联人主动找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先在南美,苏联的外交官和台湾的外交官在墨西哥谈判,双方联合起来反攻大陆;后来苏联又派一个记者路易斯,这个人公开的身份是英国《伦敦晚报》的记者,当过赫鲁晓夫的翻译,路易斯到台湾跟蒋经国进行了会谈。

路易斯和台湾新闻局局长到奥地利维也纳进行谈判,谈的内容是台湾国民党和苏联方面合作,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推倒毛泽东,苏联方面表示:只要蒋介石反攻大陆,要钱苏联人可以出,要武器请你开清单,要什么给什么,要想利用苏联和中国边界的基地,苏联也可以提供。当时,苏联人希望利用蒋介石的力量反攻大陆,反对中国共产党。在1969年,蒋介石在日记里写过两段话:苏联想帮我反攻大陆,我要当心啊!当年吴三桂和洪承畴他们走过的道路,前车之鉴,我要记住(19697月)。蒋介石提醒自己:苏联人要帮我反共,目的是想侵略中国,我不能够当吴三桂、洪承畴。我要记住这个教训。庐山会议上,林彪、陈伯达提出天才论,坚持要设国家主席。毛泽东先把陈伯达抛出来,在全国开展批陈整风运动,改组北京军区。大陆正是文革大动乱的年代,而且中共内部林彪集团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力量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本来是反攻大陆的一个机会。但是,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我绝对不能够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反攻大陆,因为苏联人完全有可能借这个机会侵占中国华北。蒋介石和苏联领导合作没有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我刚才讲的两条看,蒋介石的民族主义的立场显然是起着作用的。

蒋介石对英国的态度

1925
年广州发生沙基惨案。广州人民为了支援香港大罢工,在广州租界对面的沙基举行游行。英国在租界开枪,打死中国游行群众50多人,打伤更多。沙基惨案发生的那一天,蒋介石就在日记里写一定要消灭英夷,英夷不灭非男儿,英夷不灭焉能解放全人类。从1925年开始,蒋介石就反对英国,在几十年的历史过程里,一直认为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专门欺负弱小民族、弱小国家。到1943年美国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太平洋会议,当时世界上已经分成两个阵营。中英美苏同盟国共同反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太平洋会议的目的是研究怎么样打击东方的法西斯国家日本。会议参加者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国的外交部长宋子文。

会议本是讨论对日问题,但丘吉尔突然说,听说你们中国军队正在向西藏进发,西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应该开进西藏。宋子文听丘吉尔的话后马上反驳说,首相先生,您的记忆力是不是不有问题,英国从来是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你怎么能说西藏是独立的国家呢?当天,宋子文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指示宋子文,你说得很对,你要告诉丘吉尔,西藏是中国的领土,不允许英国人干涉中国的内政。而且蒋介石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了这么一段话:丘吉尔是一个流氓、一个无赖,这个事是英帝国主义面目的大暴露。所以蒋介石一辈子对英国、丘吉尔没有好感。

在开罗会议上,丘吉尔见到蒋介石和宋美龄。丘吉尔知道蒋氏夫妇对自己没有好感,就先发制人,问宋美龄说在你看来,我丘吉尔是不是一个很坏的老头?这是当时给宋美龄出的一个难题。宋美龄和蒋介石一样讨厌丘吉尔,丘吉尔邀请宋美龄到英国访问,被拒绝。现在这么问,宋美龄如果回答,会违背蒋介石和她本人的意志,但也不能说首相先生是一个坏人。所以她很巧妙回答了一句:首相先生你怎么看?这个故事说明蒋氏夫妇对丘吉尔没有好感,认为英国是一个老牌帝国主义。

