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路》第143章 稻田和人

长篇小说:《路》第143章 稻田和人

作者:叶蔓菁

早上起来,阿娘问石兰:“记得你说过要去看老师,什么时候去呢?”
“今天去看老师,明天就坐车去那个医院看看。”
“明天是初六,后天回来。这么远,估计要在外边住一晚上了。”
“明天一早出发,晚上能赶回来,”石兰说。
阿伯说:“赶回到县城,都很晚了,就在县城找个旅馆住一晚上,初七早上再回来,这不更逍遊些?”
“也行。”
 
石兰和弟弟到鸡舍里挑了一只鸡,用麻绳把鸡脚绑起来。阿娘又拿出许多竹笋干,石兰说:“带一只鸡就可以了。”
“带吧,今年晒了很多,给老师也尝尝。”
“嗯。”
“阿姐,我也去老师家。”弟弟想去,那就让他去呗。
“行。谁还想去?” 她问,以为二哥、大哥他们也想去,结果他们说在家,于是石兰和弟弟出发。
 
刘老师家不远,弟弟不认得路,石兰清楚得很,因为以前去过一次,还有一次是去同学家经过那里。
他们姐弟俩拿着鸡和一个小袋子,走出家门,往小山坡下走下去。一大清早,看到田垌里笼罩着团团雾气,四周山腰上也飘着一缕缕的白云,漂亮极了。
 
因为是过年时节,田垌里没有人干活,田野里都是黝黑的泥土,田埂把稻田分割成一块块,形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石兰的双眼搜寻着河边自己家的那块稻田。八十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划给石兰家的责任田除了小河边上的这一大块,在小山坡下石阶旁还有一小块,橘子冲里还有一小块。阿伯家的责任田就在大河口那边,另外小河对岸还有两块小的,一块在小河的上游,一块在小河的下游。
 
到了大平地边上,石兰跟弟弟说:“我们顺路到河边我们家的稻田看看。”
“干什么?”
“看看有没有艾啊。”
“好啊。” 弟弟兴奋地说,用剁碎的艾和糯米粉一起揉,做出的红糖糍粑,非常好吃,弟弟当然喜欢去看看。
 
姐弟俩站在自己家的稻田里,弟弟说:“阿姐,好多艾!”
“是哦,好多。过两天我们做艾糍粑。”
“好啊!”
 
看着稻田里的泥巴,石兰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想法,她发起呆来,又看到弟弟走到小河边上,双手捧着公鸡在奔跑、在转圈,让公鸡咯咯咯地叫。
 
耕种是很辛苦的,没有在田里耕种过的人根本不理解其中的艰辛,可是,尽管很辛苦,她打心底里还是喜欢在田里操劳,因为稻田让她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是可以生存下去的“靠山”。经常会有这样的念头偶尔掠过她的脑海:万一没有机会打工,我还是可以回家,可以回家“种田”。
 
想起小时候外婆说过:“有田种,就能有饭吃,就不会饿死人。” 爷爷也说过这样的话,他总是说:“稻田是我们最大笔的财产,它就像个百宝箱,我们总能从里面拿到粮食。”
 
确实,家里有稻田可以耕种,让人感觉到一种踏踏实实的依靠,尽管种田是那么辛苦,从年头辛苦到年尾,一年耕种过后,得到的谷子才值一千多元,才相当于到外面打上一、两个月的工得到的钞票。
 
现在家里的全部稻田都交给阿伯阿娘和哥哥们耕种了,将来怎么办呢?将来自己会一直在外面打工吗?弟弟将来是去外面读书的,要是他能读上大学,也不会回来耕种,就只能让大哥、二哥他们继续辛苦…… 可是,会不会有一天,大哥、二哥他们也不再耕种?那是有可能的,都听说过有的人在城里赚到足够的钱后,就把田地交给亲友耕种,他们就不再回来种田了。
 
她叹了一口气,也许自己多虑了吧,会有那么一天吗?要是有那么一天,自己别在外面打工了,回来种田吧,这是爷爷非常看重的土地啊!她蹲下来,抓一把泥土到手里,揉碎了又撒回田里。“到时候我再细细地想这个事……” 她又叹了一口气,招呼弟弟:“阿弟,我们走吧。”
 
他们一起从小河边走回村边的小路,走着走着,石兰又出神了,忽然想起有一年夏天,唐老师带她去县城的电影院看电影,是印度电影《奴里》。
电影里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和服装让她那么着迷,以前只是听妈妈讲过一些美丽的舞蹈场景,而那场电影让她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个舞蹈和音乐的世界。然而,电影里奴里的故事是那么悲惨,让她在看电影的时候几次偷偷掉泪。
 
他们沿着河湾岸边的小路走,经过瓦窑,再往山上走去,从河上吹来的冷风,似乎夹杂着印度电影里的手鼓声,还有那悠扬哀伤的歌曲“阿扎咧……,阿扎咧……,奴里,奴里……”,好像那歌声顺着风声就在耳边吹过,可仔细一听,什么歌声都没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