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网上有时读到网友谈到自己的小学或中学的老师, 很快有人响应, 说谁谁怎么怎么, 但凡这类学校, 必然是较好的或较好区域的学校, 例子上海徐汇区的54中黎明中学中国中学, 哪怕是虹桥民办中学, 都会有这种现象发生。为什么? 这些学校在上海实在是属于比较不好的中学, 可地段好啊, 附近住的人“档次”较高, 或干部级别高或资本家高级职员等等, 血统工人数量不是很多。
而我说到的浜南的无论中小学, 基本就不会有什么人响应说“噢, 我记得那个谭草包”啥的, 为什么? 谭草包的学生们, 可能0.001%在美国。
江西某县某公社的上海知青, 是以原在上海徐汇区住处来分配的, 斜土漕北两个街道的几十名知青, 如今在国外一只手也用不完, 而湖南天平街道, 双手加双脚, 手指加脚趾还不够数得过每个街道在海外的插友数目。
有人说高安路小学的那几年毕业生, 恐怕在香港及海外的, 比在上海的还多。
我问过一位学社会学的哥儿们, 这是不是也可以作为社会学的一种研究现象? 尤其是知青类, 原家住何处父母职业现居哪里从事啥职业情况如何, 等等, 跟踪调查, 看地域对现状的影响,他的回答好像就说是叫“mobility", 记得不准, 哪位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