蒋介石对美国的态度

美国在抗战里是中国的盟友,美国的总统罗斯福给中国的抗战以巨大的援助,但,蒋介石和罗斯福之间也有斗争、矛盾,有时候这个斗争很尖锐,斗争的实质牵涉到国家的主权。

1942
年,罗斯福聘请蒋介石做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战区的统帅,给了蒋介石很高的荣誉。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战场、越南、泰国、缅甸。但罗斯福同时派了美国的将军史迪威当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做蒋介石的助手。到了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从河南一直打到贵州,中国战场危急。在这个情况下,罗斯福听了马歇尔的话,必须让蒋介石把他的军权交出来——即把指挥全部中国战场的权力和指挥中国军队的权力交给史迪威。史迪威到中国来以后,美国军方就一直想控制掌握中国的军权,罗斯福听了马歇尔的话,要蒋介石交出权力给美国将军。蒋介石认为这个事不能做,因为国家最重要的是两个权力,一个财权,一个是军权。蒋介石就跟罗斯福讲,中国的国情很复杂,让我把军权交给美国人,急不得,得慢慢做。

蒋介石是想用拖着的办法应付美国人,但罗斯福非常聪明,看出了蒋介石的想法,就说你必须交出,否则就休想从美国人手上拿一分钱的援助,中国抗战的援助会全部丢掉。这是罗斯福给蒋介石下的通牒,要求蒋介石立刻把军权交出。蒋介石人认为军权不可以交,所以蒋介石就以攻为守,给罗斯福打了一个电报,说我不喜欢史迪威,请把他调回美国。当时美国是强国,中国是弱国,美国是援助国,中国是受援国。蒋介石竟然要将史迪威赶回美国,这对美国、罗斯福的脸面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这就是两个男子汉的较量,罗斯福和蒋介石,按照通常的想法,胜利者应该是罗斯福。但蒋介石在这个时下了决心,如果罗斯福不把史迪威调回美国,中国就跟美国绝交。

实际上从1937年卢沟桥抗战一直到1944年,中国一直单独抗战,既然以前也可以单独抗击日本,以后也可以单独抗击。所以这时蒋介石做了跟美国绝交,中国单独抗战的准备。在这个情况下,罗斯福不愿意丢掉中国这个战友,主动找台阶下,说蒋介石不喜欢史迪威,美国将军有的是,请蒋介石从美国的将军里挑出三个,我罗斯福从里面选择一个。结果就按照这个方案解决,罗斯福把史迪威从中国战场调回美国,另外选择了一个将军给蒋介石。从这几件事看来,过去讲蒋介石是英美的走狗。看他对英国、美国的态度,说明他不是英美的走狗,对英美他有斗争,有抵制。

所以我认为蒋介石一个民族主义者。




改良主义者蒋介石




第二、蒋介石是一个改良主义者。蒋介石早年比较激进,有点类于现在的愤青。蒋介石说中国的问题要改造,怎么样才能够改造好中国呢?问题不在地主官僚,也不在军阀,而是在资本家,中国只有把资本家杀光了,中国才有希望。这当然是一种愤激的思潮,是错误的,1923年蒋介石访问共产国际,那时蒋介石的观点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当时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批评孙中山、批评国民党,说中国将来不仅要没收外国资本家的工厂,也要没收中国资本家的工厂。共产国际实际上要求国民党在中国搞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蒋介石说,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步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问题。也就是到1923年蒋介石已经否定了他当年要杀光资本家极左、偏激的想法。

国共两党的三点分歧

20
年代30年代,蒋介石总结出跟中共的三个不同、三个分歧:第一,蒋介石认为中共是反对私有制,否定私有制,国民党是保护私有制。后来蒋介石又修改了一下说国民党是保护合理的私有制;第二,国民党主张阶级合作,共产党主张阶级斗争;第三,国民党主张代表全民的利益,共产党主张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这三点就导致了蒋介石反对中共在中国实行的革命路线,蒋介石主张在中国做的是一条改良的路线。

