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Op.27, No.2 (月光)
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Op.27, No.2 (月光)
A music and photography lover
贝多芬 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Op.27, No.2
钢琴:Daniel Barenboim
1. Adagio
2. Allegretto (06:53)
3. Presto (09:15)
|
|
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Op.27, No.2
在贝多芬的32奏钢琴奏鸣曲中,如果只选一首知名度最高为代表,应该非第14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7-2莫属。这首属于贝多芬中期时期的杰作,不仅浪漫动听而且还有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月光”! 但是,贝多芬当年写这首作品时,乐念竟然与月光毫无关系。
“月光”这个标题是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觉得第一乐章“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而加上去的,并非贝多芬本意。历史的真相煞风景地戳破人们所“想象”的浪漫情节。事实却是,贝多芬在1801年创作它的时候正处于对炽烈爱情的患得患失之间。一方面贝多芬相信自己与朱丽埃塔·圭恰迪尼伯爵小姐相互爱慕;但另一方面朱丽埃塔小姐喜欢的又不止他一人。这位小姐在得到贝多芬的痴情之后,于1802年初突然嫁给了别人。此事对贝多芬造成的打击非常大。
此曲在1802年初出版时,所题献的对象是“朱丽埃塔·圭恰迪尼伯爵小姐”,乐曲记载着贝多芬内心的感受。此曲因音乐极为动听而大受欢迎,贝多芬还因此向弟子彻尔尼抱怨过心插柳的无奈。
第一乐章是压抑的,酝酿着悲愤的情感,在第二乐章片刻的喘息之后迎来了悲愤情绪大爆发的第三乐章。罗曼罗兰称此曲“表现的痛苦与愤怒已经超越了爱情”。车尔尼则说得更具体些,他听过贝多芬的弹奏,因此,他的观点更具可信性。他形容道:第一乐章“在气氛上应该表现出有如从非常遥远的彼方传来悲叹与倾诉的精灵的歌声一般”。第二乐章“不能忽略了温暖与舒畅的情绪”,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表现了贝多芬感情的奔流、激烈的狂怒”。
共3个乐章:
第一乐章 持续的慢板 升c小调 三段体
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符来表达无边的幻想。在第一主题开始的中间部,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域,呈现躁动不安的情绪,然后主题又平静地走向第三段。
第二乐章 行板 降D大调 三段体
不属小步舞曲也不是谐谑曲,第一乐章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和中段那种恍恍惚惚的情绪结合得极为和谐。
第三乐章 激动的急板 升c小调 奏鸣曲式
其第一主题有力而多少有些粗犷,这个主题的发展充分表达出一种激越、奔放的情感。尾奏相当大,首先出现第一主题而进入减七和弦的琶音,然后出现第二主题,接着是幻想性的琶音而迈向花奏,经过短暂的慢板后表情越来越激增而收尾。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有人说此乐章为贝多芬钢琴音乐中,表现张力最高的一段。的确,快速音阶的弹奏考验着每位钢琴家的胆识与基本功夫,短促而快速的强音则考验钢琴家的触键能量,以及对和声饱满与平衡的处理。
(文字主要来源:网络信息与书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作者郑兴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