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里塑造得成功的的另一个主要角色是央行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方步亭这个人物写得比较真实可信,性格发展的脉络清晰。他熟谙中国旧诗词,会弹钢琴,留美多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回国后获任央行北平分行经理。从这些背景资料来看,他应该是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深厚文化修养的绅士型人物。他早年景仰蒋介石和他领导的国民党,并追随国民党,为国家和民族效力。他行事踏实,严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竭尽心力。为了确保国家资金转移的安全,他牺牲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妻女罹难于日本飞机的轰炸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伤痛。妻女的遇难也造成了他和大儿子方孟敖之间的隔阂。尽管如此,他对蒋介石和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斗争还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又动员小儿子方孟韦加入三青团,进入国民党的军警系统。在《北平无战事》这部戏里方步亭身处体制内高层多年,目睹国民党内部普遍的腐败堕落,也深知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是沉疴难起,国民党的溃败已成定局。 此时此刻他最关心的是要把两个儿子和钟爱的外甥女谢木兰送到美国或法国,一句话,就是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他自己有留美的经历,对欧美的民主自由有切身的体会。他知道大儿子和共产党有关系,深为他的前途和安危担忧。这成了他判断时局和作出各种决定的基本出发点。剧本对他的描写基本是合理的,但也有一点人为的拔高,似乎他与徐铁英这样的人对抗是要尽力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事情。其实以他的精明,他对共产党的了解也应该是深刻的。他对国民党是彻底地失望了,但对共产党却未必认同。在国民党垂败的时候他的一切挣扎,与徐铁英这样的人对抗,与曾可达的较劲,都是为了保全儿子,外甥女和家人。 最后他把孟韦安全送到了香港,卸去了心里的一块重负。他大可不必在即将去台湾的时候当着徐铁英和中共代表的面反对把北平分行黄金转移到台湾的决定,更没有必要做张做致地表现出对毛泽东决定让国民党把黄金运到台湾的讲话的佩服之情。这样的作为显得既幼稚,又不可信,不符合方步亭老谋深算的个性。
方步亭和何其沧同为留美学人,但何其沧更多的是一个学者。方步亭则更具有行动能力,早年即追随国民党,积极投身实际的抗日斗争。他身居体制内高层,对当时的形势和国共两党性质的了解就远甚于终日待在书斋里的何其沧了,他因此也少了何其沧那分天真和书生意气。王庆祥演绎的方步亭很是可圈可点。王庆祥很有分寸地表现出方步亭在家人面前的家长作风,在下属面前的不怒而威,以及与曾可达,徐铁英打交道时的架势和派头。通过王庆祥的表演看得出他对角色的理解是很深刻的。他与何其沧谈话时也流露出对何其沧的书生脾气的不以为然和理解。他们两交谈时,何其沧显得很坦诚,而方步亭则在言语间多有保留,看得出城府更深些。这是很契合这两个人物的经历和个性的。王庆祥和焦晃的演技是工力悉敌,把戏做得来严丝合缝,非常出色。
有一场戏里方步亭,方孟敖和何孝钰担心崔中石的命运,方步亭在钢琴上弹了一曲古诺的《圣母颂》。戏里方孟敖对《圣母颂》的解释是表达一路平安的意愿。我觉得这个解释不那么恰当。如果直接用中文说出歌词“请为我们罪人祈求,现在和我们临终后”,则跟准确,也更能吻合这场戏的剧情。因为在场的三个人都很明白崔中石此去是凶多吉少。如果非要说一点王庆祥表演上的不足的话,那就是肢体语言的运用上还可以更细致一些。常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在说英文和说中文时,他的面部表情,包括眉眼的小动作,手,颈项和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都会有细微的不同。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我不知道王庆祥是否弹钢琴,或玩什么乐器。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乐手们弹奏乐器时,他们的身体也会随着音乐的律动而有轻微的摇晃,面部表情也会呈现出微妙变化。因为当乐手们演奏时,他们心里也在唱着所弹奏的旋律,有的人还会哼出声来。如果王庆祥在表演弹琴时能在心里哼起《圣母颂》的旋律,那效果会更好。当热,我不是说要像现在一些乐手们一边弹琴,一边像抽风一样前俯后仰地动。我这样说很有点吹毛求疵的意思了。另外,如果刘烨能把这支歌唱更好一些,唱的时候配合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那就最好。这个时候这对有隔阂的父子通过音乐达成了心灵的交通。如果能在音乐进行中给方步亭和方孟敖几个来回的面部近景,那这种心灵沟通的效果就更好,情绪的传递就更饱满,也更细腻了。
《北平无战事》里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王劲松出演的王浦忱。王浦忱是国民党军统北平站站长,大特务头子。说起特务我们脑子里一下就反映出过去看过的故事片里阴险狡猾的坏人的样子,如《红岩》里的徐鹏飞等。《北平无战事》做得好的一点是还原了生活中国民党特务的部分真实,没有再脸谱化地表现他们。其实特务就是情治部门,负责安全和保卫工作。拿今天大陆的情况来说,国安部就是特务机关。每个大学里的学生信息员就是学生特务。国内在高校任教的一些朋友常诉苦,说自己在课堂上讲的话动不动就被报告上去,还被添油加醋。这说明现在当特务也缺乏好的职业态度,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王浦忱表面身份是军统特务,暗地里又是蒋经国的铁血救国会骨干成员。他工作上兢兢业业,严格按照上司的指示办事,平时为人也低调平实。他在前任站长马汉山被清查时,依然优礼有加,恰是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他作风清廉,谨言慎行,唯一的不良嗜好是烟瘾很大。他自己解释说因为顽固的咳嗽,非吸烟而不可止。但王浦忱对自己的吸烟很感内疚,因为这不符合蒋介石提倡的新生活运动精神。他俨然是国民党内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反观今日之中国,像王浦忱这样的清廉自守,勤能任事的干部,怕是一个都找不出来呢。比起陈宝国演的徐铁英,王劲松演的王浦忱更像一个高级干部,也更真实可信。王劲松在语言,面部表情上下了很大功夫,把人物刻画得细致入微,给人很深的印象。
看完全剧我认为《北平无战事》是一部有影响的剧集,主要是题材选得好,但艺术上还比较粗糙。这是一部叫座的戏,但还不那么叫好。要做到又叫好,又叫座,非常不易。我想起将近三十年前的电视剧《渴望》,那也是一部极其叫座的戏,但艺术上粗糙,好些情节都严重违背历史真实(那还是写的比较近的历史)。我觉得既叫好,又叫座的戏是《四世同堂》,《上海一家人》,还有《大宅门》的前面部分。也有很叫好,但叫不了座的,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陈奇老师参加演出的《裤裆巷风流记》,几乎没有引起任何社会反响。不过我始终觉得艺术应该很纯粹,如果都要奔着得奖,或赚钱去做艺术,那注定搞不出高质量的作品。很希望看到更多的严肃的历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