蒋介石的土地、资本政策

那怎么解决资本、土地问题呢?在土地问题上,最早提出耕者有其田,让种地的农民有地的是孙中山(1924—1925年)。在中国要进行土地改革,这点上,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一致的,并没有区别。但孙中山的主张是两句话。第一句是让农民得到土地,第二句话让地主也不受损失。这是孙中山土地思想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全面的表述。但这很困难,这就决定了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既要搞土改,又要双赢。中共在农村里,搞的是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这是一条斗争土改的路线,是一条让农民得利,让地主受损失的路线。中共多年来坚持的是斗争土改的路线,中共也正是因为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最后取得了农民的拥护,赢得胜利。而孙中山所设想的让农民得到土地,让地主也不受损失,这条路线国民党始终做不下去,也没有做好。

蒋介石本人有过关于土改的种种设想,譬如说,办集体农庄,办合作社,要说蒋介石在中国没有解决农村土地的愿望,这不符合事实,蒋介石要做孙中山那种和平双赢的土改路线。蒋介石曾经设想过一个方案,叫土地银行。今天大家买房子,都是向银行借贷,然后分年偿还。国民党和蒋介石也曾经设想过成立土地银行,让无地少地的农民,通过借贷的方法得到土地,但始终没有做到。在资本问题上,蒋介石希望按照孙中山的想法,反对大资本,主张搞大工业,由国家来经营。蒋介石把这条设想称为社会资本主义,蒋介石尽管有改革中国的愿望,但想走的是一条改良道路、阶级合作的道路,在22年的执政生涯中,这条道路始终没有走通。

1949
年蒋介石回到老家,发现城乡没有多少变化,和他22年前离开时一样,他感叹,22年中国民党没有进行改革,所以社会没有变化。




个人中心主义者蒋介石




三、蒋介石一个个人中心主义者。孟子曾经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蒋介石对自己有两个估计:第一,认为自己是基督的化身,第二为是太极的化身,是自然界和社会最高的代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个人中心的思想。蒋介石有三段论:大前提是我蒋介石是革命的(这一点他一辈子没有怀疑过),小前提是你反对我蒋介石,结论你就是反革命的。”1927年蒋介石在江西反共就是这三段论,这三段论从形式上好像没有错,但是大前提是错的:我蒋介石是革命的,何以来证明你是革命的?由于蒋介石自我中心,自我迷信,就形成了他对谁都不信任,谁做事他都不相信,大大小小的事他都管。

如说抗战时在重庆,重庆市的垃圾要堆在哪些地方他要管;蒋介石在重庆开办一个高级党员训练班,但党校里有木板床,有木板床就有虫子,怎么杀虫子这个事蒋介石要管;女孩子的头发要有多长,也要管;国民党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叶楚伧怎么吃饭,他也要管,他在日记里写,叶部长的吃相太难看,应提醒之;当时穿中山装,有一次开会,一个官员把他的讲稿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来。蒋介石大发雷霆说,你做报告的讲稿,不应该放到下面的口袋里,应该放到上面的口袋里,这他也要管;台湾阳明山中山楼有一个贵宾休息室,休息室内放什么沙发,蒋介石要管。

抗战时,日本人成年累月几十天接连不断地轰炸重庆,中国的空军当然要起飞迎战,但是蒋介石认为,空军指挥人员指挥的不好,要自己指挥,所以重庆空战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的。1944年日本进攻河南,中国失败,就是蒋介石认为当时的指挥官指挥得不好,要亲自指挥。他到重庆的防空洞里打电话到河南前线,他打给团长、营长级。蒋介石自己以为,他的指挥很到家。他很辛苦,整夜整夜不睡觉。可是这种指挥,在军事学上叫遥控,在重庆的防空洞里指挥河南作战,这样战斗哪有不失败的道理?这是蒋介石一生的悲剧,不相信任何人。什么大事小事都要管,所以他的第三个特点是个人主义者。




