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羞草--- 到--- 盛开的海棠花》----(我19 - 29岁的回忆录)(一)下

《从含羞草--- 到--- 盛开的海棠花》----(我19 - 29岁的回忆录)(一)下
失去的想象 失去的想象 2012-10-28 12:42:25
标签: 回忆录 情感 分类: 我的回忆录
(本来写这篇回忆时,重点在这第三部分上。然而,当写作不能够连续进行时,当我该写重要的部分时,却发觉那种心境已经没有了,更重要的是我想把原先的真情实感表达得贴切一些,但是自己的笔变得无力。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你感动的时候,却无法让对方体会得真切,无法与大家分享。好吧,为了把我未完成的文章写完,算是对这篇回忆录的一个交代,就简短草草地交卷儿吧。如果将来的某一天,假若还有感动,会重新改写这一段)

。。。。。。


记得2008年的一天,我在文学城网站里,照例去点击音乐贴子,看到法国薰衣草发了这样一个贴。帖子主要是回顾电影《教父》里的一段音乐,那视频里出现了老教父与女儿跳舞的一个场景。那个片段,使我激动,使我怀旧,使我感伤,使我动情。。。。。。

原文是:

---------------- 《教父华尔兹Godfather Waltz》 - 意大利电影《教父》(1972) -------------------------------
(来源: 法国薰衣草 于 2008-04-22 13:58:56 )

本片改编自改编自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的畅销小说《教父》,可以说是一部在美国电影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的影片。它尽现了法兰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超卓的导演才华,在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赢得最佳影片、 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男主角3项大奖。

我很喜欢这部描写人性,家族,权力和罪恶的影片,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刻画得很深刻。当然还有这部影片的音乐也是非常出色,早已成为经典佳话。



意大利电影《教父》- Nina Rota

《教父》第一集的配乐是整个“教父三部曲”的音乐基础,它由“意大利音乐教父”尼诺.罗塔(Nino Rota)完成。这是一张具有浓郁古典风格的电影配乐,其中的多首曲目弥漫着意大利的西西里风情,而且各种舞曲风格的交融给这张唱片增添不少亮点。尼诺.罗塔以他对意大利民谣的精深理解和过人的音乐天份为武器,写出了这部十分耀眼的《教父》,当年在提名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时曾遭人检举,说其主题音乐早在他的意大利电影作品中使用过,因而被取消了提名资格。两年后,尼诺.罗塔以同样的主题音乐为《教父续集》谱曲,奥斯卡奖却乖乖的颁了给他,可见本片的气势凌人。在《教父》电影原声带中,“爱的主题曲”早已是一首风靡全球的情调音乐;“迈可主题曲”更以激昂的管弦乐点出了教父次子的悲剧人生;“教父华尔兹”配合父女相拥而舞的场面则最为精彩迷人。

Godfather Waltz,dance of the fairies ...
Godfather Waltz, dance of the fairies by Andre Rieu 著名小提琴家安德瑞演奏
http://bbs.wenxuecity.com/music-movie-theme/392071.html


看到视频里出现了父亲和女儿跳舞的场景,我的心中浮现出清晰的一段回忆 。。。。。。
于是我跟贴写到:

----------------------- yes, I remember everything. yes, everything...... ----------------------------------------------
(来源: 淋雨 于 2008-04-22 20:26:31 )

everything, yes ......

the music, the faces, the love, the death, the strangers, friends...

the sound, the silence, the sunset, the golden dusk, and the darkness.

in that hot, hot, summer , close to the sea, dancing slowly, slowly, with my father ......

yes, everything......


接下来,我的另一个跟贴写到:

-------------------------------------------- “ 我想说的是。。。”-----------------------------------------------------------------
听音乐,看视频,也许,唤起的不仅仅是对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浅层和深层意思的共鸣,还有听者的经历,在共鸣的程度上也会起到相当的作用。

比如,忽然间,眼前浮现起,我二十二岁时的那个夏天,一个傍晚,在度假村,和父亲一起跳舞的美好时光,一段难忘的假日,也是我单独和父亲在一起度假的仅有的一次。影片中的死亡,也会使我想起,父亲也已经离去了。。。很伤感。

第一次看《教父》,就被其音乐深深打动。并且,是和一个,在我的生活中一度很重要的人一起看的。

谢谢
晚安
淋雨

---------------------------------------------------------------------------------------------------------------------------------------

