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文学城发了一篇海外淘宝的博客,荣幸的被编辑放到了城头。结果有不少网友给我悄悄话,问我有什么诀窍。还有网友要看我还淘到了什么宝贝。
海外流行的跳蚤市场一景,能否淘到宝贝全凭个人眼光。
海外淘宝的途径大致分成拍卖行、古玩市场两块。参加拍卖会,心里事先要有个预设价位,不要盲目跟风;在古玩店买东西不要听故事。
以前中国人去海外淘宝的人不多,因为无论英文还是眼光都跟不上。这两年情况变了,出国淘宝的人越 来越多,因为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有一半都在国外。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各朝各代都给我们留下了精彩绝伦的艺术品。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等艺 术品的发展都有其阶段性,唯独中国没有中断。
中国艺术品流散到海外,除了众所周知的八国联 军劫掠圆明园,其实从明代郑和下西洋就开始了,当时就有很多外销产品如瓷器、家具、漆器、茶叶和丝绸等销往国外。此外,民国之后通过走私流失海外的文物也 很多,这就难以统计了。世界四大博物馆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里都收藏有大量中国古代艺术品。
事实上中国古代艺术品漂洋过海之后,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艺术品的发展。西方在借鉴中国瓷器、家具艺术的基础上,诞生了自己的瓷器和家具艺术。
欧美淘宝,看比买重要
十年前还是可能用比国内便宜两三成的价格买到一些古董。因为外国古董商不可能有我们对中国古董的那种肌肤相亲的感觉,研究上也缺乏参考。这些古董他们收藏了一辈子,留给下一代,下一代也不懂。加之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在中国国内的价格,出价相对就比较低。
现在情况不同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两大拍卖行佳 士得和苏富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中国古代艺术品因为量大,所以占据了两大拍卖行拍品中的重要位置。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古代艺术品一个个天价纪 录的诞生,让外国人也嗅到了中国艺术品的价值,因此海外中国文玩的价格比起十年前也上升了不少。
要说明的一点是,去海外淘宝,逛美术馆、博物馆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要锻炼眼光,多看博物馆藏品是一个好办法。巴黎的美术馆著名有卢浮宫、凡尔赛宫、吉美博物馆等。
淘宝的途径大致分成拍卖行、古玩市场两块。拍 卖行一年除了春秋两季外,平时拍卖没有确定时间。巴黎的古玩市场位于塞纳河南岸,凯旋门和巴士底狱附近,东西多、档次高。但法国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一般不说 英文,这是一个麻烦。除了巴黎,法国的其他大城市如里昂也有古玩市场,这里就不介绍了。
英国伦敦有世界著名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等和位于查林十字街附近的华莱士典藏博物馆等。伦敦最有名的古董街是位于诺丁汉区的波特贝罗街。当然,伦敦还有著名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总部。
美国纽约除了世界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外,弗利尔美术馆也是收藏亚洲古代艺术品的重镇。纽约的拍卖行除了佳士得和苏富比之外,朵尔拍卖行也很有名。纽约的古玩跳蚤市场比较多,一般在周末举行,地点多数在停车场附近。
另外,香港的古玩街位于荷里活道,但假东西比较多,而且贵。可以看看,但出手须谨慎。
海外淘宝也须防伪
在海外参加拍卖会,心里事先要有个预设价位,不要盲目跟风,要冷静。现在经常听到中国人花天价买下一些古董的新闻,我有个看法,花过多的钱买古董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是纵容外国人对我们进行二次侵略。
在古玩店买东西不要听故事。海外古董店与我们 国内一样,既卖真品也卖假货。特别是一些表面诚朴憨厚,看上去也很热爱中国文化、但又不怎么懂的人,更具欺骗性,须严密提防。而且也不能排除中外古董商勾 结串通的可能,有人从国内携带赝品出境,放在老外的店里当真品出售,专等那种挥金如土、又不懂装懂的中国游客来买,这也是有的。因此去欧洲淘宝者,务必小 心谨慎。
海外淘宝——让艺术品回家
几百年来,成千上万的中国艺术品、文玩品“流走”海外,此中既有正常文化往来、文化贸易,亦有烧杀抢掠之下流失之珍奇。
上世纪90年代起,国力增强、民间资本积累使中国人踏上海外寻宝之旅。如今,这股资本驱使下的“热情”已燃遍全球,近年来拍卖场上中国古董艺术品屡创天价就是明证。
尽管海外寻宝之“集结号”已经吹响,但专家们也提醒,海外回流艺术品,并非就可与“珍品、精品”画上等号。
