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喜欢书画、古玩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收藏家,做过北洋政府总长、代理内阁总理的朱启钤,收藏丝织品,私人藏家中他的收藏最为丰盛。小说家沈从文早年就收藏古玩,对古代服饰尤为精通。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很多单位南迁昆明。沈从文与杨振声所在教育部教材编审委员会,也来到昆明,在云南大学附近租了民房做办公室和住宅。沈从文只身一人,未带家眷,住在一座临街房屋楼上的一间。
当 时昆明的福照街开设有夜市,摊主摆地摊,经营家用电器、电料、五金、衣服等旧货。战争时期,气氛压抑,短时间内,昆明一下子涌入很多外乡人,淘旧货的生意 也火了起来。有钱人聚在达官贵人家打麻将,穷教授、窘学者就逛夜市,买点便宜货。沈从文与在云南大学任教的施蛰存原本是熟人,白天在沈从文住所聊天,夜晚 吃过饭,就去逛福照街夜市。
【图5-46,沈从文在昆明】
沈 从文虽然是小说家,对于古董古玩却有兴趣,早年他在军队中作书记官,见识过很多古董。那一天,沈从文与施蛰存去夜市闲逛。借着月光、路边店铺的灯光,挑选 着旧货。在一个摆着坛坛罐罐盆盆碗碗瓷器的地摊前,沈从文停留下来,挨个看着,突然眼睛一亮,在一堆盆碗杯盏之中,有一件小小的瓷碟,跃入他的眼帘,与众 不同的小碟,瓷质洁白,碟壁很薄,上绘一匹青花的奔马。
沈 从文拿起小碟,眯着眼仔细端详,两指轻叩碟体,发出清脆的声音。听着这声音,沈从文就知道是件有年头的瓷器,看图案与色泽,可以判断是青花瓷。古人画马, 虽有单马,但是在瓷器制作方面,以马为图案的则倾向于成双结对,根据马的造型,以及对瓷器的了解,沈从文认定这个瓷器应是8件一套,绘制的是八骏图,这个小碟上面是一匹马,也就是八骏中的一骏。尽管没有见到8件一套的瓷碟,能够发现其中一骏的瓷器,保存完好,品相也好,也是非常幸运的。沈从文暗暗高兴,但是在与摊主商讨价格时,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喜悦。价格很公道,花费了1元中央币就买下了。当时云南还在使用地方发现的滇币,分为新旧两种,中央币1元换旧滇币10元、新滇币2元。外地来昆明的携带中央币的,1元可以折换10元旧滇币,觉得挺划算的。
【图5-48,沈从文关于古玩的图书】
买 下青花小碟之后,沈从文告诉施蛰存,他收了不少古瓷器,其中偏爱盆、碟。因为盆碟是实用器,不如花瓶、壶等高贵、高雅,而且碟子是小件,器形小,收藏者往 往轻视,其实盆碟也很有价值。他在北平的家中,已经有几十个明清时期的瓷盆,碟子还不多,没想到来昆明逛夜市,捡漏了。
又是一天的 夜市,沈从文与施蛰存来到了估衣摊前,在一堆旧衣裳中,沈从文的眯眼又亮了起来,原来是两方绣品,两掌大小,绣品边上有丝线毛头,好像是朝褂上拆卸下来 的,沈从文对施蛰存说:“这是补服的补子,可以买下,值得。”又说:“外国妇女喜欢中国有文物味道的丝织品,拿回去做壁挂,这两块绣品是真货,绣工也好, 可以带回上海,销售给洋人。”沈从文对于丝织品是行家,施蛰存听他这么一说,发现这两件绣品确实精美,一番讨价还价,以4元中央币的价格买下了。后来施蛰 存回上海,将这两块补子绣品,送给了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林同济教授的美国夫人,林太太喜欢中国文化,她对这两方绣品做成了茶几垫子,喝中国茶,品中国味道, 赏中国绣品。
受沈从文的影响,施蛰存也喜欢上逛夜市,福照街夜市中的几个古董摊子是他们必逛的摊点,有古书、文房四宝、玉器、漆器、琥珀、玛瑙。施蛰存读清人笔 记,常常见到云南人去缅甸经商,携带缅刀、缅盒的记录,缅刀送男子,缅盒送女子。缅盒就是出自缅甸的化妆盒,中国古代称奁具,缅盒是漆器,做的精细,小的 如盒,大的如桶。缅刀钢质柔软,刀锋锋利,男子行商时佩戴,可以沿途砍伐灌木,清理路障,也可以用于防身。沈从文在夜市上见到一件朱漆细花的缅盒,有三 格,颇似六朝时期的奁具,引起了沈从文浓厚的兴趣。到1942年时,沈从文已经收藏了十多个大大小 小的缅盒了,青花八骏图小碟也收到了两只,此后,因为昆明屡遭日军飞机侵扰,大学师生疏散到乡下,夜市也消失了;昆明物价暴涨,收入跟不上物价飞涨,沈从 文的收入,不允许他继续购买文玩,即便是价格低廉的文玩,青花八骏图小碟,沈从文终究没有收全。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