是啊,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写到这里,忽然觉得,这句话怎么那么耳熟,仿佛在哪里听到过。是听到过。难道这不是我的心语?难道是某个电影里的旁白吗?那回忆,那种感受,如同电影里的镜头,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那个炎热的夏天,在海边,在远离现实的喧嚣,在无限放松与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父亲显得异常地忧伤,也分外地快乐。 记得,在假期即将结束的两天里,每个晚上,当夜幕降临时,疗养所的一楼大厅,会响起节奏鲜明的舞曲。大厅里的人不多,我会站在爸爸的身边,听他休闲地与几个他熟悉的同事朋友闲聊天,究竟聊了些什么,我全然不记得,那些都是我不感兴趣的寒暄,似乎人们会赞扬他几声,大家都互相称赞着以表示对于这种闲暇的热爱。我站在那里,有点害羞,其他年轻小伙儿也比较腼腆,没有舞者。爸爸在大家的鼓励之下,开始牵着我的手,在音乐之下,慢慢地舞起慢四。我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好奇与惊讶,因为二十多年以来,我看到的爸爸,永远是一副严肃,不苟言笑的脸。他是正统的军人,也是封建家长,不允许女儿和他平起平坐,甚至不准我们在他面前开玩笑。一起出门上街时,他不允许我挎着他的胳膊(年轻时女孩子都喜欢互相挎着胳膊走路,我和妈妈常常会那样),甚至不允许我和他并肩走路,骑自行车也必须是一先一后,他说那样安全,不会被绊倒。总之他是个严肃而充满距离感的父亲。记得妈妈说爸爸会游泳,要他教我们,他却沉默不语。妈妈说爸爸会跳交际舞(那个年代多数人不会跳舞吧),让爸爸教教姐姐,爸爸说:“不学那个。”于是就这样把门关上,让我们觉得爸爸既无幽默感又没有亲近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买来一个录音机,不知道从哪里买来那么多轻音乐舞曲的磁带,他每每在家时,就会放这些舞曲,独自享受,独自忧伤。我还记得那一盒一盒的舞曲带子,其中有一首名曲 ----- 《鸽子》,我不用记忆也不会忘记,我会记得那熟悉的旋律。我对音乐的爱好也许与爸爸常常听音乐有关系。而妈妈对音乐没有任何感慨与感动,她是个活得十分轻松乐观的人,心中粗线条地不闻窗外之事,也不曾去观察爸爸细腻的心思,更不会去理会女儿心中的任何小小要求。大家彼此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每个人背对背地做着自己的梦,互不干扰。我们之间仿佛始终被一种遮羞的帘子阻隔着,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敞开,生怕被对方看到而无地自容,即便是完全可以分享的情感,甚至喜怒哀乐,也会埋得深而更深。羞耻感,在我的家庭里,显得无比地崇高与重要,它比一切快乐,都显得更加高尚与不可触摸。

轻音乐《鸽子》

爸爸与我曼舞时,笑容那么灿烂,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脸上洋溢着平日里很少看得到的霞光。大家都在旁边喝彩。此时,爸爸的兴致达到了高潮,干脆把他脚上的拖鞋放在了一边,赤着双脚舞起来。周围的同事朋友再次掌声喝彩,此时年轻的一对一对也步入舞池,大家共同享受着同一种热烈。是啊,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在那个灯光柔和迷离的夜晚,爸爸的性格中潜藏压抑了五十年的那点火红,在这个远离现实的氛围中,燃烧得热烈而激动人心。他在单位里是公仆,是老黄牛,因此在众多友善的朋友圈里,他此刻的热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high。记得,那一天他穿的是蓝色背心与深蓝色短裤,那一抹蓝色正如他平日里给人的印象 --- 典型的蓝色性格。我穿的是这一身红色,那没有剪裁没有设计的学生装束。此刻,我感到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在舞池里呈现出两团火红,他性格中的热烈,在喜悦中释放出来,那一刻,颇具感染力。我的一生中,难得遇到,却不只一次地遇到,在众人的目光之下,脱掉鞋子,大步流星的亲人,甚至会有一年之中,赤着脚出入校园的奇人。我个性平和,却会被这种性格所感染,感动,吸引。。。



  

