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萧红其人,和电影《黄金时代》

由于我对许鞍华和汤唯的喜爱,这部电影我是一定要看的,不管别人对它评价是好还是坏。

先说我看萧红这个人。
这个人的确是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她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1930 年初中毕业后就逃婚出走了),但是她的文学作品,语言之精彩,手法之现代,思维之独特,就是现在看仍然是领先很多当代人的。这只能是一种难以来自训练的,天纵之才。但是很多天才都有些临界孤独症倾向,这好像是一个对天才的诅咒。就是情商极低,缺乏基本能力了观人生全局,进而无法 navigate 人生中的很多障碍。

梵高是如此,张爱玲也是如此。 我以前看过小宋佳演的电影《萧红》没有领会到这一层,这个电影《黄金时代》长度将近三个小时,很多细节交代的更清楚,其中有一句话,启发了我的认知。萧红和萧军分道扬镳,萧军去打游击,萧红回到武汉,胡风问她为什么不去延安呢?她说 ”对政治,我不了解,很外行“。这句很关键,这是一种完全隔膜,而且也不可能有能力去领会的永远的隔膜和不敏感。这种隔膜解释了她为什么在人民灾难深重,文人都在写救亡图存的文章的时候,她却写那些和政治没什么关系的文学作品,因为她根本分不清哪个党哪个理念哪条路意味着什么。更解释了她为什么一贯性的选择错误的男人,而且一贯性地选择在错误的时机选择一个男人,更加悲惨的是不知道什么是底线什么时候应该离开一个男人。因为她在这方面完全是一个低能,她是一个文学方面的天才,和人生方面的白痴。可能和她没有母亲或者正常有爱的家庭有关。

如果用物竞天择的理论来解释,这样生活低能的人注定是不会幸存,长命的,不是31岁死,也得32岁死。长寿的人,不管什么年代,都是早早很清楚人世的是非曲折,很准确的找到情绪稳定,品德可靠的配偶(最近读了张允和回忆录有感),不可能自己作或者配偶作的厉害还能活大寿命的。 萧红两次生产都是生完孩子马上颠沛流离,没有得到很好的疗养,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了她的早逝。那么两次生产都是因为为错的男人生下的孩子,孩子都很轻率的放弃了,因而产后动荡艰辛。

她不幸生活在那个灾难深重的中国,那个时代,人们是无法有闲情欣赏纯文学的,萧红的是很水平的纯文学,这是作家最大的悲剧。如果在一个和平年代,甚至在西方做这样一个作家,以她的天赋之才,她的成就将是巨大的。但是我又想,如果她生在中国的九零后,或者美国英国,她还能写出那种东西吗?正是那种极端的苦难,苦难的中国和苦难的时代才孕育了她的文字。她写的苦难是普世性的,人性的,不是控诉哪一个政权或者制度。也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的文学成就才能超越时空,有永恒的价值。
请看这几段: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描写饥饿的一段--
" 我直直是睡了一个整天,这使我不能再睡,小屋子渐渐从灰色变做黑色。睡的背很痛,肩也很痛,并且也饿了。我下床开了灯,在床沿坐了坐,到椅子上坐了坐,扒一扒头发,揉擦两下眼睛,心中感到悠长和无底。。。 屋子虽然小,在我觉得和一个荒凉的广场一样,屋子墙壁离我比天还远,那是说一切不和我发生关系,那是说我的肚子太空了"

所以她的存在是一个悖论。只有这样的苦难才能产生这样的文字,但是这样的苦难年代,无法欣赏这种文字,那时候需要的是丁玲,鲁迅那样的写手,他们的笔”是匕首,是投枪“。

说完萧红其人,说说电影。我觉得很可惜这个电影的拍摄手法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最大的瑕疵是人物在剧情中,突然出戏,对着镜头开始叙述一些事情,观影的感觉象是吃着好东西,嘴里频繁有沙子,真叫牙碜的慌,太影响观影效果了。有人说这个电影是要搞纪实感,那么完全可以是单独的访问当事人的回忆形式,电影里也有此运用,比如白朗和罗烽(祖峰饰)的采访式回忆,蒋锡金(张译饰)的回忆。最受不了的是聂绀弩这个角色,频频对着镜头出戏解说,每次这样,我都牙一酸,太影响情绪了。有人说里面用很多大明星露脸有点乱,这我都能将就,但是大明星走马灯似的出现,扮演民国各个文化人,本来就没有很长时间供他们塑造一个形象让人可信,还出戏对着镜头叙述,电影的整体感觉就很粗糙了。不是纯粹大号文学男女青年真的很难坚持3小时。

  

幸福剧团 发表评论于
可惜我这里看不到,艺术文学需要天赋和执着,她的命运跟时代脱离不了关系,但是她的才华超越了她的时代!
acm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百花苑主'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谬赞。很高兴2016年的10月还有人看我这篇评论。
百花苑主 发表评论于
写的太好了,您看问题很透澈,而且语言组织的很好。非常认同你所指出的萧红和张爱玲的悲剧所在。作为女作家她们都是天才。但作为女人,她们的爱情和个人生活都是悲剧。尤其是萧红,女人若没有保护自己的心智和能力,结果是毁灭性的。
LengXiao 发表评论于
导演喜欢萧红可沒有能力艺术地表现萧红,情急之下也就只能以采访的直心形式来表现萧红。可这竟不是纪录片,是故事片。
落英如雪 发表评论于
写得深的我心。本来看得好好的,突然里面的人物开始对着镜头说话,下了我一小跳。????但是整个电影那种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苍凉无力表现了出来,这是比小宋佳那版好的地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