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了全国首份《吊丝生存现状报告》,报告显示:吊丝平均月薪酬2917.7元,72.3%的吊丝觉得自己活得不开心。最让吊丝们放不下的还有亲情,吊丝们平均每个月给父母1076.7元。其中,长春是本年度最吊丝的城市,吉林成为最吊丝的省份。
坦白说,这是一份很容易招人骂的调查报告。至于原因,分析来说大概有三点:
其一,对“吊丝”的称呼,很多人并不认同。认为称呼别人时,它是一种污名化;而用于自称时,则有“自轻自贱”的嫌疑。在不久前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吊丝”一词也最终落选,这大体反映出一种态度。其二,这样的榜单太像是炒作了,会被质疑是拿着网络词当噱头,目的是为了赚取眼球。其三,报告中活生生给吉林,特别是长春贴上了“吊丝”的标签,考虑过人家的感受吗?所以,有些人把这三点综合起来,汇在一起:就是某些高校的教授们“闲着无聊,找骂”。
而在我看来,虽然上述三点并非全无道理,但将其归结为“找骂”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对任何一项耗费精力而做出的研究,都不应该一骂了之,而且,如果细心阅读这份调查报告的话,就会发现它不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还带有某种温情和警示。
首先,它非常接地气,触动了很多人的心事。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人看到报告之后的感慨。有人说“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吊丝身份”;有人说“惭愧,我拖了吊丝的后腿”;有人说“汗!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后的日子”;有人说“虽然比平均薪资高,但我还是一个穷吊丝”……万语千言,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其实不管“吊丝”这个称呼有多么不雅,也不管你对此认同还是不认同,这个群体、这种心态就摆在那里。它已经成为一种亚文化,能量之大足以捧红某些明星,绝对值得学界进行研究和关注。
其次,它暴露出诸多社会问题。比如,每天都加班的吊丝拿不到加班费的比例最高,达68.6%;37.8%的吊丝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却只会用睡觉、喝酒等方式减压。这是一个群体的苦楚,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另外,它还涉及到很多人的感情和亲情。比如,33.1%的吊丝认为对父母最大的亏欠是不能在床前尽孝。吊丝平均每个月给父母1076.7元。这样的数字很动人,展现出很多人所忽略的一面。
我认为,作为首份《吊丝生存现状报告》,它难免引发争议,但不要因此就抹杀其意义。相反,应该从中读懂一个群体的生存实录,请想一想,“吊丝”并不抽象,这一名词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数目庞大的“低到尘埃里去”的青年群体。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吊丝”只是一个阶段的状态,通过努力终究会挣脱出来。对于吊丝,社会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多上升的机会,使他们看得到头顶的蓝天,能够分享到应有的阳光雨露。同时也要警惕阶层的固化,因为板结的土壤中更容易长出病蔫蔫的苗,一旦阻碍合理的流动和生长,就难免滋生问题。而这些,都是应该从这份调查报告中读出来的。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