蒋介石的思想局限




四、蒋介石喜欢读书,但他的思想不超过儒家、基督教的教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三个成分。蒋介石读的范围还比较大,早年喜欢读马列主义,看马克思的著作写读书笔记,说马克思的著作太难懂了,好几次要扔弃,但久而久之,我越读越有兴趣,到了不忍释卷的地步。1938年蒋介石有一段日记写道: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方法论,革命怎么能不失败呢?这个话像蒋介石讲的吗?好像是某个共产党员的日记。这段话确确实实是1938年蒋介石在武汉时写在日记里的。蒋介石一辈子喜欢辩证法,那时北京大学有一个很有名的辩证法教授,蒋介石曾经把这个教授聘请到家里给他讲辩证法,一直到晚年还告诉国民党的高级干部,辩证法绝对不是共产党的专利,国民党也要学习辩证法。延安的整风文献是中共的教材,蒋介石搞到一本,看了以后,觉得很好,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读到。中共在延安开第七次代表大会,蒋介石读中共七大的各个文件,七大通过了一个党章,其中两段:一段是党员和群众,一段是上级和下级。蒋介石看了以后,觉得特别好,把中共党章这两节写到日记里,而且感慨,共产党是突飞猛进,国民党再不迎头赶上,必亡无日。

蒋介石的思想局限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儒家的学说,他从小念四书五经。五四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有两种激进人士,共产党的陈独秀主张全盘抛弃中国的文化,他说从中国文化里找精华,就像从牛粪里找香水。国民党的吴稚晖就说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扔到厕所里去。蒋介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拜者,除了崇拜儒家学说之外,还崇拜基督教的教义,蒋介石去世以后,棺材里放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荒漠甘泉》(也是一本基督教著作)。

另外,蒋介石一辈子崇拜孙中山,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才是救中国的唯一主义。尽管蒋介石读书比较多,但他的思想局限在儒家学说、基督教的教义和三民主义这三个方面。蒋介石曾经想把这三个东西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蒋介石甚至想把中国成为一个基督教和孙中山思想相结合的三民主义的国家。



蒋介石的性格毛病




五、蒋介石的思想性格上有许多毛病,但他会不断反省。蒋介石早年家教不好,长大了以后,交了一帮狐群狗党。

蒋介石早年的毛病有5个方面:第一好色,第二暴躁,第三多疑,第四孤僻,第五自恋。蒋介石知道自己这些毛病不好,所以蒋介石就经常反省,每天都有两次静坐(学儒家),两次祷告(学基督教),每天的日记就是反省的日记,每周周末会有本周反省录,一个月结束了蒋介石会有本月反省录,每年年末会有本年反省录。这种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反省的习惯,蒋介石坚持了几十年。

怎么反省?蒋介石早年好色,他也知道自己的坏毛病,就自我斗争,比如说蒋介石逛大街时对面走来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很漂亮,蒋介石心动了,当天晚上蒋介石在日记里会写这么一段话: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20年代,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托在福建开辟一条革命根据地,蒋介石有事要从福建回上海,但他必须要经过香港坐船。到香港之前,蒋介石提醒自己:香港是一个花花世界,我蒋介石能不能经得住考验,就看今天了。到了香港过了两天,日记里道:我又犯错误了,我连这样一点小小的毛病都改不掉,我还算一个人吗?我跟一条狗还有什么两样?蒋介石用自我反省跟自己的毛病做斗争。有些毛病改得不错,例如好色。有一些毛病一辈子都没有改掉,像脾气暴躁。




蒋介石有大功有大过




六、蒋介石既有大功,又有大过。2006年我到美国去访问,新华社有一个记者采访我,在国内的《参考消息》上登报了。他告诉我,杨先生我采访你的报道登了,领导表扬,我还要再访问你一次,你能不能用几个字来概括蒋介石的一辈子。我跟这位记者说,你这个题目太难做了,蒋介石这个人活了88岁,有几个词概括他一辈子做不到,我说我跟你讲三句话:第一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第二,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这两句话是进保险箱的话,左派不会反对、右派也不会反对,第三,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功有过。