对于淘“宝”的人来说,不盲从、不跟风而是理性考虑艺术文玩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藏家需求,才是让繁若星辰的中国艺术品“衣锦还乡”的最好通路。
今年较早前,苏富比在纽约的一场春拍创出一个 奇特的纪录。一件估价仅为800美元左右的粉彩开光锦上添花纹瓶,标明是民国仿清乾隆瓷器,却在拍卖现场意外受到中国买家热炒,价格节节高升,最终竟落槌 在1800.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以高出估值2万多倍而创下春拍纪录。
价格相差如此悬殊的原因很简单,尽管纽约苏富 比专家将这件拍品定为民国仿古件,但专程参与竞拍的中国买家却都一致认为,这件藏品本身正是乾隆时期的真品。同时,无论其器形、纹饰,还是其所采用的工 艺,都为当前市场上特别追捧。联想到去年年底,中国一位买家在英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拍卖行里,以5.5亿元价格拍得一件清乾隆粉彩转心瓷瓶,如今这个拍 价便不足为奇。
最终,这件拍品究竟是个噱头还是苏富比专家闹 出的笑话,并未得到官方解释。但是这个事件至少说明了两个现象,一是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赴海外投资回购流失文物的热情空前高涨;二是这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海外 寻宝群体,收藏专业知识相较以往水平有整体提升,正显示出自己的眼光和有的放矢的投资目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回购文物文玩品,显示出资本的逐利性。
海外艺术品回流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兴起。随着国力日益增强,民间资本日益富足,这一趋势自2005年以后逐渐横扫全球 艺术品市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作为已经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投资市场之一,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海外回流艺术品俨然成了最光鲜的拍品,从乾隆转心瓶到黄庭 坚《砥柱铭》,动辄成就“天价”,这一板块也成为拍卖行宣传推广的主要卖点。
作为斗升小民,我最常去的是古董市场,慈善店,车库甩卖。偶尔也去拍场逛逛。
今天给大家看看我新淘的【清康熙青花矾红描金(伊万里)大盘】
这个底歀有个说道,叫灵芝花押歀。是清康熙年代的一个标志。
明末清初, 战争连连,中国瓷器无法出口. 而日本则趁机发展了颜色鲜艳,符合欧洲人口味的伊万里瓷, 并大量出口, 占领了欧洲市场. 到平定三藩后, 中国瓷器开始走上正规, 可这时欧洲市场已被日本占领. 中国的工匠仿照日本伊万里瓷生产出中国的伊万里瓷. 由于成品率远高于日本, 所以价格非常便宜, 就这样, 短短的几年里, 中国伊万里瓷就几乎完全占领了欧洲并由此带动了粉彩, 青花的出口, 达到了中国瓷器出口的最高峰.
康熙伊万里绘技潇洒自如,而日本同时代伊万里的绘画比较拘束。日本的伊万里出口瓷描金厚重,红彩妖艳如血,所以也成为GoldenImari。江户时代(也就是中国的康熙时代)的日本出口伊万里有很特殊的支钉痕迹,这也是判断是日瓷还是中国瓷伊万里风格的关键所在。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过“中日陶瓷发展的对比展”。有系统的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资料。
文章部分参考网上资料
如何区分康熙伊万里和日本出口伊万里还真是个技术活。
除了有很特殊的支钉痕迹,蓝圈在底足内外,画风,彩料的使用也是判断是日瓷还是中国瓷伊万里风格的关键所在。看看下面的馆藏,有助于鉴别。
五彩开光花卉纹大盘,日本制,18世纪,广东省博物馆藏。2013年5月17日,广东省博物馆“陶瓷陶器展”。
景德镇窑仿伊万里花卉纹盘,清康熙(1662-1722),广东省博物馆藏。2012年11月17日,广东省博物馆“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
景德镇窑仿伊万里花卉纹盘,清雍正(1723-1735),广东省博物馆藏。2012年11月17日,广东省博物馆“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
以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彩加金彩相结合的这种彩绘瓷,是模仿自日本的“古伊万里烧”。这类瓷器生产于日本九州岛北部的有田町,衍生自中国景德镇窑的青花和五 彩,融入和式创意后,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格。因经过伊万里港出口,故称“伊万里烧”。而景德镇窑又因其外销大受欢迎而模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