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4世界日报记者陈世耀、翁台生、曾慧燕/匹兹堡专访历史学家许倬云
中国崛起的声势似乎已经逐渐改变全球政经结构,北京高喊的「中国梦」更让中国民族自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荣誉教授许倬云(Cho-yun Hsu)指出,美国的确正在衰落,正因为中国赶上复起的机运,必须戒慎恐惧,不宜嚣张,更不可轻举妄动。
心怀天下的许倬云指出,太平洋够大,可以容得下中国、美国;大西洋也够大,可以由美国、欧洲同霸;欧亚大陆也够大,由欧洲、中国共管。这个三强鼎立的局面可能出现,三个脚比两个脚要稳定。
这位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稔西方历史的史学大师强调他的梦是「世界梦」,他也明白指出,中国人也应该打破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海外华人,应该时刻提醒中国,处理国际事务,必须讲理、大器,凡事从大局面着想。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任何时候,都是世界的共同利益为第一优先。
对于两岸未来的可能发展,许倬云提出一国多制,commonwealth,中国共同体的概念;中国历史上,一国多制,并不罕见。从周朝以降,国家不是排他的主权单位,内、外都包含不同体制的融合。
许倬云是在匹兹堡寓所接受世界日报专访,从公权力核心的开放谈到习近平主政后的内政、外交变局,也从大历史观点畅谈他对中国未来与世界互动的看法。以下是访谈摘要。
记者问:您在大作《大国霸业的兴废》书中,归纳出一个重点:一个朝代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核心是不是开放的。用这个标准检验今天的中国,您认为中国符合历史轨迹中的情况吗?甚麽才是公权力核心的开放?
许倬云答:从大国发展的要件说起,公权力是国家的权力,不管是皇帝或民主国家,都以国家的集体性名义强制执行公权力。这个权力被人接受,大家乐于服从,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共同遵守的理念,理念变成立国理想;二、是文化,文化后面的承载者作为文化的执行者、解释者,作为统治者和民众间的桥樑,可能是教士、文化人或中国传统儒家官僚系统中的儒生。
今天大陆的公权力是从革命而来,和刘邦打天下是一个道理,权力靠暴力得来,它的文化基础是极其矛盾的. 中国几千年来没有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只有中国自己的理想:中国文化。中共要把马列革命理念,要求被统治者接受,却没有本来的那批精英代为说服民众。
1940年代至抗战、内战期间,中国很多文化、社会精英跟着中共走,原因是经济大崩溃导致对国民党的失望。文革期间,中共一步步摧残过去的精英,文革后全部消除社会精英。从此靠党的官僚、理论家来说服人民;但是,暴力说服,不能服众。毛泽东时代五次大运动,一波接一波、一波大于一波,以暴力集权统治。即使这麽大规模的火和血的洗礼,终究不可能取信于民。
问:所以公权力的核心,也许在革命时代比较清新、有理想,但核心是不是会变质……?
答:的确,中共的统治理念,已经两度变质:一次毛的专权,一次是邓的反覆;现在是习近平的改革。习到底是回归毛,或走得更远?目前很难说。看他迹象,可能是回归毛,但不再诉之毛式暴力,因为暴力已经做过头了。换句话说,他可能是第三代的皇帝模式。
即使如此,中国体制,还是没有替老百姓传达意志的机制。过去的儒家文官系统,从汉朝开始,代表民意的读书人,来自基层,参加考试,有一套文化理念为基础。除了蒙古和满清征服中国时代,历代官员从基层出来,回到基层去。
几千年来,儒家独占精英系统,因为他们不是出世的,是淑世,以治国安民为使命。共产主义本身,也是淑世理念,希望做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经过权力的腐蚀,秉持原有理想的好党员,但恐怕已经不多了。
问:如果习近平是回归毛,公权力作为核心,它如何保持「英明」状态?大家寄望他很多,但体制这麽庞大,系统如何维持良好的讯息反应(well-informed)状态?
答:我猜习用人是靠中央组织部系统,一路清洗、洗刷,挑选人是忠诚度第一,其他条件都其次。你看习近平从村书记做起,一路到地方长官,他自己从基层起家,也会从基层挑人才,不太会再从红二代中挑人。现在官二代不是他提拔的,习奈何不了他们,他不会喜欢官二代。以后,他比较可能从基层挑人。朱元璋接大位后,功臣首先是靠边站,后来清洗功臣。此后,明太祖进用国子生,出任州县和中央文官,建立基层干部系统。
问:从薄熙来、周永康事件发展,有人认为它是反贪腐大改革,有人说是权力斗争,从大历史角度,要怎麽样看待?