大功两条:第一领导北伐。1926—1928两年的时间消灭了三个军阀集团,初步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袁世凯上台以后16年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进行抗战坚持到底挽救了近代中国最严重的一次亡国危机。最近报上有点争论,抗战到底是谁领导的,有一篇社论说抗战是共产党领导的,台湾的马英九讲是国民党领导的。请大家注意我的用词是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进行抗争。近代中国最严重的亡国危机是日本侵华,蒋介石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战,坚持了8年,一直打到了胜利。

大过两条:第一,1927—1937年十年的清党剿共,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两党对打;第二,1946—1949年的三年反共内战,最后蒋介石被赶到台湾去了。

蒋介石是不是除了这些事就没有做过其它的好事?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在浙江杭州有一支100多人的敢死队去进攻浙江巡抚衙门,敢死队的队长是蒋介石;1916年袁世凯在北京做皇帝,在山东有一支讨袁军反对袁世凯当皇帝,这支讨袁军的参谋长是蒋介石;1922年陈炯明发动兵变,炮轰广东临时大总统府,迫使孙中山和夫人从总统府出逃到珠江上的一所军舰上,蒋介石从上海跑到珠江和孙中山同生死共患难;1924年蒋介石当黄埔军官学校的校长,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精英。这些应该都是蒋介石做的好事。所以,蒋介石反清、反袁、反陈炯明、创立黄埔军校、领导北伐、领导国民党和国名政府抗战,都是蒋介石做的好事情,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北伐和抗日。

到了台湾以后,蒋介石也有功有过:过,是在台湾推行白色恐怖,镇压了许多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功,就在于蒋介石建设台湾,为台湾的经济起飞打下了基础。

过去我们都认为,台湾的经济起飞,台湾的建设成功主要是蒋经国。这个看法不全面,蒋介石到台湾去以后,痛定思痛,反省自己,曾经有一个反省13条,最后一条他反省在大陆的失败是没有很好地贯彻、宣传民生主义。所以蒋介石曾经有一个想法,要把台湾建设成为三民主义特别是民生主义的模范省。蒋介石到台湾以后做了几件事,第一做了党的改造运动;第二,进行了土改。蒋介石在大陆的土改没有做,或者说做失败了,但蒋介石到台湾以后,土改是成功的。为什么蒋介石在大陆土改搞不下去?因为在大陆要搞土改,就会涉及国民党的阶级基础——地主的头上,国民党的很多高级干部的亲戚都是地主,国民党要革自己的命下不了手。到了台湾以后,因为是外省人,没有直接联系,下得了手。按照孙中山让农民得到土地,让土地不受损失来进行。台湾国民党用国营公司的股票给地主,用这个办法来赎买地主的土地,这样在台湾就出现了两种地主,一种我称之为傻头傻脑的地主,拿到了股票,当时的股票不值钱,就扔了送人了,或者低价卖,这部分地主等到台湾经济起飞以后就吃亏了。另外一部分地主,把股票留下,投入了工业领域,经济起飞以后,这部分地主成了财阀。

民进党的发起人很多都是在台湾土改里受到损失地地主,现在民进党的主席家里就是大地主。

应该说,台湾的土改是在蒋介石时期做的,这给台湾经济的起飞打下了基础。

蒋介石到了台湾以后,是想反攻大陆,但逐渐地觉得反攻大陆无望,就逐渐以建设台湾为中心,在60年代,在我们进行文化大革命时,蒋介石提出了8个字:科学第一,教育优先。蒋介石曾经想把国民党改名,叫中国科学民主国民党,以表示他很后悔,在大陆那么多年,没有重视科学,以后要科学第一,要教育优先。所以蒋介石在台湾提高科学经费、教育经费,发展电子工业,发展观光、对外开放。所以蒋介石对台湾的经济起飞有他的贡献,有他的功劳。

回过头来看,蒋介石在大陆有两大功两大过,在台湾有一大功一大过。





所以蒋介石对中华民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是有功有过的人物,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认识,我们对蒋介石的评价也许会比较公平、公正。





我的讲座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