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天职」,就当忠心以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写作是「天职」,就当忠心以对

── 读区曼玲的文字有感

 

谢盛友

 

区曼玲不放弃挑灯夜战,在文字间琢磨。著有:《『肋』在其中-圣经的女人故事》、《跃崖》、《留下,因为爱》等书,译有《剧场游戏指导手册》。最近出版新著《鬼面》。

 

一个面部烧伤、长相怪异的神祕女子突然出现在垦丁的一间民宿中,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世与来历。民宿的老板娘在极缺帮手的情况下雇用她当旅店的清洁打杂工。

 

神祕女子名叫苏谧,但街坊邻居间都称她为「鬼面」;只有泳具店老板阿修对她充满兴趣与好奇。

 

老板娘的十八岁女儿裘加是个娇生惯养、高傲任性的大一新鲜人。虽然有男友崇辉的呵护与关爱,仍然深受风度翩翩的学长吸引。混吨不明的三角恋促使裘加和崇辉发生严重口角,裘加不顾大雨倾盆,未带任何雨具跑了出去,因而感染急性肺炎。

 

住院期间,全由苏谧悉心照顾。

 

在一次热闹的「垦丁车阵」中,来自德国的一家三口车祸重伤。苏谧因为听得懂德文,即时将他们送入医院抢救;自己却也因为吸进太多浓烟而肺部受损。

 

裘加怀著报恩的心情去医院探视,进而从苏谧的口中得知:她脸部伤疤的背后,原来有一段发生在德国的不可告人的祕密。

 

苏谧的悲惨遭遇,促使裘加反思自己的言行。她一反常态,请求男友崇辉的原谅,两人言归于好。

 

而苏谧也在邻居阿修的善意对待下,看见重生的一线希望与光明。

 

主角为烧烫者迈出其浴火重生后的生命故事,透过作者区曼玲深刻感情的笔调,更加了解爱与勇气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最终的样貌。

 

区曼玲1995年起接触基督教,并于1998年受洗。她的作品不论散文、影评、论述、小说,皆深受基督教观点的影响。擅长勾画人物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小说饶富戏剧性。

 

国立台湾大学名誉教授暨前中华民国笔会会长彭镜喜先生评价区曼玲的文字:

 

虔诚的信仰和巨大的爱心是区曼玲肥沃的土壤;圣经中的故事犹如种籽栽种其中,经过丰沛想像力的浇灌,成就了一片美丽繁茂的花园。曼玲善体神意,也善解人意;她以常带感情的笔触,流利地书写女性纤细丰盛的思绪,既富创意,也有深度。

 

女作家写足球的不多,而写得这么好的足球文章就更少。区曼玲在 《世足》一文中描述: 经过24年的等待,德国终于在2014年再度夺得世界盃足球赛冠军。

 

最后的一役裡,阿根廷与德国两支队伍使出浑身解数,厮杀激烈。后来是在第113分钟的延长赛裡,由新手戈策(Mario Götze)踢进一球,让德国得以1比0力克强劲对手。

 

赛后球员当然欣喜若狂,仿彿置身梦中!但是在接受访问时,却没有人自吹自擂。赢得「金手套」奖、被视为有史以来最佳守门员的诺伊尔( Manuel Neuer),特别强调并感谢候补球员的全力支持与鼓励。

 

而戈策在拥抱奖杯时,手中还拿著因伤无法参赛的罗易斯(Marco Reus)球衣。

 

教练勒夫(Joachim Löw)也没有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他直言:这次的成功,是十年来不断努力与改进的成果。他延续德国前教练克林斯曼(Jürgen Klinsmann)的培训计画,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虽然德国队好手云集,但是没有人骄傲自诩,以为自己是全队最重要的一人。反之,他们彼此尊重、支持,成了真正不分彼此的一体。

 

谦卑合作──这正是他们能夺得冠军的主要因素。因为足球讲的是团队,不是英雄主义!

 

写作之外,区曼玲常受邀至各地演讲,并在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Vitra Design Museum)担任建筑、艺术导览员。

 

曼玲把工作心得写在《领导》一文中。某「大国」派出来观摩国外建筑设计的「领导」。迟到十分钟之后,他手背在后腰,漫步过来。身后跟著五个同行著,其中一人帮领导提著公事包。

 

领导一副「皇帝出巡」之姿,昂首阔步,没耐心听解说员对各个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建构的介绍。

 

解说员好不容易找到空档,指著前方说:「你们看这面牆的角度,是对准远方葡萄园的线条。」

 

「不可能!你们瞎掰!那建筑师不可能那麽聪明!」领导下断语。「看看这水泥牆,因为施工技术不好,所以出现『熊猫』眼睛似的洞洞。」领导掩不住嘴角的嘲笑。

 

走完一圈下来,解说员早已经襟声。因为这位领导自诩为专家,没有他所不知道的;即使有,说了他也不相信!

 

「我们撤了!」领导下一声命令。

 

区曼玲觉得博物馆的工作多元又有趣,让她有机会接触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与文化的人,而且报酬不错;唯一的缺点,是工作时间不固定,得临时应付博物馆的需求。对于习惯有固定时间与规律作息来写作的她来说,接下这份新工作,等于大大地挑战她时间的安排与运用。

 

「哪个工作的收入多,就做哪个啊!」她姐姐说。

 

区曼玲非常清楚:除非是畅销书作家,想靠「文字」过活,简直不可能!她坚持的,是「呼召」;虽然人到中年。文字是她对外表达理念与世界观的「手段」;有时必须埋头苦思,有时又天外飞来一笔。每每完成一篇散文、写完一部小说,心中便充满难以言喻的满足与喜悦。就工作而言,再也没有什麽比得上做自己爱做的事、有能力做的事、做得好的事来得令人快乐了。

 

她视自己对写作的热情与使命感为上帝对她的呼召。既是「天职」,就当忠心以对,好好利用上帝赐下的才能与机会,不断地努力与改进。

 

所以,虽然写作不赚钱,她还是乐此不疲;虽然周遭的人都定睛在「投资报酬率」上,她宁可身兼两份差,仍然不放弃挑灯夜战,在文字间琢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