那两个夜晚,那种很少在爸爸脸上看到的神采,他那笑起来十分英俊的脸,久久地凝固在我的记忆间。那个场景,仿佛被当时的一滴大大的蜂蜜扣住,被包裹起来,随着蜂蜜的热度逐渐地降温,封存,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琥珀 ---- 美丽却不再存活。爸爸在那一刻所绽放的热情,随着假期的结束,随着现实生活的切换,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我们回到天津的家时,我继续着自己百无聊赖的暑假,爸爸照例去单位上班。我看不出他和平日里有什么不同。而我,却深深地陷入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之中。白天,爸爸妈妈都去工作了,我,就躺在凉席上呼呼地大睡,直到他们下班回家,我依然昏睡不愿意从床上爬起来,整整两个星期里,情绪低落到零点。这公寓的墙壁,显得如此干枯,房间显得透不过气来,那海浪的拍击声依然时时在耳边回响,那些身着红红绿绿的,声音欢笑高低错落的人群,会重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向往的又是什么。只是感觉,在此刻,我不想醒来,不愿意回到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楼房里。

爸爸应该懂得我的心情,他又何尝不去怀恋那远离琐琐碎碎的,简单而又悠闲的日子呢?他不会说出来。我也不会。

过了几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打开来,是我不熟悉的字体,里面还夹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 一个清秀面孔的青年,是度假时爸爸单位里那三位引起我偷偷注意的年轻小伙儿中的一位。其实,我心理盼望他们中间有人向我走来,又朦朦胧胧地不知道故事该如何开始。年轻时,我羞于在男孩面前讲话,总是低着头,恐怕自己的目光会遇到对方的眼睛,因为我羞怯得不知所措。含羞草 ------ 嗯,形容得十分恰当。究竟害怕什么,躲避什么,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大学里听过一堂讲座,老师提到一种心理恐惧症,叫做“视觉恐怖症”,怎么觉得句句都在描述自己,因为那种羞怯和紧张,我无法在自习室里专心看书。没想到有些毫无理由的幻想和盼望,竟然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我,揣测着这位青年的样子,幻想着见面时候的激动。那时候很少有人家里装电话,我家当然也没有,信中怎样约我,到现在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在信中约我在某个地方见面,我如实赴约了。记得他比照片上的男孩更加清瘦,样貌看着还算舒服。他骑了一辆自行车,我和他在路上慢慢地边走边说话。他的话不多,可以说是很少,而当年的我是沉默不语的。两个人走了一段路,他简单地介绍了自己以后,我只会嗯啊地简单回应,很快双方就陷入了沉默。。。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只知道这不是我所期盼的。我找不到那种火花,没有心跳,没有紧张,只有陌生。我找不到初恋时所体会的那种心动,丝毫没有,甚至没有想去了解对方的愿望。于是,故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所有的斑斓起伏,在平淡中渐渐地褪色,褪到人们常常劝慰自己的那句老话:“生活就是这样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 就连姜育恒的歌也会哼唱着这古老而颓废的歌词,视频中是一张大饼,那张饼被烙饼的人不停地翻来翻去,单调地毫无生机。生活果然象一张大饼那样吗?或是白开水? 这个问题就像我曾经千百次地被提醒,如书与人们所说教:”女孩子要守本分,婚前要守住贞洁 “。 我毫不怀疑这种文化与理念,过去的二十几年来也是在自我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这样恪守礼教的结果究竟是喜还是悲,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含羞草,听起来那么美丽而含蓄。 它生长得艰难,却十分好看。这种东方文化中的宠儿,是宠给外人看的,心是苦的。高高的墙壁封闭起来的一种尊严。

何为尊严?我想,那是我们今后需要思索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

( 写完19-29岁的回忆录的第一部分,忽然感到一阵空虚。本来想把这十年的心理历程好好地按时间顺序写一写,也写真实的婚恋过程与感受,还有种种心得。现在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不提及我自己的几段恋爱与我的婚姻,为了尊重对方的隐私。我发觉,即便是这么小的一个情节,这么短暂的一种人生的普通经历,我也能够从中去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因此,今后要写的回忆,就从很小的事情里开始详细地记录描述,就足够反映这段历史与时代的缩影。这三段回忆,算是一个开篇。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不打算写回忆。) 

(原文发表于我的新浪博客 --- 失去的想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