答:这些事件,权斗和改革都有可能;不拿掉这些人,习就无法改革。但权斗过程,不免流血,中国近代,太多流血,不能再流了。硬干也要有办法,习的难处:现在的巨富,都是权贵,或他们的后人。他们凭藉权力,取得财富,类似满清的「圈地」:如李鹏家族圈电力系统、周永康圈石油系统,犹如满清王爷跑马,跑一圈多大,地就是你的一样。但是,不像买官卖官,那样非法:这是习的苦处。
评中国法治/习近平反贪「遇瓶颈」 难突破
记者问:那您认为反贪会继续下去吗?
许倬云答:我想他遇到了瓶颈,很难突破。你不能说他们犯法,也不能严刑拷打,否则他们咬着自家人,怎麽办?习近平也不是没有千丝万缕的关係:他遭遇的瓶颈,就在这裡。
问:这就是我们说的制度性贪腐,面对这种瓶颈,习怎麽办?
答:这个啊,我也想不出,我想是「无解」。他在法律上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无解」的关键,则在于统治集团是利益共同体。社会对这一团体,并没有监督能力;这一共同体内部,千丝万缕的纠缠,谁也动不了。
问:这样的制度是「法治」吗?有人说,中共的法治,是「我用法律来治理你」……
答:那不是法治。美国的大富翁,也有很大部分是靠制度性贪腐。譬如Johnson总统从小学教员变巨富、布希家族也不是一开始就这麽富有,现在有多少家产,没人知道;喜莱莉从出白宫到几乎破产,现在呢?和你我不一样,她的存款零头比我们终身储蓄都不止,所以我才说无解。
问:您看这样下去,中国将推行改革或发生动乱?
答:动乱不是老百姓愿意看到的,民众够苦了,不能再动乱。但是,现在贫富悬殊这样大,1%的人拥有如此巨大比例的财富。固然未必 有大乱——毕竟老百姓过的日子比以前好。但党的效率很难再提升,会变成类似满清同样的僵局。康熙一代号称「盛世」,其实是「败世」,所有病根都植根于康熙的放纵;雍正继承了一个外表繁荣,底气不足的局面,不能不想矫正——雍正就是习近平的角色。雍正找能够干活的人才,就不得不从基层选拔。雍正曾经多次下诏:每个省找两个能干的吏,也就是没有功名的,不计等级,推荐给朝廷。这些人才,成为雍正的真正行政干部。习近平也许,也用这个办法选才,组织一个新班底。
问:习用自己系统的人,但民众出现期待,如何做出一个局面,符合民众期待?
答:中共订国安法,党是第一,不能有动乱。不要学习外国制度、观念,不要普世价值、「七不讲」等。但今天的政府管理的群体,是一个非常複杂的社会。中国的官僚制度是世界最早,改革过无数次,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毕竟,中国传统管理制度,未必能够处理如此複杂社会的各种问题。西方价值:「人有人权」,这可是了不起的价值观念。能不理会、不要吗?两个「不要」,如何面对现代社会?今天提倡儒家,就凭穿汉服、教洋人汉语、这些途径,就能复兴儒家吗?最近的两个法,不免陷入左右两难之局。
看中国荣景/「盛世」中国梦…缺乏内聚力
记者问:刚刚您提到一个概念,我们都以为康熙是「盛世」,但您说康熙时期不是盛世,但外面人看中国,中共也塑造现在中国面临盛世,所以要有中国梦,怎麽看待这个局面?
许倬云答:康熙对官吏宽容,对百姓宽容、不加税,这都是好事情,但财政却空了。第二,康熙三大征,乾隆继续征伐,组织蒙、满、藏体制,统治汉地,完成二元帝国形态。凡此举动,都是花费汉地钱粮,使用满汉兵将,一百馀年,武装力量,包括明代已经使用的火器,几乎全部消费淨尽。自己耽于「盛世」,乾隆以后,闭关自满,终于逐渐衰败。这个跟现在局面很像,军备花费太大,是没底的,比起康熙时代,现在花费的比例上,恐怕比康熙时代更多。现在,还有建设的浪费:各级政府、都打造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欠下债务,裡面没人住,将来怎麽处理这批烂债?凡此,都类似康熙时代种下的病根。
问:有人认为,现在的中国相当于「汉唐盛世」,可以这样讲吗?
答:还差得远。国土大、人民多;但内聚力不够、人民不向心,又缺少精英。如前面说过,中国累积的精英,被毛泽东赶尽杀绝,重新培养不易。蒋介石继承的那批精英,是长期培养、继承下来的,他们帮助中国度过满清覆亡、中国革命,现代化转型,备极辛劳,也为中国打下现代化基础。毁了这批精英,再想培植建国大业必须具备的精英,谈何容易。
问:但外面看中国崛起,无论外汇存底、中国人购买力,全世界都定义它是跃升中的强权……
答:这些存底中有几个大东西,是卖出去永远不会再回来的,一个是土地,圈了做工厂、城市,一旦用完,都回不来了。另一项是生存环境:三峡水坝造成的灾害,我想四、五十年内会出现;北水南调的灾害,后遗症(如管道堵塞)可能20年内就会出现。第三项是资源:建设使用原料、矿产、能源都迅速消耗,……这些挥霍造成目前的大荣景,后果却是淘尽底气,难以为继。
问:刚刚谈到很多方面好像一切都无解,面临两难或僵局,但习近平现在作为,要清理一些东西,我们是否给他一些肯定?
