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忆事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十里秦淮是南京夜色下的惊艳,却并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

从小和南京如此亲近,全因为大姨-妈妈的大姐。

生于政权更替时期,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妈妈家恰好是那个由盛转衰的群族,且没有时间过渡。

大姨作为家中的长女,毅然决然离开“反动”家庭,带领已经成年的大舅、三姨从军,跟随刘邓大军,辗转到四川,行军之艰苦,致坚持者不足十分之一。

而年纪尚幼的妈妈、小姨被卖做童养媳,小舅流浪街头。作为大家闺秀出身,又嫁作高级军官的外婆作出这样的决定,心中有过怎样的纠结,她至死从未辩白一句。

出色的艺术天份,让大姨她们成为海军文工团的优秀台柱,在新政权找到一席之地。

而这时,大姨开始寻找妈妈们,以前线部队的名义写信委托地方政府,终于找到少女时期的妈妈,带到青岛,从她们自己微薄的供给中,挤出一点钱,供妈妈一步步完成学业,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小姨找到的时间晚,已经在乡下结婚生子,人生走入另一种境地,后来更是自杀身亡。

大姨一直住在南京军区大院,妈妈家兄弟姐妹尽管天各一方,那栋德式别墅成了聚集地,每每假日,我们小一辈的也得以相识相聚。

大姨父是个极具绅士风度的艺术家,小时候在南京,他总会带我们去看前线歌舞团的演出,将我们放在乐池旁,他是乐队指挥,气宇轩昂。

如今已经93岁的他,即便在病房也是绅士风度,照顾他人感受,积极配合医护。

87岁的大姨依旧练歌,微信网络无一不精,家里的物品,从衣服到西瓜,竟全是网购。

南京变化很大,小时候玩耍的地方,街景迥异。只有部队大院里还是绿荫掩映,砖墙环绕。

秦淮十里,画舫丝乐,却并不是我记忆里的南京了……

四姑娘山 发表评论于
夜景好 灯笼 画舫 哈哈
简单得很 发表评论于
解放时我就在南京,那时还可能有卖做童养媳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