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迦南之地福音工作室】
长夜的此时,即使你身处家人中,心灵也该是独处的状态。其实我知道,很多朋友即使在白天的时候,也不愿总将自己交付在人群里,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能不能正常地与人沟通交往,是判断一个人的灵性和心理健全与否很直观和重要途径之一。把握不住平衡的人,要么人格退缩走向自闭忧郁;要么心智愚弱,如浮萍飘摇,肤浅空虚。
独处,不是害怕与人交往而龟缩起来;不是伊人独舞,不是面壁,是与上帝同在。之所以将之称作能力,因为实际上这种能力不是自备的,而是来自上帝的恩典。
记得有一位作家,还不是基督徒,他对于独处却有这样的搭车述,他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
其实,这段话里提到了上帝。因此,真正的独处是与上帝对话,而不是心灵的真空状态。独处是回应上帝通过我们的心发出的邀请。人的内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需求,被关爱和付出爱的需求。这两种需求如果不能被满足,他就一定是病态的。有些人病态到失去生存欲望的地步,要么因为得不到关爱而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要么找不到值得付出爱的对象而对这个世界毫无留恋。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其实是在“充电”,从上帝获得一种能力,生活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就像一种“生产力”。人之所以要逃避寂寞,是因为那种忐忑不安的空虚是一种地狱般的感觉。地狱是什么,在哪里?就是没有上帝的地方。第二种被迫在寂寞中妥协,无奈地与生活和解的人,实际上是“哀大莫过于心死”,暂时以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驱逐寂寞空虚。第三种寂寞是上帝的恩典,提供给人来认识祂,投靠祂,仰望祂的机会,只有在孤独中面对自我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思考生存意义,体认自身灵魂的饥渴,从而转向造物主,找到不竭的泉源,真正脱离孤独寂寞的空虚,获得只有上帝才能满足,不再饥渴的永恒的满足。是的,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大自然是上帝创造的一本浩大的,将我们置身其中的“圣经”。人们常在与自然沟通时得到许多人生的启示或感悟。但仅仅与自然沟通还不够,因为它只是造物主的脚印或者外袍,而不是祂自己。
其实,“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科学怎么能解释或解决复杂的人的问题?人的内心世界怎么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如果它自足,就不需要与人交往。有交流的渴望,有情感的需要就证明它不自足。否则,自足、与世隔绝如何彰显爱?爱是流淌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每个人都有自我,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就赋予人灵魂和独特的人格,赐给每个人一个“我”。
“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有时我在想,世人常说的那句“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该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显明了我们的罪。不能独处的人也是可耻的,显明了我们已经被上帝赶逐,失去了乐园。朋友,‘与神相交’乃地上一切福祉之总结,如同在天上一样。这是神的应许,常出现在圣经中,也要完全成为我们的经验:‘我必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于是我们可以说:父常与我同在。” 注: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以及弟兄姊妹投稿。版权归耶稣基督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