答:邓小平有一些功绩,习近平接手也有功绩;与人为善,往好处想。邓小平订下一些规则,领导人任期不许超过十年,这是好事,不会造成终身独裁者。主席、总理两个搭档,一正一副,形成平衡,领导班子内部选举,凡此机制堵住一个关口:上层不容易再出现毛泽东——除非习近平坏了规矩。
问:您认为习近平破坏规矩了吗?
答:这个我不敢包,他也接任十个党内各种小组组长,权力很大。但他不能指定继承人。
中国的民主道路 要慢慢走
记者问:中共现在像美国一些公司一样,「大到不能倒」,怕它倒了,局面大乱,这样怎麽办呢?
许倬云答:要不倒,必须不断改革,而且不应是流血革命;即使慢,也不能停。为甚麽英国制度比别国好。除了杀过一次国王,没有再因为政权转换,或者制度改变,而引起流血。英国民主化进程,是点点滴滴改革的累积,我盼望中国也一样,如果有一天人大、政协都经过民选,转变成真正国会,就有希望了。
问:您的意思是中国走民主化道路,但慢慢走?但中国这麽大,要走多久?
答:对,要慢慢走,我不希望中国再流血。也许,20年内,中国可能出现戈巴契夫,固然,20年内也可能迎来普亭。美国呢,不能一直很好,目前西方文化在败坏;不过这个文明有其自我调整的内在机制,还会不断转型。
中国崇洋媚外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年长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有莫名和无条件的崇拜,这也不太正常。年轻人对中国文化根本不知道,因为长期没有接触。这个时候,中国需要知己、也知彼。在这方面,海外华人,尤其媒体,颇有可以着力之处,帮助中国人认识西方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检讨中华文化,介绍中华文化。我们不一定自限于「发挥儒家」,何妨整合儒道佛道,可能是更为完整的做法。
中国历史上,一贯推崇「宽容」、人与人之间相处尊重和包容。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在个人和集体之间,寻找平衡点;用费孝通的观念:从家到国、到社会、到世界,集体和个人之间,有一个「差序格局」的平衡。不像美国社会,个人至上,以致今天有社会解体的危机。这方面如何矫正?正是我们必须努力思考的大问题。
问:您提到崇洋媚外,大陆近年甚多留学生、商人、观光客出国,外在世界的影响、体会,难道不能内化,促成中国改变?
答:他们不在权力中心。(插问:会不会慢慢进去影响权力中心?)会!过去南京政府有它的缺点,却也有优点:蒋介石组成政府,有留学回来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协助,十年打下的底子,居然能和日本打八年的仗,就是由于接受西方发展的现代文明,才有此迅速建设的现代化基础,可说是相当了不起的历史现象。
问:提到这个,现在中共政治教育下的历史,认为八年抗战是共产党领导,蒋介石根本不抗日,抗战是中共打的,您怎麽看?
答:他们在改变,「抗日将帅传」改变了一些说法。这次纪念抗战70年也是。这些故事世界日报可以有系统推出,澄清历史真相。我不愿意讲这些故事,一讲就哭,我们这一代很多人如此,有机会,我愿意将自己所见所闻,告诉大家。联合报曾经出过一本抗战的书。我和丘宏达教授在华府,也办过纪念七七抗战活动。最近台北高希均教授,也出了「我们生命裡的七七」一书。这些事都可以继续做。
问:对抗日史实,中共在海外一直取得话语权,认为中华民国对抗战没有参与和贡献,您从历史角度,怎麽看?
答:这是台湾自己放弃。因为老百姓不喜欢共产党,就是「爱屋及乌」的反面,(因为不喜欢共产党,连带也不喜欢大陆?)对!因为这样,所以台湾有些人,尽量甩掉「中国」这两个字。
本文原载http://udn.com/news/story/6656/1096695
------------------------------------------------------------------------------
许倬云简介:著名历史学家、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高校,善于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他将历史上的文官制度,以管理学的观念,分析解释,打开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另一途径。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治史之外,许先生也介入公共政治生活,大力鼓吹民主化实现,对台湾社会民主政治转型颇有贡献。
本文原载http://udn.com/news/story/6656/1096695
------------------------------------------------------------------------------
许倬云简介:著名历史学家、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高校,善于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他将历史上的文官制度,以管理学的观念,分析解释,打开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另一途径。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治史之外,许先生也介入公共政治生活,大力鼓吹民主化实现,对台湾社会民主政治转型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